1.帮忙找点赞扬清官的诗词.有谁知道关于唐 白居易 三年为刺使,饮水复食叶。 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况钟《贻耆民》 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棉。 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酾酒密如泉。 况钟(二) 捡点行囊一担轻, 京华望去几多程。 停鞭静忆为官日, 事事堪持天日盟。 于谦 手帕蘑菇和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李汰(明) 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贫。 莫言暮夜无知者,怕塞乾坤有鬼神。 叶存仁清 明月清风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 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明东林觉人 贺宝莹 为官十载一世穷,布衣粗茶慰平生。 何曾不识晋身路,祗缘未忘难为情。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人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作官, 囊中羞涩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山作渔杆。 晋代 吴隐之 古人去此水,一歃思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朱熹 葱汤麦饭两相宜, 葱补丹田麦疗饥; 莫谓此中滋味薄, 前村还有未饮时。 清 蔡信芳 罢郡轻舟回江南, 不带关中一点棉。 回看群黎终有愧, 长亭一别心黯然。 清末民初,《大公报》主笔的刘孟扬《戒贪铭》: 财富人所羡,但须问来源。来源果正当,虽多不为贪。 来源不正当,清夜当自惭。人皆笑我痴,虽痴亦自适。 不痴何所得,痴又何所失。居官本为民,贪求非吾志。 钱多终非福,人格足矜持。富贵等浮云,虚荣能几日? 人生几十年,所争在没世。 2.清官的诗词欣赏清官难(五首) 作者:叶千华 一 为官清廉易变难,弃私遭遇污吏怨。囊中羞涩怎请客?丢掉良心卧不安! 二 也羡富贵要脸面,杂念丛生惹祸端。不愿伸手算何过?就怕效仿得疯癫! 三 清官难做如登天,亲友想借滥用权。若不同流图私利,何止对君有意见。 四 正直无私也讨厌,不会交易卖弄权。受欺受罪笑活该,可悲之人说可怜。 五 坚持信仰凭志坚,难为清官做人难。鬼怪妖魔妖怪鬼,钱通神仙神通钱。——《读月楼诗存》 3.描写包拯的诗词题包公遗像 宋·无名氏 龙图包公,生平若何?肺肝冰雪,胸次山河。 报国尽忠,临政无阿。杲杲清名,万古不磨。 翻译:龙图包拯,他是怎么样的一生呢?他光明磊落,冰清玉洁,心里只装着国家和社稷。报效国家,尽了自己的忠心,做官时从来没有向任何邪恶势力屈服。光耀的清官名声,与世共存,永远也不会消失。 赞颂题名碑 元·王恽 拂拭残碑览德辉,千年包范见留题。惊鸟绕匝中庭柏,犹畏霜威不敢栖。 翻译: 拂去残缺题名碑上的灰尘,感受包拯的道德风范。千古不朽的包拯、范仲淹受到纪念,留下许多题咏。受惊的小鸟在庭院里的柏树周围绕来绕去,可是一想起包拯的威严,也不敢在树上停留了。 浪淘沙 宋·刘克庄 早岁类寒蛩。晚节遭逢。曾开黄卷侍重瞳。归去青藜光照窗,阶药翻红。 出昼颇匆匆。主眷犹浓。除官全似紫阳翁。换个新衔头面改,又似包公。 游濂泉 宋·赵必象 星岩高哉不知其几千丈兮,下有儒宫上接青云梯。 绿凹凿破冰泉冽,泉以濂名宗濂溪。 濂翁去今凡几载,一脉流通无窒碍。 光风霁月此山中,景物因人成胜概。 亭翼翼,水泠泠,一清不著点子尘。 眼前色色俱呈露,何必解兰缚尘缨。 君不见孤山六一泉,砚州包公井。 君子之泽深且长,清风千古霜{凛示换禾}{凛示换禾}。 我欲采薇隐此山,只恐林惭涧恧锁松关。 我欲祠下笔一词,又恐寒泉痛洗凝之诗。 解襟坐石濯清泠,一亩寒冰和露饮。 雪我酒肠霜诗脾,此身疑在神仙境。 倩君为问玉皇借玉鞭,鞭起睡龙骑上天。 持此一瓢濂翁泉,一雨炎荒洗蛮烟。 北宋皇帝送给包拯六十大寿贺礼时太监附诗 道高德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 今日皇上把礼送,拒之门外理不通。 北宋大臣包拯六十寿辰时,再三吩咐家人一律不准收礼。想不到第一个来送寿礼的居然是当朝皇帝。皇恩浩荡,太监也聪明,附上上面这首诗 包拯拒绝皇帝贺礼诗 铁面无私丹心忠,作官最忌念叨功。 操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 皇帝送礼这一军把老包公“将”得左右为难,不收礼是不给皇帝面子,收了礼又破坏自己的规矩。罢罢罢,宁愿得罪皇帝也不能破例!机智灵敏的包公也蘸墨挥毫题诗抒怀,以诗拒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