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和报有关的诗句

1.与花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2.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宋·李清照《醉花阴》

3.桃花尽曰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唐·张旭《桃花溪》

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唐·王维《鸟鸣涧》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陶渊明《饮酒》

6.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唐·王维《山居秋暝》

7.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唐·王昌龄《采莲曲》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南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10.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宋·王安石《梅花》

11.待到重阳曰,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1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曰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4.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5.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宋·李清照《如梦令》

16.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1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近代·龚自珍《己亥杂诗》

1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20.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2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2.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2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24.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唐·黄巢《题菊花》

2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26.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宋·晏殊《寓意》

27.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宋·秦观《春曰》

28.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2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

30.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31.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3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带“花”的诗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宋- 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n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咏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 志南和尚《绝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2.和国家有关的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唐•李贺>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唐·令狐楚>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明·戚继光>

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3.和生辰有关的古诗词

1、《陈漕生辰代杨文作》宋·仲并 六管阳初复,前宵月尚圆。

长庚俄梦李,崧岳故兴宣。国使新恩数,忠臣。

2、《陈镇江生辰》宋·陈棣 协气盘空兆吉祥,挺生英杰辅明昌。依乘圣际风云久,游戏人间日月长。

3、《代钱塘宰莫子章贺皇太子生辰》宋·杨万里 寒外乾坤净,霜前殿阁新。

如何震一索,顿有月重轮?甲观堂初画,青宫。4、《贺传宪生辰》宋·杨简 奚必生申向岳求,卧龙山水瑞光浮。

御风天上骑箕尾,持节人间占斗牛。

5、《上皇子嘉王生辰诗三章》宋·陈傅良 两宫频燕喜,交举万年觞。会庆川方至,重明日未央。

圣贤何继世,孙子。6、《代赵寺上韩平原生辰五十韵》宋·唐士耻 天佑升平主,时生不世贤。

源流多柱石,勋业满云烟。昔者谋深幄,今兹。

7、《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宋·无名氏 地灵人杰产忠良,瑞霭龙蟠虎踞乡。天欲中兴神降岳,世将嘉靖弼生商。

8、《安抚大资李参政生辰》宋·喻良能 仙李盘根几百秋,我公勋业比伊周。

推恩已解宏元化,戢患犹能庇七州。

9、《代上余太宰生辰》宋·强至 瑞挺真儒翊圣时,沩山秀气育丰规。庆符昌运千龄会,前应中秋十日期。

10、《代张京尹贺皇太子生辰三首》宋·彭龟年 问寝随天子,论经有帝孙。

千年几神圣,四世一乾坤。盛德从心远,灵源。

11、《庆东宫生辰》宋·周必大 圣祖基长发,皇家庆远覃。金轮常御极,银榜夙占男。

萸节辰迟五,蓂阶。12、《贺广东黄漕生辰六绝》宋·曾丰 博落山中黄子杨,少从李生受仙方。

道成初试飞升步,引手蟾宫折桂香。

13、《张持道生辰二首》宋·郭印 来自仙家白玉京,秋穹灏气欲平分。人间莫道无先觉,天下须知有达尊。

14、《上陆盐生辰五首》宋·黄公度 拂拂秋风生桂枝,于门何日诞英奇。

请看素魄初圆夜,正是奎星呈瑞时。

15、《皇太子生辰诗三首》宋·马廷鸾 煌煌炎宋兴,奕世开燕谋。建隆圣人出,庚年宝运周。

祥符帝子生,巳月。16、《寇相公生辰二首》宋·魏野 岳渎精英气,来钟积庆门。

何时生上相,明日是中元。仙药宁无种,灵椿。

17、《皇太子生辰二首》宋·张镃 无射吹铜恰四萱,紫微深处粲前星。木行袭庆联三合,火德汉光共一丁。

18、《淡圃兄生辰有诗次韵》宋·艾可翁 来寿吾兄玉局仙,郎君亦自醉颓然。

乱离难得团圞日,清健何须少壮年。

19、《通守田太尉生辰二首》宋·姜特立 犀许渊角凛英姿,褒鄂凌烟想画时。建武堂深闲缓带,筹边楼迥静哦诗。

20、《贺皇太子生辰》宋·王炎 凤姿日表极高明,讲习诗书若性成。

参决万机裨独断,力行三善答舆情。

21、《定叟弟生辰》宋·张栻 清秋记弧矢,举酒颂年长。别去今逾岁,情亲只对床。

韦编闲玩味,幕府。22、《代上傅帅十二月二十三日生辰》宋·郑刚中 牙地霜月红,稚耋拥晴书。

百拜黄堂前,共上太守寿。皆谓去年时,黠虏。

23、《拂霓裳·庆生辰》宋·晏殊 庆生辰。庆生辰是百千春。

开雅宴,画堂高会有诸亲。钿函封大国,玉色。

24、《鹧鸪天·贺了生辰却贺冬》宋·郭应祥 贺了生辰却贺冬。今年乐事又重重。

寿香喷处芝兰馥,寿酒斟时琥珀。25、《朝中措·我生辰在斗牛中》宋·李刘 我生辰在斗牛中。

井路有何功。运转峨眉山月,按行雪界天风。

归欤老矣。26、《朝中措·恰为仙佛做生辰》宋·刘克庄 恰为仙佛做生辰。

公又绂麒麟。黑白几枰屡变,丹青百奏如新。

都门饯底。27、《虞美人·枢庭喜庆生辰到》宋·胡文卿 枢庭喜庆生辰到。

仙伯离蓬岛。 鲁台云物正呈祥。

线绣工夫从此、日。28、《瑶台第一层 崔大师生辰》元·王丹桂 岁运推迁。

时正遇,十月小春天。老人生灿,玉绳低纵,云汉高悬。

晓来。29、《于中好 七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清·纳兰性德 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

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

30、《上荆公生辰》宋·陈辅 十月江南已得霜,相君门客小山房。冬深柏子和香扫,准备生辰作好香。

31、《宽堂生辰见招坐中赋小诗为寿》。

宋·杜范 人以宽而安,道以宽而久。蹄涔贮污潢,满除翻覆手。

江海无津涯,天地。32、《石漕生辰》宋·冯时行 梦断熊罴夜,祥呈馈鲤初。

固应贤有后,谁谓庆无余。为国家相似,忧民。

33、《彦清生辰》宋·洪皓 传闻公子降生时,庆罢周正继诞弥。谁识止戈方黩武,独知好学务求师。

34、《长安贺晏相公生辰》宋·黄庶 衙鼓簪绅动,灵椿荐寿醪。

吾君合尧舜,此日降伊皋。盘诰文章老,丹青。

35、《程伯禹给事供职维扬不及迎待通直丈生辰欲寄》宋·黄彦平 将军精忠石饮羽,志士纯孝冰出鱼。天公晓人极了了,间遣异物供时须。

36、《元长生辰》宋·李处权 力扶吾道与斯文,世职家声蚤出群。

欲致升平宁舍我,从来出处不忘君。

37、《代人上李制参生辰》宋·李流谦 乾坤不许一尘隔,谁倒天河濯秋色。鹄鹭心性冰雪魂,造物着意不仓卒。

38、《王中玉生辰》宋·李新 瑶磩桂楹香才浓,贵人罢直承明宫。

高楼内集庆生子,酒面油膏红复红。

39、《徐守生辰》宋·毛滂 徐卿二子后,吉梦亦罴熊。骨气本英物,文华今钜翁。

聊因颔燕出,已觉。40、《内阁孙侍郎生辰纪德》宋·宋祁 凤琯凝姑律,奎钩诞佐臣。

祥标六。

4.手抄报:关于古代诗句的文字,最好分段

古体诗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①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②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变成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成为乐府和拟乐府。如《敕勒歌》《木兰诗》《短歌行》(曹操)。一般来说,乐府诗的标题上有的加“歌”“行”“引”“曲”“吟”等。

③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体。到了唐代,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已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虽辞为乐府,已不限于声律,故称新乐府。此类诗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发展。如,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白居易的许多作品,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大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近体诗

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5.关于和花有关的诗句

与“花”有关的诗句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2.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宋·李清照《醉花阴》 3.桃花尽曰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唐·张旭《桃花溪》 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唐·王维《鸟鸣涧》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陶渊明《饮酒》 6.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唐·王维《山居秋暝》 7.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唐·王昌龄《采莲曲》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南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10.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宋·王安石《梅花》 11.待到重阳曰,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1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曰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4.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5.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宋·李清照《如梦令》 16.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1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近代·龚自珍《己亥杂诗》 1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20.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2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2.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2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24.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唐·黄巢《题菊花》 2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26.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宋·晏殊《寓意》 27.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宋·秦观《春曰》 28.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2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 30.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31.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3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卜算子

宋.严蕊.

不是爱风尘,

似被前缘误.

花开花落自有时,

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

住也如何住.

若得山花插满关,

莫问奴归处.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终曰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6.与书信有关的诗句

古代书信的“美称”

河北 张木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大诗人杜甫《春望》中的诗句。信,满载着深情厚谊,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如同面聚,因而显得特别珍贵。

自古以来,书信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人们给它起了很多有趣的代称,赋予了美好的情趣。“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多么美妙的诗句,多么动人的情境!

鱼肚子里真有“尺素书”吗?古人的书信常用洁白的绢来写,长一尺左右,称为尺素,故书信即称尺素书。洁白的尺素常结成双鲤之形,古乐府诗有道:“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因此,“双鲤”为书信的代称。前面引诗中的“烹鲤鱼”并非真烹,不过是一种生动的比喻罢了。

苏武牧羊的故事许多人都知道,他曾把信缚在雁足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鸿雁传书”。所以,信又常常合称“鱼雁”,例如古诗有“长江不见鱼雁书,为遣相思梦入秦”。

在纸发明以前,古人除用绢、帛写信外,还以竹片、木片作为书写材料,称为简、札、牍,故书信有时又称“书简”、“书札”、“书牍”或“简札”、“简牍”。简札的长度和素绢一样,都取一尺左右,故信又有“尺牍”、“尺翰”、“尺书”等等美称。

纸发明以后,人们制作了一种小巧精美,专门用来题诗和写信的纸张——“笺”,并以此作为书信的代称。晏殊有词道:“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