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教书教的好的诗句

1.形容教师的好诗词

1、《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诗词原文: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白话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2、《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诗词原文:

唐 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白话译文:

绿野堂开着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说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何须在房前再种花呢?

3、《春夜喜雨》

诗词原文: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白话译文: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4、《新竹》

诗词原文:

清 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白话译文:

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5、己亥杂诗(其五)

诗词原文:

清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白话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春夜喜雨》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新竹》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己亥杂诗》

2.形容教师的好诗词

【关于老师的诗句】:1、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李白《寻雍尊师隐居》2、相逢一见太匆匆,校内繁花几度红。

厚谊常存魂梦里,深恩永志我心中。——佚名《七绝·师恩难忘》3、为国为家为民, 风吹日晒雨淋。

碧海蓝天白云, 日月星辰,相伴一生追寻。——佚名《天净沙六首·回澜阁》4、字斟句酌细推敲,拈精撮要费咀嚼。

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佚名《板书有感》5、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

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刘商《酬问师》6、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白居易《远师》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8、敢说敢作敢为,无怨无恨无悔。狂风暴雨惊雷,吐气扬眉,天下舍我其谁?——佚名《天净沙六首·王本成》9、为人堂堂正正,做事磊落光明。

汇集四方英雄,师出有名,天下任我纵横。——佚名《天净沙六首·管仲图》10、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佚名 《新竹》11、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

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

寄望后来者,成功报师尊。——佚名《冰心》12、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13、教子教女,辛勤半辈。

满头白发,甘乳一生。——佚名《师蚕》1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16、德高鸿儒博学, 望重英雄豪杰。

天时地利人和, 用笔如魔,令人拍案叫绝。——佚名《天净沙六首·老师匡焕学》17、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诗句形容教师教书育人的办法有哪些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出处】:(唐代 李商隐《无题》)

【译文】: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这应该是人们最常用的一句了,赞扬老师的奉献精神,像春蚕吐丝一样,毫无保留,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56662更护花。”

【出处】:(清代 龚自珍《己亥杂诗》)

【译文】: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是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这一句依然是赞美老师的奉献精神,但在内涵上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更进一层,即使鲜花陨落,生命终止,也是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也要贡献最后一分心力。

3、“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出处】:(清代 郑燮《新竹》)

【译文】:新生的竹子能够超过旧有的竹子,完全是凭仗老竹的催生与滋养。

这一句既暗合了韩愈《师说》中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一理念,又同时表明,新一代的成长壮大,全靠老师的教育培养,既赞美了老师的奉献精神,又赞美了老师博大的胸怀,更突出了老师存在的重要性。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处】:(唐 杜甫《春夜喜雨》)

【译文】: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的滋润着春天万物。

这一句重在赞美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也体现了老师本身的素养和对学生的关爱,言传身教,默默关怀,悉心感化,大爱无声。

5、“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出处】:(唐 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译文】:裴令公的桃李学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

诗中运用借代的手法,以桃李代学生,通过写裴度房子不用种花就占尽了万物的精华(房子显眼气派),表现了对一个老师桃李满天下芳名远播的赞美。这一句对老师的赞美之语,从别于以上几句诗的角度,对老师弟子众多进行赞美,可以说别具一格,同时也适用于很多老师。

4.形容好老师的诗句

四度春风化绸缪,

几番秋雨洗鸿沟。

黑发积霜织日月,

粉笔无言写春秋。

蚕丝吐尽春未老,

烛泪成灰秋更稠。

春播桃李三千圃,

秋来硕果满神州。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5.形容“教学”的诗句有哪些

《陈万年教子》

两汉:班固 撰

陈万年乃朝中重臣也,尝病,召子咸教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陈谏议教子》

宋代:朱熹、李幼武撰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学弈》

先秦:佚名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邴原泣学》

明代:礼赞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以下是部分作者的简介:

朱熹(农历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过世,班固从京城迁回老家居住,开始在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将军窦宪率军北伐匈奴,班固随军出征,任中护军,行中郎将,参议军机大事,大败北单于后撰下著名的《封燕然山铭》。后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受株连,死于狱中,时年六十一岁。

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6.形容教学的诗句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3.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

4.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杂诗>>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12.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14.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郭槐>>

15.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原老君家------宋.戴复古<<;寄兴二首>>

16.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唐.柳宗元<<;行路难>>

17.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8.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名言警句

7.用诗句形容教师

无题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闺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不应,这里是“不顾”的意思),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造意与《无题》的“春蚕”句相近。不过,这里的春蚕“何惜微躯尽”,是在料定“缠绵自有时”、前途颇有希望的情况下产生的意念。《无题》“春蚕”句则不然,就其表现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现的追求是无望的,却又是不计希望之有无的,感情境界有差异,联想也更为曲折。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隐以前的南朝乐府中,也不少见。如“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陈叔达,同题)等皆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用蜡烛作比喻,却不是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还进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联想比前人深微复杂得多,形象的底蕴也因此而丰富得多了。

赏析: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整首

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

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

生气。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

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

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