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夏雨的诗句 古诗、夏雨 作者:薛能 何处发天涯,风雷一道赊。 去声随地急,残势傍楼斜。透树垂红叶,沾尘带落花。 潇湘无限思,闲看下蒹葭。2、喜夏雨 作者:齐己 四郊云影合,千里雨声来。 尽洗红埃去,并将清气回。潺湲浮楚甸,萧散露荆台。 欲赋随车瑞,濡毫渴謏才。3、咸阳城东楼 作者: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4、追拟玄真子渔歌 丁山烟雨晚蒙蒙,柳岸苍波着短蓬。 飞鸟白,断云红,一曲清歌淡月中。5、六月三十日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作者:岑参 亭晚人将别,池凉酒未酣。 关门劳夕梦,仙掌引归骖。荷叶藏鱼艇,藤花罥客簪。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失路情无适,离怀思不堪。 赖兹庭户里,别有小江潭。6、有美堂暴雨 作者:苏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7、约客/有约 作者: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8、别严士元 作者: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9、村舍杂书 作者:陆游 我本杞菊家,桑苎亦吾宗。 种艺日成列,喜过万户封。今年夏雨足,不复忧螟虫。 归耕殆有相,所愿天辄从。10、宿灵岩寺 作者:戴叔伦 马疲盘道峻,投宿入招提。 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凉风来殿角,赤日下天西。 偃腹虚檐外,林空鸟恣啼。11、春晓 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2、南歌子 作者:万俟咏 梅夏暗丝雨,麦秋扇浪风。 香芦结黍趁天中。五日凄凉今古、与谁同。 下缺。13、大风雨中作 作者:陆游 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 屋漏不可支,窗户俱有声。乌鸢堕地死,鸡犬噤不鸣。 老病无避处,起坐徒叹惊。三年稼如云,一旦败垂成。 夫岂或使之,忧乃及躬耕。邻曲无人色,妇子泪纵横。 且抽架上书,洪范推五行。14、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作者: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15、奉和夏日应令诗 作者:庾信 朱帘卷丽日。 翠幕蔽重阳。五月炎蒸气。 三时刻漏长。麦随风里熟。 梅逐雨中黄。开冰带井水。 和粉杂生香。衫含蕉叶气。 扇动竹花凉。早菱生软角。 初莲开细房。愿陪仙鹤举。 洛浦听笙簧。 2.描写夏雨的诗句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参考资料:唐·白居易《司马宅》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徂:开始。 《诗经·小雅·四月》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3.描写夏雨的诗句有哪些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槟《夏日题老将林亭》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 明•李攀龙《广阳山道中》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清•查慎行《登宝婺楼》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 宋•陆游《大风雨中作》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 唐•戴叔伦《宿灵岩寺》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宋·苏轼《有美堂暴雨》。 4.描写夏雨的诗句1、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2、约客 宋代: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 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时间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 3、梅雨 唐代:柳宗元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 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译文: 杨梅结实正是阴雨连绵的时候,天地苍茫一片,时间恰是晚春。 愁深难眠更哪堪楚猿夜啼,好梦易醒禁不住越鸡伺晨。 雨雾朦朦从海隅直达南极边的尽头,江涛汹汹淹没了北去的渡口。 身上的白衣被江南的梅雨墨染,却不是京城的尘埃所为。 4、有美堂暴雨 宋代:苏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译文: 一声响亮的雷声宛如从游人的脚底下震起,有美堂上,浓厚的云雾缭绕,挥散不开。 远远的天边,疾风挟带着乌云,把海水吹得如山般直立;一阵暴雨,从浙东渡过钱塘江,向杭州城袭来。 西湖犹如金樽,盛满了雨水,几乎要满溢而出;雨点敲打湖面山林,如羯鼓般激切,令人开怀。 我真想唤起沉醉的李白,用这满山的飞泉洗脸,让他看看,这眼前的奇景,如倾倒了鲛人的宫室,把珠玉洒遍人寰。 5、三衢道中 宋代: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5.关于夏雨的诗句古诗观沣水涨 韦应物 夏雨万壑凑,沣涨暮浑浑。 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3393035草木盈川谷,澶漫一平谷。 槎梗方弥泛,涛沫亦洪翻。 北来注泾渭,所过无安源。 云岭同昏黑,观望悸心魂。 舟人空敛棹,风波正自奔。 别睢阳故人 张谓 少小客游梁,依然似故乡。 城池经战阵,人物恨存亡。 夏雨桑条绿,秋风麦穗黄。 有书无寄处,相送一沾裳。 晚步扬子游南塘望沙尾 刘禹锡 淮海多夏雨,晓来天始晴。 萧条长风至,千里孤云生。 卑湿久喧浊,搴开偶虚清。 客游广陵郡,晚出临江城。 郊外绿杨阴,江中沙屿明。 归帆翳尽日,去棹闻遗声。 乡国殊渺漫,羁心目悬旌。 悠然京华意,怅望怀远程。 薄暮大山上,翩翩双鸟征。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施肩吾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夏雨 薛能 何处发天涯,风雷一道赊。去声随地急,残势傍楼斜。 透树垂红叶,沾尘带落花。潇湘无限思,闲看下蒹葭。 夏雨 王驾 非惟消旱暑,且喜救生民。天地如蒸湿,园林似却春。 洗风清枕簟,换夜失埃尘。又作丰年望,田夫笑向人。 夏日集裴录事北亭避暑 皎然 前林夏雨歇,为我生凉风。一室烦暑外,众山清景中。 忘归亲野水,适性许云鸿。萧散都曹吏,还将静者同。 夏雨 齐己 霮 雨对蔽穹苍,冥蒙自一方。当时消酷毒,随处有清凉。 著物声虽暴,滋农润即长。乍红萦急电,微白露残阳。 应祷尤难得,经旬甚不妨。吟听喧竹树,立见涨池塘。 众类声休出,群峰色尽藏。颓沱来洞壑,汗漫入潇湘。 喜夏雨 齐己 四郊云影合,千里雨声来。尽洗红埃去,并将清气回。 潺湲浮楚甸,萧散露荆台。欲赋随车瑞,濡毫渴謏才。 大雨 陆游 今年景气佳,有祷神必答,时时虽闵雨,顾盼即沾洽。 绵地千里间,四月秧尽插。 季夏雨三日,凄爽欲忘箑。 潴水如塞河,决水如放闸,几席乱蛙黾,庭除泳鹅鸭。 舍边鱼受钓,户外鸥可狎。 飞萤最得意,终夕自开阖。 萧萧菰蒲声,怳若船入夹。 嗟予亦耐事,坚坐书满榻。 悬知罢亚收,已足供伏腊。 会约张志和,清风泛苕霅。 夏雨 陆游 清风起湖滨,急雨来天末。 蚊蝇遽退听,松竹例苏活。 奇声集空庭,爽气生细葛。 素秋虽尚遥,聊喜宽肺渴。 夏雨 陆游 连朝暑溽不可过,动地忽有东北风; 嵯峨云压世界碎,夭矫龙卷江湖空。 尘沙洗濯草木醒,沟浍澰滟舟舸通。 更烦造物出壮观,跨海千丈垂天虹。 夏雨初霁题斋壁 陆游 楸花楝花照眼明,幽人浴罢葛衣轻。 燕低去地不盈尺,鹊喜傍檐时数声。 对弈轩窗消永昼,晒丝院落喜新晴。 忽惊重五无多日,采缕缠筒吊屈平。 夏雨叹 陆游 蜗舍入门楣触额,黄泥壁作龟兆坼。 雨多潦水欲上阶,卧听凫鸭声拍拍。 日高籴米奴未回,坐知薄饭未容索。 仕羞捷径耕不力,自取囊空欲谁责?富贵危机复可畏,世间果无第一策。 虽然胸中有事在,片言可寿天下脉。 夏雨 陈与义 三伏过几日,坐数令人瘿。 片云忽西行,庭树生光景。 须臾万银竹,壮观发异境。 天公终老手,一笑破日永。 龙公勿惮烦,事了亦俄倾。 修竹恬变化,依然半窗影。 柳州开元寺夏雨 吕本中 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 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 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沈浮。 面如田字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 夏雨 陆游 东风吹雨溪上来,北山出云以应之。 严州城中三日雨,朝暮点滴无休时。 向来秧底乾欲裂,白水漫漫俄盈陂。 豚肩覆豆巫醉饱,龙骨挂壁农遨嬉。 今年蚕麦收数倍,茧大如瓮麦两岐。 西成在眼又如此,还乡鼓腹歌淳熙。 夏雨 陆游 忽闻疏雨滴林梢,起看油云满四郊。 行蚁君臣初徒穴,鸣鸠夫妇正争巢。 筑陂处处移新稻,乘屋家家补破茆。 堪笑此翁惟美睡,孝先便腹任讥嘲。 下叶黎甿望,高祛旱暵光。幽斋飘卧簟,极浦洒归樯。 藓在阶从湿,花衰苑任伤。闲思济时力,歌咏发哀肠。 6.给我一首描写夏雨的古诗带赏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其一 ·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 1.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 2.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遮:遮盖,掩盖。 3. 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4.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 5. 白雨: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 6.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 7. 水如天: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 [解说]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中的“未遮山”以及“跳珠”、“乱入船”这几处写出了雨下得很急,乌云还没有完全遮住天空,白花花雨点便好似珍珠一般乱蹦乱跳地窜上了船。雨才刚刚下了一会儿,忽然卷地而来的一阵大风就把雨和乌云吹得无影无踪,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 名句赏析——“白雨跳珠乱入船。” 这首诗歌,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作者先从暴雨临前写起,其景象是天上黑云翻滚,就像浓浓的墨汁在天边翻转,远处的山巅在翻腾的乌云中依稀可辨,这个时候,如注的骤雨就已经来到。大雨裹挟着白色的雨点砸在船上,水花四溅,仿佛千万颗珍珠,从天上倾倒而下。正在人们感受暴雨的壮观场面的时候,一阵狂风席地卷来,一下子吹散了乌云和大雨。云开日出,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如镜,空气清新,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诗人善于渲染气氛,从阴云压近湖面、急雨骤降的壮阔,写到烟消云散,雨过天晴,用笔跌宕起伏,而又从容不迫,描写天气变化的神速,使人目不暇接,颇有戏剧性场面。尤其是“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最为传神。作者自己非常欣赏这首诗,他50岁时再到杭州,特意又写诗说:“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足见他对这首诗的喜爱。 望湖楼——在杭州塘门外西湖边。 夏天的西湖,忽而阴,忽而晴,忽而风,忽而雨,千姿百态,分外迷人。这首小诗就是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前两句写云、雨:墨汁一般的浓云黑压压汹涌翻腾而来,还没来得及遮住湖边的山峦,就在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脚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入的船舱。“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天气骤然变化时的紧张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第三句写风: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最后一句写天和水: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7.关于夏雨的诗句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 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岚:雾气。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徂:开始。 《诗经·小雅·四月》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春余:春末。 夏首:夏初。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槟《夏日题老将林亭》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唐·王维《山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 明•李攀龙《广阳山道中》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清•查慎行《登宝婺楼》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 宋•陆游《大风雨中作》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 唐•戴叔伦《宿灵岩寺》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宋·苏轼《有美堂暴雨》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我知道的: 春花:竹外桃花三两只,春江水暖鸭先知; 夏雨:乌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秋风: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冬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8.描写江南夏雨的诗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凉风吹夜雨,萧瑟必寒林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描写夏天的成语和熟语烈日炎炎形容夏天阳光强烈.也可称“赤日炎炎”.例:“烈日炎炎似火烧”.夏日炎炎夏天阳光强烈,十分炎热.骄阳如火象火一样的阳光.形容天气非常热.亦作 骄阳似火皎阳似火 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赫赫炎炎形容炎热炽盛的样子.炎炎夏日 非常炎热的夏天.如:炎炎夏日海滩上到处都是戏水的人潮.炎阳炙人 炙:烤.指炎热的太阳照射在身上,好像烤火一般热.形容非常酷热. 烈日当空 炎热的太阳高挂天空.形容天气酷热. 近义 火伞高张 狂风烈日 强风猛烈而酷热的天气.如:古代骆驼商队行经戈壁,常需忍受狂风烈日的恶劣天候. 火伞高张 比喻烈日当空.如:夏日炎炎,火伞高张.近义 烈日当空吴牛喘月《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使(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意思是,吴地炎热的时候较长,水牛怕热,见月亮以为是太阳,就害怕得不断喘气.后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用以形容天气酷热.唐·李白《丁都护歌》: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流金铄石 铄、流:熔化.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要熔化.《楚辞·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亦作 铄石流金 烁石流金 烁玉流金例:“炎炎火日当天,烁石流金之际,只得赶早凉而行.”(《水浒》二十七回)五黄六月指农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浮瓜沉李 三国·魏·曹丕《 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后以“浮瓜沉李”比喻夏日的一种生活景象.浮沉於水中的瓜、李,是夏天清凉可口的食物.亦作 浮瓜避暑 沉李浮瓜. 浮瓜避暑 暑日消暑的乐事.见“浮瓜沉李”.绿树成荫树木枝叶茂密,遮住了阳光.正是盛夏季节.热不可耐形容非常热,令人不可忍受.椅席炙手椅子、席子摸着烫手,形容天气炎热.(ARTSDOME 2006年3月版)【描写夏天的成语和熟语】暑气熏蒸 赤日炎炎 烈日炎炎 烈日杲杲 烈日中天 炎阳似火 骄阳似火 火日炙人 火轮高吐 火云如烧 海天云蒸 夏日可畏 夏阳酷暑 夏山如碧 夏树苍翠 夏水汤汤 沉李浮瓜 赫赫炎官张火伞 赫赫炎炎 热气腾腾 铄石流金 烁石流金 流金铁石 燋金铁石 焦金流石 燋金流石 吴牛喘月长天当日 赤时当空 炎天暑月 暑气蒸人 【更多相关的描写夏天的成语和熟语】汗流浃背 浑身出汗 汗流浃背 汗流洽背 遍体生津 流汗浃背 挥汗如雨 挥汗成雨 汗如雨下 汗出如浆 汗流如注 满头大汗 大汗淋漓旱威为虐 赤地千里 田地龟裂 寸草不生 颗粒无收 禾苗干枯 禾苗枯槁 野田禾苗半枯焦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参考资料:唐·白居易《司马宅》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徂:开始. 《诗经·小雅·四月》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徂:开始. 《诗经·小雅·四月》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唐·白居易《宴散》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9.关于夏雨的诗句古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copy―张志和《渔歌子》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2113月四日风雨大作》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526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水光潋艳晴方好4102,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1653来秋————(王维:《山居秋瞑》)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