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人描写喜欢 某样东西的古诗几乎一半的诗人写诗都是为了抒发对某种事物的喜爱。但明确的在诗中有类似喜欢的字眼的真是不多: 《诗酒琴人,例多薄命,予酷好三事,雅当此科》 唐 白居易 爱琴爱酒爱诗客,多贱多穷多苦辛。中散步兵终不贵, 孟郊张籍过于贫。一之已叹关于命,三者何堪并在身。 只合飘零随草木,谁教凌厉出风尘。荣名厚禄二千石, 乐饮闲游三十春。何得无厌时咄咄,犹言薄命不如人。 《句》 宋 欧阳鈇 爱山如爱酒,畏暑如畏虎。 出门寻旧游,缺月四更吐。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唐 杜甫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自嘲》 宋 陆游 少读诗书陋汉唐,莫年身世寄农桑。 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旁。 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 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 四首诗,多是爱酒爱花,不知是否合适? 2.形容对事物特别热爱能用什么句子生活中常说的一些句子,熟语解释(一)熟语解释1、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 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2、爱博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3、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4、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5、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溺:沉溺,陷入。 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6、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 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7、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 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8、八九不离十——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9、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10、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11、拔了萝卜地皮宽——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 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12、拔赵帜立赤帜——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13、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指要杀人见血、动手拼命。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14、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涅:黑土。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 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 1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 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1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 17、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18、百万买宅,千万买邻——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 19、百闻不如一见——闻:听见。 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20、百星不如一月——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 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21、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 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22、败事有余,成事不足——指非但办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 23、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搬:移动。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 自食其果。 24、版版六十四——版:宋代铸钱的模型。 每块铸版都是铸出六十四文钱。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 25、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26、邦以民为本——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 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27、饱汉不知饿汉饥——饱:吃足;饥:饥饿。 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28、饱暖思淫欲——食饱衣暖之时,则生淫欲之心。 29、卑卑不足道——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 30、卑之无甚高论——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 31、杯酒释兵权——释: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 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32、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 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33、彼一时,此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34、毕其功于一役——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35、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36、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37、鞭长不及马腹——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 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38、表壮不如里壮——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结实。 比喻妻子能够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帮手。 39、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40、冰炭不同炉——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 41、冰炭不言,冷热自明——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42、兵败如山倒——兵:军队。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一败涂地。 43、兵藏武库,马入华山——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指天下太平。 44、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45、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 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46、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 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47、病急乱投医——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 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48、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shān)——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 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 49、不打不相识——指经过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结交、相处。 50、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 3.以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对某种事物的喜爱之情以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对某种事物的喜爱之情的有 1.喜迁莺·晓月坠 五代:李煜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欹。 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啼莺散,馀花乱,寂寞画堂深院。 片红休埽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2.过山农家 唐代: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3.喜迁莺·街鼓动 五代:韦庄 街鼓动,禁城开,天上探人回。 凤衔金榜出云来,平地一声雷。莺已迁,龙已化,一夜满城车马。 家家楼上簇神仙,争看鹤冲天。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5.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宋代: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4.以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对某种事物的喜爱之情以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对某种事物的喜爱之情的有 1.喜迁莺·晓月坠 五代:李煜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欹。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馀花乱,寂寞画堂深院。片红休埽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2.过山农家 唐代: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3.喜迁莺·街鼓动 五代:韦庄 街鼓动,禁城开,天上探人回。凤衔金榜出云来,平地一声雷。 莺已迁,龙已化,一夜满城车马。家家楼上簇神仙,争看鹤冲天。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5.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宋代: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