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时候的人用什么话形容苏秦的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 秦,字季子,战国时期的韩国人,著名纵横家。和张仪齐名。当时的人形容他,怎么来形容苏秦这个人?来形容他对当时中国的影响力呢?“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像苏秦这样的人,只要一发怒,一不高兴的话,整个天下都觉得恐惧。而只要他不出门,老老实实地在家待着,天下就觉得没什么大事。以这样一个个人,留给整个社会、当时的人们这样强烈的印象,大家想想这是个什么人物?苏秦出生于农家,他是个农家子弟,但是从小立志,发奋苦学。苏秦曾经很想有所作为,他这个人从小有大志,曾经去求见周天子,但是没有门路。你一个农家子弟,你想看到天子,哪儿有那么容易呢?所以一气之下就变卖了所有的家产,到别的国家找出路。当时的中国分成好多国家,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很多人就在各国之间来回游动。但是苏秦东奔西颠,历尽千辛万苦,在外边奔波了好几年,却没有谋得一官半职。后来钱也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怎么办? 垂头丧气回家了,只能垂头丧气回家,家里人看到苏秦什么样子呢?拖着一双破草鞋,挑着一副破担子,担子里面一堆破烂货,非常狼狈地回来了。苏秦的父母就把他恶狠狠地骂了一顿,你这几年不老老实实待着,你在家里干点农活也好,东跑西颠。而他的妻子,苏秦的妻子,看到他回来了,还坐在织布机上织布,看都不看他一眼。苏秦饿得不得了,一看老爸老妈骂自己一顿,一看自己的太太又不理自己,就哀求嫂子能不能做顿饭给我吃吃?饿死了。嫂子理也不理他,扭头就走。苏秦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就从此决定争气,他总结了自己为什么失败,为什么不能成功的道理,就发现自己读书不够,知识的积累不够,所以他发奋读书,天天到深夜。那我们知道,这样连续的苦读要消耗很大的体力,所以他会觉得疲倦。每当又累又困的时候,苏秦就拿一个锥子扎自己大腿,这就是刺股,锥刺股。一扎大腿当然疼嘛,一疼又清醒过来,就接着读下去,这样锥刺股刺了多久呢?苏秦刺了一年多时间,连续苦读,当他觉得对自己的学养,对自己的知识有所把握的时候,重新离家出游,到了秦国不被所用,还是没有成功,但是他正好遇见当时的燕昭王,燕国的一个王,广招贤士,苏秦就到了燕国,凭借自己锥刺股得来的这种知识,得到了燕昭王的信任。苏秦认为,如果燕国要报齐国之仇,因为战国时期各国之间关系很复杂,燕国和齐国有仇,必须先向齐国低头,因为你现在打不过齐国,所以你应该先向齐国表示屈服,深深隐藏自己复仇的愿望,赢得时间,让燕国重新振兴,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还要鼓动齐国不断地进攻别的国家,防止齐国一心一意对付燕国,又可以削弱齐国的国力。这个时候,苏秦就跑到秦国,说服秦国去伐宋,去打宋国,然后又说服他们合纵攻秦。公元前的285年,苏秦到了齐国,挑拨齐国和赵国之间的关系,这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经常用的一个手段,离间、挑拨,在当时被视作一门技术,挑拨离间是专门的技能。有学派的。他取得了齐国齐愍王的信任,被任命为齐相。 他居然到齐国当了相国,但是纵横家虽然挑拨,虽然离间,但是纵横家是有底线的,不是像我们现在认为纵横家没有底线,所以苏秦心里依然忠于最早对他有知遇之恩的燕国,他依然为燕国在谋划,站在燕国的立场上。齐愍王不知真相啊,哪知道自己的相国心里装的是燕国,所以任命苏秦率军抵抗燕军,他不知道,而当齐国和燕国交战的时候,苏秦有意使齐国战败,齐国一下子损失了五万人。这一点放在今天不大好理解,因为苏秦在燕国并没有官职,而在齐国已经是宰相,但是他依然记着自己的故主,而且他通过各种手段、各种谋略让齐国的君臣不合、百姓离心,为后来乐毅率领五国联军攻破齐国创造了条件,之后苏秦又说服赵国,联合韩国、魏国、齐国、楚国、燕国攻打秦国,于是六国达成了一个联合的盟约,苏秦担任了纵约长,就是六国有一个合纵,他担任指挥长。在那个时候出现了历史上仅见的一幕,苏秦取得什么样的成功啊?一人配六国相印,就是他一个人担任了战国七雄里面六个国家的宰相,是他一个人。所以他一个人拿着六颗相印,苏秦取得了这样的成功。秦国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大吃一惊,吓坏了,被苏秦搞成功了。此后15年,秦兵不敢再向函谷关以内进攻,这个话是什么意思?苏秦一个人,用锥刺股的方法刻苦学习,以一人之力,实际上延缓了秦朝灭六国,延缓了秦朝发展的历史进程。这当然是了不起的一个成就,很大的一个成就。《三字经》讲的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告诉我们是一种精神,我们今天当然没有必要,也不应该提倡用毁伤肢体的方法来表示勤奋,但是我想,勤奋的精神永远是宝贵的。 2.形容“骂狗”的句子有哪些1. 近看像个签笔杆子,远看像个铁皮铲子,你头上插个鸡毛掸子,没事包个狗皮毯子。 2.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3. 狗咬狗,一嘴毛。 4. 唯智小而图大,志陋而欲饰其短者,乐引取之,以钳天下之口,而遂其非。不然,望而知其为妄人,岂难辨哉? 5. 不愧是狗男女,比狗还不要脸! 6. 别指鸡骂狗,倒是谁白吃白喝? 7. 打狗不看主人? 8. 当你在路上碰到狗的时候不要惶恐,要英勇地与它博斗,仅多会有三种成果:一是你赢了,你比狗厉害;二是你输了,你连狗都不如;三是你们打平了,你和狗一样。 9. 他们怎么能管你叫狗呢?这太不像话了!总不强人家长的像什么就叫人家什么吧!怎么能说你长得像狗呢?那是凌辱了狗。 10. 你是个獠。(和骂狗差不多) 11. 就像一只狗,前程一片光明,但又找不到前途。 12. 狗懒子记住了。 13. 如果丑陋可以发电的话全世界的核电厂都可以停摆。 14. 狗急了会跳墙,我看你们也只能撞墙! 15. 狗男配狗女,天造地设! 3.苏秦之楚中苏秦的话主要表达了什么意思苏秦之楚主要讲述的是苏秦游说各国诸侯,然后来到了楚国,面见楚王,但是要等下面的人通报楚王才能面见,而这段时间等了足足3天,3天后苏秦见到了楚王并与之有一场交谈,之后苏秦立马辞职要离开楚国,这让楚王很是好奇为什么千里迢迢赶来却如此匆忙要走,苏秦将自己所见所为告知楚王,楚王幡然醒悟。 苏秦之楚翻译 苏秦之楚的故事主要是发生战国时期,其主人公是苏秦,历史上有名的外交官和谋略家,苏秦其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就是六国联盟,苏秦当上了六国之相,就凭一张巧嘴让天下六国从针锋相对的地步携手成为同盟共同抵制秦国,这实在是太为之精彩了。今天要给大家讲的就是苏秦之楚的故事。 苏秦个人画像 · 苏秦之楚是一段文言文,今天就将苏秦之楚翻译一下,让大家更加简单易懂。苏秦游说至楚国,到达楚国后要过三天才能面见楚王,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就是其文言文中的句子。三天后苏秦见到了楚王,并与之进行了一番交谈,谈话结束后苏秦告别楚王打算继续前行,离别期间楚王对苏秦说:与你的一番交谈让我收获颇多,听完先生话就和听圣贤之人的话一样。你不远千里赶来见我,对我一番教诲后却不愿留下为我做事,我很想知道你是怎么想的。苏秦听完后说:我前来进谏等了三天才见到楚王你一面,找掌管进谏的大臣和大白天见鬼一样难,要见楚王一面那就和上天见玉皇大帝一样难见,更别说是楚国的饭比宝玉还要贵,柴价格比桂木还要高。一番话后,楚王明白了苏秦的画外音,邀请苏秦在客栈休息。 4.狗年说狗:关于狗的成语,诗词,你知狗急跳墙, 狗尾续貂, 狗头军师,狗仗人势 ,狐朋狗友,画龙不成反为狗,嫁狗随狗 ,鸡犬升天 ,人模狗样,犬马之劳,白云苍狗,狗续侯冠、犹狗续金貂、狗走狐淫、打落水狗、饭牛屠狗、飞鹰走狗、狐鸣狗盗、画虎不成反类狗、获兔烹狗、鸡肠狗肚、鸡飞狗叫、鸡飞狗走、鸡零狗碎、傫如丧狗、卖狗悬羊、泥猪疥狗、牛黄狗宝、人面狗心、声色狗马、鼠窜狗盗、狗盗鸡鸣、狗盗鼠窃、狗吠非主、狗吠之惊、狗吠之警、狗苟蝇营、狗急跳墙、狗口里吐不出象牙、狗马声色、狗拿耗子、狗皮膏药、狗屁不通、狗头军师、狗头鼠脑、狗尾续貂、狗心狗行、狗行狼心、狗续侯冠、狗血喷头、狗咬吕洞宾、狗仗官势、狗仗人势、狗眼看人、狗彘不若、狗猪不食其余、狗恶酒酸、打狗看主、打鸡骂狗、貂狗相属、斗鸡走狗、饭牛屠狗、狐朋狗友、狐群狗党、画虎不成反类狗、淮王鸡狗、鸡肠狗肚、鸡飞狗叫、鸡飞狗走、鸡鸣狗盗、鸡鸣狗吠、狼嗥狗叫、狼心狗肺、狼心狗行、烹狗藏弓、人模狗样、丧家之狗、鼠窜狗盗、偷狗戏鸡、土龙刍狗、兔死狗烹、蛙鸣狗吠、行若狗彘、引狗入寨、跖狗吠尧、指猪骂狗、猪朋狗友、猪卑狗险、椎埋狗窃、椎埋屠狗、捉鸡骂狗、飞鹰走狗、关门打狗狗 的 成 语 典 故《现代汉语词典》 中以狗开头的词语18个, 其中15个是贬义词。 《成语词典》 中关于狗的成语三十多, 几乎都是贬义词。各种史料、工具书中的记载更有数不胜数的贬义词。 如:淮王鸡狗: 晋葛洪 《神仙传·刘安》:“时人传八公、安临去时,馀药器置在中庭。鸡犬舐啄之,尽得升天。” 后因以 “淮王鸡狗”比喻攀附别人而得势的人。狗彘不若: 形容品行极端卑劣。 语出 《荀子·荣辱》:“乳彘不触虎, 乳狗不远游, 不忘其亲也。人也, 下忘其身, 内忘其亲,上忘其君, 则是人也, 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傫如丧狗: 形容人失意而精神颓丧。语本《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郑, 与弟子相失, 孔子独立郭东门……累累若丧家之狗。” 裴骃集解引王肃曰:“丧家之狗, 主人哀荒, 不见饮食, 故累然而不得意。孔子生于乱世, 道不得行, 故累累然不得志之貌也”。 烹狗藏弓: 语出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 自齐遗大夫种 (文种) 书曰:‘飞鸟尽,良弓藏, 狡兔死, 走狗烹。’”。 “烹狗藏弓” 比喻事成之后把效劳出力的人抛弃以至杀害。人面狗心: 《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 非人面而狗心, 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 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 故朗云然。” 后因以 “人面狗心” 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犹言人面兽心。 狗党狐群: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 。同“ 狐群狗党”。 明元心子《金雀记·投崖》:“差杀你狗党狐群, 我怎肯丧志污红粉。”鸡鸣狗盗: 亦作狗盗鸡鸣,①比喻具有微末技能。 ②比喻偷偷摸摸。金·元好问 《示怀祖》诗:“狗盗鸡鸣皆有用, 鹤长凫短果如何?”驴心狗肺:比喻贪婪凶狠的心肠。 例如:不知驴心狗肺怎么生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鸡肠狗肚:比喻狭窄的度量,狠毒的心肠。 《天雨花》第二回:“据你这淫妇的鸡肠狗肚,容不得人,把儿媳都逼了出门,止剩得一个寡妇在家,还被你威逼死了。”狗行狼心:比喻行为凶狠,心肠毒辣。 元 白朴 《恼煞人》套曲:“恨 冯魁 ,趋恩夺爱,狗行狼心,全然不怕天折挫。”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二折:“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 这厮敢狗行狼心,虎头蛇尾。”韩卢逐块:古代骏犬韩卢追逐土块。 比喻白费力气,徒耗精神。《景德传灯录·王敬初常侍》:“供养主才坐,问云:‘昨日 米和尚 有什么言句,便不得见?’ 王公 曰:‘师子齩人,韩獹逐块。 ’ 米师 窃闻此语,即省前谬。”与狗有关的诗句将犬去,芳草任人归。 ——唐·刘长卿《湘中纪行十首》之《洞山阳》遪邅西旅狗,蹙额北方奚。——唐·李贺《送秦光禄北征》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此行无弟子,白犬自相随。——唐·贾岛《送道者》斗鸡走狗家世事,抱来皆佩黄金鱼。 ——唐·秦韬玉《贵公子行》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汉《刺巴郡守诗》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寒花催酒熟,山犬喜人归。——唐·钱起《送元评事归山居》荒径已风急,独行唯犬随。 ——北宋·梅尧臣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咏雪》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 汉·佚名《十五从军征》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唐·杜甫《新婚别》鸡鸣狗呔,兄嫂当知之。 —— 汉·佚名《有所思》。 5.关于苏秦刻苦读书的成语《苏秦刺股》 原文 苏秦乃洛阳人,学纵横之术,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为用,资用匮乏,潦倒而归。至家,妻不下紝,嫂不为炊,父母不以为子。苏秦乃叹曰:“此皆秦之罪也!”乃发奋读书,曰:“安有说人主而不得者乎?”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后卒合齐、楚、燕、赵、魏、韩抗秦,佩六国相印。 译文 苏秦是洛阳人,学习纵横之术,劝说秦王,写了十多个建议书都没有派上用处,资金用完了,贫困潦倒地回家了。到了家,他的妻子不为他缝纫,他的嫂子不为他做饭,他的父母亲也不把他当儿子。苏秦叹了口气,说:“这些都是我苏秦的错啊!”就发誓要勤奋读书,说“哪里有游说君主却不会成功的道理呢?”读书快要睡着的时候,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流到了脚。后来联合了齐、楚、燕、赵、魏和韩国反抗秦国,然后成了六国的相印。 6.表达思念狗的诗句1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2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3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4怕相思,已思相,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5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6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7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8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9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1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7.描写狗的句子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的好友可能和他做对,变成敌人;他用慈爱所培养起来的儿女也可能变得不忠不孝;那些我们最感密切和亲近的人,那些我们用全部幸福和名誉所痴信的人,都可能会舍弃忠诚而成叛逆。一个人所拥有的金钱可能会失去,很可能在最需要的时候它却插翅飞走;一个人的声誉可能断送在考虑欠周的一瞬间。那些惯会在我们成功时来屈膝奉承的人,很可能就是当失败的阴云笼罩在我们头上时投掷第一块阴险恶毒之石的人。 在这个自私的世界上,一个人唯一毫不自私的朋友,唯一不抛弃他的朋友,唯一不忘恩负义的朋友,就是他的狗。不问主人是否贫困或富贵,健康或病弱,狗都会守在主人的身旁。只要能靠近主人,不管地面冰冷坚硬,寒风凛例,大雪纷飞,它会全然不顾地躺在主人身边。哪怕主人无食喂养,它仍会舔主人的手和主人手上因抵御这个冷酷的世界而受的创伤。纵然主人是乞丐,它也像守护王子一样伴随着他。当他所有的朋友都掉头而去,它却义无反顾。当财富消失,声誉扫地时,它对主人的爱仍如天空运行不息的太阳一样永恒不变。假若因命运的捉弄,它的主人变成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这只忠诚的狗只求陪伴主人,有难同当,对抗敌人,此外毫无奢求。当万物共同的结局来临,死神夺去了主人的生命,尸体埋葬在寒冷的地下时,纵使所有的亲友都各奔前程,而这只高贵的狗却会独自守卫在墓旁。它仰首于两足之间,眼睛里虽然充满悲伤,却仍机警地守护墓地,忠贞不渝,直到死亡。 《犬的礼赞》,不知道你用不用得上? ☆ 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汉 《刺巴郡守诗》 ☆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屠狗犹拼弦下命,将军偏惜镜中头。现代 郁达夫《过岳坟有感时事》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岐击剑生铜吼。唐 李贺《开愁歌》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汉乐府 《十五从军征》 ☆遪邅西旅狗,蹙额北方奚。唐 李贺《送秦光禄北征》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唐 杜甫《新婚别》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粟。唐 李白《行路难》 ☆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唐 李贺《赠陈商》 今年为狗年,“狗”字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 狗对人的功用,不只表现在日常生活方面,在诗文和言语表达中所起的艺术功能也不可小觑。 带“狗”(犬)字的古诗很多,常用来描绘景色和抒发感情。晋代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写道:“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描绘了古代农村恬静质朴的生活前景。清代郑燮有诗云:“水流曲曲树重重,树里春山一两峰。茅屋深处人不见,数声鸡犬夕阳中。”衬托出山村的佳美清幽。诗人流露出对安泰世象的向往。 以“狗”字为首的成语很多,如狗胆包天、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狗头军师等;以“鸡”字为首,“狗”(犬)字组合的成语也不少,如鸡犬升天、鸡犬不留、鸡鸣狗盗、鸡零狗碎等,甚至农村俗语也有“鸡飞狗上屋”的说法。 有关狗的故事也很多,这里只说古时一位秀才在皇帝面前以狗咏雪的故事。 从前,一位秀才上京赴考交了白卷,皇上知道后龙颜大怒,要亲自过问,主考官无奈,只得将他带到殿上。皇上问他:“你毫没一点文才,竟敢交白卷抗考!难道不知罪吗?”这位秀才却面无惧色地夸海口:“我满腹经纶,才高八斗,无论是作文、还是写诗,是用文字表达不全的,只有口述出来,才美玉无瑕,没人可比。”皇上听了,感到蹊跷,很不相信他的话,便对他说:“你能说诗吗?”秀才说:“当然会,不会,还来赶考见皇上?”那天,京城正在下雪,皇上赐题道:“那就口述一首‘咏雪’的诗吧。”秀才一听,喜形于色。他想,这有何难,我的家乡不就年年冬天下雪吗?下雪是什么样子,我最清楚不过了。他连忙说:“我会,我会。”皇上叫主考官亲自笔录。秀才略思片刻,清了清嗓子,便有板有眼地吟起诗来:“一夜北风轰,天地一笼统。黑狗慢慢白,白狗渐渐肿。早晨一泡尿,冲了个大窟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