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和现代诗人以及他们的代表诗古代诗最好有诗的意思,古代、现古诗:七绝·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七绝·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七绝·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五古·咏苎萝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七绝·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现代诗:1.《断章》 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2. 《你的名字》纪弦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每夜每夜.写你的名字,画你的名字,而梦见的是你的发光的名字:如日,如星,你的名字.如灯,如钻石,你的名字.如缤纷的火花,如闪电,你的名字.如原始森林的燃烧,你的名字.刻你的名字!刻你的名字在树上.刻你的名字在不凋的生命树上.当这植物长成了参天的古木时,啊啊,多好,多好,你的名字也大起来.大起来了,你的名字.亮起来了,你的名字.于是,轻轻轻轻轻轻轻地呼唤你的名字.3.《篱笆那边》狄金森篱笆那边/ 有草莓一棵/ 我知道,如果我愿/ 我可以爬过/ 草莓,真甜!可是,脏了围裙/ 上帝一定 要骂我! / 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 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 4.《人生》北岛网5.《静坐》林徽因冬有冬的来意,寒冷像花,——花有花香,冬有回忆一把.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瘦细,在午后的窗前拖过一笔画;寒里日光淡了,渐斜……就是那样地像待客人说话我在静沉中默啜着茶.很累的一定采纳啊、。 2.有关于古代和现代诗人雪的诗词【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至晚】苏轼 南溪得雪真无价,走马来看及未消。独自披榛寻履迹,最先犯晓过朱桥。 谁怜破屋眠无处,坐觉村饥语不嚣。惟有暮鸦知客意,惊飞千片落寒条。 雪后北台书壁 苏轼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五更晓色来虚幌,半夜寒声落画檐。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 城头初日始翻鸦,陌上晴泥已没车。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眼生花。 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 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唐】李白 有身莫犯飞龙鳞,有手莫辫猛虎须。君看昔日汝南市, 白头仙人隐玉壶。子猷闻风动窗竹,相邀共醉杯中绿。 历阳何异山阴时,白雪飞花乱人目。君家有酒我何愁, 客多乐酣秉烛游。谢尚自能鸲鹆舞,相如免脱鹔鹴裘。 清晨鼓棹过江去,千里相思明月楼。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 【唐】李白 昨夜梁园里,弟寒兄不知。 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 淮海对雪赠傅霭 【唐】李白 朔雪落吴天,从风渡溟渤。海树成阳春,江沙浩明月。 兴从剡溪起,思绕梁园发。寄君郢中歌,曲罢心断绝。 秋浦清溪雪夜对酒,客有唱山鹧鸪者 【唐】李白 披君作我貂,对君白玉壶。雪花酒上灭,顿觉夜寒无。 客有桂阳至,能吟山鹧鸪。清风动窗竹,越鸟起相呼。 持此足为乐,何烦笙与竽。 今人**,沁园春@雪,念奴娇@昆仑。不贴了。 3.古代诗和现代诗的区别(一)观点 古诗往往是用一首诗来塑造一种意象,而现代诗往往是在一首诗中写多种意象。 这确实使现代诗的表现内容丰富了,但也使得它的表达力度和意象的丰满程度远远不及古体诗。 现代诗对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丢失也使得它在一定程度上没有了那种清新明丽,让人心旷神怡的阅读感受。 从某种意义上说,古诗是对人的精神世界和自然世界的完美阅读,而现代诗则更多了对语言的玩味和取舍。真正写到情不自禁的时候,现代诗一不小心就可能变成一场文字游戏。 这也正是当今诗界和所有真正的诗人所应竭力避免的。 (二)本质 古诗和现代诗在语言形式上有着极大的区别。 从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古诗有着较为固定的语言形式和比较严格的韵律要求。这让各种形式的古诗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致。 从总体上来说,各种形式的古体诗体现了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这种节奏感和韵律感与人的思想感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语言氛围。 古诗一般较短,这使它无法突破自身结构的限制寻求额外表达的可能。所以这类诗歌的作者总是尽最大可能将感情浓缩在一点,集中表达。 那个时代的诗歌创作可以说是“惜墨如金”的创作。“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精神力量就是这样产生的。 绝不是说现代诗就不需要“惜墨如金”了。 我国的现代诗起源于“五四”时期的白话文前后,跟随白话文一同成长起来。 解放后现代诗经历了政治抒情诗的理想主义集体创作阶段。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经历了以舒婷、汪国真等著名诗人和“朦胧诗”为代表的创作高潮后,积累了深厚的基础和经验,随后又兴起了多种写作方法和流派。 但万变不离其宗,现代诗打破格律限制之后的自由形式始终是它创作的基础。 然而,形式上的自由并不代表表达的自由。 由于这种只需保持简单韵律的自由语言形式的未知性和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它非常难以把握。现代诗可以创造几个甚至十几个意象,用以描写非常复杂的心理感受。 但是对语言的过分索求和对生活的过度表现,往往使现代诗创作不知所终,造成喧宾夺主的局面。“诗言志”,现代诗和古诗的相同之处便是抒发情感,这是所有诗歌的主旨和灵魂所在。 无论表达感情的方式多么复杂,现代诗都不可能抛弃这一原则另辟蹊径,那样的“柳暗花明”是不存在的。 古体诗讲究字数,句数,平zi,押韵。 现代诗非常自由,不象古诗那样严格要求。 4.怎样写诗诗是关于现代诗和古代诗首先多读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经书三百卷,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东西,是需要积累的。 其次多练习,不要怕丑,好不好都拿出来请人指正,才有进步。 估计你是指的怎么作好一首诗。这个比较难,层次高。 因为牛掰的诗人不愁这个,他们脑袋里想到要写什么的时候自然会有平时积累下来的好词好句冒出来。如果水平不高,积累不多,硬为作诗而挤词排句,估计很难写好诗。 写诗,首先要确定写什么。你想写什么对象,或者你想表达什么。 其次确定写多大篇幅,准备用什么样的手法表达。心理预备好了这些框架后,就等着文思泉涌吧。 当然最后这步,才是最难的。 写古诗需先通韵律。 5.古代人和现代人求学的区别用诗句表示古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古代的“劝学诗”,按其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六类: 一、立志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明 杨继盛《言志诗》) 二、勤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三、惜时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 陶渊明《杂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金缕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明 文嘉《今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清 钱泳《明日歌》) 四、方法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 陆九渊《读书》)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五、体会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观书有感》) 六、乐趣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元 翁森《四时读书乐》冬)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民国 熊伯伊《四季读书歌》春) 6.有关牙齿的古诗(古代和现代)多一些一、关于口腔的健康美白方面 1.张枯《吴官曲》:“皓齿初含雪.” 2.李白《赠裴司马》:“向君发皓齿.” 3.李白《古风》:“粲然启玉齿.” 4.陆龟蒙《陌上桑》:“皓齿还如贝色含.” 5.刘希夷《采桑》:“红脸耀明殊,绛唇含白玉.” 6.卢照邻《和玉是秋夜有所思》:“此曲何人吹,丹唇间玉齿,妙响入云崖.” 7.张仲方《赠毛仙翁》:“容貌常如二八童,……方口秀启编贝齿.” 8.李白《白纤辞》“杨清歌发皓齿.” 9.韦应物《拟古诗十二首》:“艳曲呈皓齿.” 10.李贺《将进酒》:“吹龙笛,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二、关于老年人助牙齿变化方面 1.白居易《不致仕》:“……可怜八九,齿堕双眸昏.” 2.施间吾《诮山中叟》:“老人今年八十几, 口中零落残牙齿. 3.白居易《浩行歌》:“鬓发苍浪牙齿琉,不觉身年四十七.” 4.白居易《十年三月二十日别微之……》:“齿发(足差、足它 这两个字我不认识呀)将五十“ 三、关于牙齿与年龄助关系方面 1.白居易《吾雏》:“吾雏字阿罗,阿罗才七龄,我今齿欲堕,汝齿昨始生.” 2.白居易《岁暮》:“壮齿韶颜去不回.” 3.白后易《梦仙》:“齿发日衰白,耳目减聪明.” 4.韩愈《赠刘师服诗》:“羡君牙齿牢且洁,大肉硬饼如刀截.我今牙齿落者多,所存十 余皆兀?.” 四、关于暮齿(晚年)方面 1.白居易《渐老》:“今朝复明日,不觉年齿暮.” 2.吴融《和杨侍郎》:“烟霄渐葛齿” 3.王维《叹白发》:“宿昔朱颜成暮齿” 4.白居易《戒药》:“早夭羡中年, 中年羡葛齿.暮齿又叹生,服药求不死.” 五、关于叩齿方面 1.自居易《辰兴》:‘‘起坐兀无思,叩齿二十六.” 2.白法易《味道》:“叩齿辰兴秋院静.” 3.自居易《晚起闲行》;“起来无可作, 闭目时叩齿.” 4.李咸用《临川逢陈百年》:“不保元和虚叩齿叩齿.” 六、关于牙齿知觉过敏方面 1.白居易《祭社宵兴灯前偶作》:“夜镜藏白发,秋泉漱齿寒.” 2.白居易《不如来饮酒》:“齿伤朝水冶,•….” ’ 3.白居易《东院》:“老去齿衰嫌桔醋…..” 4.白居易《和三月三十日四》:“齿为尝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