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学识浅陋诗句

1.形容学识浅薄的成语

才疏学浅

cái shū xué qiǎn

[释义] 才:才能;疏:空虚;浅薄。才能不高;学问不深。

[语出] 《汉书·谷永传》:“臣材朽学浅;不通政事”。

[正音] 疏;不能读作“sū”。

[辨形] 疏;不能写作“梳”。

[近义] 略识之无 吴下阿蒙

[反义] 博学多才 真才实学

[用法] 多用来表示自我谦虚。一般作谓语。

[结构] 联合式。

[例句]

①学生~;望老师多指教。

②越有知识的人越谦虚;只有~的人才趾高气扬;目空一切。

[英译] have slight talent and superficial learning

2.形容“知识欠缺”的诗词有哪些

道薄交游少,才疏进取乖。——罗隐

命薄惭勋业,才疏负圣明。——陆游

才疏志大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陆游

才疏屡扫朝中迹,命薄翻成世外缘。——陆游

赵括才疏空自许,强秦用间欺其主。——梵琦

一补充:非唯律变情堪恨,抑亦才疏命未通。——周弘亮

二近义词成语:

1. 孤陋寡闻:gū lòu guǎ wén,这里指简单的知识。寡:少。 闻:知识,见识。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或对世事了解的不多。

2. 才疏学浅 :cái shū xué qiǎn,:空虚。浅,肤浅,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3. 浅见寡识 :qiǎn jiàn guǎ shí,浅见:肤浅的见解;寡识:见识很少。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4. 井底之蛙:jǐng dǐ zhī wā ,意为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借以比喻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人。

5. 目光短浅:mù guāng duǎn qiǎn,意思为眼光不远,见识不深。形容缺乏远见。

三反义词成语:

1. 宏图大略:hóng tú dà luè ,远大的设想;宏伟的计划。

2. 高瞻远瞩:gāo zhān yuǎn zhǔ,意思是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3. 深谋远虑:shēn móu yuǎn lǜ ,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褒义词。

4. 登高望远:dēng gāo wàng yuǎn, 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5. 目光如炬:mù guāng rú jù,意思为目光发亮得像火炬一样。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眼光明亮有神或见识高明。

3.形容学识浅陋,被内行人笑话 是什么成语

贻笑大方

【拼 音】yí xiào dà fāng

【解 释】贻:遗留;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含被动义。

【出 处】《庄子·秋水》:“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示 例】去岁路过贵邦,就要登堂求教;但愧知识短浅,诚恐~,所以不敢冒昧进谒。(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二回)

【近义词】见笑大方、班门弄斧

【用 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自谦 。

4.比喻人学识渊博的成语

博览五车 博:广博;五车:五车书.广泛阅读很多书籍.形容学识渊博 博闻多识 博:广博;闻:见闻;识:学识.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博物多闻 博: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指见多识广 读书破万卷 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钜学鸿生 学识渊博的人 立地书厨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饱学之士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博大精深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博识多通 博:广博.识:学识.通:精通事理.指学识广博,精通事理. 博通经籍 博:广博:籍:书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博物洽闻 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博学多才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博学多闻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超凡入圣 凡:指凡人,普通人.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道德文章 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 道山学海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掉书袋 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风流儒雅 风流:有文采且不拘礼法;儒雅:学识深湛,气度不凡.指人文雅洒脱,学识渊博. 鸿儒硕学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好问则裕 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悔读南华 《南华经》即《庄子》.比喻学识渊博而不为人所容. 敬贤礼士 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金玉满堂 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 立地书橱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名师出高徒 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如坐春风 象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升堂入室 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实至名归 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学富五车 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有脚书橱 比喻学识渊博的人.也指脱离实际食古不化的书呆子. 真才实学 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直谅多闻 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 才贯二酉 二酉yǒu:指大酉山、小酉山.据《太平御览》卷四引《荆州记》裁:传说大酉、小酉(在今湖南沅陵县)二山藏书很多.因以才贯二酉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镜花缘》一六回:“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学富五车了.” 达士通人 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指心胸豁达,学识渊博的人. 腹饱万言 指学识渊博. 高才大学 高才:才能杰出.大学:学识渊博.才能高超,学识渊博.亦作“高才博学”、“高才硕学”. 举十知九 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晓的就有九件.比喻学识渊博. 良贾深藏 会做买卖的人把贵重的东西深深收藏起来,不让你摸清底细.比喻真正有学识的人不在人前表露.亦作“良贾深藏若虚”. 诠才末学 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多用作自谦之词. 入圣超凡 凡:指凡人,普通人.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入室升堂 比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 束教管闻 谓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书通二酉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 铄古切今 犹言融贯古今.形容学识渊博. 通才硕学 学识通达渊博的人. 五车腹笥 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学富才高 学识渊博,才能高强. 学识渊博 指学识深而且广 庸耳俗目 指学识浅薄的人. 入室升堂 〖解释〗比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同“入室升堂”. 汪洋浩博 〖解释〗形容人的气度宽广、文辞豪放、学识渊博像水势浩大无边.。

5.表示高尚情操的诗句

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

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程颢)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

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 蹊(xī):小路。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

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诸葛亮认为,修身治学应该首先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相互切磋,那么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8、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朝•杜荀鹤《泾溪》) 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

沉沦:指沉船、溺人。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坏事即使很小也绝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对待自己,每天都要自省,有错即改,无错自勉。对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也应采取这种态度。

1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辛勤操劳,艰苦奋斗,足以成就大业;贪图安逸,放纵享乐,则必遭亡身之祸。

12、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说话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断彻底,这是做人的准则和美德。

1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秦•李斯《谏逐客书》) 让:拒绝,舍弃。

就:成就。原喻指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

也可喻指博学多闻,才有更深的造诣。 1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 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则不如梅花香。现可用以形容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1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以:与,交付。

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岂能因为有祸患而逃避,有幸福就争抢呢?诗句表现了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怀。

16、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汉乐府古辞《君子行》) 在瓜田里不要弯身提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34326335鞋(免得别人误认为是摘瓜)。

在李树下不要举手正帽(免得别人误认为偷李子)。比喻在容易被人怀疑的地方要谨慎,注意检点规范自己的行为。

1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君子,指有道德的人。

小人,指道德低劣的人。这两句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1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 景行(háng):大路。

止:语助词,无义。两句的原意是:遇到高山就尽情仰望,遇到大路就顺利通行。

后以“高山”比喻道德高尚,以“景行”比喻行为光明正大。句意为:品德像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就会有人效法他。

1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擎(qíng):往上托,举。

擎雨盖,指荷叶,因它像撑开的雨伞。两句的意思是:荷花衰败,那高擎如伞的荷叶也随之枯萎;可菊花凋谢,却还留下了在严霜中傲然挺立的枝桠。

诗句以荷衬菊,表达了对友人高尚情操的仰慕钦佩之情。 20、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郑思肖《画菊》) 宁愿在枝头含着芳香死去,也不为凛冽的北风所吹落。诗人借菊咏怀,抒发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 做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意为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君子帮助别人成就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 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24、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资治通鉴》) 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来对照自己的言行,就会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25、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毛诗•序》) 提意见的人没有罪过,听意见的人,可引以为戒。

26、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 正确地批评我的错误的人,是我的老师;恰当。

6.形容浅薄的成语

形容“浅薄”的成语有:

稗耳贩目、鄙俚浅陋、不知有汉,何论魏晋、才疏识浅、才疏学浅、才薄智浅。

1、稗耳贩目

【拼音】 bài ěr fàn mù

【解释】 比喻见闻浅薄的人。

2、鄙俚浅陋

【拼音】 bǐ lǐ qiǎn lòu

【解释】 鄙俚:粗俗;浅陋:见闻不多。多形容文章或言谈粗俗浅薄。

3、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拼音】 bù zhī yǒu hàn,hé lùn wèi jìn

【解释】 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4、才疏识浅

【拼音】 cái shū shí qiǎn

【解释】 才:才能;疏:空虚;识:学识;浅:浅薄。才能不高,学问浅薄。

5、才疏学浅

【拼音】 cái shū xué qiǎn

【解释】 疏: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6、才薄智浅

【拼音】 cāi bó zhì qiǎn

【解释】 形容人的才智浅薄。自谦的说法。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