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惨烈,时间漫长的句子是原文一共六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六句,当年老师特意强调,与全诗措辞明显不同,是文人墨客加工的.但也是削减大量与主题无关枝节的典范.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为了突出一个人物的形象,总是从多个方面进行衬托,这样可以让任务有立体的感觉.《木兰诗》中的木兰是个丰满的形象.用再多的篇幅来描写战争只能表现任务有限的精神世界.并且她乃一介女流,过于偏重战争的描写会让人与传统的审美观念发生激烈的冲突.用更多的篇幅来描写其他的东西,比如文章最后写木兰梳妆打扮,给人强烈的对比感觉.对读者更具说服力.战争只是一个背景,不能过分渲染,不然会造成主题的偏差.并且中国人民素来爱好和平,对战争的兴趣不大.用短小的篇幅来表现战争,一方面可以压缩篇幅,另一发面可以显示作者高度的概括水平和文学素养.读者也乐于接受简洁的阅读,与南北朝时的从尚简约的社会风气有很大关系.。 2.关于战争的诗句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4、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5、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7、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8、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曹刿论战》)10、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11、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1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3.与战争有关的诗句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 凉州词 王翰 葡桃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城足今古,白骨乱蓬篙.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 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