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君子生活的文言文诗句

1.关于君子的 古文诗句

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君子胸怀坦荡、心底宽广,而小人却经常忧心忡忡。

2.“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孔子说:“君子对什么事情都不争。如果说有所争,那一定是射箭比赛吧!双方互相作揖,谦让,然后登场;射完箭走下来饮酒。这种争是君子之争。”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乾卦·象》天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

4.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坤卦·象》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天道运行刚劲雄健,君子应自觉奋发向上,永不松懈。

5.“无度不丈夫,量小非君子”——古谚。意思是心胸狭窄、缺乏度量的人,就不配作丈夫和君子。

2.形容君子的诗句

1、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明·洪自诚

2、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

3、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汉·刘向

4、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

5、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6、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明·薛萱

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8、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史记

9、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礼记

10、君子乐与人同,小人乐与人异.君子同其远,小人同其近.——《易·同人·彖》

11、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唐·孟郊

12、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

13、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唐·孟郊

14、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

1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7、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

18、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思邪.——阮子

19、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宋·朱熹

20、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宋·朱熹

21、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通鉴

22、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唐·吴兢

23、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轻重人.——清·宋缍

24、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

25、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宋·朱熹

3.形容君子的古诗词

1、宋代 周敦颐【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甚爱 一作:盛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先秦 孟子及其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唐 :刘禹锡 【庭竹】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4、唐 贾岛 【雨中怀友人】

对雨思君子,尝茶近竹幽。

儒家邻古寺,不到又逢秋。

5、唐 李咸用 【君子行】

君子慎所履,小人多所疑。

尼甫至圣贤,犹为匡所縻。

6、唐 李白 【流夜郎闻酺不预】

北阙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

汉酺闻奏钧天乐,愿得风吹到夜郎。

7、唐 杜牧 【和令狐侍御赏蕙草】

寻常诗思巧如春,又喜幽亭蕙草新。

本是馨香比君子,绕栏今更为何人。

8、宋 辛弃疾 【定风波】

仄月高寒水石乡。倚空青碧对禅床。白发自怜心似铁。风月。使君子细与平章。

已判生涯筇竹杖。来往。却惭沙鸟笑人忙。便好剩留黄绢句。谁赋。银钩小草晚天凉

4.跪求所有含“君子”二字的古文言语句

君子,一般是儒家的概念,我给你《论语》中的和《周易》中的,你看看

有出处和翻译

《论语》中的君子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义”就是“宜”,也就是说,君子走的始终是一条适宜的正路。而小人则一心看重私利,在一己私利驱使下很容易走上邪路。

(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就是说,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记的事情是不同的。

君子每天牵挂的是自己的道德修缮,小人则记惦的是自己的家乡;君子心中始终有一份规矩、法度,不得超越,小人则满脑子想的是些小恩小惠,小便宜。

(3)“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就是说:君子是合群的,虽然他内心里庄重、庄严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里头却从来不争。同时,他也决不拉帮结派,谋取私利。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 小人则刚好相反,他是“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生活中经常会看见这样的场面:大家讨论一件事情的时候,领导的话还没说完,马上就会有人跳出来说,对对对,领导说得真好,什么高屋建瓴、深谋远虑之类的溢美之词说了一大箩筐;可是到会后他转脸就会对别人说,哎,这个领导说的都是什么啊?我一点都不同意他的观点!

关于君子和小人行事的不同,孔子还有一个表述,叫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周”就是能够团结照顾到很多人,他以道义为准则与人交往,所以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真君子不管他有多少朋友,他都会像空气里的氧气一样,让朋友们感觉到很欢欣,感到受到照应。“比”这个字形,象两个人紧挨着站在一起,意思是说,小人喜欢结成小圈子,他不会融入大集体。

(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小人之所以喜欢互相勾结,是因为他的心里有鬼,想通过这种勾结谋取私利和维护既得利益。所谓“结党营私”,正是这个意思。而君子则胸怀坦荡,因为他坦然无私,所以能够平和,能够以善意跟所有人走到一起。

(5)“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

说,同“悦”,高兴。一个君子你很容易与他相处,但是你又难以取悦他。假如你想以不正当的手段取悦他,他反而会不高兴。决不会说你给他一个小恩小惠,他就给你大开绿灯、大开后门。等到他真正使用你的时候,他会根据你的才干,给你安排一个合适的位子。这就叫“器之”。

小人的特点是你很容易取悦他,但是你很难与他相处。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比如说你给他施一点小恩小惠,帮他一个小忙,甚至你请他喝一顿酒,这个人就会很高兴了。即便你取悦他的方式是不合乎道义的,是不正当的,他也还是会很高兴。但这样的人又是很不容易共事的。你千万不要以为取得了他一时的欢心,他以后就会非常忠诚地一路给你开绿灯,虽然你费了很多力气,花了很多钱财,打通了关节,但等到他真要用人的时候,他不会根据你的才干给你安排工作。而是求全责备,觉得你这儿也不够格,那儿也不达标,你以前所做的一切都算白费。他会想法刁难你,让你觉得很尴尬。所以这样的人你很难与他相处。

《周易》中的君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上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流传更广。但两千年来,知者多,能解者少。而且,在学术界仍有不同的解释,目前,似乎还没有公认的正确训解。

5.有哪些古文或者古诗词最能表达你对君子的看法

战国四公子: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贾谊《过秦论》

何为君子 孔子曾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 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君子有四不:

第一,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论语》说:「君子道人以言,而禁 以行.故言则虑其所终,行则稽其所敝.则民慎于言而谨于行.」所以一 个君子说话必定有其道理,他们会要求自己谨言慎行,凡事讲求合乎礼仪, 不随便,每当有所行动,必定有其用意,此即所谓不妄动,动必有道.

第二,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谣言止于智者,因此,君子常是非礼 勿言,守口如瓶,不说空话,不讲不实在的话.但在该说的时候也必定会 说,因为应说而不说,有失于人;不应说而说,则是失言.要做个君子, 必须能不失人也不失言.君子所言,都是有意义的话,慈悲的话,正义的 话.所以君子不徒用语言,说话必定有理.

第三,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古有名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贞妇爱色,纳之以礼.」君子相当爱惜自己的名誉,对于欲望有所节制, 不会贪取妄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会以苟且心态妄想获利,更不会落井 下石,谋求私人利益,豪取强夺.一个君子假如有所求,一定是为了国家, 为了社会,为了正义,必定是为民求利,代众生而求.

第四,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如果是一个君子,他的一言一行,都 不会随便,凡事他都会经过再三的考虑:这个行为会伤害到他人吗?这件 事情会对别人不利吗?想清楚了,他才会有所行动.所以君子的行为必定 合乎正道,另外,佛教说一个修行人,其言行必须合乎「八正道」,所谓 八正道,就是要讲真实的语言,要起正直的念头,要说正直的话,做正直 的事,修正直的行…….做人处事,如果能以八正道为原则,也不会有差错. 打造君子团队 由名匠温浙涛总经理倡导,成立装饰业界第一个企业"君子团队". 名匠有一批忠诚,勤奋,厚道的中坚力量,有一大批愿意为名匠建设贡 献力量,有才智的年轻的设计师队伍,有一大批踏实勤劳肯干的工人监理 团队. 名匠的文化,个性,修养已经到了一种较其他品牌所不同的境界!

6.有哪些形容品德高尚的君子的文言文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金可销而不可易其刚。——北齐•刘昼《刘子•大质》

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季冬纪》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孟子•滕文公下》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人不可以无耻。——《孟子•尽心上》

有德不可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从善如流。——《左传•成公八年》

私仇不及公。——《左传•哀公五年》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周语》

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坊记》

不食嗟来之食。——《礼记•檀弓下》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至诚则金石为开。——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五

疾风知劲草。——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王昶传》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希望能帮到你,如有疑问请追问,若满意请采纳哦!

7.关于古代君子高尚品德的诗或文言文

《陋室铭》,《爱莲说》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程颢)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蹊(xī):小路.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诸葛亮认为,修身治学应该首先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相互切磋,那么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8、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朝•杜荀鹤《泾溪》) 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沉沦:指沉船、溺人.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坏事即使很小也绝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对待自己,每天都要自省,有错即改,无错自勉.对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也应采取这种态度. 1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辛勤操劳,艰苦奋斗,足以成就大业;贪图安逸,放纵享乐,则必遭亡身之祸. 12、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说话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断彻底,这是做人的准则和美德. 1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秦•李斯《谏逐客书》) 让:拒绝,舍弃.就:成就.原喻指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也可喻指博学多闻,才有更深的造诣. 1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则不如梅花香.现可用以形容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1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以:与,交付.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岂能因为有祸患而逃避,有幸福就争抢呢?诗句表现了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怀. 16、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汉乐府古辞《君子行》) 在瓜田里不要弯身提鞋(免得别人误认为是摘瓜).在李树下不要举手正帽(免得别人误认为偷李子).比喻在容易被人怀疑的地方要谨慎,注意检点规范自己的行为. 1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君子,指有道德的人.小人,指道德低劣的人.这两句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1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 景行(háng):大路.止:语助词,无义.两句的原意是:遇到高山就尽情仰望,遇到大路就顺利通行.后以“高山”比喻道德高尚,以“景行”比喻行为光明正大.句意为:品德像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就会有人效法他. 1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擎(qíng):往上托,举.擎雨盖,指荷叶,因它像撑开的雨伞.两句的意思是:荷花衰败,那高擎如伞的荷叶也随之枯萎;可菊花凋谢,却还留下了在严霜中傲然挺立的枝桠.诗句以荷衬菊,表达了对友人高尚情操的仰慕钦佩之情. 20、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宁愿在枝头含着芳香死去,也不为凛冽的北风所吹落.诗人借菊咏怀,抒发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 做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意为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帮助别人成就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 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24、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资治通鉴》) 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来对照自己的言行,就会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25、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毛诗•序》) 提意见的人没有罪过,听意见的人,可引以为戒. 26、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 正确地批评我的错误的人,是我的老师;恰当肯定我的优点的人,是我的朋友;一味奉承阿谀我的人,是存心要害我的贼寇.这是荀子处世做人的原则,时过千年,仍值得我们借鉴. 2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