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勤俭持家的诗句关于节俭:古诗 悯农二首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咏史 --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侈。 --陆游 句子:君子以俭德辟难。 【出处】 《周易·否》【大意】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出处】 《尚书·大禹谟》【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出处】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出处】 《墨子·辞过》【大意】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勤俭节约的故事:季文子的故事 季 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 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 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 见他如此节俭,有个叫仲孙它的人就劝季文子说:“你身为上卿,德高望重,但听说你在 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这样做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 国的上卿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 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对那人严肃地说:“我 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还有人正在受冻挨饿;想到这些,我怎能 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而我则妆扮妻妾,精养粮马,这哪里还有为官的良心!况且,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国强与光荣,只能通过臣民的 高洁品行表现出来,并不是以他们拥有美艳的妻妾和良骥骏马来评定的。既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议呢广这一番话,说得仲孙它满脸羞愧之色,同时也使得他内 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 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简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的马匹也只是用谷糠、杂草来喂养。卖狗嫁女 东 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他幼年丧父,跟母亲艰难度日,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 做官后,他依然厌恶奢华,不肯搬进朝廷给他准备的官府,多年来全家只住在几间茅 草房里。后来,他的女儿出嫁,人们想他一定会好好操办一下,谁知大喜这天,吴家仍然冷冷清清。 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管 家问道:“你家小姐今天出嫁,怎么一点筹办的样子都没有?”仆人皱着眉说:“别提了,我家主人太过分节俭了,小姐今天出嫁,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准备。 我原 以为这回主人该破费一下了,谁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你说,一条狗能卖多少钱,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儿也比我 家主人气派啊!”管家感叹道:“人人都说吴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来真是名不虚传。” 房梁挂钱 唐 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 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 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 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 拿到一小 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 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宇去做。” 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 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谷丰登。 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 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 外。 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 2.关于勤俭持家的诗句有哪些1.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李绅《悯农二首 》) 译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2.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代李商隐《咏史 》) 译文: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 3.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译文: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 4.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译文: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5.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译文: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6.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译文: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7.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译文: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 3.关于勤俭持家的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李绅《悯农二首 》)译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代李商隐《咏史copy 》)译文: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zhidao(《墨子·辞过》)译文: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译文: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译文: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译文: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译文: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 4.形容持家的成语1、省吃俭用 拼音:shěng chī jiǎn yòng 解释:形容生活简朴,吃用节俭。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虞华轩在家,省吃俭用,积起几两银子。” 2、克勤克俭 拼音:kè qín kè jiǎn 解释: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出处:《尚书·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3、节衣缩食 拼音:jié yī suō shí 解释:节、缩:节省。省吃省穿。形容节约。 出处:《史记·贷殖列传》:“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 5.关于勤俭持家的诗句朱子格言1、请珍惜宝贵的生命之源--水! 2、珍惜点滴,珍惜生命之源。 3、水是生命之源,请珍惜每一滴水。 4、当你让水白白流掉时,我们离干旱又近了一步。 5、水池边:不要让流失的水成为后人的泪。 6、水房:别让我的眼泪陪我过夜。 7、别再让它伤心流泪----请自觉关好水龙头。 8、请用您的手,拭去我的泪。 9、流得多,留得少!(节约用水) 10、滴水即生命,请珍惜水资源。 6.形容持家的成语有哪些1、省吃俭用拼音:shěng chī jiǎn yòng解释:形容生活简朴,吃用节俭。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虞华轩在家,省吃俭用,积起几两银子。”2、克勤克俭拼音:kè qín kè jiǎn解释:克:能够。 既能勤劳,又能节俭。出处:《尚书·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3、节衣缩食拼音:jié yī suō shí解释:节、缩:节省。省吃省穿。 形容节约。出处:《史记·贷殖列传》:“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 4、粗茶淡饭拼音:cū chá dàn fàn解释:粗:粗糙、简单;淡饭:指饭菜简单。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 出处:宋·黄庭坚《四休导士诗序》:“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5、开源节流拼音:kāi yuán jié liú解释:开:劝课;源:水源。 开发水源,节制水流。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支。 出处:《荀子·富国》:“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