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魏国的成语魏国山河 [wèi guó shān hé] 生词本基本释义指大好河山。语本《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武侯 浮 西河 而下,中流,顾而谓 吴起 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 魏国 之宝也!’” 唐 李益 《同崔邠登鹳雀楼》诗:“ 汉 家箫鼓空流水, 魏国 山河半夕阳。”亦作“ 魏国山川 ”。 百科释义魏国山河,成语,典故名,典出《史记》卷六十五《吴起列传》。魏武侯曾对吴起感叹说“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后遂以”魏国山河“指大好河山。亦作“ 魏国山川 ”。 2.描写魏蜀吴三国人物.三国史实的诗词周瑜 <长河吟>长河吟,望长江。 滚滚歌去英雄浪,铮铮泪打芙蓉妆。 丹心枕剑寄热血,雪衣抱琴向夕阳。 忆当年,三尺青锋怀天下,一骑白马开吴疆。 虎铠燕翎多飒爽,羽扇纶巾亦飞扬。 雄姿英发从征路,纵横江东扶君王。 春风得意小乔嫁,文才武略揽天香。 君臣骨肉如鱼水,夫妻恩爱似鸳鸯。 群英会上曾煮酒,醉舞强弓挑金觞。 沉沙折戟破北魏,飞灰烟灭笑虏樯。 功成名就震寰宇,汗册青史著八荒。 正欲催帆济沧海,忽陨将星坠天罡。 八十一洲留身后,百万铁甲搁柴桑。 将军麾下泣儒冠,美人帐里哀孤凰。 至死犹恨生瑜亮,使我不能渡长江。 怒向焦尾弦绷断,未终长河人已亡。 行云流水音犹在,从此曲误无周郎。 猎猎旌旗悲风卷,瑟瑟盔缨满秋霜。 长河吟,殇长江风萧萧,水茫茫,暮云苍黄雁声寒。 斜阳外,浪涛涛,滚滚东流辞意健。奔入海,何艰辛,长风乱石阻归程。 纵南行,挥手去,直捣沧海会有时。问人生,叹华年,时不我与华叶衰。 举杯醉,对月吟,愁肠千结寒声碎。长河水,奔腾急,壮志难酬空悲切。 知音少,洒泪还,断弦残曲与谁听?。 3.东周列国时期,关于魏国的成语有哪些东周列国时期,关于魏国的成语 狡兔三窟 【出处】《战国策》的名篇《冯谖客孟尝君》。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皮之不存:“臣爱其毛;原指战国时期齐国用围攻魏国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的方法。 围魏救赵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指战国时期的赵,孟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魏文侯出游:“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邪,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邯郸(今河北邯郸)部队而使赵国得救、魏两国。今有一窟,仅得免其死耳:“胡为反裘而负刍:“狡兔三窟。” 鸡鸣狗盗 【出处】 《史记·孟尝君列传》载。”文侯曰。孟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孟得以逃回齐,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毛之焉附 【出处】《新序·杂事第二》。文侯曰。冯谖说,未得高枕而卧也。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出处】《新序·杂事第二》: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邪?” 4.描写魏蜀吴三国人物.三国史实的诗词周瑜 长河吟,望长江。 滚滚歌去英雄浪,铮铮泪打芙蓉妆。 丹心枕剑寄热血,雪衣抱琴向夕阳。 忆当年,三尺青锋怀天下,一骑白马开吴疆。 虎铠燕翎多飒爽,羽扇纶巾亦飞扬。 雄姿英发从征路,纵横江东扶君王。 春风得意小乔嫁,文才武略揽天香。 君臣骨肉如鱼水,夫妻恩爱似鸳鸯。 群英会上曾煮酒,醉舞强弓挑金觞。 沉沙折戟破北魏,飞灰烟灭笑虏樯。 功成名就震寰宇,汗册青史著八荒。 正欲催帆济沧海,忽陨将星坠天罡。 八十一洲留身后,百万铁甲搁柴桑。 将军麾下泣儒冠,美人帐里哀孤凰。 至死犹恨生瑜亮,使我不能渡长江。 怒向焦尾弦绷断,未终长河人已亡。 行云流水音犹在,从此曲误无周郎。 猎猎旌旗悲风卷,瑟瑟盔缨满秋霜。 长河吟,殇长江 风萧萧,水茫茫,暮云苍黄雁声寒。斜阳外,浪涛涛,滚滚东流辞意健。 奔入海,何艰辛,长风乱石阻归程。纵南行,挥手去,直捣沧海会有时。 问人生,叹华年,时不我与华叶衰。举杯醉,对月吟,愁肠千结寒声碎。 长河水,奔腾急,壮志难酬空悲切。知音少,洒泪还,断弦残曲与谁听? 5.关于七雄魏国的成语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 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 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围魏救赵: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 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 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 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爱毛反裘:比喻本末倒置,贪小失大魏国国君魏文侯外出游玩,看见有个人反穿着皮袄而又背着柴草,就好奇地问他:“你为什么让毛朝里而皮朝外呢?”背柴草的人回答:“我这是因为爱惜毛。” 魏文侯说:“你难道不知道,如果皮磨损破了,毛也就无处附依了吗?”成语“爱毛反裘”由此故事引申而来。 望采纳!。 6.形容廉颇的诗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晚年犹矍铄,劲气肯消磨。——《八公山忆廉颇》作者: 李曾伯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廉颇解武文无说,谢脁能文武不通。——杜荀鹤《读张仆射诗》 可怜一点狐丘志,到死犹能用赵臣。——《杂咏一百首·廉颇》作者: 刘克庄 可怜一点狐丘志,到死犹能用赵臣。——《廉颇》作者: 徐钧 长年霜骨白皑皑,廉蔺羞颜似湿灰。——《咏史上·廉颇蔺相如》作者: 陈普 廉颇,生卒年不详,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国苦陉(今保定定州市邢邑)人, 嬴姓,廉氏,名颇,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廉颇因为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长平之战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国军队。长平之战九年后,击退燕国的入侵,斩杀燕军主帅栗腹,进军包围燕都三月,令对方割五城求和,并因此受任为相,封信平君。至赵悼襄王时,由于不得志,他先后投奔魏国与楚国。奔魏时居于大梁,而后老死于楚地,葬于寿春。 7.与三国的魏、颜色、怀才不遇有关的古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朝代:宋代作者:苏轼原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掳)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七哀朝代:魏晋作者:曹植原文: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回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吴孙皓初童谣朝代:魏晋作者:佚名原文: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8.描写“司马懿”的诗句有哪些描写“司马懿”的诗句有以下: 1、“有雄豪志”“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这是曹孟德对于司马懿的评价- =。 2、“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这些都是房玄龄对他的评价。 3、“所向无前”这是孙权对于司马懿用兵的评价。 4、“魁杰雄特,秉心平直。威严允惮,风行草靡。在朝则匡赞时俗,百僚仪一;临事则戎昭果毅,折冲厌难者,司马骠骑也。”曹植的评价。 杨俊曾说:“此非常之人也。” 5、“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故烈祖明皇帝授以寄讬之任。懿戮力尽节,以宁华夏。”这是文钦的评价。 6、“聪亮明允,刚断英特。”崔琰的评价。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司马懿曾任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 参考资料 搜狗问问.搜狗问问[引用时间2017-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