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人变化快,感情丰富的诗句满意答案好评率:0% 一、虚实相间的画面美:全诗只有寥寥九行,分为三个小节,具有虚实相间的画面美。 第一节的两句诗是实写“我”'在江南赶路,自然而然的想起那位还在这里苦等的“佳人”。一开首,风尘仆仆的“我”便迎面而来。 一个“打”字,显然是“从”的意思,又有“打马”的意味,强调出了一种动态感,且又与末节“达达的马蹄”相应,使全诗有贯穿始终的清脆感。而“走过”,"则明言这“江南”于“我”只是中间一程,不是归宿,正与末节“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相应,使我在诗中的行迹变得倏忽。 与“我”的行迹相对的,是女子的“等”,即“守候”,本为动态的,时间一长,便幻化为静止的画面了。“莲花的开落”在诗中有两层意思:一是暗示“我”与她分别时间之长,一是说她的容颜在等待中憔悴。 以“莲花”喻女子的纯洁美丽,强调性地托出了女子在一季又一季的守候中,在无可挽回地憔悴下去(“落”)却又努力坚持和期盼着(“开”),从中,我们可感到莲子心般的苦涩。这一节中,“我”和“容颜”,前者以句式之短之较强的动态感凸现了“走过”的短暂;后者以句子之长,体现了“等”的悠长。 这两者就像两条平行线,让人感到错误的难以避免。第二节五行诗全写“我”对她的想像:时节虽是阳春,但由于“我”仍未归来,所以她丝毫未感觉到柳絮飘飞的春意。 她的心寂寞犹如青石的小城的傍晚,惆怅犹如紧掩的窗扉。此节中,以东风不来,柳絮不飞的小城和跫音不响,春帷不揭的窗扉来喻苦苦等待中的女子。 诗人在喻写女子时,加了两个“小小的”,似乎让我们体会到女子的柔美。敏感又有韧性的内心。 正因为有这样的内心,我的马蹄声才成为“美丽的错误”。第三节写“我”从想像中回到现实,“我”从她的身边路过,她也许能听到这“达达的马蹄声”,但“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与她越来越近确实是美丽的,但不能相见无疑是一个错误。错误是由于“我是不归人,是个过客”;而美丽,在于“我”让她在孤寂、清冷、悠长的等待中有了一瞬间的希冀和快乐,便生成了一种美丽。 “美丽的错误”也成了全诗最让人激赏的字眼。 二、时空结合的意象美:在感受全诗构成的画面美之时,还能体会到它穿越了时空,如婉约的古典诗词,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色古香古韵,典雅清丽。 “我打江南走过”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了春雨迷蒙。丝竹悠扬的江南。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把容颜的焕发与黯淡,心绪的热切与失落,同水乡的纯洁莲花之娇艳与枯槁,同季节的更替与轮回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妙句天成。第二节中,诗人同时安排了冷暖两组意象,并在对暖意象的“冷化”中深入人物内心。 暖意象有:东风、三月的柳絮、跫音、三月的春帷等。暖不仅在于词自身的基调,还在于丰富的隐喻性:东风、跫音似喻指“所等的人”,柳絮、春帷喻为“等待中的人”。 前者的有(东风来、跫音响)决定后者的能(柳絮飞、春帷揭)。但诗人决绝地用了四个“不”字,否定了二者实现的可能性。 于是,暖的意象瞬间变冷。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向晚、紧掩的窗扉等冷意象,突出了女子内心的空虚、清冷。 青石街道的“硬”'又是在“向晚”时分,天色渐暗,愈觉其冷。以达达的马蹄声代过客的音讯,“我”的马蹄“达达”有声,既可以其清脆衬出城的寂寞,又可构成对闺中女子内心的叩击。 当行人达达的马蹄敲响青石街道时,愈行愈近,于清旷、宁静中分外听得真切。是他吗?是从远方归来的他吗?她的心跳着,想揭开窗帷。 但或许是失望已太多太重,她又迟疑了,只是悄然立在窗帷后凝神细听足音。马蹄声近了,更近了,却不曾稍做停留,又径自向前,走过了,走远了。 于是紧掩的窗扉后,还是一个人感受更深的冷。“紧”字似乎让我们感到了女子一次又一次失望后的心痛。 诗中的这些意象都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用的,其色彩、声响、气息都透出古典韵味。此景、此情、此境只能生长在中国、江南、三月。 我们仿佛听到了“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何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①的怅然长叹;浪子诗人”郑愁予以其浅显的白话营造了浓浓古韵,时空结合,意味悠长。 三、哀怨疚恨的情思美:此诗将望归的女子处理得含蓄内敛,情深而又自持,从而为全诗平添了富于古典气息的哀婉和惆怅,以及浓郁到化不开的缠绵韵致。 这其中有坚强,也有含着泪的忍耐,更有不绝的情思。此诗以男子的口吻并以男子的立场出现,对钟爱、盼望着他们的女子,做了一次坦白、忧伤而无奈的回答。 此诗不再以思妇的情态自描自况,它的视角与心情完全是一个男子的,这位骑马的男子从江南走过,这时的江南正是柳翠丝长、宛牵郎衣的三月春季,那空气里飘动的幽幽的愁怨似乎使他感觉到了什么。他感觉到有一颗悒郁的心在盼、在等。 他虽看不到她的身影,可是他知道在铺满青石的街道旁,某一扇掩着的窗扉后,有一双望穿秋水的眼睛。当他擦窗而过时,他曾经希望她能看他一眼,他能感知到她的一份期冀和幽怨,但他不是她等待的归人,终于迟疑着且行且远,只留下无。 2.形容女孩情感丰富的诗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____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___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____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____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____卓文君《白头吟》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____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____佚名《上邪》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____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____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____佚名《击鼓》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____司马相如《凤求凰 / 琴歌》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____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____乐婉《卜算子·答施》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____俞彦《长相思·折花枝》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___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____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____黄景仁《绮怀》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____晏殊《玉楼春·春恨》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____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____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____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____顾夐《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____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____卓文君《白头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____纳兰性德《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____佚名《留别妻》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____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____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____佚名《西洲曲》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____李白《怨情》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____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____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____佚名《迢迢牵牛星》 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____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____白居易《长恨歌》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____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____朱彝尊《忆少年·飞花时节》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____刘禹锡《杨柳枝 / 柳枝词》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____佚名《关雎》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____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____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____晏殊《玉楼春·春恨》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____佚名《留别妻》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____张泌《寄人》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____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3.描写人物感情的诗句东风无力百花残,风正一帆悬。 潮平两岸阔,江春 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离愁渐远渐无穷。 ——李商隐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杨柳青青著地垂,望极天涯不见家,疑是地上霜。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人言落日是天涯。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朝民歌《送别》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 赢得鬓边丝? ――杜 牧《归 家》 中庭地白树栖鸦、欲说还休。 ——李清照 世间万物抵春愁,中有千千结。 ——李白 君问归期未有期。明朝望乡处,思乡雨滴心,冷露无声湿桂花。 举头望明月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 ——萧子显 不知何处吹芦菅。 流光容易把人抛,情似雨馀黏地絮,乡音无改鬓毛衰。海日生残夜,一半犹疑梦里行 烽火连三月,今向苍冥一哭休。 羌管悠悠霜满地,笑问客从何处来,低头思故乡。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有感一章》 迢递路回清野。 ——王维 浮云游子意。 (李白《静夜思》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但愿人长久,人语渐无闻。 《春望》 浮云游子意。-徐干《室思》 此去经年。 ——李益 床前明月光,何有穷已时。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如三秋兮。 《诗经》 自君之出矣,江山此地深,恨不相逢未嫁时。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行舟绿水前。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李 觏 《乡 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有情何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一日不见,散人春风满洛城,迢迢不断如春水,每逢佳节倍思亲,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 思君如流水,将军白发征夫泪,落日故人情 还家万里梦,为客无更愁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客路青山外,煎心且衔泪。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苏轼 独在异乡为异客。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周紫芝 相见时难别亦难。 -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张九龄 思君如明烛。-张籍《节妇吟》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明月楼高休独倚。 -周邦彦《玉楼春》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天不老。 ——欧阳修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潆潆,应见陇头梅,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落日故人情。儿童相见不相识,多少事。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悠悠兮离别,林昏瘴不开。此夜曲中闻折柳,燕然未勒归无计,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曹雪芹《红豆词》 还君明珠双泪垂?《贺知章《回乡偶书》) 谁家玉笛暗飞声,情难绝,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柳永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晏殊 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欧阳修 春来爱有归乡梦,离家已二年,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岚雾今朝重,一夜征人尽望乡。 ——徐淑 稚子牵衣问。《宋之文《渡汉江》)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家书抵万金。 人不寐,明镜暗不治,何人不起故国情,千里共婵娟,杨花漫漫搅天飞。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柳宗元 少小离家老大回。 ——张先 岭外音书断。 近乡情更怯。――高 适 《除 夜 作》 木叶萧萧秋气新,江声直下更无尘。 平生来往谁能识,只有金焦是故人。 人春才七日。 -张先《千秋岁》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白居易《浪淘沙》 相见争如不见,空带愁归。 ——周邦彦 遥望齐洲九点烟,经冬复立春,无因兮叙怀。 心似双丝网,不敢问来人。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生怕离怀别苦,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纳兰性德《虞美人》 人如风后入江云。 4.形容情感的诗句1、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 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 4、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表达感情深的诗句。——元好问 5、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 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 7、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 5.形容感情的优美诗词有哪些1、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 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 3、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 5、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 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 7、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 8、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白居易 9、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 10、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 11、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 1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13、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表达感情深的诗句。——唐·李益 14、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 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 16、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 17、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 1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9、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 20、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 21、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 6.表达感情的唯美诗句有哪些1、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五首> 3、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5、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7、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8、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白居易<;长恨歌> 9、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10、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1、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1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3、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表达感情深的诗句。——唐·李益<;写情> 14、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16、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17、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1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9、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0、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21、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7.形容人感情的诗情见势屈:见:即“现”,显露;势:形势,处境。军情已经被敌方了解,又处于劣势的地位。 情理难容:于情于理都难以容忍宽恕。 情人眼里出西施:谓因爱慕之情所眩,觉得对方女子无处不美。也作“情人眼里有西施”。 情深骨肉:骨肉:比喻至亲。情谊比亲人还要深厚。亦作“情逾骨肉”。 情深似海:情爱像海一样深。亦作“情深如海”。 情同手足:手足:比喻兄弟。彼此感情深厚,好像亲兄弟一样。 情投意合:投:合得来。形容双方思想感情和心意都很融洽。 情意绵绵:感情心意很深长(绵绵:连续不断的样子)。 情逾骨肉:情谊深厚超过亲人(骨肉:比喻至亲)。 8.形容人感情的诗情见势屈:见:即“现”,显露;势:形势,处境。军情已经被敌方了解,又处于劣势的地位。 情理难容:于情于理都难以容忍宽恕。 情人眼里出西施:谓因爱慕之情所眩,觉得对方女子无处不美。也作“情人眼里有西施”。 情深骨肉:骨肉:比喻至亲。情谊比亲人还要深厚。亦作“情逾骨肉”。 情深似海:情爱像海一样深。亦作“情深如海”。 情同手足:手足:比喻兄弟。彼此感情深厚,好像亲兄弟一样。 情投意合:投:合得来。形容双方思想感情和心意都很融洽。 情意绵绵:感情心意很深长(绵绵:连续不断的样子)。 情逾骨肉:情谊深厚超过亲人(骨肉:比喻至亲)。 9.能够表达人情感的诗句白头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七绝。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作品名称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品别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创作年代 盛唐 作品出处 《全唐诗》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作品原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⑴ 杨花落尽子规啼⑵,闻道龙标过五溪⑶。 我寄愁心与明月⑷,随风直到夜郎西⑸。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龙标:古地名,唐朝置县,今湖南省黔阳县。 ⑵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又称布谷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杨花落尽:一作“扬州花落”。 ⑶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五溪:一说是雄溪、满溪、潕溪、酉溪、辰溪的总称,在今贵州东部湖南西部。关于五溪所指,尚有争议。 ⑷与:给。 ⑸随风:一作“随君”。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白话译文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创作背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概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此诗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夜郎。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境,已见于前此的一些名作中。如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曹植《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都与之相近。而细加分析,则两句之中,又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当诗人们需要表现强烈或深厚的情感时,常常用这样一种手段来获得预期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