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整齐干净诗句(记住是诗句)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宋代:周敦颐【译】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2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代:苏轼 【译】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 3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书湖阴先生壁》宋代:王安石 【译】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4 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宋代:欧阳修【译】带有彩绘的的豪华马车经过朱红色的桥,车轮的响声在湖上响起。春水丰盈的湖面,倒映着柔美的白云。湖面平静的好像碧绿的玻璃,平滑干净没有灰尘。 5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游兰溪 / 游沙湖》宋代:苏轼 【译】山下兰芽儿,短短的,浸在溪水里,松林里沙子路上好干净,没有污泥。 6 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醉太平·寒食》元代:王元鼎【译】把画楼的鸳鸯瓦洗得干干净净,还打湿了系着彩绳的秋千架。 7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唐代:孟浩然【译】看莲花出污泥却依然洁净,才知义公一尘不染的心境。 8 华堂开净域,图像焕且繁。——《巽公院五咏》唐代:柳宗元【译】华堂中开辟一块洁净的地域,佛的图像清晰而且细微。 9 浦沙净如洗,海月明可掇。——《江上寄元六林宗》唐代:李白 【译】江浦沙滩干净如洗,明亮的海月,让人想拾取弄掇。 10 案头我正理蠹鱼,晴日好风窗几净。——《题王逸老书饮中八仙歌》元代:唐珙【译】我在案头整理蠹鱼,晴朗的天气,轻风吹来,窗明几净。 2.描写整洁的诗句1.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2.蔡处士(郑谷) 无著复无求,平生不解愁。鬻蔬贫洁净,中酒病风流。 旨趣陶山相,诗篇沈隐侯。小斋江色里,篱柱系渔舟。 3.《神光灿》年代: 元 作者: 丘处机 推穷三教,诱化群生,皆令上合天为。慕道修真,行住坐卧归依。先须保身洁净,内常怀、悯物慈悲。挫刚锐,乃初心作用,下手根基。款款磨砻情性,除贪爱、时时剪拂愚迷。福慧双全,开悟自入希夷。灵台内思不疚,任纵横、出处何疑。彻头了,尽虚空、裁断是非。 3.形容步伐整齐的成语旌旗蔽日、尽然有序、整整齐齐、井井有序 1、旌旗蔽日 【解释】: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特指战旗。战旗遮住了日光。形容军队数量众多,阵容雄壮整齐。 【出自】:《战国策·赵策一》:“于是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日。” 【译文】:于是,楚王在云梦,车马成群结队,旌旗遮蔽太阳。 2、尽然有序 【解释】:尽然有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出自】:我们的校容要井然有序,秩然有序。 ------★陶行知《育才二周岁之前夜》 3、整整齐齐 【解释】:保持整洁和有条不紊。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长老选了吉日良时,教鸣钟击鼓,就法堂内会集大众,整整齐齐,五六百僧人,尽披袈裟,都到法座下合掌作礼,分作两班。” 【译文】:长老选择一个良辰吉日,敲鼓鸣响,就像是法国的教堂内有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大概有五六百人左右,他们都披着袈裟,都是双手合十盘腿而坐在大堂,分为两组。 4、井井有序 【解释】:有条理,有秩序。 【出自】:骆宾基《乡亲——康天刚》:“一切都是井井有序,和往常一样。” 扩展资料 旌旗蔽日的近义词井井有条 【解释】:井井:形容有条理。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 【出自】:《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译文】:很有条理,很整齐的样子。 4.描写“整洁”的诗句有哪些1、欲偿白帝凭清洁(清·曹雪芹·《咏白海棠》) 2、饮水仰清洁(唐·顾况·《赠别崔十三长官》) 3、香与韵、两清洁(宋·谢懋·《霜天晓角·绿云剪叶》) 4、清洁无瑕通隐显(宋·曹冠·《满江红·味道韬光》) 5、尽孤高清洁(宋·赵长卿·《探春令·而今风韵》) 6、冰玉一时清洁(宋·辛弃疾·《念奴娇·妙龄秀发》) 7、清洁玉壶冰(宋·王义山·《水调歌头·沆瀣金茎露》) 8、玉泉清洁(宋·无名氏·《失调名》) 9、清洁云间路(唐·韩愈·《和崔舍人咏月二十韵》) 10、市井亦清洁(唐·孟郊·《晚雪吟》) 11、清洁出风尘(元·许桢·《太常引·藕花香里有丛筠》) 12、清洁出风尘(元·许桢·《太常引·藕花香里有丛筠》) 13、神和、清洁真形(宋·无名氏·《满庭芳·尽说烟消》) 14、清洁一如此(宋·梅尧臣·《送俞尚寺丞知蕲春县》) 15、清洁恭虔烟上帝(宋·宋太宗·《缘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