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中秋形容猜灯谜的诗句

1.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对联、灯谜

①诗词: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②对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③灯谜:1、中秋归来(打一词牌名) 2、嫦娥下凡(打一花名) 3、中秋菊开(打一成语) 4、明月照我还(打一明代人名) 5、举杯邀明月(打一礼貌用语) 6、寂寞嫦娥舒广袖(打一舞蹈术语) 7、华夏共赏中秋月(打一旅游用语) 8、中秋度蜜月(打一成语) 9、清风拂面中秋夜(打一四字常用语) 10、一轮明月挂中天(打一四字股市术语) 11、举头望明月(打一中药名) 12、中秋月饼(打一电脑名词) 13、中秋别后重团圆(打一影片名) 14、中秋望月(打一《红楼梦》诗名) 15、中秋过后又重阳(打一郑板桥诗句) 答案是: 1、八归 2、月季 3、花好月圆 4、归有光 5、赏光 6、水袖 7、观光 8、花好月圆 9、明月清风 10、日涨盈亏 11、当归 12、软盘 13、第二次握手 14、贾语村的,《对月寓怀》: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15、一节复一节。

2.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对联、灯谜

诗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李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对联:1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2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3 中秋一轮满,秋野万里香4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5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中秋谜语: 中秋归来(打一词牌名) 八归嫦娥下凡(打一花名) 月季中秋菊开(打一成语) 花好月圆 明月照我还(打一明代人名) 归有光举杯邀明月(打一礼貌用语) 赏光寂寞嫦娥舒广袖(打一舞蹈术语) 水袖华夏共赏中秋月(打一旅游用语) 观光清风拂面中秋夜(打一四字常用语) 明月清风中秋过后又重阳(打一郑板桥诗句) 一节复一节。

3.有关中秋的诗词、对联、灯谜

诗词: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李朴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对联:

1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2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

3 中秋一轮满,秋野万里香

4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5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中秋谜语:

中秋归来(打一词牌名) 八归

嫦娥下凡(打一花名) 月季

中秋菊开(打一成语) 花好月圆

明月照我还(打一明代人名) 归有光

举杯邀明月(打一礼貌用语) 赏光

寂寞嫦娥舒广袖(打一舞蹈术语) 水袖

华夏共赏中秋月(打一旅游用语) 观光

清风拂面中秋夜(打一四字常用语) 明月清风

中秋过后又重阳(打一郑板桥诗句) 一节复一节

4.关于中秋的灯谜

1、中秋归来(打一词牌名)

2、嫦娥下凡(打一花名)

3、中秋菊开(打一成语)

4、明月照我还(打一明代人名)

5、举杯邀明月(打一礼貌用语)

6、寂寞嫦娥舒广袖(打一舞蹈术语)

7、华夏共赏中秋月(打一旅游用语)

8、中秋度蜜月(打一成语)

9、清风拂面中秋夜(打一四字常用语)

10、一轮明月挂中天(打一四字股市术语)

11、举头望明月(打一中药名)

12、中秋月饼(打一电脑名词)

13、中秋别后重团圆(打一影片名)

14、中秋望月(打一《红楼梦》诗名)

15、中秋过后又重阳(打一郑板桥诗句)

答案是:

1、八归

2、月季

3、花好月圆

4、归有光

5、赏光

6、水袖

7、观光

8、花好月圆

9、明月清风

10、日涨盈亏

11、当归

12、软盘

13、第二次握手

14、贾语村的,《对月寓怀》: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15、一节复一节

5.关于灯谜的诗句

孔雀东南飞 孙 风雨中空雁斜飞 佩

他去也,怎把心儿放 作 如坠五里雾 下落不明

药丸 粒粒皆辛苦 似曾相识燕归来 雀

一行白鹭上青天(影名一)----长空比翼

忽见陌头杨柳色(影名一)----春

云中谁寄锦书来(影名一)----鸿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三国人名一)------高览

爆竹声中一岁除(红楼人一)------元春

草色遥看近却无(红楼人一)------碧痕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全唐诗》)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 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全唐诗》)

刘禹锡(772-842),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

展开

其他答案

(共 5个回答)

《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一、汉魏诗

1、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2、听月诗

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

摩天咿哑冰轮转,捣药叮咚玉杵鸣。

乐奏广寒声细细,斧柯丹桂响叮叮。

偶然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

3、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4、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二、唐宋诗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关于中秋的灯谜

中秋国庆同欢乐 教学术语 连上三节

中秋连国庆,欢乐又欢乐 郑板桥诗句 一节复一节

月到中秋啥形状? 数学名词二,1+2,卷帘 圆、外分

岛城中秋赏玉兔 商标二 海天-光明

九州中秋夜如昼 商标冠国名 中国光明

那日中秋雨中别 字 香

一点点细雨飘中秋 字 番

“望西北亡”此底完中 中秋风俗 玩月

名扬四方先露脸 中秋节别称 月夕

小贝勒心爱杜鹃鸟 2字中秋习俗 赏月

胡边人回转空山 2字中秋习俗 圆月

园里皇后脸半遮 2字中秋习俗 玩月

秋分破晓手发抖 3字中秋习俗 烧斗香

灾后播种又入村 3字中秋习俗 树中秋

一叶飘零愁心飘 节日 中秋

耕种只留后来人 节日 中秋

残星一点烛生香 节日 中秋

含愁却念旧日别 节日 中秋

“心郁郁之忧思兮” 节日 中秋

新月临窗,灯前纵笔寄相思 节日 中秋

7.中秋的诗词、对联、灯谜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

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

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辛弃疾《满江红》

·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我给你灯谜吧

【谜面】:爆竹声中辞旧岁

【谜目】:红楼梦人名一

【谜底】:迎春

【谜面】:春节来客

【谜目】:电影片名一 卷帘

【谜底】:人到中年

【谜面】:环宇都道春节来

【谜目】:古籍名一

【谜底】:世说新语

【谜面】:大姑娘上轿第一回

【谜目】:春节用语

【谜底】:抬头见喜

【谜面】:新年一曲献慈母

【谜目】:海南名胜古迹一

【谜底】:载酒堂

8.求一个中秋的主题关于猜灯谜的,例如月圆中秋,礼满万家

【中秋谜语】

1、中秋归来(打一词牌名)

2、嫦娥下凡(打一花名)

3、中秋菊开(打一成语)

4、明月照我还(打一明代人名)

5、举杯邀明月(打一礼貌用语)

6、寂寞嫦娥舒广袖(打一舞蹈术语)

7、华夏共赏中秋月(打一旅游用语)

8、中秋度蜜月(打一成语)

9、清风拂面中秋夜(打一四字常用语)

10、一轮明月挂中天(打一四字股市术语)

11、举头望明月(打一中药名)

12、中秋月饼(打一电脑名词)

13、中秋别后重团圆(打一影片名)

14、中秋望月(打一《红楼梦》诗名)

15、中秋过后又重阳(打一郑板桥诗句)

答案是:

1、八归

2、月季

3、花好月圆

4、归有光

5、赏光

6、水袖

7、观光

8、花好月圆

9、明月清风

10、日涨盈亏

11、当归

12、软盘

13、第二次握手

14、贾语村的,《对月寓怀》: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15、一节复一节

中秋过后又重阳 (郑板桥诗句一):一节复一节

新婚度蜜月,中秋游异邦 (成语一):喜出望外

清风拂面中秋夜 (四字常用语一):发扬光大

中秋月夜座谈会 (气象用语一):明晚多云

中秋别后重团圆 (影目一):火种

中秋朗月,宾主共赏 (成语二):正大光明

时逢中秋产于沪 (五言唐诗句一):海上生明月

中秋月饼 (电脑名词一):节点

八月望洞庭,千帆过眼帘 (宋诗目三):中秋 湖上 泛舟

外圆正割垂直线,积分开方斜角边 (节日一):中秋

十里空山外,千行雁阵南 (节日一):中秋

八月十五共清辉 (五代诗目一):中秋月

十五的月亮 打一成语:正大光明

敢上九天揽月 打一汽车名牌:凌志

节日晚会露一手 打一字:挽

一弯月照枝头亮,两颗星悬天下明 猜一字 秋

9.古诗词灯谜

中秋节的诗词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全唐诗》)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

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 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全唐诗》) 刘禹锡(772-842),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

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

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唐诗》)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全唐诗》) 皮日休(约833--?), 字逸少,襄阳人。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

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 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诗钞》) 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

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归来呼酒更重看","对月题诗有几人"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气格抑扬,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衰婉,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宋诗钞》) 米芾(1051--1107),字元璋,襄阳人。

官至礼部员外郎。能为诗文,尤长于翰墨,书法为宋代大家。

这首诗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民间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二是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 这样借传说咏月,又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话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为迷人。

参考资料: 回答者: lily0511 - 三级 2005-9-5 13:24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唐)李朴:中秋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李商隐: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陆龟蒙:中秋待月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元好问:倪庄中秋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