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灯谜

1.古诗词灯谜

中秋节的诗词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全唐诗》)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

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 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全唐诗》) 刘禹锡(772-842),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

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

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唐诗》)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全唐诗》) 皮日休(约833--?), 字逸少,襄阳人。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

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 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诗钞》) 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

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归来呼酒更重看","对月题诗有几人"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气格抑扬,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衰婉,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宋诗钞》) 米芾(1051--1107),字元璋,襄阳人。

官至礼部员外郎。能为诗文,尤长于翰墨,书法为宋代大家。

这首诗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民间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二是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 这样借传说咏月,又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话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为迷人。

参考资料: 回答者: lily0511 - 三级 2005-9-5 13:24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唐)李朴:中秋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李商隐: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陆龟蒙:中秋待月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元好问:倪庄中秋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

2.苏轼的唐诗谜语

一行白鹭上青天 苏东坡和袁公济是同科出身的好朋友。

有一年,他们同在杭州做官,袁公济深知苏东坡是个全才,对联、猜谜也都是一把好手,一般的谜是难不倒他的。 有一次,他们在外踏雪赏景,这时路上的积雪已有一寸多厚了,袁公济便说道:“我有一谜,想请教,不知你能猜得吗?”苏东坡一听便说:“赏雪猜谜,也是一件雅事,请出谜面。”

袁公济说:“雪径人踪灭,打半句七言唐诗。” 苏东坡一听,不觉暗暗吃惊,心想到,天下猜谜那有猜半句诗的道理,而且半句是七言诗,三个字还是四个字呢?也许三个字、四个字都不是,而是七个字的一半(纵剖),或三个半字。

但是,尽管自己熟读唐诗,此时却无从下手。这时,他俩一路向龙泓寺走去,突然,路旁的树林中飞出了一群小鸟,排成了一线向着远天飞去。

苏东坡不觉心里一亮,再仔细一想,含笑点头,心里暗暗称赞袁公济的半句诗谜做得巧。但是,他却不想马上把谜底说穿,也想趁此机会难一难袁公济,便指着远远飞去的鸟对袁说:“公济,你看天上的景色,我现在也请你猜二条谜,谜面就是‘雀飞入高空’,也打半句七言唐诗。”

袁公济一时还没有理出头绪,反而被弄懵了。苏东坡又说道:“你猜出了我的谜,我也就猜出了你的谜了。”

过了一会,苏东坡便俯下身子,在雪地上竖直写了一句七言唐诗:一行白鹭上青天,并在“鹭”字的中间拦腰一划,然后说:“你的谜底是上半句——一行白路;我的谜底是下半句一-鸟上青天。”。

3.古诗谜语大全

答案:萤火虫

唐代诗仙李白曾写过一首五绝《咏萤火》:“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

全诗活泼清朗,晓畅自然,又兼比喻、夸张、想象之美。首先从比兴入手,天愈黑,萤火愈明,故以“灯”喻之;却又雨打不灭,风吹不熄,更甚于“灯”,故用“难”、“更”二字,恰切妥贴地写出了萤火的特点。“若”承上启下,前后勾连,由眼前景陡升为想象景。“月边星”,光彩烂漫,奇丽无比,立意高远,境界顿出,一个健康向上、真率活泼的少年李白,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4.古诗谜语及答案急用

2110 ,猜一个字 答案是:言

4个人搬个木头 ,猜一个字 答案是:杰

一人 ,猜一个字 答案是:大

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猜一字 答案是:拿

一人在内,猜一字 答案是:肉

一人挑两小人,猜一字 答案是:夹

一人腰上挂把弓,猜一字 答案是:夷

一口吃掉牛尾巴,猜一个字 答案是:告

一口咬定,猜一字 答案是: 交

一大二小,猜一个字 答案是:奈

一斗米,猜一个字 答案是:料

一月七日,猜一个字 答案是:脂

一加一,猜一字 答案是: 王

一半儿,猜一个字 答案是:臼

一字十三点,难在如何点 ,猜一个字 答案是:汁

一百减一 ,猜一个字 答案是:白

一夜又一夜,猜一字 答案是:多

一个人搬两个土 ,猜一个字 答案是:佳

一个礼拜 ,猜一个字 答案是:旨

一家十一口,猜一字 答案是:吉

一家有七口,种田种一亩,自己吃不够,还养一条狗 ,猜一个字 答案是:兽

一根木棍,吊个方箱,一把梯子,搭在中央 ,猜一个字 答案是:面

一只牛,猜一个字 答案是:生

一只狗四个口,猜一个字 答案是:器

一一箭穿心,猜一字 答案是:必

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猜一个字 答案是:府

一边是水,一边是山,猜一个字 答案是:汕

一边是红,一边是绿,一边喜风,一边喜雨,猜一个字 答案是:秋

七人八只眼,猜一个字 答案是:货

七人头上长了草,猜一字 答案是:花

七十二小时,猜一个字 答案是:晶

七个人有八只眼,十人亦有八只眼,西洋人也眼八只,家母同样眼八只,猜四个字 答案是:货真价实

九十九,猜一字 答案是:白

九只鸟,猜一个字 答案是:鸠

九号,猜一字 答案是: 旭

九辆车,猜一个字 答案是:轨

九点,猜一字 答案是:丸

二八佳人,猜一个字 答案是:妙

二小姐 ,猜一个字 答案是:姿

二兄弟,各自立 ,猜一个字 答案是:竞

人不在其位 ,猜一个字 答案是:立

人有他则变大,猜一个字 答案是:一

人我不分,猜一个字 答案是:俄

人都到了 ,猜一个字 答案是:倒

厕所里点灯--找死(屎)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钉鞋不用锥子——真好(针)

王八的屁股——规定(龟腚) 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圆)

瞎子进学堂——不认输(书) 泥水匠的瓦刀——光图(涂)表面

泥菩萨洗脸——失(湿)面子 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精装茅台——好久(酒) 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 小苏他爹——老输(苏)

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最不喜欢人只念到七!)

一丈二加八尺--仰仗(两丈) 一个墨斗弹出两条线--思(丝)路不对

5.古诗谜语

天鹅飞去鸟不归,

目目相对由心起,

胡天八月不飞来,

山回路口白草折,

寸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连叶送君去,

千秋一夜为三横,

角弓空留马行处。

答案一:我想能与丈夫有成。(我见过最多的答案)

我看后感觉确实很有难度,猜不出来的原因是字谜是古代的一个人所写,诗中很多术语是古代文言词,本诗应为男孩向女孩求爱时,女孩给男孩的。具体猜谜过程如下:

第一、二两句无需多加解释。

第三句,“胡天八月不飞来”,“能”字的左侧部分极像“八月”,右侧部分乡两个大雁飞来,而这一部分像飞字,又不是飞字;

第四句,“山回路口白草折”应为“与”字,我们来看这个字的写法,上下两部分都是一个发生了偏转的残缺(即“折”之意)的“山”字;

第五句,“寸光不与四时同”应为“丈”字,此字与“寸”字相似,笔画相同,形状类似,但无论何种写法,丈寸又绝不会相同,故作此解;

第六句,接天莲叶,“天”字向上,为“夫”,后面几字,应为意解,后面再讲。

第七句,“千秋一夜归三横”,"千""归"字的各自一部分,加上“横”,应为“有”字(其中,归字右侧加上一横应为月字);

第八句,“角弓空留马行处”角弓空留,我认为应该留的是“刀”部,留在何处?马行处,而马行处又往往与“戈”字或战场之意相联系,“刀”“戈”合为“成”字。

关于此谜语,我曾在帖子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当我猜出这个谜语的时候,已经太迟了,朋友们都说我和她又缘无份……”(意思相同,个别与句记不清了)本人怀疑为贴谜诗之人所作,

若由此得出如下故事则此诗就不难解了:

一年轻男孩就要去应征入伍了,临行前,他问了自己一直爱慕的女孩一句话,这是一句一直藏在男孩心里,而又一直不敢说的一句话-----"我回来以后,你能嫁给我吗"。

女孩子毕竟是害羞的,她没有直接回答男孩子的问题,然而她又是聪明的,她对男孩子说“如果你猜出了我的谜语,我就答应你”……

而男孩子带着疑惑应征入伍,由于他没有解出这个谜,也或许由于替他种种原因,他没有和这个女孩子来往。等到他退伍归来,并且猜出来这首谜语诗是女孩子对他的深深期望时,女孩子已经结婚了……

从答案“我想能与丈夫有成”来看,这首诗应包含如下的意思:

女孩子是喜欢男孩子的,但是她更希望男孩子能在外面好好锻炼自己,不要只想着儿女私情。她希望男孩子能够锻炼一身本事,将来可以与自己共同创造一番成就。

从诗中“鸟飞去”“不归来”“白草折”“送君去”等语句很明显本诗应为送别之作;而从“有心起”“不飞来”等语句又可看出对男孩子的规劝之意--希望男孩安心当兵。而“千秋一夜”一句,有很明显的告诉男主人公“我会等你”这样一个信息。并且我们猜出来的“马行处”应与“戈”(一种武器)字有关,大致可与我们猜测男主人将要去当兵相吻合。

答案二:我想成为你的唯一(这个答案也有不少)

1.2大家都知道

⒊胡天八月不飞来,“不飞来”即“胡天”二字去掉“八月”还剩“古二”,二字合一起是“呈”字谐“成”字

⒋“山回路中口百草折”,“山回路口”即“十”字“百草”即“木”字,合起来是“未”字

⒌;“寸光不与四时同”即“寸”和“日寺(时繁体)”是不同的,去掉“日”字还有“日”和“土”,即“里”谐“你”字

⒍接天连叶送君去”,地平线处与天接的自然是“土”地,“叶”即“也”。“土”连“也”自然是“地”;

⒎千秋一夜为三横”,从“秋”字取一竖心旁,“夜”中取一高字头和单人旁,“一”即“竖”再加三横为“惟

⒏“角弓空留马行处”,马与弓字相近,只多一“一”,而“一”在马脚,马行处也暗示了是“一”字。“惟一”和“唯一”本就相同

答案三:我想能和你在一起(这个答案也很多)

这个谜之所以不好猜是因为它是从台湾传过来的,用的是繁体字。

能:胡天八月不飞来,“能”的左边酷似八月,右边像飞

和:山回路口白草折,草折为禾(柴),加口,成和

在:接天连叶送君去,有天、叶、去拆成

起:角弓空留马行处,行处,即走过的,弓与己相近,所以为起

6.元宵节古诗灯谜

1、高台对映月分明 (打字一) 谜底:昙

2、层云隐去月当头 (打字一) 谜底:屑

3、家家迎元宵 (学校用语) 谜底:第二节

4、白糖梅子真稀奇 (打一食物) 谜底:元宵

5、赶制元宵闲不住 (五字口语) 谜底:忙得团团转

6、元宵节前后 (现代小说) 谜底:二月

7、园外隐约闻猿啼,星月小桥听萧声 (节日纪念日) 谜底:元宵节

8、此时此地 (剧目) 谜底:元宵谜

9、一夜鱼龙舞 (民俗风俗词语) 谜底:元宵灯会

10、新春佳节话元宵 (报刊名) 谜底:半月谈

11、婚期定在元宵后 (打一成语) 谜底:喜出望外

12、煤球和元宵一样 (打一成语) 谜底:混淆黑白

13、元宵 (打一成语) 谜底:一朝一夕

14、元宵节后捷报多 (打一成语) 谜底:喜出望外

15、元宵同返家 (打一成语) 谜底:众望所归

16、元宵之后柳吐芽 (打一成语) 谜底:节外生枝

17、万家灯火闹元宵 (电影名) 谜底:不夜城、乡情

18、灯谜会猜庆元宵 (古文句) 谜底:破题儿第一夜

19、元宵莫来缠·上楼格 (篇目) 谜底:望勿纠正

20、元宵灯火已阑珊 (谦辞礼貌用语) 谜底:望多关照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