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宽慰的诗句

1.形容宽慰的诗句

1)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 2)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3)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李白 4) 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晏殊 5)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

--韦庄 6) 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苏轼 7)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需酣畅万古情。

--李白 8)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韦庄 9) 世乃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王维 10)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 11) 相逢且么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

--白居易 12) 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13)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李白 14)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5) 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

几回缺月还圆月。数阵南风又北风。

16) 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

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17) 九十春光一掷梭。

花前酌酒唱高歌。枝上花开能几日。

世上人生能几何。 18) 好花难种不长开。

少年易过不重来。人生不向花前醉。

花笑人生也是呆。 1.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李商隐) 2.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唐·李商隐) 3.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唐·僧·云览)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五代李煜·乌夜啼) 5.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五代· 晏殊·蝶恋花)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7.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9.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1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1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无题) 1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锦瑟) 1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朱淑真·生查子) 1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 柳永·凤栖梧) 16.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1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 训俭示康) 18.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9.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2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 2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22.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宋·王安石) 2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冬景) 2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宋·苏轼·水调歌头)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5.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宋·李清照·五陵春) 6.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阴) 7.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李清照·如梦令) 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 10.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 大作) 1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 病起书怀) 1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3.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宋·陆游) 14.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宋·陆游) 1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1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扬子江) 19.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宋·俞文豹·清夜录) 20.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 21.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 (宋·黄升·鹧鸪天) 2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宋·辛弃疾·菩萨蛮) 2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青玉案) 24.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宋·辛弃疾·南乡子) 2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岳飞·满江红)。

2.同学遇到困难,情绪非常低落消沉,我就用陆游的诗句来宽慰他

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扑朔迷离,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但是,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研究问题时、开朗明快的诗句。人们读后会感到,出路难寻:山回路转。

“山重水复疑无路,疑若无路,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柳暗花明又一村。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

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几间农家茅舍,草木愈见浓茂。”如此流畅绚丽,在人生某种境遇中,如果锲而不舍,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

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上,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忽又开朗的情景,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柳暗花明又一村,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便豁然开朗。人们在探讨学问。

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信步而行,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因而更觉亲切,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可以想见,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

正在迷惘之际,再往前行,继续前行山重水复疑无路。

3.关于“欣慰”的句子有哪些

1. 爱美丽突然感到莫名的祥和,无比的欣慰,光线变的柔美,空气透着芬芳,城市发出低吟,深吸一口气,人生本来就是简简单单。一股济世情怀,油然而生。 ——《天使爱美丽》

2. 能写出遭人骂的文章比写出让人夸的文章是更大的欣慰。 ——莫言

3. 有一天,这些都会过去的,想到这结果,我就欣慰。 ——蔡康永

4. 我们因未曾虚度光阴而感到欣慰,尽管不受到赞扬,不出类拔萃,只要不虚度一生,就该感到愉快。 ——达·芬奇

5. 人的心灵如若不能从自身的优点中取得养料,就必定要找别人的缺点作为养料。由于自己的缺陷无法弥补,因此需要损伤别人来求得心灵的宽慰。 ——培根

6. 这很像是蒙骗了裁判的犯规者,事后会宽慰有加地告诉你:比赛已经结束,录像并不算数。——史铁生

7. 人啊,活着时受了再多的苦,到了快死的时候也会想个法子来宽慰自己。 ——《活着》

8. 陪着哭泣的人流泪,多少会使他感到几分安慰,可是满心的怨苦被人嘲笑,却是双重的死刑。——莎士比亚

9.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导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 ——伊萨克·巴罗

10.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 ——巴罗

11. 说出一个人真实的思想是人生极大的安慰。 ——伏尔泰

12. 更多的忧虑与灾祸往往也是在幸运中寄生,所以在厄运中也不会缺少种种安慰和希望。 ——培根

13. 书籍是幸福时期的欢乐,痛苦时期的慰藉。 ——阿兰

14.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已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平凡的世界》

15. 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鲁迅

16. 幸福中并非没有忧虑和烦恼,而逆境中也不乏慰藉与希望。 ——培根

17. 嗥叫使狼得到慰藉,羊毛使羊得到慰藉,森林里有莺,女人有爱情,哲学家则有感叹性的结语。——雨果

18. 人类创造的艺术与文明哺育着我,给予我心灵的慰藉。 ——爱默生

19. 科学,给青年以养料,给老人以慰藉;她让幸福的生活锦上添花,她在不幸的时刻保护着你。——罗蒙诺索夫

4.关于共鸣的诗句

,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他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文学家。从他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来看,其成就确在建安时期一般作家之上。

这首诗始见于《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植)应声便为诗曰……”曹植与曹丕为同母弟兄。植少年时即以才华特异为父曹操所赏爱,几被立为太子。及丕继操位建立魏朝,植虽居侯王之位,而备遭忌迫。本诗即是其一次遭受威迫时情思的反映。《世说新语》首句作“煮豆持作羹”,“本是”作“本自”,此据丁晏《曹集铨诗》本选录。

诗的首二句以叙事提起,意谓煮豆而燃起豆茎,漉滤起熟豆来作豆汁。三四两句形容豆在锅中被煮时的景况,把无生命的东西赋予生命的感情,以豆和萁比喻兄弟间迫害与被迫害的情况。“豆在釜中泣”句,以豆在锅中被煮得鼓起水泡作响,而着以“泣”字描述,极切合诗人此时被压迫的心情,在形象生动的比喻中,抒发了自己沉痛的心情。末二句是由上二句所写情景产生的反思,以萁对豆之相煎熬,控诉兄弟相迫之乖违情理。兄弟之同正如萁豆之同根,燃萁煮豆,事属自然,世所常见。诗人此时满怀被胁迫的激愤心情,矢口而出,说来如此自然贴切,乃使阴狠冷酷如曹丕,闻此亦不免“深有惭色”。而“萁豆相煎”亦遂成为兄弟间互相鱼肉之名喻。

据《诗纪》,此诗亦有仅作四句者:“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辞意颇简切。旧评对二者各有短长。陈祚明评此诗云: “窘急中至性语,自然流出,繁简二本并佳。多二语,便觉淋漓似乐府;少二语,简切似古诗。”(《采菽堂古诗选》卷六)可谓持平中肯之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给他这首诗。这位姓杜的朋友在京城得到县尉这样一个小官,长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一个很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怎么得意。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的时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两句诗把两人之间感情的共鸣写了出来。这两句的大意是: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宦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这两句表现的感情很真挚,态度很诚恳,一种体贴关注的语气,从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是很动人的。

五六句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思是说: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最后两句就此再推进一层说:“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意思是,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因离别而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别泪沾巾。以上四句是从曹植的《赠白马王彪》脱化出来的。曹植在和他的弟弟曹彪分离时写道:“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又说:“忧思成疾 ,无乃儿女仁!”但王勃的诗更凝练、更鲜明。

侯门似海:

崔郊,唐朝元和年间的秀才。曾寄居姑母家中,并与姑母家的一名丫环相爱,两人的感情甚笃。但后来他的姑母以四十万钱的高价将这个婢女卖给了当时任襄阳司空的于颐。这一年的寒食节,此女子随于颐到郊外游春,巧遇崔郊在一片柳荫下徘徊,崔郊趁人不注意,偷偷作了一首诗赠予她: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后来,一个记恨崔郊的人把这首诗作为罪证,抄下来给于颐看。 于颐派人将崔郊请入府中,拿出他的那首诗问道:“这首诗是你做的吗?” 崔郊十分坦率的告诉了于颐他和那个婢女的夙因。 于颐非常感慨。他对崔郊说:“这个女子虽是我用四十万钱买来的, 但四十万钱算不得什么,你该早就对我讲才是!”于是,于颐亲自作主,将那女子嫁给了崔郊。

5.关于“共鸣”的诗句有哪些

1.《送李山人还玉溪》唐代 顾况

好鸟共鸣临水树,幽人独欠买山钱。

若为种得千竿竹,引取君家一眼泉。

2.《海子上有期》元代 黄清老

金堤晴日共鸣镳,倾盖松阴待早朝。

数尽荷花数荷叶,碧云移过水东桥。

3.《留别凯烈彦卿学士》元代 雅琥

十年帝里共鸣珂,别后悲欢事几多。

汗竹有编归太史,雨花无迹染维摩。

湘江夜雨生青草,淮海秋风起白波。

明日扁舟又南去,天涯相望意如何?

4.《颂古三十九首》宋代 释道枢

一番雨过一番晴,蚕眼已开桑眼青。

鹁鸠树头啼不已,百舌黄鹂相共鸣。

5.《同崔员外秋宵寓直》唐代 王维

建礼高秋夜,承明候晓过。

九门寒漏彻,万井曙钟多。

月迥藏珠斗,云消出绛河。

更惭衰朽质,南陌共鸣珂。

6.《拟试以虫鸣秋》宋代 曾丰

大化转无休,虫那得自由。

暗中谁擘口,闲里共鸣秋。

气感蟾蜍冷,声归蟋蟀愁。

幽闺勤杼柚,远塞急衾裘。

岂不便钳口,而犹强出头。

呶呶竟无益,也胜唤晴鸠。

7.《赠封御史入台》唐代 苏味道

故事推三独,兹辰对两闱。

夕鸦共鸣舞,屈草接芳菲。

盛府持清橐,殊章动绣衣。

风连台阁起,霜就简书飞。

凛凛当朝色,行行满路威。

惟当击隼去,复睹落雕归。

8.《离临安舟中有怀山薮朱文之子聊作五绝以寄》宋代 史尧弼

仙舟轻漾首仍西,我独南征未得归。

相望两鸥空浩荡,何如双鸟共鸣飞。

9.《既蒙宥罪旋复拜官,伏感圣恩窃书鄙意,兼奉》唐代 王维

忽蒙汉诏还冠冕,始觉殷王解网罗。

日比皇明犹自暗,天齐圣寿未云多。

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解歌。

闻道百城新佩印,还来双阙共鸣珂。

10.《摸鱼儿 扬州》 元代 吴存

笑风流、少年杜牧,如今双鬓成雪。

来寻豆蔻梢头梦,二十四桥明月。

人事别。把故国兴亡,欲问无人说。

淮云万叠。但雨外疏钟,烟中断角,到晓共鸣咽。

芜城外,几树西风落叶。销磨多少豪杰。

平山堂上朝中措,天载妙音几绝。

歌一阕。怪水部、梅花怪我心如铁。

才情未竭。待跨鹤重来,缠腰半解,一奏玉笙彻。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