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涡阳的诗句

1.赞美嵇康的诗句

《中国名胜词典》载:“嵇康墓在安徽省涡阳县城东北30公里的嵇山南麓。

嵇康(774--763),字叔夜,三国曹魏时人。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官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其与当世名士阮咸、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为友,常驻聚会于竹林之下,时称“竹林七贤”。因政治上拥护曹魏,反对司马氏集团篡权,为司马昭所杀。

临刑前,他拒绝了二千太学生的营救,索赔琴弹了一曲已成绝响的《广陵散》。后葬于此。

嵇康墓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又称嵇中散墓,位于涡阳县石弓镇嵇山南麓(原属濉溪之临涣)。

涡阳建县前属宿州。清嘉庆10年(1805),宿州知州李清玉《重修嵇康墓》碑文中说:“宿州西百二十里有中散大夫嵇叔夜(字康)墓载在州乘”。

其墓依山凿石而建,巨石封门,上覆山土,墓在山腹中,外表与山一体。现墓洞已被发现,但墓内被盗一空,只有空墓尚存。

从嵇康性格看待嵇康之死 嵇康是一个很具有性格的人,从他的诗歌里你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嵇康的形象。嵇康作为一个个人,但是他始终都不曾稍稍改变一下的性格,我认真地看了一下嵇康的作品,从他的言语中我看到他不羁的性格。

我认为嵇康的死正是因为他的性格所至的。 嵇康的死直接原因是他的性格。

嵇康诗的风格,《文心雕龙》评为:“嵇志清峻。”而《明诗》又说:“叔夜峻侠,故兴高而采烈。”

我们注意到尽管这两者评价不尽相同,但是又应该发现惊人的相似:就是嵇康有一个的诗在《文心雕龙》和《明诗》的作者的眼中都有一个“峻”的特点,由此可以看到嵇康性格中不能容人而又不能容于人的一面。在《后汉书·朱浮传》中有这么一句话“以峻文诋之。”

这句话中的“峻”是“严酷,严厉”的意思,文如其人,由此我们可以揣度出嵇康的性格中一定有很难被人接受的地方,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揣测罢了。但是我认为这种揣测幷不是没道理的。

在嵇康的《与山巨源头绝交书》中表达出他自己有九不堪的地方,其中有“不喜吊丧,而人道以此为重,己未见恕者所怨,至欲见中伤者;虽瞿然自责,然性不可化,欲降心顺俗,则诡故不情,亦终不能获无咎无誉”和“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而发,此甚不可二也。以促中小心之性,统此九患,不有外难,当有内病,宁可久处人间邪?”可见嵇康性格中有一种不为世所累的性格,在嵇康的眼中尘世中有太多琐事的烦扰了,而嵇康的本性中是不能忍受这样的烦扰的。

而他向往的生活是忘掉世间的烦忧。嵇康《养生论》云:“萱草忘忧”。

萱草一名紫萱,又名忘忧草。吴中书生谓之疗愁。

可见嵇康性情中是无法接受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他渴望的是超脱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正如他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表达出来的那样“统此九患,不有外难,当有内病,宁可久处人间邪?” 其实他表达的意思是他无法接受这样的时代,因为在人间就有送来迎往的忧扰的,这是不可避免的。

嵇康喜欢过无忧无虑的生活,所以他要过的生活是“游山泽,观鱼鸟”,幷且“心甚乐之。”他要过的这种生活完全是秉其本性行事的,不愿意稍稍地改变一下。

因为是人就有生老病死的事情,在当时社会人们把送葬看成一件大事,但是嵇康却不愿意顺从世俗,可见其倔强不羁的一面了。既然不能顺从世俗,当然嵇康就希望能超脱他的那个世界——那个不能被他性情接受的世界。

他渴望超脱他的那个世界,因此他“闻道士遗言,饵术、黄精,令人久寿,意甚信之”。在嵇康的眼中他是对的,他的追求秉其本性而行的信仰也是对的,即使和他的那个时代的人完全不相同,但是他只是“循性而动,不为物移”。

我不由想到嵇康的观念其实和屈原是很相似的,屈原的观念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但是嵇康还是比屈原锋芒收敛许多的,《晋书·列传第十九》中有这样的描写“(康)性慎言行”。

或许是他不屑和世俗交往吧。 嵇康的行为在外人看来,真的是有点怪诞的,也是不能想象的,据晋书列传第十九中记载“(康)性绝巧而好锻。

宅中有一柳树甚茂,乃击水围之,每夏月,居其下以锻”。了解他的人对他的这种性情也就接受了,但是对于不了解他的人会是怎么看待他呢?其实嵇康还是很有才气的一个人,所以山涛就推荐他出来做官,但是按照嵇康的性情他是不愿意接受的,因为按照嵇康他自己的说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

就因为山涛推荐他出来做官嵇康就要和山涛绝交,其实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到嵇康的性格是很矛盾的,因为嵇康当初说“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自己认为最好的朋友,就因为这样就结束了来往,也可以看到嵇康是把他自己的本性看得极其重要的,不容人去干涉他追求自然,即使是自己认为最亲密的朋友。

从其一生来看嵇康也算得上一个言行一致的人,他说过“君子之行贤,不察于有度而后行也;任心无邪,不议于善而后正也;不论于是而后为也。”嵇康的行为不是因为按照什么现成的规矩去行事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他的本性。

所有的这些都是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体现。 正因为崇尚自然本性,所以他不愿意为世俗忧扰,而只愿意平平。

2.涡阳导游词作文,比如说带领外地人来参观涡阳,咋描述

在安徽省西北地区有一个县城,一座老子庙诉说着美丽的传说、一条涡河孕育着孩子呈现了动人的故事。

这里就是我的家----美丽涡阳。 天静宫坐落在涡阳城北的闸北镇郑店村。

为纪念我国春秋时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老子而修建。此宫南临涡河,三面环绕武家河,北枕龙山之峰,可谓抚山枕水之地,钟灵毓秀之乡。

作为老子的诞生地,涡阳代代相传着很多有关老子的美丽故事。酸甜紫红的李子,是人们爱吃的佳果,可是我们食李子而不叫李子,称辉子。

其原因是避讳姓李的老子。还有一个关于老子出生的传说:“老子出生的时候,有万鹤翔空,九龙迎驾,九条龙从地上涌出来为他喷水沐浴,龙出之处被人称九眼井。”

据说,古人为了纪念老子,曾在他的出生之地修了九眼井。这尽管只是一个神话传说,可后人为了表达对老子的崇敬,却把传说变成了现实。

然而在涡阳,这九眼井竟然奇迹般地相继出土了。“有缘千里来相会”希望大家能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这里就是我的家。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涡河,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这条穿市而过的河流,孕育着我们一代代的涡阳人。

通过各方面的河治理,现在不同了。你瞧!河面船只穿梭,河岸草儿青青、花儿鲜艳、树木成荫。

路边种满了桂花树,悠闲的人们常常在这里散步,情不自禁地赞叹到:空气真清新啊!远远望去就像一幅连绵不断的山水画。 马路也越来越宽阔了、高楼大厦也越来越多,街道也越来越干净,人也越来越漂亮了。

傍晚,广场上的音乐声此起彼伏,原来是老老少少随着音乐声翩翩起舞,好一幅国泰民安的景象! 我相信家乡的未来在人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闯出一片更加美好、幸福、和谐、快乐的新天地。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因为这里是我的美丽家-----涡阳。

3.写安徽涡阳的作文100字

我的家乡是一个小镇,那里风景优美,绿树成阴.春天,树枝抽出了嫩绿的枝条,小草懒洋洋地睁开眼,花儿们也纷纷盛开了,红的、蓝的、黄的、紫的,千奇百怪,五光十色.花儿们发出阵阵醉人的芳香,引来一大群蝴蝶,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那景象可真美!夏天到了,树叶更绿了,还去河里摸鱼,那一棵棵树像一些战士一般.花儿们也更加芬芳诱人.荷花也开了,荷叶是绿的,荷花是淡粉红的,真美啊!我们小孩子最喜欢到荷塘采莲藕吃,一条条鱼在水中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一被我们捉上来,就“活蹦乱跳”,看它乞求的样子,真可怜!秋天,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又排成一字形.天空湛蓝湛蓝的,天空下是一片金黄的景象,麦子是黄的,树叶也是黄的,一片一片的树叶离开大树妈妈的怀抱,独自一人“旅行”.农民伯伯在这个季节可乐了,也很忙,因为他们辛勤的汗水培育的麦子成熟了,他们都忙着割麦子呢!冬天来到了,一颗颗雪花从天上飘落到地上,整个世界一片洁白,雪花是花状的,白白的,一捏在手中就融化成晶莹的小水珠了.我的家乡真美丽,我爱我的家乡。

4.形容可怜的诗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秋风秋雨愁煞人!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辞强说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我本将心比明月,奈何明月照清渠。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5.描写湖水的诗句

>-----冯延巳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苏轼《夜泛西湖五绝》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明代王瀛《苏公堤》中“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的诗句。诗句集中描写了苏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每到阳春三月,柳丝轻扬,翠浪翻空,碧桃吐艳,红霞满地,十里长堤,弥漫着绿烟彩雾,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张宁《苏堤春晓》诗道:“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南宋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诗云:“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陆游也有 “花满苏堤柳满烟”的诗句。可见,写苏堤都离不开烟柳、红桃、歌莺。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

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郑清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