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父亲外国诗句父爱如歌 我是一只小鸟,而爸爸的爱是天空,我飞翔在父爱的关怀中。我是一条小鱼,而爸爸的爱是海洋,我游弋在父爱的温馨中。 我的爸爸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但在我眼里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爸爸。 记得有一年严冬,我上学少穿了一件棉袄,冻得我直哆嗦,我搓着手心里后悔没听妈妈的话。这时听吴微微说:“马凤岐,你爸爸来了!”我走出教室,只见爸爸微笑着,手里拿着一件棉袄,说“来,穿上吧”。我穿上棉袄,身上暖和了,心里更是暖洋洋的,爸爸说“以后要注意啊”。我笑着使劲地点了点头。回到家里,妈妈听说我上学少穿了一件棉袄,狠狠的训斥了我一顿,正要打我,爸爸笑着走过来,说“小孩子不懂事,算了吧。”我感激的看着爸爸,爸爸用宽容教育了我。 还有一次,我在外面闯了祸还对妈妈撒慌,妈妈的批评让我脸红,我流下了悔恨的泪水。爸爸见了急忙给我擦干眼泪,给我讲道理,并对妈妈说:“打骂孩子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要给他们讲道理。毕竟还是小孩子嘛。”爸爸有给我讲了好多道理,让我心悦诚服的认了错。 我一天天长大,知道了要感恩父母。我会父母劳累的时候递上一杯热茶;吃完了饭,爸爸妈妈休息,我来洗碗。 我有一个好爸爸,他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爱。我在爱中成长,心中亮着一盏感恩的灯,照亮我的人生路! 父亲 记得前些天,你告诉我;一个15岁的女孩被埋在废墟里,女孩的父亲独自一人用了11个小时救出了女孩,女孩被救出后,紧紧地和父亲抱在一起。说的第一句话是:“爸爸,以后我再也不和你吵架了。”原来,在地震之前,父女俩儿吵了一架,所以…… 听了这个故事,我震撼了,我感动了,一股感激之情涌上心头。 记得: 我一岁时,你抱着我,讲故事给我听。我报答你,在睡梦中开心地笑了。 我二岁时,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电灯”,你无比的兴奋。我报答你,重复地说着“电灯”。 我三岁时,你牵着我,扶着我,教我学走路。你放开我的小手,看着我蹒跚的脚步,欣慰的笑了。我报答你,反复练习,终于,学会了走路。 我四岁时,很怕吃药。那次,因为不吃药,你打了我,手印印在了我屁股上,我哭得好伤心。你心疼了,买了一个变形金刚送给我。我报答你,开心的笑了,却好久都不和你说话。 我五岁时,上了幼儿园的小班。你牵着我去学校,路上你说“要乖乖的听话,和小朋友们团结友爱。”我报答你,常常受老师表扬,说我很听话。 我七岁时,上了小学一年级,你让我自己去学校,告诉我认真学习,广交朋友。你怕我跟不上,可我陪我复习。我报答你,复习是总想逃避,总想玩耍。 父爱如山,女儿是这山中的草;父爱如海,女儿是这海中的鱼。 人们都说:“母爱是无私的,父爱是无言的。”也许很多人和我一样,在深深体会到母爱的同时,却忽略了无言的父爱。 感恩,一个熟悉的字眼,却又不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对你有恩的人。 母亲确实伟大,小小的一个动作,母亲就能发现异样,记在自己心头的也是母亲。父亲总是默默奉献,却不会说自己是多么伟大,多么神奇。平时看到的,感受到的,也就是母亲特别关心你,而父亲总是不太理会,可谁知道?父亲已经把这件事放在心头啦。 2.外国名家写给父亲短诗《假如我今生无缘遇到你》泰戈尔假如我今生无缘遇到你,就让我永远感到恨不相逢让我念念不忘,让我在醒时梦中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当我的日子在世界的闹市中度过,我的双手捧着每日的赢利的时候,让我永远觉得我是一无所获让我念念不忘,让我在醒时梦中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当我坐在路边,疲乏喘息,当我在尘土中铺设卧具,让我永远记着前面还有悠悠的长路让我念念不忘,让我在醒时梦中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当我的屋子装饰好了,箫笛吹起,欢笑声喧的时候,让我永远觉得我还没有请你光临让我念念不忘,让我在醒时梦中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献给你,我最爱的父亲。 3.关于父爱的诗词,古代近代国内国外的都可以,感谢写给父亲的诗 父亲 一个平凡的名字 平凡中透着坚毅 父亲 一个随和的形象 随和中显着刚强 父亲 一副沉默的外表 沉默里藏着挚爱 父爱是一座巍峨的高山 宽厚雄浑 支撑起女儿一生信念的天堂 父爱是一片深情的大海 浩瀚无际 贮藏着对女儿的关爱、憧憬和希冀 父爱是一根古老的藤 坚韧不屈 缠绕着对女儿的宽容、呵护和思念 父爱是一本书 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女儿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感悟 忠诚是您的灵魂 正直是您的个性 踏实是您的本色 稳重是您的作风 宽容忍让是您传给我的美德 忘不了 小时候您把我扛在肩上 希望我看到一个广远的世界 忘不了 您骑车载我上学路上的谆谆教诲 渴望着能够放飞我的梦想 忘不了 女儿远离故土外出求学 您用温暖的大手 按着我的肩头 传递给我的嘱托 忘不了 您身上淡淡的烟草味 还有你那香醇的白酒味 那是父亲的味道 您没有象母亲温柔外露 却把柔情深藏心底 在您的羽翼下 我一天天走向成熟 一步步迈向成功 我诚挚地祈祷 父亲 来世还做您的女儿 让我今生来世永远都能沐浴在您如山的父爱里 父爱如山 文 / zydavid2006 父母之爱天赐真爱,人间至爱莫过于甚。 母爱似水滋润心田,父爱如山教我成人。 母爱温柔含怡如蜜,父爱刚毅教我诚恳。 母爱飘逸如沐春风,父爱厚重教我沉稳。 母爱絮叨如影随形,父爱无语教我坚忍。 父亲节里让我们重新感知父亲,父亲节里让我们重新读懂父爱: 父爱是孩儿调皮时严厉的目光,父爱是欲打还休时扬起的手掌; 父爱是恨铁不成钢忧伤的无耐,父爱是望子成龙时朴实的心愿。 父爱是雪夜里寻儿急切的奔波,父爱是为儿治病时疲惫的身影; 父爱是儿狼吞虎咽尽情的满足,父爱是默默关注时鼓励的眼神。 父爱是孩儿远走时的恋恋不舍,父爱是家书里谆谆的万千叮咛; 父爱是盼儿回家时的望眼欲穿,父爱是父子重逢时的激动喜悦。 父爱是孩儿成家时衷心的祝福,父爱是孩儿立业后欣慰的笑容; 父爱是历经沧桑后的从容淡定,父爱是华发鬓霜后的雍容坚定。 父爱是儿生命之河至深的泉源,父爱是儿直面人生最好的老师; 父爱是儿担当责任坚强的后盾,父爱是儿奋力前行不竭的动力。 父爱是太阳,即使在乌云密布的日子里,我也能感受到他的光芒。 父爱是高山,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鼓励我挺直脊梁。 父爱是北斗,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也能让我辨明方向。 父爱是一棵大树,即使在烈日炎炎的夏日,也会为我撑起一片荫凉。 父爱是一把大伞,即使在风雨交加的路上,也不让一滴水珠落在我身上。 父爱是宽阔的海洋,即使在我一事无成的时刻,也会包容我,把我纳入他温暖的胸膛。 父爱不如母爱那样体贴入微,随处可见,他一般是埋在心底,只有在关键时刻才显露出来;他的严厉有时是恨铁不成钢,当你做出成绩的时候他会欣然一笑。 父爱是拐杖,让我们在人生中少摔跟头. 父爱是良言,让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 父爱是阳光,让我们健康的成长. 父爱是音乐,让我们快快乐乐的生活. 父爱是蜡烛,默默的为我们奉献着自己. 父亲 朦胧时候 父亲 是一座大山 坐在他肩头 总能看的很远、很远 懂事时 父亲 是一棵倔强的弯松 这才发现 我的分量是这样重、这样重 而现在 父亲啊 你是一首深沉的诗 儿子默默的读 泪轻轻的流 父亲 蔚蓝一片久远的天 一片幽绿神秘的山 宁静深沉的广阔大地 生机勃勃的芸芸众生 人与自然多么和谐的契机 田中的埂是优美的五线谱 随风飘舞的五谷是跳荡的音符 九曲绵延的山路是这天地之弦 是父亲们轻盈的步划将它拨动 弹出的竟是生活的绝唱 汗水奔流在岁月开凿的运河 激荡着开拓的浪花 突起的青筋是力量筑成的长城 愚公移山的精神从这里延伸 月光滋润着这宁静的夜晚 房前流水带走了所有的疲惫 我触摸的了鼾声中的祥和 还感觉了镜中白发的光芒 父亲 被风雨垒起的岁月 刻在父亲的额角上 深深地勾勒出智慧与人生 落花意已去 父亲的风采不再依然 逝去的痕迹盖满了遍地枯叶 萋萋芳草早已销声匿迹 岁月 何故如此匆匆呢 记得那一个黄昏 父亲携着我的小手去看夕阳 染着红霞天空 好像父亲期望着我的一个梦想 我心虚地不敢直视父亲期盼的双眸 浩瀚的云彩 好像父亲对我的那深深的爱 我幸福的想哭了 年轻时的父亲 总是对我说:我是大树,你是小树 现在 长大了的小树想对父亲说: 你永远是我的大树 父 亲 手抚城市的栏杆 伫望家乡 飘香的泥土 想起千山之外行于泥土之上的父亲 那时 我的父亲 行走如风 变换着各种锄禾的姿势 与农具一起 靠近泥土 钟情泥土 亲吻着我们 滚过三月神采飞扬的田野 在那些日子里 我不太丰茂的诗歌 在田野里生长 一节一节 越过父亲的头顶 站成父亲的样子 是父亲对我多年的心愿 远离家乡许多年了 一个驼背的身影 历历在目 手握闪亮的镰刀 站在九月 站在九月金黄的田垄上 祝福 写给父亲 都说风 能让石头吹裂 都说雨 能将钢铁锈蚀 都说岁月 能把你的脊梁压弯 惟有你的意志 百折不挠 千磨不变 挑起全家老小 一生的重量 父亲 柔情是水 与你对弈 千年无解的残局 你用尊年诱我过河 我用青春赌你入局 你的车左冲右突 横扫我的防线 我的马步步为营 直逼你的巢穴 父亲 一盘下不和的棋 我摧不毁你的护城河 你攻不进我的水晶宫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人生。 4.关于父亲的优美句子(短句)父爱如山,高大而巍峨,让我望而生怯不敢攀登;父爱如天,粗旷而深远,让我仰而心怜不敢长啸;父爱如河,细长而源源,让我淌不敢涉足。父爱是深邃的、伟大的、纯洁而不可回报的,然而父爱又是苦涩的,难懂的、忧郁而不可企及的。 古老相传,母亲给了我血肉,使我成长,而父亲却给了我骨骼,使我站立。父亲给了我一种启示,给了我教训,给了我一种暂时无法理解却收益终身的爱。而这种爱是父亲一生的付出。 有一种爱,它是无言的,是严肃的,在当时往往无法细诉,然而,它让你在过后的日子里越体会越有味道,一生一世忘不了,它就是那宽广无边的父爱。 父爱其实很简单。它像白酒,辛辣而热烈,容易让人醉在其中;它像咖啡,苦涩而醇香,容易让人为之振奋;它像茶,平淡而亲切,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上瘾。 父亲的爱,是春天里的一缕阳光,和煦地照耀在我的身上;是夏日里的一丝凉风,吹散了我心中的烦热;是秋日里的一串串硕果,指引着我走向成功;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着我那颗冰冷的心。父亲的爱,无处不在! 纵使是丹青高手,也难以勾勒出父亲您那坚挺的脊梁:即使是文学泰斗,也难以刻画尽父亲您那不屈的精神;即使是海纳百川,也难以包罗尽父亲您对儿女的关爱! 父亲的爱,藏在粗糙的双手中, 那双手, 不辞辛劳地撑起了我们的家; 父亲的爱,藏在严厉的目光背后, 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 拥有思想的瞬间,是幸福的;拥有感受的快意,是幸福的;拥有父爱也是幸福的。 5.关于父爱的诗歌,短的,最好是名家的,谢谢台湾当代女诗人夏宇曾经有一首名叫《甜蜜的复仇》的诗: 把你的影子加点盐 腌起来 风干 老的时候 下酒 这首《甜蜜的复仇》和《想给父亲当一回父亲》同样都运用了“心理变态”的手法,都差不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女人害怕看到自己深爱的丈夫衰老后的样子,就决心把自己丈夫的影子腌起来,在自己心目中永远保留下来那种美好的形象。爱到深处,就是恨。 这是人类情感的极致,恨到深处就是爱的刻骨铭心之时。这种“心理变态”的行为也就变得不难于理解了。 同样,《想给父亲当一回父亲》也是一样,作为下一代人为了表达对上一代父辈的哺乳和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作者也就有了“想给父亲当一回父亲”这样的“反常”之举动与心理,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也是作者本诗最大的成功之处。 其次,在诗歌行文中,作者的感情真情流露,“想给父亲当一回父亲”的想法不是偶然的举动与荒谬的异想天开的狂想。 父亲老了 站在对面 像一小截地基倾陷的 主墙 …… 我和父亲一同回家 胡同口的人都扭脖子冲着我俩看 有一刻 我突然想给父亲做一回父亲 这是“有一刻”的想法吗?不是,而是多年来积淀在自己心头的父子深情,被埋藏了许久许久之后,只是在一个恰到好处的机会得到了强化和深化,在瞬间找到了一个突破口,这是对父爱爱的回报的一种突然爆发,这不是偶然的,这是必然的产物。 在作者梦想给父亲当一回父亲的时候,他就开始希望以父亲当年抚养、照顾、爱护和培养一样的行为来回报父亲(这是一个代称,他应该包括了所有的上一代人), 给他买最好的玩具 天天做好饭好菜叫他吃 供他上学,一直念到国外 读到这时,我们的心里不由得不去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震颤,这就是父爱的结果,这里的作者的“心理变态”一丝一毫都没有亵渎“父亲”这个伟大而平凡的称呼,这是爱的纯洁的自发性的体现。 以百倍的补偿来回报:“最好、好饭好菜、到国外念书……”还会有更多更好的……,这时候多么圣洁的想法呀! 古言云:羊有跪乳之恩,鸟有反哺之义。孟郊在《游子吟》中说:“谁言寸草心,当报三春晖?”,孟郊只是提出了一种方向,一种意图,而遗憾的是他并没有没有告诉我们该怎样去用“寸草心”去回报那漫长的“三春晖”的,而本诗的作者却有意无意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以效仿的切实可行的便利于操作的回报方式。 尽管这种回报方式从作者的嘴里说出来有些有违常理,有些“变态”的色彩,但这是最真的。 作者的“变态”的心理和想法、行为还远远不止这一些,还有更多的等待着父亲去接纳等待着父亲去心安理得的去享受: 如果有人欺负他 我才不管三七二十一 非撸起袖子 狠狠地揍狗日的一顿” 过分地丧失理智的溺爱,作者的态度是以蛮横粗暴的武力来保卫父亲的安全和平静,对年迈的父亲,对生我养我又丧失了反抗和自我保护能力的父亲,作者这些行为,甚至是近似“疯狂”、“变态”的举动,不可思议地又被我们有条件无条件地接受了下来,我们不仅不去责怪去非难作者,我们还会以一种欣赏的眼光老看待这种行为。 从感情上我们认可了作者的这种非常理意识和行为,对他“变态”的心理、行为感到完全可以接受,对这种“错位”的“身份”也予以承认,但我们从文艺学的方面又该怎样来看待和解释这种行为呢? 我国著名的文艺心理学家吕俊华先生曾对这种现象作了深入的分析:“承认抒情是道德的、审美的,还必须承认抒情是必须是自发的、自由的,即为抒发而抒发,人们在抒发之际往往不知为什么也不问为什么。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都表示抒情的自发性……正当抒情之际,他总是在不自觉地抒发,他当时不能反思自己的感情,一旦自觉或反思自己的抒发,抒情活动将立即停止。 而愈是充分不自觉,愈是陷入变态,也就愈能充分抒发;而愈是充分抒发,愈是变态,也就愈不自觉……在艺术创作中,感情活动的非自觉性,意味着自我意识的完全或一定程度的丧失。而自我意识的丧失又意味着主客一体或人我不分、物我两忘。” [2]吕俊华先生的分析不谓不详尽具体和深刻,《想给父亲当一回父亲》的作者创作的时候,岂不正是这样,完全是处于一种狂颠状态,自己不能够控制自己的感情,所有对于父亲的爱也就无意识地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把该诗写得酣畅淋漓。 诗歌是用一种淡淡的语言叙述出来的,作者几乎没有使用过多的其他的艺术手法来修饰自己的诗歌,把日常生活的语言使用在诗歌当中,作者完全凭借着一种纯粹情感的东西左右着作者的情感、读者的情感: 如果有人欺负他 我才不管三七二十一 非撸起袖子 狠狠地揍狗日的一顿 而这种平淡无奇的情感,也正是诗歌所具有的情感,“诗歌是心灵纯化和韵律化情感的语言表现”[3],这正是诗歌的本质,是讲究“情真志美与至情至性”的。 格罗塞曾经指出:“世界上绝没有含有诗意或本身就是诗意的感情,而一经为了审美目的,用审美形式表现出来,又绝没有审美不能作为诗料的感情”[4],高尔基也指出:“真正的诗——往往是心的诗,往往是心的歌,即使略有一点哲学性,但是总以专将道理的东西为羞耻。”[5]我国现代诗歌评。 6.搜集外国诗歌要短一些的美好的一天多美好的一天啊!花园里干活儿,晨雾已消散,蜂鸟飞上忍冬的花瓣。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我想占为己有,也没有任何人值得我深深地怨;那身受的种种的不幸我早已忘却,依然故我的思想也纵使我难堪,不再考虑身上的创痛,我挺起身来,前面是蓝色的大海,点点白帆。一朵红红的玫瑰彭斯(英国)作者简介:彭斯(Robert Burns,1759~1796)苏格兰诗人。 1759年1月25日生于艾尔郡阿洛韦镇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在田里劳动,辛勤20年,而家庭经济始终困难。他自幼爱好诗歌,1783年开始写诗。 1786 年出版了《主要用苏格兰方言写的诗集》,原想以诗集的收入作为旅费移居西印度群岛,不料这部新作以其纯朴的农村题材和清新的风格得到广泛的好评,作者被邀去爱丁堡,成为名公贵妇的座上客。但他保持农民本色,在苏格兰西北部作短期游历之后仍回故乡务农,后为税局职员。 他除继续创作之外,又替两个丛刊收集并整理民歌,使许多即将失传的民歌(总数大约 300首)得以保存。1796年 7月21日于贫病交加中死去。 一朵红红的玫瑰啊,我爱人象红红的玫瑰,在六月里苞放;啊,我爱人象一支乐曲,乐声美妙、悠扬。你那么美,漂亮的姑娘,我爱你那么深切;我会永远爱你,亲爱的,一直到四海涸竭。 直到四海涸竭,亲爱的,直到太阳把岩石消熔!我会永远爱你,亲爱的,只要生命无穷。再见吧,我唯一的爱人,再见吧,小别片刻!我会回来的,我的爱人,即使万里相隔!你的长夏永远不会凋谢莎士比亚(英国)作者简介: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 beare 1564~1616),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 出生于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镇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曾在当地文法学校学习。13岁时家道中落辍学经商,约 1586年前往伦敦。 先在剧院门前为贵族顾客看马,后逐渐成为剧院的杂役、演员、剧作家和股东。1597年在家乡购置了房产,一生的最后几年在家乡度过。 莎士比亚是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共写有 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 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1592~1593)和《鲁克丽丝受辱记》(1593~1594)均取材于罗马诗人维奥维德吉尔的著作,主题是描写爱情不可抗拒以及谴责违背“荣誉”观念的兽行。14行诗(1592~1598)多采用连续性的组诗形式,主题是歌颂友谊和爱情。 其主要成就是戏剧,按时代、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发展,可分为早、中、晚3个时期。早期(1590~1600年):这时期的伊丽莎白中央主权尚属巩固,王室跟工商业者及新贵族的暂时联盟尚在发展,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后国势大振。 这使作者对生活充满乐观主义情绪,相信人文主义思想可以实现。这时期所写的历史剧和喜剧都表现出明朗、乐观的风格。 历史剧如《理查三世》(1592)、《亨利三世》(1599)等,谴责封建暴君,歌颂开明君主,表现了人文主义的反封建暴政和封建割据的开明政治理想。喜剧如《仲夏夜之梦》(1596),《第十二夜》(1600)、《皆大欢喜》(16O0)等,描写温柔美丽、坚毅勇敢的妇女,冲破重重封建阻拦,终于获得爱情胜利,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歌颂自由爱情和反封建禁欲束缚的社会人生主张。 就连这时期写成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也同样具有不少明朗乐观的因素。中期(1601~1607年):这时英国农村的“圈地运动”正在加速进行,王权和资产阶级及新贵族的暂时联盟正在瓦解,社会矛盾深化重结,政治经济形势日益恶化,詹姆士一世继位后的挥霍无度和倒行逆施,更使人民痛苦加剧,反抗迭起。 在这种情况下,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越来越加剧,创作风格也从明快乐观变为阴郁悲愤,其所写的悲剧也不是重在歌颂人文主义理想,而是重在揭露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代表作《哈姆雷特》(16O1)展现了一场进步势力与专治黑暗势力寡不敌众的惊心动魄斗争。 《奥赛罗》(1604)描写了一幕冲破封建束缚又陷入资本主义利己主义阴谋的青年男女的感人爱情悲剧。《李尔王》(1606)描写刚愎自用的封建君王在真诚和伪善的事实教育下变为一个现实而具同情心的“人”的过程。 《麦克白》(1606)则揭露权势野心对人的毁灭性腐蚀毒害作用。这时期所写的喜剧《终成眷属》、《一报还一报》等也同样具有悲剧色彩。 晚期(1608~1612年):这时詹姆士一世王朝更加腐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的破灭,乃退居故乡写浪漫主义传奇剧。 其创作风格也随之表现为浪漫空幻。《辛白林》(1609)和《冬天的故事》(1610)写失散后的团聚或遭诬陷后的昭雪、和解。 《暴风雨》(1611)写米兰公爵用魔法把谋权篡位的弟弟安东尼奥等所乘的船摄到荒岛,并宽恕了他,其弟也交还了王位。一场类似《哈姆雷特》的政治风暴,在宽恕感化中变得风平浪静。 你的长夏永远不会凋谢 文/ 莎士比亚(英国)我怎能够把你来比拟作夏天?你不独比他可爱也比他温婉;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夏天出赁的期限又未免太短;天上的眼睛。 7.有关父亲节的现代诗 短除草、画家吕德安的成名作,修剪掉多余的枝桠 他那么的有耐心?正如朵渔说:这首诗所具备的经典性让人无可挑剔,世间除了父子,猛一抬头 看见父亲。一个儿子对父亲的全部感情,他就开始埋怨 我把那些农具收拾在杂物间的角落 父亲仍在低头侍弄着花木 躬起的背脊像一座废弃的铁板桥 我在报纸的缝隙喝水。这首诗写透了那种父子之间特有的关系,老一辈人注定要荒芜,也从不懈怠。他的诗从不用力,那种源于血缘之中的默契,到哪里还能找到这种感觉,什么也不用说,已经生满了杂草,他已经杂草丛生 解析。 游离《父亲》 父亲在阳台上侍弄着花木 浇水,只要走在一起,也是诗人,这是血脉中特有的“恩情”,就是默默的和父亲并肩走着,像早年 侍弄着田间的庄稼 五个花盆被想象成两亩三分地 父亲在每个早晨种植记忆 来到城市,像怀着感恩的散步一样,姿态迷人,就能体会到彼此间的温暖吕德安《父亲和我》 父亲和我 我们并肩走着 秋雨稍歇 和前一阵雨 像隔了多年时光 我们走在雨和雨的间歇里 肩头清晰地靠在一起 却没有一句要说的话 我们刚从屋子里出来 所以没有一句要说的话 这是长久生活在一起 造成的 滴水的声音像折下的一支细枝条 像过冬的梅花 父亲的头发已经全白 但这近乎于一种灵魂 会使人不禁肃然起敬 依然是熟悉的街道 熟悉的人要举手致意 父亲和我都怀着难言的恩情 安详地走着 这首《父亲和我》几乎是“第三代”诗歌中关于父亲最著名的一首诗:(儿子渐渐意识到父亲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