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请客

1.关于请客的诗句

百一诗 八

【作者:应璩】

【年代:魏晋朝\代】

【诗文】:

汉末桓帝时。

郎有马子侯。

自谓识音律。

请客鸣笙竽。

为作陌上桑。

反言凤将雏。

左右伪称善。

亦复自摇头。

移竹诗伯封垂和且闻兄弟皆欲作因用元韵奉寄

【作者:李洪】

【年代:宋朝\代】

【诗文】:

密密修篁入槛寒,君来移取出檐竿。

结根久近幽人屋,解箨宜为壮士冠。

曾共马兰同请客,不忧苜蓿但堆盘。

从今莫羡萧郎画,风月良宵仔细看。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石请客

【作者:卢仝】

【年代:唐朝\代】

【诗文】:

启母是诸母,三十六峰是诸父。知君家近父母家,

小人安得不怀土。怜君与我金石交,君归可得共载否。

小人无以报君恩,使君池亭风月古。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石请客

【作者:卢仝】

【年代:唐朝\代】

【诗文】:

竹弟虽让客,不敢当客恩。自惭埋没久,满面苍苔痕。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石再请客

【作者:卢仝】

【年代:唐朝\代】

【诗文】:

主人若知我,应喜我结得君。主人不知我,

我住何求于主人。我在天地间,自是一片物。

可得杠压我,使我头不出。

小庭亦有月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朝\代】

【诗文】:

小庭亦有月,小院亦有花。

可怜好风景,不解嫌贫家。

菱角报笙簧,谷儿抹琵琶。

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

[菱、谷、紫、红皆小臧获名也。]

村歌与社舞,客哂主人夸。

但问乐不乐,岂在钟鼓多。

客告暮将归,主称日未斜。

请客稍深酌,愿见朱颜酡。

客知主意厚,分数随后加。

堂上烛未秉,座中冠已峨。

左顾短红袖,右命小青娥。

长跪谢贵客,蓬门劳见过。

客散有余兴,醉卧独吟哦。

幕天而席地,谁奈刘伶何。

2.关于“请客”的诗句有哪些

古诗十九首(汉无名氏)

今夜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伸。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穷贱,轗轲常苦辛。

临江仙·赠丁玲(**)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上巳日恩赐曲江宴会即事(白居易)

赐欢仍许醉,此会兴如何?

翰苑主恩重,曲江春意多。

花低羞艳妓,莺散让清歌。

共道升平乐,元和胜永和。

宴会诗(陈琳)

凯风飘阴云。白日扬素晖。

良友招我游。高会宴中闱。

玄鹤浮清泉。绮树焕青蕤。

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羊栏浦夜陪宴会(杜牧)

戈槛营中夜未央,雨沾云惹侍襄王。

球来香袖依稀暖,酒凸觥心泛滟光。

红弦高紧声声急,珠唱铺圆袅袅长。

自比诸生最无取,不知何处亦升堂?

陪章留后惠义寺饯嘉州崔都督赴州(杜甫)

中军待上客,令肃事有恒。前驱入宝地,祖帐飘金绳。

南陌既留欢,兹山亦深登。清闻树杪磬,远谒云端僧。

回策匪新岸,所攀仍旧藤。耳激洞门飙,目存寒谷冰。

出尘閟轨躅,毕景遗炎蒸。永愿坐长夏,将衰栖大乘。

羁旅惜宴会,艰难怀友朋。劳生共几何,离恨兼相仍。

崔驸马山亭宴集(京城东有崔惠童驸马山池)(杜甫)

萧史幽栖地,林间蹋凤毛。洑流何处入,乱石闭门高。

客醉挥金碗,诗成得绣袍。清秋多宴会,终日困香醪。

暮寒(杜甫)

雾隐平郊树,风含广岸波。沉沉春色静,惨惨暮寒多。

戍鼓犹长击,林莺遂不歌。忽思高宴会,朱袖拂云和。

千秋节有感二首(八月二日为明皇千秋节)(杜甫)

自罢千秋节,频伤八月来。先朝常宴会,壮观已尘埃。

凤纪编生日,龙池堑劫灰。湘川新涕泪,秦树远楼台。

宝镜群臣得,金吾万国回。衢尊不重饮,白首独馀哀。

御气云楼敞,含风彩仗高。仙人张内乐,王母献宫桃。

罗袜红蕖艳,金羁白雪毛。舞阶衔寿酒,走索背秋毫。

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桂江流向北,满眼送波涛。

参考资料

汉语网:/shi/search_all_%E5%AE%B4%E4%BC%9A/

3.有关邀请的古诗词

有关邀请的古诗词:

一、过故人庄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释义: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二、元夕

明代:王守仁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释义:故园的今天正是元宵节,我却在荒村独坐寂寞冷清。好在有剩下的经书可以作伴,也高兴没有车马经过相邀出游。春天到来时草阁的梅花率先开放,月亮照着空旷的庭院积雪尚未消溶。此时余姚家里的厅堂上灯火通明兄第们都来了,父母也一定思念我独自一人在遥远的地方。

三、少年游·润州作

宋代:苏轼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释义:去年相送于余杭门外,大雪纷飞如同杨花。如今春天已尽,杨花飘絮似飞雪,却不见离人归来,怎能不叫人牵肠挂肚呢?卷起帘子举起杯,引明月作伴,可是风露又乘隙而入,透过窗纱,扑入襟怀。月光无限怜爱那双宿双栖的燕子,把它的光辉与柔情斜斜地洒向画梁上的燕巢。

四、七夕

宋代:杨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释义:在未曾相会的时候,牵牛星的心意,不知怎样,据我替他设想,须要邀请织女星来,弄那织棉的金梭子。年年的赐给人问的许多巧,却不知道人间的巧事到底有多少。

五、古风·其十九

唐代: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释义:西岳华山莲花峰上,仙女光芒如同明星。素手握着皎洁芙蓉,袅袅而行太空之中。身穿霓裳广带飘逸,云彩一样飘然升空。约我登上彩云高台,高揖双手拜卫叔卿。惶惶忽忽跟他们去,乘鸿雁到紫色天廷。不经意看洛阳平原,到处都是安禄山兵。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叛军叛臣都把官封。

4.求内容为宴请朋友的古诗,或者有宴请内容的古文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 游山西村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 曹操 短歌行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王勃 滕王阁序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gōng)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 欧阳修 醉翁亭记

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王羲之 兰亭集序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李白 将进酒

我只记得这么多了。

5.让人请客吃饭的诗词

1、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出自《赠卫八处士》 [唐]杜甫

翻译:

他们彬彬有礼笑迎父亲老友,亲切地询问我来自什么地方?

还来不及讲述完所有的往事,你就催促儿女快把酒菜摆上。

冒着夜雨剪来了青鲜的韭菜,呈上新煮的黄米饭让我品尝。

主人感慨见面的机会太难得,开怀畅饮一连喝干了十几杯。

2、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出自《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翻译:天快黑了,大雪要来啦……,能否共饮一杯否?老兄?

3、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出自《客中行 / 客中作》 [唐]李白

翻译:只要主人同我一到畅饮,一醉方休,哪里还管这里是家乡还是异乡?

4、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出自《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翻译: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

5、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出资《游山西村》 [宋]陆游

翻译: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6.【古代宴请宾客一般用什么词】

宴会在宾礼活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因此宴会也不局限于宾礼活动中,《仪礼》中就有“乡饮酒礼”、“燕礼”“公食大夫礼”,都是指不同宴会的场合中所应遵从的礼节.其实,只要有宴会的场合都会有礼节的存在.这里就介绍一些古代宴礼的知识. 说到宴会恐怕最重要的要数迎送和座次了,这方面的礼数相当繁琐,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古人特别讲尊卑之别造成的.就迎宾之礼来说,如果主人与客人的地位尊卑相同的话,那么他要到大门外边去迎接;如果主人身份要尊于客人的话,那么他就应该在门内迎接.如果是君臣之间,那么他们都只需要站在房屋门口的台阶上,君主要在这里,臣子还要向台阶下降一级.古代的房屋都是建在台上的,出门就有台阶,像故宫内的房子都保留了这个习惯.其实故宫就是一个放大的标准庭院,午门就是大门,太和殿就是房屋.跟我们平常说的大门不完全相同.如果客人是不请自到,那么他到大门的时候要“请事”,然后主人才好迎接. 进门的时候也有礼节,宾客要从左边的门进,主人则从右边的门进,要让主人先进门.如果是大臣见了帝王,则应从右门,意思是臣子不能以宾客的身份自居,因为凡宾客都是要受到尊敬的,而帝王的情况是最特殊的,“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有臣子尊敬主子的份儿.进门后还有“三揖”的礼节,即曲揖、北面揖和当碑揖.《仪礼•士昏礼》中说“揖入,至于庙门,揖入,三揖,至于阶三让.”这里出现了一个庙门,需要解释一下,古代正式的会见是在宗庙中的,这是庭院最尊崇的地方,供奉着祖先的地方,凡家族最重要的活动都会在这里举行,也相当于一家之公共场所.后来演变为正屋,祠堂则另辟地方.所谓的三让是指到庙门之前的台阶时,要相互谦让三次.之后,如果尊卑相同时,则要一起上,如果尊卑有别,则尊者先. 送客的时候似乎没有这么繁琐,主人送于门外,要拜两次,客人不需要答拜,离开就行了,注意,客人离开前行时,不应该回头.。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