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士气的诗句昂首挺胸 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出处:欧阳予情《小英姑娘》:“她伸开两手昂首挺胸,狂了似的往外跑。” 昂头挺胸 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参见“昂首挺胸”。 出处:语出欧阳予情《小英姑娘》:“她伸开两手昂首挺胸,狂了似的往外跑。” 彼竭我盈 彼:他,对方;竭:尽;盈:充满。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出处:《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鼓馁旗靡 鼓点无力,旗帜歪倒。形容军队士气不振。 出处:清·魏源《圣武记》卷一:“凡行阵参伍弥缝之际,略觉鼓馁旗靡处,得健锐兵数十屹立其间,则整而复进。” 及锋而试 及:乘;锋:锋利,比喻士气高昂;试:试用。趁锋利的时候用它。原指乘士气高涨的时候使用军队,后比喻乘有利的时机行动。 出处:《汉书·高帝纪上》:“吏卒皆山东之人,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 前歌后舞 原指武王伐纣,军中士气旺盛,后用作对正义而战的军队的颂辞。 2.表示斗志昂扬的词语【踔厉奋发】:形容精神振奋,斗志昂扬。 语典故 成语出处 孙中山《中国革命史·革命之运动》:“其慷慨助饷,多为华侨;热心宣传,多为学界;冲锋破敌,则在军队与会党,踔厉奋发,各尽所能,有此成功。” 词语辨析 近义词 踔厉风发、踔厉骏发 感情色彩 中性词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精神振作 【龙精虎猛】:比喻精力旺盛,斗志昂扬。 出处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二一章:“大家一夜没睡觉,到如今还是~,表现了兄弟姐妹们对地主的仇恨。” 据闻:吃过龙舟饭,便会“~、顺风顺水”,所以每年这个节日,村民们都会聚集起来,一齐吃龙舟饭。 词语辨析 语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人的精神状态 3.形容心情随意,斗志激扬的古代诗句有哪些1. 激扬思壮志,流落叹颓龄。----温庭筠《过孔北海墓二十韵》 2. 临别一取醉,浩歌神激扬。----陆游《古别离》 3.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书愤》 4.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5.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6.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 7.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8.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10.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宋史·王安石列传》 11.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孟子·告子下》 12.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13.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张岱《长歌行》 14.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论语·子罕》 1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形容斗志昂扬成语[精神抖擞] 抖擞:振动,引伸为振作。形容精神振奋。 [欢忻鼓舞] 形容欢乐振奋,感情激动。 [踔厉奋发] 形容精神振奋,斗志昂扬。 [意气风发]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象风吹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欢忭鼓舞] 形容欢乐振奋,感情激动。同“欢忻鼓舞”。 [磨拳擦掌] 形容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也形容激动、气愤的样子。 [欢欣鼓舞] 欢欣:欣喜;鼓舞:振奋。形容高兴而振奋。 [鼓舞欢欣] 形容高兴而振奋。同“欢欣鼓舞”。 [鼓舞欢忻] 形容高兴而振奋。同“欢欣鼓舞”。 [廉顽立懦] 指高尚的节操可以激励人振奋向上。 [摩拳擦掌] 形容战斗或劳动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 [擦拳抹掌] 形容战斗或劳动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同“摩拳擦掌”。 [砥节励行] 指磨砺操守和品行。砥,磨练。励,振奋;振作。 [历精更始] 振奋精神,从事革新。 [奋武扬威] 振奋勇气,施展威风。 [历精为治] 振奋精神,治理好国家。 [历精图治] 振奋精神,力图治理好国家。 [励精求治] 振奋精神,尽力设法治好国家。 [励精图治] 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振奋人心] 振奋:振作奋发。使人们振作奋发。 [神飞气扬] 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慷慨激昂] 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激昂慷慨] 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慷慨激烈] 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同“慷慨激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