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态度不端正的词语有哪些1、敷衍塞责 [ fū yǎn sè zé ] 敷衍:马虎,不认真,表面上应付;塞责:搪塞责任。 指工作不认真负责,表面应付了事。 出 处: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委员共知其事体之难;而严令愿为恪遵;委勘几及年余;始克竣事;半属敷衍塞责。” 2、不求甚解 [ bù qiú shèn jiě ] 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出 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走马观花 [ zǒu mǎ guān huā ] 走马:骑着马跑。 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出 处: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4、心猿意马 [ xīn yuán yì mǎ ] 心意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出 处:《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 5、浅尝辄止 [ qiǎn cháng zhé zhǐ ] 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出 处:清·鼓养鸥《黑籍冤魂》:“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 6、吊儿郎当 [ diào er láng dāng ] 形容仪容不整,作风散漫,态度不严肃或不认真。 2.关于态度端正的名言警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孔丘(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礼记。学记》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刘向(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引自〈说苑〉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 ——桓宽 引自《盐铁论。制议》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 ——张载(北宋哲学家)引自《经学理窟。义理篇》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雪芹(清代文学家)引自《红楼梦》第5回 好问,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随口问,即能得到正确答复,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学问二字,“问”放在“学”的下面。 3.表示淡然人生态度的诗句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 诫子书》 释义: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2、纵使山僧真厌客,淡然相对有维摩。——宋代赵蕃《题中团寺柱》 释义:哪怕真的山中僧侣不喜好宾客;淡如水般的心境去面对,才有达到维摩境界。 3、莫听竹林穿叶声, 何妨徐行且沉吟。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宋代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释义: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 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唐代慧能《菩提偈》 释义: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只要性空,哪会有什么尘埃! 5、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明代杨慎《临江仙》 释义:古往今来的多少事,都付诸于(人们的)谈笑之中。 4.形容工作态度严谨的诗句工作态度严谨的诗句 《冬夜读书示子聿》 (南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总是不遗余力的,即使这样,也是从年轻开始就下苦功夫且不断努力,直至老年方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显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自己亲身的实践。 纸上得来的东西感受总不是很深刻。要真正弄明白其中的深意,往往来自与生活实践中自身的真实体验,很多东西都是自己碰过壁,吃过苦头,走过弯路,才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运用在教育小孩方面,教育不通的地方,只有放手让小孩自己去闯,让小孩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在吃苦受累中摸索成长。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由南宋诗人陆游晚年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一首哲理诗,饱含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理念,也寄托了诗人对子女的殷切期望。 5.表示态度端正的词表示态度端正的词: 志洁行芳——志向高洁,bai品行端正。 真心实意——态度端正诚恳,没有虚du假。 真心诚意——态度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正心诚意——原是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现也泛指心地端正诚恳。 正身清zhi心——端正自己的言行,清静内心。比喻修身养性。 正身率下——端正自身,为下属dao表率。 抱诚守真——志在真内诚,恪守不违。 玉洁冰清——象玉那样洁白,象冰那样清净。形容人心地纯洁,品行端正。 开诚相见——形容待人态度端正诚恳,容显示出真心实意。 6.关于态度的诗句1. 机里藏机,变外生变,智巧何足恃哉.————洪应明《菜根谭》 2.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诸葛亮《舌战群儒》 3.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方圆并用.————洪应明《菜根谭》 4.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篇》 6.不因喜怒举兵,勿以思怨用人.————《孙子兵法》 7.无求备于一人.————《论语》 8.齿刚则折,舌柔则刚.柔必胜刚,弱必胜强.————子路《忍经》 9.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弱.————老子《道德经》 10.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曹操《礼让金》 11.处事让一步为高,退步即为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则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洪应明《菜根谭》 12.不与人争者,常得多利,退一步者,常进百步.————吕本中《官箴》 13.处利让利,处名让名,淡然恬然,方不与世忤.————吕坤《呻吟语》 14.愚者喑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荫.————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15.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庄子《庄子.天地》 16.盖众川合流,务欲以成其大;土石并砌,务以实其坚.是故大愚若愚焉耳.————李哲《焚书.卷三》 17.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 18.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李白《相各歌辞.梁甫吟》 19.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貌若愚.————老子《道德经》 20.谋无常形,以诡诈为道,变化之妙,可谓万千.————曹操 21.圣智之谋,非揣情隐匿,无可索之,也谋之大本也,而说之法也.————《鬼谷子》 22.多算胜,少算不胜.————《孙子兵法》 23.益者三友.友直,友凉,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论语》 24.误交真小人,其害犹浅;误交伪君子,其祸为烈矣.————纪晓岚《训大儿》 25.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 2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 2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杜甫 2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颜真卿 30.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31.君子之所以取远者,则必有所持,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苏轼 32.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一切绪烦恼,皆从不忍生.莫之大祸,起于斯须之不忍.————王安石 33.愤欲忍与不忍,便见有德无德.————荀子 34.人无信不立.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孔子《论语》 35.信,国之宝矣,民之所凭也.————冯梦龙《东周列国传》 36.以德服人,天下欣戴;以力服人,天下怨望.————范仲淹《范正公文集》 37.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洪应明《菜根谭》 38.德者,事业之基.————洪应明《菜根谭》 39.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岳飞 40.公则无不明,正则无不达.————王阳明 41.公生明,偏生暗.————荀子 42.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43.心,是身体的主宰.天子以天受命于心,心不正则天下混乱;诸侯以国受命于心,心不正则国灭;平凡人 身体受命于心,心不正则受杀害.————孔子 7.有哪些形容“不言不语淡然处之”态度的古诗形容“不言不语淡然处之”态度的古诗 1.《喜迁莺·利名抛却》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利名抛却。入广莫乡闾,委蛇盘礴。水曲山隈,烟村云屋,随分葛衣藜藿。任他玉堂轩冕,争似茅庐丘壑。志廖廓。向东篱消遣,西园吟酌。绵邈。无为作。不遇个人,何处谈玄略。书笈琴囊,石坛瓦鼎,此外并无真乐。幽雅淡然风范,端的凭谁光烁。自消索。有一溪松月,千年猿鹤。 2.《念奴娇·霜威凄紧》 年代: 宋 作者: 向滈 霜威凄紧,政悲风摇落,千山群木。十里清香方盛赏,岩桂娇黄姹绿。九畹衰业,东篱落蕊,到此成粗俗。孤标高远,淡然还媚幽独。憔悴诗老多情,问佳人底事,幽居空谷。日暮天寒垂翠袖,愁倚萧萧脩竹。林下神情,月边风露,不向雕栏曲。殷勤惟有,篆烟留得馀馥。 3.《诉衷情·闲中一弄七弦琴》 年代: 宋 作者: 张抡 闲中一弄七弦琴。此曲少知音。多因淡然无味,不比郑声淫。松院静,竹林深。夜沈沈。清风拂轸,明月当轩,谁会幽心。 4.《木兰花慢·幽栖身懒动》 年代: 宋 作者: 张炎 幽栖身懒动,邃庭悄、日偏长。甚不隐山林,不喧车马,不断生香。澄心淡然止水,笑东风、引得落花忙。慵对鱼翻暗藻,闲留莺管垂杨。徜徉。净几明窗。穿窈窕、染芬芳。看白鹤无声,苍云息影,物外行藏。桃源去尘更远,问当年、何事识渔郎。争似重门昼掩,自看生意池塘。 5.《醉蓬莱·过灵香一炷》 年代: 宋 作者: 仲殊 过灵香一炷,燕馆清虚,晚窗风细。雨入园林,荡凝烟摇曳。天上春融,暖移残腊,早信音来至。宫粉龙香,一时捻入,江梅轻蕊。 人在瑶山,九仙书府,静与义皇,澹然相对。锦琴无声,鼓一轩和气。丹枝高枝,旧香芬馥,惹赐袍春翠。再揖文章,声名定与,渊云相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