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四川的诗句《蜀道难》 噫吁嚱(yī xū xī),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fú),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sài)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 ···· ···· 全篇都是写四川····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出国游。 ···· 李白出蜀时作,明显是写四川··· 《巴蜀行吟》 蜀道难行蜀僧行, 蜀相开国蜀女倾。 治乱兴亡多少事, 自有英雄唱大风。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书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 《天边行》 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陇右河源不种田, 胡骑羌兵入巴蜀。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鹙后鸿鹄。 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 《游子》 巴蜀愁谁语,吴门兴杳然。九江春草外,三峡暮帆前。 厌就成都卜,休为吏部眠。蓬莱如可到,衰白问群仙。 《南乡子 二阕四川道中作》 蜀道古来难。数日驱驱兴已兰。石栈天梯三百尺,危栏。应被旁人画里看。两握不曾乾。俯瞰飞流过石滩。到晚才知身是我,平安。孤馆青灯。 《漫兴》 其二 关下险固凭三辅,陇右勾连接四川。 簇簇楼台悬日月,盈盈花草烂云烟。 飚回海上沙飞雪,雨足江南水拍天。 可笑华山陈处士,风流文采却贪眠。 恩,写四川的诗很多啊,···光李白的就很多,你在找下吧···· 2.形容川菜的诗句有哪些1、《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 杜甫 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终思一酩酊,净扫雁池头。 白话文释义:喝点高度酒,吃点江中的鱼,喝他一醉方休,结果少了雁池头这道菜。 2、《火锅煮辣吟》 卢青山 漫洒鸳锅椒一斗,灼息翻滚乱丝柳。 汹汹沸水血红浪,铁碗盛来当烈酒。 白话文释义:一眼望去,在鸳鸯锅中光辣椒就有一斗,翻滚起来好像柳条一样。滚烫的沸水像血一样红,用铁碗盛来可以当烈酒。 在古代,辣椒进入了不缺盐的四川之后,就开发出了自己作为食材的全部潜能,并且是与花椒一起,开创了属于川菜的“绝代双椒”的一个时代。 川菜的辣椒里,还有着各种不同程度的一个档次,在经过四川人的巧手搭配之后,就变化出了千般勾魂的滋味。辣椒与花椒的结合,形成了川菜麻辣兼备的格局,也就此确定了川菜进化的一个方向。 作为川菜中独有味型之一,麻辣也算得上是川菜中最正宗、最经典的一种辣,鲜明而不张扬,爽辣而不热燥,这就是麻辣的一个特点。 扩展资料: 川菜的发展 川菜系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菜系,其发源地是古代的巴国和蜀国。据《华阳国志》记载,巴国“土植五谷,牲具六畜”,并出产鱼盐和茶蜜;蜀国则“山林泽鱼,园囿瓜果,四代节熟,靡不有焉”。 当时巴国和蜀国的调味品已有卤水、岩盐、川椒、“阳朴之姜”。在战国时期墓地出土文物中,已有各种青铜器和陶器食具,川菜的萌芽可见一斑。 烹饪业的进步和发展,使蜀中的专业食店、酒肆增多。“文君当垆,相如涤器”,则是进步和变化的佐证。这时专业烹饪人员增多,烹饪技术突飞猛进。 更重要的是聚居于城市的达官显宦、豪商巨富、名流雅士越来越讲究吃喝享受。他们对菜的式样、口味要求更高,对川菜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川菜 3.形容四川文化的诗句中国文化巨匠郭沫若曾就读于石室中学。 他在《蜀道奇》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文翁治蜀文教敷,爰产杨雄与相如。 诗人从此蜀中多, 唐有李白宋有苏。 蜀 道 难 李白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树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う,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鬼,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