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不想当官的古语诗句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表示不愿当官。 还有苏轼不想当官的诗如下: 《和子由渑池怀旧》宋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苏轼不想当官? 最主要的一点是党争, 当初王安石变法时 苏轼反对,后来被贬到地方后发现有些变法确实对百姓有利,想支持的时候,司马光代表的旧党又登台了,旧党排斥新政,并且全部废除了。这时苏轼上书反对,结果又被贬了,这两次弄的苏轼,里外不是人,也对苏轼的本心造成打击,所以产生了上述想法。 供参考。 2.形容做官的诗句有哪些1. 《醉太平·堂堂大元》 年代: 元 作者: 元无名氏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 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 贼做官,官做贼,哀哉可怜。 2. 《沁园春·看做官来》 年代: 宋 作者: 赵必? 看做官来,只似儿时,掷选官图。如琼崖儋岸,浑么便去,翰林给舍,喝采曾除。都一掷间,许多般样,输了还赢赢了输。回头看,这浮云富贵,到底花虚。吾生谁毁谁誉。任荆棘丛丛满仕途。叹塞翁失马,祸也福也,蕉间得鹿,真欤梦欤。何怨何尤,自歌自笑,天要吾侪更读书。归去也,向竹松深处,结个茅庐。 3. 《桐庐县》 年代: 宋 作者: 胡仲弓 富春山下桐庐县,江水萦回千万峰。 县宰何人真解事,做官来向画图中。 4. 《和薛仲止渔村杂诗十首》 年代: 宋 作者: 刘黻 甘友渔樵懒做官,静占时事转艰难。 近来地气如南瘴,腊月梅花不识寒。 5. 《赠道士阮太虚何存斋》 6. 年代: 宋 作者: 谢枋得 7. 六道四生苦,何人不烦恼。 官人自做官,道人自修道。 相逢不下马,各自寻蓬岛。 前生非亲契,今生如何好。 本来无因缘,安得有果报。 来非人捉来,到是天送到。 我若不呈丑,道教一齐倒。 春风缚不住,秋月蚀愈皎。 莫登时贵门,谈天恨欠早。 对面不相识,开口便激恼。 譬如弄杂剧,徒取傍人笑。 道我是风颠,知我已明了。 莫愁我饥渴,天厨食天饱。 真宰善解家,未敢与道。 8. 《上众官》 年代: 宋 作者: 郑广 郑广有诗上众官,文武看来总一般。 众官做官却做贼,郑广做贼却做官。 9. 《渔妇词》 年代: 明 作者: 秋江湛公 阿侬住在太湖边,出没烟波二十年。 不愿郎身做官去,愿郎撒网妾摇船。 3.形容做官的成语:形容做官的诗句【弹冠相庆】 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依流平进】 流:品级;依流:依照品级;平进:循序渐进。指做官按照资历一步步提升。 【学而优则仕】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子夏悬鹑】 鹑:鹑鸟尾秃有如补绽百结。指子夏生活寒苦却不愿做官,衣服破烂打结,披在身上像挂着的鹑鸟尾一样。形容人衣衫褴褛,生活困顿却清高自持,安贫乐道。 【肥遁鸣高】 退隐不做官,自以为清高。 【功遂身退】 指功成名就之后就退隐不再做官。同“功成身退”。 【策名就列】 书名于策,就位朝班。意指做官。 【朝野上下】 朝野:指朝廷和民间;上下:从中央到地方。指从中央到地方,从做官的到老百姓。 【箕山之志】 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骑鹤上扬州】 后因以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 【福禄双全】 福:福气;禄:俸禄。既有福气,又做官,享受俸禄。 【箕山之节】 箕山: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节:名节,节操。指归隐以保全节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山之操”。 【凤毛济美】 旧时比喻父亲做官,儿子能继承父业。 【清风两袖】 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箕山之操】 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遁世幽居】 指避世而深居不做官。同“遁世隐居”。 【重珪迭组】 指世代连续做官。 【拔葵去织】 比喻做官的不与人民争利。 【骑鹤望扬州】 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 【急流勇退】 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却。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时为了避祸而及时引退。 【两袖清风】 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骑上扬州鹤】 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 【重圭叠组】 指世代连续做官。 【布衣韦带】 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报效君主;辞官隐退时,就反省自己,以弥补过失。 【出山泉水】 出山:比喻出仕。旧指做了官的人,就不象未做官时那样清白了。 【难进易退】 意思是做官前要再三考虑,去官时唯恐不速。 【返我初服】 返:归还;初服:未做官时的衣服。比喻辞官归隐。 【骑鹤上维扬】 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 【骑鹤上扬】 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 【遁世隐居】 指避世而深居不做官。 【骑扬州鹤】 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 【居官守法】 旧指做官要遵守法律法规。 【无官一身轻】 不做官了,感到一身轻松。封建官僚官以后常用这句话来自我安慰。现也泛指卸去责任后一时感到轻松。 【重珪叠组】 指世代连续做官。 【骑鹤扬州】 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 【簪缨世胄】 指世代做官的人家. 【骑鹤维扬】 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 4.李白写下了什么诗来表达自己不屑做官的情感《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最后的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描写陶渊明不愿做官爱田园的诗句陶渊明二十岁时,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 但已经有不愿做官爱田园的诗句了。《饮酒》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即是回忆他的游宦生涯。 在此阶段他为生活所迫出任的低级官吏详情已不可考。在短暂的居家生活后,二十九岁时,他出任州祭酒(此官职具体负责事务尚待考),不久便不堪吏职,辞官归家。 不久,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辞却了此事,依旧在家闲居。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渊明加入桓玄幕。 隆安四年初(公元400年)奉使入都,五月从都还家,于规林被大风所阻,有诗《庚子岁五月从都还阻风规林》,表达了他对归家的渴望和对园林对旧居的怀念。一年后因母丧回浔阳居丧。 三年丁忧期满,渊明怀着“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观念再度出仕,出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此时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想为官一展宏图,可在出仕后却仍然眷念田园,“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三月,渊明为建威将军刘敬宣参军,经钱溪使都,有《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云:“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动荡于仕与耕之间已有十余年,他已厌倦了也看透了官宦生活。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 十一月,程氏妹卒于武昌,渊明作《归去来兮辞》,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直至生命结束。此时的渊明,政治态度入于明确的时期,思想上也入于成熟的时期。 不同于之前的躬耕生活,这时的他是有意识的了:他这样做,而且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以往的田园生活似乎是中小地主,此时却是劳力出的更多,也就是更接近于一般农民的生活。 期间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文,如《归园田居》五首、《杂诗》十二首。义熙四年(公元408年)六月中,渊明家中火灾,宅院尽毁,被迫迁居。 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朝廷诏征他为著作佐郎,渊明称病没有应征。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王弘为江州刺史,约于此年或稍后一二年结交渊明,二人之间有轶事量革履、白衣送酒。 元嘉元年(公元424年),颜延之为始安太守,与渊明结交,有轶事颜公付酒钱。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檀道济听闻渊明之名,去看望他,赠以粱肉,并劝他出仕渊明却拒绝了他,所赠粱肉也没有收下。 同年,渊明卒于浔阳。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后世称“陶靖节”。 [9-10]。 6.描写陶渊明不愿做官爱田园的诗句陶渊明二十岁时,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但已经有不愿做官爱田园的诗句了。 《饮酒》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即是回忆他的游宦生涯。在此阶段他为生活所迫出任的低级官吏详情已不可考。在短暂的居家生活后,二十九岁时,他出任州祭酒(此官职具体负责事务尚待考),不久便不堪吏职,辞官归家。不久,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辞却了此事,依旧在家闲居。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渊明加入桓玄幕。隆安四年初(公元400年)奉使入都,五月从都还家,于规林被大风所阻,有诗《庚子岁五月从都还阻风规林》,表达了他对归家的渴望和对园林对旧居的怀念。一年后因母丧回浔阳居丧。三年丁忧期满,渊明怀着“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观念再度出仕,出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此时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想为官一展宏图,可在出仕后却仍然眷念田园,“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三月,渊明为建威将军刘敬宣参军,经钱溪使都,有《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云:“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动荡于仕与耕之间已有十余年,他已厌倦了也看透了官宦生活。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十一月,程氏妹卒于武昌,渊明作《归去来兮辞》,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直至生命结束。此时的渊明,政治态度入于明确的时期,思想上也入于成熟的时期。不同于之前的躬耕生活,这时的他是有意识的了:他这样做,而且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以往的田园生活似乎是中小地主,此时却是劳力出的更多,也就是更接近于一般农民的生活。期间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文,如《归园田居》五首、《杂诗》十二首。义熙四年(公元408年)六月中,渊明家中火灾,宅院尽毁,被迫迁居。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朝廷诏征他为著作佐郎,渊明称病没有应征。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王弘为江州刺史,约于此年或稍后一二年结交渊明,二人之间有轶事量革履、白衣送酒。元嘉元年(公元424年),颜延之为始安太守,与渊明结交,有轶事颜公付酒钱。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檀道济听闻渊明之名,去看望他,赠以粱肉,并劝他出仕渊明却拒绝了他,所赠粱肉也没有收下。同年,渊明卒于浔阳。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后世称“陶靖节”。[9-10] 7.不愿意当官的古文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里为我们讲了一个皇帝与“老百姓”的故事—— 严子陵先生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老朋友,平时按照道义原则互相尊重,等到光武帝登上皇帝的宝座,获得圣人所说的大好时机,使天下亿万男女成为他的臣仆和婢妾,天下还有谁超过他呢?只有严先生拿自己的清高节操压倒他。严先生拒绝封官,回到富春江,这种行为符合圣人所说的清高,把高大的车子、贵官戴的帽子看得跟污泥一样,天下还有谁超过他呢?只有光武帝按照朋友礼节很谦恭地接待他。别人都追求名利,严先生独不肯为官,重视自己的生活态度。以高贵的身份尊敬地位低贱的人,就会获得人民的爱戴。光武帝做到了这一点,原来严先生的思想是高出于日月之上的;光武帝的度量,是把天地都包括了。不是严先生,光武帝不能成为伟大;没有光武帝,严先生不能成为高尚的人物! 严子陵一介“白身”,却能以自己的清高节操“压倒”统治万民的皇帝!这种“压制”的确高尚;光武帝甘心被“压”,以礼待人,也的确是伟大的君王!历代当官的,不论官大官小,都是他统治那一个地方的“人头”、“人王”,老天老大,他就是老二,天不怕地不怕,他们能怕谁?但当他们面对那些不畏强权、不为高官厚禄而折腰的名人贤士;面对那些清高自律,无欲无悔的正人君子;面对那些刚正不阿、宁折不屈的英勇武士;面对那些敢说敢讲,不留情面的贤人志士……他们也不得不低下高昂的头,以胆怯的、以敬畏的、以谨慎的态度去以礼相待。除暴君、昏君、庸君可对他们乱捕、乱逮、乱关、乱打、乱刑、乱处死以外,只要稍有官德的人,都要以尊重之心去对待这些正人君子,以求自己有个好名声、好德行、好节操!清官、有德行的官更是如此,他们把尊重、敬畏有才能的人,特别是尊重、敬畏那些无职、无权的平民百姓的有才能的人,作为修身养德的一个重要行为。不然,刘备三顾茅庐,也决不是单单为了寻找一个军师!这一步做好了,可以取信于天下,让更多的名人志士投奔到自己的帐下,扩大自己的阵营,传扬自己的美德,利于争霸天下,英名千古流芳!不这样做,他们什么也不会得到! 那些贤明人士,有了圣明君主的尊贵礼遇,身份更加高大,德行更加纯洁,行为更加神圣!他们一方面烘托了君主的圣明,又依靠圣明的君主而达到自己的高尚和伟大!他们不怕君主不用他们,你越不用他们,他们就愈高大、愈清高,反而说明君主的无能与昏庸!在这些人面前,君主用他们、尊重他们,说明他们的才能出众,学识显赫!君主不用他们并不影响他们才能的远播与圣洁。君主在他们面前与其让自己处于“昏庸”、“无能”之地,不如去尊重、敬畏他们,能用的赋于他们高官,不能用的以尊贵的礼节去对待他们,使自己在这些伟大的人才衬托下,也高尚和伟大起来!这就是领导“怕”——尊重、敬畏人才的真正原因! 圣明的君主没有伟大的人才辅佐、衬托是不能成为圣明的;伟大的人才如没有圣明的君主的尊重、重用,也是不能成其为伟大的!只有两者相依相辅、相映成辉,这圣明和伟大才能在历史的画册上,点缀出华丽、秀美的篇章!脸上的灰尘带着时间的子孙,身上的汗体带着泪水的轮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