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光之教堂的诗句

1.形容“教堂”的句子有哪些

1. 教堂与坟墓都有十字架;而且,许多教堂都盖在坟墓旁边;照耀着教堂的月光,也同样照在坟墓上。这个世界如实地显露着平等,没有分别的真相,只是人心的向往,使世界也不同了。——林清玄《教堂与坟墓》

2. 将爱形容为美丽的,是不了解爱的人;将爱形容为丑陋的,是自以为了解爱的人。——市丸银《死神》

3. 时钟 ,在教堂里栖息 ,沉静地嗑着时辰。——顾城《我会像青草一样呼吸》

4. 我想花一辈子学语文 ,来形容怎么爱一个人

5. 我和你的距离,泰戈尔也形容不出。

6. 机场比婚礼的殿堂见证了更多真诚的吻,医院的墙比教堂听到了更多的祈祷。——Shreya Ayanna Chaudhary

7. 事实上,机场比婚礼殿堂见证了更多真挚的亲吻,医院的墙壁比教堂聆听了更多祷告。

8. 我的中学对面是一座著名的教堂。青青的灰,苍苍的白。暮色里总有各种人抬起头看它。它的锋利的尖顶啊,穿透了尘世。尖尖的顶子和黄昏时氤氲的雾霭相纠缠,泛出墨红的光朵。

9. 它是上帝的产物,豪华而宏伟。它是人们的信仰,干净而。利落。

10. 法国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的玫瑰窗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

2.理查德

禧年堂的得名是因为它是罗马地区第50座新教堂。

据说罗马今后还将计划修建15座教堂。教堂所在地距离罗马市中心6英里,附近是一片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中低收入居民住宅楼以及一座公共花园。

教堂建筑面积108414平方英尺,包括教堂和社区中心,两者之间用4层高的中庭连接。建筑材料包括混凝土、石灰华和玻璃。

三座大型的混凝土翘壳高度从56英尺逐步上升到88英尺,看上去像白色的风帆。玻璃屋顶和天窗让自然光线倾泻而下。

夜晚,教堂的灯光营造出一份天国的景观。与周围环境有机结合,特别是三片弧墙的闪亮一笔,使建筑脱胎换骨,室内光线经过弧墙的反射,一定显得静谧和洒脱。

“白”是迈耶建筑不可缺少的元素,而白的墙就像画纸,光影就在其上自由的作着移动的图画。 “白”是迈耶的作品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尽管白色派的建筑未必白,就迈耶而言,这个称号却是名副其实的,在以色彩浓艳的墙,红黄蓝绿的管线,眼花缭乱的装饰为标志的种种时髦设计面前,他的白色建筑自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派。与二战后开始流行的暴露材料本色的设计相反,他做的白色光洁表面具有明显的非天然效果。

这就是迈耶建筑的特点,也是他建筑的魅力所在——纯净。然而,纯净不等于单调,精练的设计可以同时是一个富于艺术表现力的设计,如果说密斯(Mise Van der Rohe)后期那些钢加玻璃的大空间给人于冷峻之感,那么迈耶的作品却有另一番情调。

虽然他的局部素材来自于现代建筑,整体却没有枯燥的气氛,原因在于内外某些部分的体量被巧妙地增减,赋予建筑明显的雕塑风味。一个个新颖的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在以直线为主,不时穿插曲线的几何体中,透过比例优雅的玻璃墙面,清楚地显现出内部的景象,这些又纵深感的空间与白色实墙的交替更迭,产生了某种特殊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它们不是出自同一构图因素的多次重复,也不是出自单方面强调水平或垂直感,而是通过某种内在的呼应起作用,使他的建筑充满了某种艺术的品味,让人有一种舒适,柔和的感觉,也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

迈耶的作品以“顺应自然”的理论为基础,他表面材料常用白色,以绿色的自然景物衬托,使人觉得清新、脱俗。他善于利用白色表达建筑本身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

在建筑内部运用垂直空间和天然光线在建筑上的反射达到富于光影的效果。他以新的观点解释旧的建筑语汇,并重新组合于几何空间。

他特别主张回复到20年代荷兰风格派和勒•柯布西耶倡导的立体主义构图和光影变化,强调面的穿插,讲究纯净的建筑空间和体量。

3.对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和水之教堂的评价

水的教堂位于北海道夕张山脉东北部群山环抱之中的一块平地上。从每年的12月到来年4月这里都覆盖着雪,这是一块美丽的白色的开阔地。我们在场里挖出了一个90m*45m的人工水池,从周围的一条河中引来了水。水池的深度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以使水面能微妙地表现出风的存在,甚至一阵小风都能兴起涟漪。

面对池塘,设计将两个分别为10m方和15m见方的正方形在平面上进行了叠合。环绕它们的是一道“L”型的独立的混凝土墙。人们在这道长长的墙的外面行走是看不见水池的。只有在墙尽头的开口处转过180°,参观者才第一次看到水面。在这样的视景中,人们走过一条舒缓的坡道来道四面以玻璃围合的入口。这是一个光的盒子,天穹下矗立着四个独立的十字架。玻璃衬托着蓝天使人冥思禅意。整个空间中充溢着自然的光线,使人感受到宗教礼仪的肃穆。接着,人们从这里走下一个旋转的黑暗楼梯来到教堂。水池在眼前展开,中间是一个十字架。一条简单的线分开了大地和天空、世俗和神明。教堂面向水池的玻璃面是可以整个开启的,人们可以直接与自然接触,听到树叶的沙沙声、水波的声响和鸟儿的鸣唱。天籁之声使整个场所显得更加寂静。在与大自然的融合中,人们面对着自我。背景中的景致随着时间的转逝而无常变幻。……

在一系列教堂的设计中,我思考着神圣空间。我问自己,对我来说神圣空间意味着什么?在西方,神圣空间是形而上的。然而,我深信神圣空间与自然存在着某种联系,而这与日本式的泛灵论或泛神论无关。我思想中的自然是与原生的自然不同的。对我而言,神圣所关系的是一种人造自然或建筑化的自然。我认为,当绿化、水、光和风根据人的意念从原生的自然中抽象出来,它们即趋向了神性。正在建造中的光的教堂表现的是光这种自然元素的建筑化和抽象化。空间几乎完全被坚实的混凝土墙所围合。内部是真正的黑暗。在那样的黑暗中飘浮着一道十字架的光线,这就是全部。墙上的裂 赋与空间以张力并使之神化,它们抽象地渲染着已经建筑化了的室外光线。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