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一个地方地理位置优越的诗词有哪些一、《望天门山》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翻译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二、《蜀道难》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翻译 离天不满一尺的险峻高峰,枯松倒挂的悬崖峭壁,飞流瀑布撞击着巨石在山谷中滚动,发出雷鸣般的轰响。这样危险的地方,你这位远道之人为什么还非要来这里不可呀? 更不消说那峥嵘而崔嵬的剑阁了,在这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及鉴赏: 1、《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春夏之交,二十五岁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初次经过天门山所作。 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 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 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2、《蜀道难》 有学者认为这首诗可能是天宝元年至三年(742至744年)李白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测之手;也有学者认为此诗是开元年间李白初入长安无成而归时,送友人寄意之作。 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63035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 2.形容地理位置的诗句有望天门山 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秦州杂诗 杜甫 满泪悲生事,因人做远游。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灰。 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 钱唐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3.形容武汉地理位置的诗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中的“一桥”指的是武汉长江大桥,“堑”的意思是交通的沟。“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意为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以后,长江天险成为通畅的大路。 对武汉长江大桥的评价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称之为“一桥飞架南北,大堑变通途”,它形象地描述武汉长江大桥的雄伟气势及其在我国南北交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明末清初,汉口已与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并列为全国四大名镇,海外誉为“东方芝加哥”。汉口的港口贸易运输业颇为发达,成为我国内河最大的港口,有“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吴琪诗)状其景,“居民填溢商贾辐楼,为楚中第一繁盛处”。 4.【有关于地理的成语【地利人和】:地利:地理的优势;人和:得人心.表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群众基础.【东南形胜】:形胜:地理条件优越.指东南地方山清水秀,风景宜人.【画地成图】:在地上画出地图,来说明山川河流等地理形势.形容信手拈来,才能出众.【凭山负海】:凭:依靠;负:背倚.依凭山峦,背倚大海.形容十分优越的地理条件.【人地生疏】:人事不熟,地方陌生.指初到一地,对当地的人事和地理都不熟悉.【上得天时,下得地利】:指作战既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又有优越的地理形势作依托.也形容办事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极为有利.【谈天论地】:谈论天文地理.形容博学多识.【天时地利人和】:指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心的向背.【形胜之地】:形胜:地势优越便利.指地理形势有利的地方.【形胜之国】:形胜:地理形势优越.指地势优越的国家.【咽喉要地】:一种军事地理形势.指军事上像咽喉一样十分要害的地方.【依山傍水】: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倚山傍水】:倚:依靠;傍:临近.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