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

一、描写松竹梅岁寒三友的古诗有哪些

《青松》 作者:陈毅元帅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咏寒松诗》(南朝)范云

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

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

《赠从弟》(三国)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扶风歌》(汉乐府)刘琨

南山石嵬嵬。松柏何离离。

上枝拂青云。中心十数围。

洛阳发中梁。松树窃自悲。

斧锯截是松。松树东西摧。

特作四轮车。载至洛阳宫。

观者莫不叹。问是何山材。

谁能刻镂此。公输与鲁班。

被之用丹漆。熏用苏合香。

本自南山松。今为宫殿梁。

南轩松

【唐】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唐·李贺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栽堪钓绵鳞。

咏东湖新竹 (宋.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题刘秀才新竹 杜牧

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梅花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山园小梅 林逋 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唐·王维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万望采纳

二、描写岁寒三友的古诗各三首,简短一点,要有诗名,作者,

松:大雪压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苍松怪石图题诗李方膺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乔乔.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川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松树 白居易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梅:墨梅图题诗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竹:墨竹图题诗郑燮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管情.咏竹 谢眺 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三、关于岁寒三友的诗句

诗中“竹”

①竹石(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②《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③《官舍竹》(宋·王禹)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④《元佑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同景文义伯圣途次元伯固蒙仲游七宝寺题竹上》(苏轼)

⑤结根岂殊众,修柯独出林。孤高不可恃,岁晚霜风侵。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

诗中“梅”

①《山园小梅》(宋•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②《早梅》(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③《卜算子· 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④《卜算子 ·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⑤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诗中“松”

①《饮酒》(陶渊明)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②《青松》(陈 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③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尽日,寒尽不知年。

四、关于岁寒三友的诗句

诗中“竹” ①竹石(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②《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③《官舍竹》(宋·王禹)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④《元佑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同景文义伯圣途次元伯固蒙仲游七宝寺题竹上》(苏轼) ⑤结根岂殊众,修柯独出林。孤高不可恃,岁晚霜风侵。

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 诗中“梅” ①《山园小梅》(宋•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②《早梅》(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③《卜算子· 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④《卜算子 ·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⑤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诗中“松” ①《饮酒》(陶渊明)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②《青松》(陈 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③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尽日,寒尽不知年。

五、有什么关于岁寒三友的古诗

1、岁寒三友——松 《赠王桂阳》南北朝:吴均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

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 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

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 释义: 一棵幼松刚刚出土,就被丛生的杂草埋住。

没能看到它那笼聚云气的心志,谁能知道它有不畏霜雪的傲骨。 软弱的枝干随时可能遭受摧残,纤细的茎叶容易受到轻藐欺侮。

应当让它长成参天大树,为你御寒遮暑。 2、岁寒三友——竹 《新竹》清代: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下年 一作:明年) 释义: 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3、岁寒三友——梅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宋代: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释义: 百花凋零,独有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媚艳丽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

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 寒雀想飞落下来时,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会消魂失魄。

幸喜我能低声吟诵,和梅花亲近,不用敲着檀板唱歌,执着金杯饮酒来欣赏它了。 4、岁寒三友——松 《书院二小松》唐代: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释义: 一双幽暗的松树在尘世出现,数粒稚嫩而翠绿的小松初生的枝叶挂在二尺高的松树上。

从此静静的书窗外可以听这细微的松声,如琴声一般常伴着读书人。 5、岁寒三友——梅 《蓦山溪·梅》宋代:曹组 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梅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

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释义: 洗却胭脂铅粉,自有天然态度。一枝疏梅斜出竹外,有如佳人绝代,天寒日暮独倚修竹。

黄昏院落,幽芳都无人赏,风细细,雪垂垂。更冷落了江头梅树芬香。

月下疏影多么清雅,梦中却禁不住心神惆怅,待到梅子欲黄时节,又该是阴雨连绵令人断肠。梅花一世孤芳自赏,让有情人愁闷悲伤,可知道为了你,我像沈约般瘦损异常?。

范文涉及成语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