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不解风情的男人的诗印象中有以下两首诗词含蓄地表现女子对男子不解风情的嗔怪: 《杨柳枝》 【唐】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 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 入骨相思知不知。 《玉楼春》 【宋】欧阳修 沈沈庭院莺吟弄。日暖烟和春气重。绿杨娇眼为谁回,芳草深心空自动。 倚阑无语伤离凤。一片风情无处用。寻思还有旧家心,蝴蝶时时来役梦。 另外,琼瑶的言情小说《白狐》中,白吟霜有一段琴曲表现得比较直白: “知否?知否?我为何不卷珠帘,懒得拈针挑绣? 知否?知否?我有几千斛闷怀?几百种烦忧? 知否?知否?多少恨才下心头,却上眉头! 知否?知否?看它春色年年,我的芳心依旧! 知否?知否?一片心事难出口,谁怜我镇日消瘦? 知否?知否?恨个人心意如铁,我终身休配鸾俦! 知否?知否?身如飘萍难寄,心事尽付东流! 休休,似这般不解风情,辜负我一番琴奏!” 2.形容不解风情的男人的诗《越人歌》中“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玉楼春》”倚阑无语伤离凤。一片风情无处用。 “等诗句都可形容不解风情的男人。《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山有木兮木有枝”是一个比兴句,既以“山有木”、“木有枝”兴起下面一句的“心说君”、“君不知”,又以“枝”谐音比喻“知”。 在自然界,山上有树树上有枝,顺理成章;但在人间社会,自己对别人的感情深浅归根到底却只有自己知道,许多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对别人的感情难以完全表达,因此越人唱出了这样的歌词。《越人歌》和楚国的其他民间诗歌一起成为《楚辞》的艺术源头,是中国最早的翻译作品,体现了不同民族人民和谐共处的状况,表达了对跨越阶级的爱情的抒歌。 其古越语发音在汉代刘向《说苑》中有记载。按《史记·楚世家》,灵王十二年( 公元前529 年),子比趁其兄灵王在外,杀了留守的太子,自立为王,其弟子哲当了令尹;但政变仅十余日即失败。 所以子哲泛舟新波(破)不像是在当令尹之时,而应该是在此之前。比照襄成君的情形来看,子哲还可能是在初至封地鄂之时举行舟游。 而榜枪越人则以认识新来的领主并为之效劳为荣。在盛会上,越人歌手对鄂君拥楫而歌。 一位懂得楚语的越人给子皙翻译道:“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子皙被这真诚的歌声所感动,按照楚人的礼节,双手扶了扶越人的双肩,又庄重地把一幅绣满美丽花纹的绸缎被面披在他身上。《玉楼春》沈沈庭院莺吟弄。 日暖烟和春气重。绿杨娇眼为谁回,芳草深心空自动。 倚阑无语伤离凤。一片风情无处用。 寻思还有旧家心,蝴蝶时时来役梦。春日暖照,和风习习,庭院深深,风卷绿扬,芳草萋萋,倚着栏杆芳心自伤,我一片风情却无所寄托,只能空自梦想自己变为蝴蝶,回到旧时。 《玉楼春》是欧阳修组词中的一首,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 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 领导了北宋诗**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3.形容女子内外兼修的句子最准确的是这两句: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离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 下面是附带:风过不折 雨过不污躯有节 而少蔓枝 数丈傲骨通透叶似剑锋而不外露 微垂亦不自卑任而东西南北风 屹立不摇 纵使古今万世愁 一肩担尽竹 有节 有千节虽清瘦却挺拔风过不折 雨过不浊千击万磨仍坚韧君 当如竹古今之人 常合称梅 兰 菊 竹为四君子除非不和此流 少有异同而已梅 凌寒独开 冷香暗送 虬枝嶙峋 一树风华白梅傲霜 红梅泣血枉三尺寒江载进万里步伐 却难复落花之情事过时 梅雨纷纷 嫣然落尽 芳魂已归离恨天忆其去 便从万般无奈 虽免不解风情兰 遗世之雅 亭亭独立 子曰:兰有王者之香何谓王者?胸纳四海 手掌八方 毕露峰芒而王于天下而今反隐其幽谷 晦而不现 一心两面 易处风流凉风仓下春秋算尽 终难定风愁菊 尽得陶潜之爱 虽金之烨烨 银之灿灿 千种风流 焉待人说况其隐逸闲边 脱俗之贵 甚不在话下无奈开在多事之秋 即便遗世独立 亦被风尘染有心无心 情巢难筑 多情薄情 冷寂一心梅 兰 菊三者花期各有长短 然本株不死便可周而复始 灼灼其华 花光似锦观竹 一生一花开 灿烂之刻便是回天之时 不争平生之荣辱 愿付辉煌于一瞬不庸不滥 世无其比 是具非凡品可畏 可敬 可软! 兰 生幽谷寂寞吐芬芳清中色含娇不以色香自旋不因无人不芳岁岁生幽谷留得世人香君如当兰默默奉献显精神君当如梅 笑迎霜雪 傲骨不折君当如兰 幽谷长风 宁静致远君当如竹 高风亮节 坚韧不拔君当如菊 洁身自好 寒芳自赏君当如琴 静沐松风 深林呼唱君当如瑟 沉弦郁鼓 尽逝黄龙君当如木 幽谷岚雾 哀鸿黯落君当如萧 峋氲行云 壮士悲歌竹 本无心 是故猜心无心便是无我 置己利於度外 猜心所以不败 天下付诸笑谈繁华落尽时 昔日风管之声 萧萧厉耳 反是一派悠闲后世人蓦然得之 不忍追忆 无奈北望祭英史品貌非凡 pǐn mào fēi fán 〖解释〗品貌:人品和容貌;非凡:不同寻常.品行相貌都超出一般.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四回:“世兄品貌非凡,将来是要一定发达的.” 怀质抱真 huái zhì bào zhēn 〖解释〗指人格和品德纯洁高尚,质朴无华.同“怀真抱素”. 〖出处〗《梁书·武帝纪上》:“其有勇退忘进,怀质抱真者,选部或以未经朝谒,难于进用.” 金相玉质 jīn xiàng yù zhì 〖解释〗金、玉:比喻美好;相:外貌;质:本质.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 〖出处〗汉·王逸《离骚序》:“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 雅量高致 yǎ liàng gāo zhì 〖解释〗气度宽宏,情致高雅.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惟与程普不睦”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干(蒋干)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示例〗周瑜~,非言辞所以能动也.★《三国演义》第四五回。 4.写出形容女人瘦的古诗句1、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释义: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2、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宋·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释义:衣裳是多么精致素雅,南国少女个个都细腰如掐。大街小巷箫鼓喧腾,人影攒动,条条路上幽香阵阵。 3、纤腰宜宝袜,红衫艳织成。——唐·徐惠《赋得北方有佳人》 释义:彩色的腰带与纤细的腰肢相得益彰,红色的衣衫衬着华丽的织成更加鲜艳。 4、东风不解愁,偷展湘裙衩。独夜背纱笼,影著纤腰画。——清·纳兰性德《生查子·东风不解愁》 释义:不解风情的东风吹来,轻拂着她的裙衩。在寂寞的夜里,背靠着丝纱的灯罩,映照出纤细身影。 5、待伊游冶归来,故故解放翠羽,轻裙重系。见纤腰,图信人憔悴。——宋·柳永《望远行·绣帏睡起》 释义:待你出游寻乐归来,故意解开外衣,又重新系上薄纱下裳,让你看看我瘦小的细腰,诚实的人那憔悴的模样。 6、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宋·柳永《斗百花·满搦宫腰纤细》 释义:刚好握满手的纤细的腰肢,刚好成年了岁数。 7、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宋代·张先《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释义:细细端详,你真是尽善尽美,人人都夸赞你细柳般的腰身。你的到来,莫不是昨晚从巫山深处飘然而至?因为你来的时候,衣服上还像带着浮动的白云。 8、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宋·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释义: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地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脂红,又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满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静空旷的池塘楼阁上。永远相爱的誓言还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遥想当初,只能感叹:莫,莫,莫! 9、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唐·李珣《南乡子·乘彩舫》 释义:满身香气的少女只顾依偎着同伴嫣然倩笑,这些少女个个姿态美好,她们在娇笑中折起荷叶遮挡夕阳。 10、瘦影自怜清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明·冯小青《怨》 释义:湖中的自己影象如此消瘦,你(指湖中的自己)须得怜惜我我须得怜惜你。 5.古人是如何用诗词表示爱慕的编者小时候特别喜欢看《还珠格格》,紫薇对尔康的誓词“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惊艳了多少八零,九零后的童年。今天,笔者带大家看看,古人都是如何用美丽的诗词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意的。 (一)上邪 [汉 ]佚名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这就是紫薇那句誓词的出处。诗人列举了“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这五种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深远。 (二)长命女春日宴 [五代] 冯延巳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这是描写一位多情的女子,在春日欢宴上的许愿词,女子的情深义重表露无遗。《甄?执?防锏恼?衷??用过此词。这首词是由白居易的《赠梦得》演化而来。 赠梦得 [唐 ]白居易 前日君家饮,昨日王家宴。 今日过我庐,三日三会面。 当歌聊自放,对酒交相劝。 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 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 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 (三)越人歌 [先秦] 佚名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说君兮君不知。 山上有树木啊树木有丫枝,心中喜欢你啊你却不知此事。这是多么的无奈啊!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明朝的《山歌》 不写情词不写诗。 一方素帕寄心知。 心知接了颠倒看, 横也丝来竖也丝。 这番心思有谁知? 这首《山歌》歌词通俗易懂,但却把女孩的“多情”和情郎的“不解风情”描写的十分生动,读来异常清新,可喜。《红楼梦》中有个片段,宝玉挂念黛玉身体,着晴雯去看看,又怕无缘无故前去太突兀,就让她拿方就手帕前往。众人都是不解,唯有黛玉一看即知,“丝”通“思”,代表着满满的思念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