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简单”的诗句有哪些1. 《拜年》 明代: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2. 《对酒示行简》 唐代:白居易 今旦一尊酒,欢畅何怡怡。此乐从中来,他人安得知。 兄弟唯二人,远别恒苦悲。今春自巴峡,万里平安归。 复有双幼妹,笄年未结褵。昨日嫁娶毕,良人皆可依。 忧念两消释,如刀断羁縻。身轻心无系,忽欲凌空飞。 人生苟有累,食肉常如饥。我心既无苦,饮水亦可肥。 行简劝尔酒,停杯听我辞。不叹乡国远,不嫌官禄微。 但愿我与尔,终老不相离。 3. 《游山西村》 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4. 《题杨侍郎新亭》 唐代:刘商 毗陵过柱史,简易在茅茨。芳草如花种,修篁带笋移。 径幽人未赏,檐静燕初窥。野客怜霜壁,青松画一枝。 5. 《西江月》 宋代:薛式 偃月炉中金鼎,三台两曜形神。尊卑简易汞中真。握固休推心肾。 白虎长存坎户,青龙却与南邻。阴魂阳魄似窗尘。大意不离玄牝。 2.很简单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1.风轻不动叶,雨细未沾衣,入楼如雾上,拂马似尘飞. 2.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何物最告知,虚庭草争出. 3.油云忽东起,凉雨凄相续.似面洗垢尘,如头得膏沐.千柯习习润,万叶欣欣绿. 4.洗末春色无多润,染尽花光不见痕. 5.乾坤一夕雨,草木万方春. 6.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7.润入土膏春脉脉,暝含山色昼沉沉. 8.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10.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1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1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5.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1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1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3.有哪些形容画面感很强,很真实的词语/句子大漠孤烟直——五个字,场景就像一幅画,给我们的信息也很多。 还有:长烟落日孤城闭。画面感够强吧。 我国大多数古诗词不仅融进了华人的血液,而且其原因正是美透天际、震撼人心。 不算太老的诗词:《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有点老的诗词:《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尤其是最后两个,虽然没有轻尘、残笛、浊酒等形象非常突出的词语,但是用颜色、曲直、纵深、远近的时间和空间感组合成了最美的意境和画卷。 4.形容简单的句子1、简单生活不粗俗,简约生活求韵致,要做到这点就让我们汲取这样一句话吧:追求简约从简单开始! 2、简而不失其华。约不显其涩,这才是我们现在需要的。她不仅是一种风格,一种时尚我觉得更是一种精神向导,生活方式……。在最平凡中享受的却是最不平凡,当你真正的理解的时候,也许你才会正真的快乐。 3、简约不是简单,而是简洁婉约,独具风致和格调。其品位之高,正如素面素心天生丽质的自然之美一样怡人快心。它的外表是删繁就简,去除造作伪饰,大方淡雅,仪态天成;它的内在是返璞归真,修不动心,清晰稳妥,从容安适,以静制动,平淡为真。 4、简约和简单都是一种生活态度。让我们的城市有更简洁、更宁静、更清新的一种生活态度。 5、简约很少被人发现,很难被人赞赏,被人追逐。因为简约是对轻佻的蔑视,对炫耀的抵制。 6、简约是舍弃,更是收获;真正的简约不仅让我们返璞归真,更让我们感悟包容;你的心是造就了简约,还是包容了世界,它!又将去向何方?世界无界,心容则容。 7、快乐来自简约,简约重塑生命。简约需要的是得失不论、宠辱偕忘的胸怀与心灵。人行世间,见欲知止的简约是大功夫。小而言之,得之勿喜,失之勿忧;大而言之,生命尚且有限,得失何需复论呢?简约是大境界。得到了,就付出时间精心打理;失去了,就轻松放下了无挂虑。 8、努力生活、享受生活、看淡生活、认识生活、认清生活,简单简约,依然快乐。生活中持有一种平常心、平衡心、知足心,生活就会幸福绵长。 9、生活就应该简单简约,无需多求,忙乎来忙乎去,都是为了生活,既然如此,就应该寻求一种适合于自己的寡淡宁静的生活方式。 10、思绪在辗转之后又重生了一些平静,人们最期望和渴求的不过是一些最简单的感情。简单地就好像握着爱人的手,像握着自己温暖的手。简单的爱情,简约的生活,不需要纠葛。希望来访我博客的人都带着一份简约的心情。简约生活——simple living! 11、万事由心,抛开名利,把不快乐的情绪拒心门之外。让心简约,无旁逸斜出,无繁冗奢华,却似无刻度的容器,恢宏如一座宫殿,四处充盈着丝竹的歌乐,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快乐的弹奏。 5.描写景色的简单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6.形容有画面感的句子有哪些1. 十里芳菲尽东风,丝丝柳搓金缕;渐次第桃红杏浅,水绿山青,春涨生烟渚。九十日光阴能几?早鸣鸠呼妇,乳燕携雏;乱红满地任风吹,飞絮蒙空有谁主?春色三分,半入池塘,半随尘土! 2. 雾江的夜,美如一则谜。一江逝水衬以渺渺银河,星辰如撒,近的快要坠下来似的……其壮阔与寂静,令人又喜又悲。 3. 她和他起身,靠在近旁的那个拱窗前,向外眺望下瞰。凉风习习中,见万山迤逦北去,后湖犹如一块镶在其中的碧绿明珠,而那点点或浓或淡的绽放艳丽,便是漫山正盛的深秋芙蓉。 4. 正是深秋时节,湖畔芙蓉夹岸,山色倒映着湖光,秋色与晴空争妍。 5. 山风激荡,人被吹得好像会掉下悬崖,我用手按着帽子,迎着山风又向前走了几步,眼前云气蒸腾,天地苍茫。那些“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那些“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觉忽然间就真正明白了,他们已经走了,可他们的思想却在我脑海里复活,这一刻,我是我,我也不是我。 6. 初如柳絮,渐似鹅毛。唰唰似数蟹行沙上,纷纷如乱琼堆砌间。但行动衣沾六出,只顷刻拂满蜂鬓。衬瑶台,似玉龙翻甲绕空舞 飘粉额,如白鹤羽毛连地落。正是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烛生花。 7. 我终于来到这里,我站在天支山的最高峰上,我站在山石筑建的流水亭畔,极目望去,苍茫暮色中,远近皆是朦胧的山影,没有霞云飞鸟没有香花秀树没有琴鸣清歌,百世沧桑已过,万载风流已转,天与地这一刻沉寂如水。 8. 远方的山是朦胧的绯红色,天空是由深及浅的蓝。 9. 淡红的天空中,漫天的星辰逝去,皎洁的月儿隐没,有的,只是那滴滴答答的细雨和遮天蔽日的古树,以及那些雨中孤寂的心绪。 10. 弄堂里弥漫起来的晨雾,被渐渐亮起来的灯光照射出一团一团黄晕。还没有亮透的清晨,在冷蓝色的天空上,依旧可以看见一些残留的星光。气温在这几天飞快的下降了。呵气成霜。冰冻三尺。记忆里停留着遥远阳光下的晴朗世界。 11. 在晚霞飞舞的黄昏,如果沏一杯热茶,缓步在民俗村前的老榕树下看夕阳沉落,听归巢的鸟声,不知道是如何优美的一种景象哩! 12. 天色暗了,满天都是白色的繁星,连月光下的大地都是一片黑白的清冷。 13. 冬天的星星最美,像猫眼睛,在冷的稀薄的夜色里泛着暖色,让人寂寞。 14. 风不止的狂啸,它携带着蒙蒙的细雨。茂密的云层、漆黑的天,原本是星空泛滥,银霜落满地!如今田野的蛙声已渐稀,四处的灯火已渐灭,只剩下一缕寂寞的思念,和一个孤独的自我! 15. 最后的樱花。在树上,它一直在变得越来越美。当它达到完美,它就飘落下去。然后,一旦落在地上,它肯定就会完全零落成泥。因此,只有在它穿过空气踌躇不决地坠落的过程中,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它才是绝对完美。 7.描绘下诗句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大漠孤烟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 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那是烽烟,它告诉诗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烟是边塞的典型景物,“孤烟直”,突出了边塞气氛。从画面构图的角度说。在碧天黄沙之间,添上一柱白烟,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自是点睛之笔。《坤雅》:“古之烟火,用狼烟,取其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清人赵殿成说:“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这又是从用字上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