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辽宁药山的诗句

1.赞美辽宁的古诗词有哪些

1、盛京旧宫再依皇祖原韵

清·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

枚枚青琐与银铺,一例都京制度符。

体从帝王御宫殿,心惟黎庶奠寰区。

斟酌奢俭临中国,环卫旗民壮远图。

敬仰戎衣未解际,依然有暇视规模

2、辽城望月

唐·李世民

玄菟月初明,澄辉照辽碣。

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

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影缺。

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

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3、丁令威

东晋·陶渊明

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

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

4、海云横处是千山

清·尹继善

论文樽酒忆清闲,锦水城隅菜圃间。

廿载乡心劳远目,海云横处是千山。

5、入千山

金·王寂

我来连日苦风霾,不见千峰剑戟排。

要识玉山真面目。雪晴明月射苍崖。

2.求四首或更多赞美辽宁的古诗词,谢谢

长白山

吴兆骞

长白雄东北,嵯峨俯塞州。

迥临泛海曙,独峙大荒秋。

白雪横千嶂,青天泻二流。

登峰如可作,应待翠华游。

盛京旧宫再依皇祖原韵

作者:

爱新觉罗·弘历

(乾隆皇帝)

枚枚青琐与银铺,一例都京制度符。

体从帝王御宫殿,心惟黎庶奠寰区。

斟酌奢俭临中国,环卫旗民壮远图。

敬仰戎衣未解际,依然有暇视规模

辽城望月

李世民

玄菟月初明,澄辉照辽碣。

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

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影缺。

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

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入千山

王寂

我来连日苦风霾,不见千峰剑戟排。

要识玉山真面目,雪晴明月射苍崖。

3.赞美辽宁朝阳的优美诗句词句,要简短的哦,帮帮忙,谢谢了

词语:

阳春三月 春光明媚 春回大地 万象更新 春光融融 春暖花开

春意盎然 含苞欲放 春风拂面 桃红柳绿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河水解冻 春意正浓 烟花三月 满园春色 万木竞秀 春雨如油

春江水暖 缕缕花香 风和日丽 枝繁叶茂 奇争艳斗 春风习习

春雨绵绵 春雷滚滚 春花烂漫 春色迷人 万紫千红 万木逢春

百鸟鸣春 布谷催春 枯木逢春 好雨知春 大地复苏 积雪初融

小草含青 千枝吐翠 草绿花红 繁花似锦 欣欣向荣 杨柳抽芽

柳絮飘飞 群莺乱飞 山花烂漫 百花吐艳 百花齐放 百花争艳

冰消雪融 草木萌发 万木萌发 万绿丛中 万花丛中 桃李争艳

生机勃勃 姹紫嫣红 新枝茁壮 飞花点翠 群芳竞秀 莺啼燕语

花木灿烂

句子:

1、几场潇潇的春雨后,山青了,水绿了,山下那淙淙流动的一条小溪,愈发湍急秀丽起来。

2、温暖的春雪没有一丝寒意,悠然的雪花反而黑这早春的夜晚带来一种诗意的宁静。

3、每当春末,大花蝴蝶成群飞聚蝴蝶洞,似一片片流动的晚霞,又恰如一朵朵灿烂的云锦。

4、当春天来临时,积雪融化,春暖花开,万物苏醒,嫩绿的小草也偷偷地钻出了地面。

5、这是百花盛开、百鸟鸣啭的春天。

6、山上,树木被春风摇醒,睁开睡眼,张开了柔嫩的臂膀,扭着腰肢。

7、冬去春来,杨柳叶绿,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

8、柔和的春风吹青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吹皱了静静流淌的河水。

9、春天,是人们播种希望的季节。

4.赞美辽宁鞍山的诗歌

千山景区介绍千山,古称积翠山,又名千顶山、千华山、千朵莲花山。

千山是长白山的支脉。整个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经辽阳、海城、盖州、岫岩,止于金州。

南北绵延200多公里,纵贯整个辽东半岛。自古以来就有“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之誉。

千山为“园林寺庙山岳型风景区”,被誉为“东北明珠”。千山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南17公里处,总面积44平方公里,素有“东北名珠”之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千山,以奇峰、岩松、古庙、梨花组成四大景观。仙人台,又名观音峰,位于南部游览区诸山脉之巅,大安、中会,香岩诸寺和五龙宫诸庙宇拱卫之中。

海拔708.3米,为千山风景区最高峰。峰奇,地险,峰头似蛇背,长20余米,宽10米,峰头西端,撅起一巨大石柱,呈四棱形,高7米,直径约20米,由东稍北倾斜,状如鹅头,故俗称鹅头峰。

西南北三面均为峭壁深渊,唯东一面可行。明朝初年,在峰顶大兴土木,将半球峰顶变成一平台,修建成仙人台。

上面基石上刻有棋盘,周围安放八仙和南极寿星的石雕坐像,布陈为庆寿,奕棋行图。鹅头下峭壁上,有一佛龛,内浮雕一尊半身观音菩萨像。

佛龛之上横刻"仙人台"三个篆字,系清光绪举人徐景涛所题。鹅头峰原名华表柱。

相传汉辽阳刺史丁令威,因救灾擅自动用国库公粮,被朝廷问罪,临刑之时,飞来一鹤,将其救走,千年后,丁化鹤归来,落在华表柱上,口吐人言:"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载今来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仙人台亦由此得名。

清高宗在《寄题千山》诗中写下"空传丁令有遗台"之句,亦指此而言。仙人台景色优美,古迹甚多,清高僧函可赞曰:"几度登临不到顶,此回到顶畏登山。

九州细碎烟尘里,万里虚无指点间。云在极低即可踏,天虽至近竟难攀。

急须携手下山去,纵对仙人无好颜。"仙人台又称观景台,素有观渤海、观日出、观莲花、观云飞、观松风之说。

五佛顶,位于千山主峰北麓,为千山第二高峰。峰顶峻而平,上置五石佛,四面峭壁,渊深无底,登临极难。

现已开辟出空中索道,可供游人使用。站在五佛顶上,可一览钢城美景。

千山还以它的奇险吸引着大量的游人。位于卧虎峰下的一线天,罅缝长32米,宽不满一米,深10余米,仰首而望,两侧悬崖凌空,中间蓝天一线,景色十分壮观。

位于鹦鹉洞北山峰南侧的一字天,长30余米,最宽处为0.7米,最窄处仅为0.4米,为蹬无量观的七重天,九重天的必经之路。另外还有夹扁石和一步蹬天等,另人叹为观止。

千山自隋唐以来,就成为一处游历的胜地。而93年,又发现了一尊形象逼真,由整座山峰形成的天然弥勒座佛,可与乐山大佛相媲美。

使千山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五大佛教圣地,并定于每年6月9日为大佛节。 千山不仅有秀美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共有名胜古迹、景点300余处。

自古以来,风景秀丽的千山,吸引了无数游客。许多官宦、学者、名流慕名接踵而来,他们面对奇峰古刹,振衣述怀,吟诗作赋,为千山留下了大量的诗篇。

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描写千山的诗就有1600余首。如千山剩人禅师函可,著有《千山诗集》20卷,存录诗千余首,其中涉及千山的诗就有200余首。

千山宗教文化历史悠久早在1400年前北魏时期,千山就有佛教徒的踪迹,隋唐代起有了庙宇建筑,到辽金已发展成远震辽左的著名佛教胜地。“祖越”、“龙泉”、“香岩”、“中会”、“大安”五寺,在明代已很出名。

到了清代道教进入千山,使千山的庙宇有了进一步的增建,发展到七寺、十二观、九宫、十庵。千山庙宇布局巧妙,建筑宏伟。

古老而宏伟的寺庙,与自然景物彼此烘托,融为一体,构成一幅优美、雅致、幽静的动人画面。众多寺庙终日香烟缭绕,钟鼓幽鸣,一派仙人福地景象。

特别是身高70米的天成弥勒大佛,自发现以来,轰动海内外,成为世界奇观。探奇者、朝拜者络绎不绝,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千山弥勒大佛”,每年6月的千山大佛节,将宗教活动带入高潮,堪称佛教之盛事。

千山人文历史遗迹颇多千山历来是引起人们向往的名胜之地,不仅有唐太宗李世民驻跸和薛礼兵营遗址,还留下清帝康熙和乾隆游历的足迹和诗篇。名贯三江的关东才子清太史王尔烈,曾在千山龙泉寺读书,至今还保留他的书房。

明清时的官宦、名人也曾纷纷来游,并题有许多匾额和诗词赞美千山。就连《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栋亭诗抄》中,也把自己的籍贯用“千山”二字标出。

千山物产丰富。百年以上古松万余株;各类动物60余种,特产水果10余种,香水梨、南果梨堪称一绝。

温泉休闲娱乐胜地在风景观光区的东北部是温泉休闲娱乐胜地,这里温泉资源得天独厚,地热水资源占鞍山地区已查明地热水资源50%以上,目前年采水量85万立方米。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