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游三苏祠的诗句

1.形容游乐的诗句

1、年年此游玩

唐 陈子昂《鸳鸯篇》

2、似屏如障堪游玩

宋 柳永《其二》

3、尽室兹游玩

唐 张说《奉酬韦祭酒嗣立,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

4、公子王孙恣游玩

唐 万齐融《三日绿潭篇》

5、似屏如障堪游玩

宋 柳永《凤衔杯》

6、正宜游玩

宋 康与之《瑞鹤仙·瑞烟浮禁苑》

7、趁兰舟游玩

宋 京镗《满江红·雨后晴初》

8、良宵无意贪游玩

宋 张鎡 《御街行·良宵无意贪游玩》

9、都人游玩

宋 无名氏 《绕池游》

10、并彻春宵游玩

宋 无名氏 《惜奴娇·无算》

11、同袍不得同游玩

唐 伊璠 《及第后寄梁烛处士》

12、金陵旧曾游玩

元 梁寅 《玉蝴蝶 丙午元夕》

13、庚虎在、水中游玩

元 王哲 《惜芳时》

14、山头、游玩四时

元 王哲 《永遇乐 邹公索》

15、游玩出郊西

元 王哲 《七骑子 重阳全真集卷之十一》

2.形容郊游的诗句

春日

作者: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篇一:郊游

南华桥下水浅清,几处花妍韵不同。

好友相邀游郊外,彩蝶似约漫花丛。

堤边青草滋春意,垅上麦苗漾乡情。

仰望风筝随云舞,斜阳正暖莫匆匆。

篇二:小重山·郊游

难得清闲权放松,出游瞳日映,意融融。

峰回路转展葱茏。凌绝顶、高耸入云中。

天籁醉心胸,和风轻拂面,惬乡翁。

眷怜胜景感匆匆。归来忆、犹梦再重逢。

篇三:如梦令·郊游

常守店铺困怕,无聊寂寞意炸。

林茂西湖山,游人如织踏压。

望下,望下,山水浏城如画。

3.暮雨游“三苏祠”作文

秋的黄昏,飘飘洒洒的细雨如期而至。

伴着细雨,撑着伞,随着如织的人流,我信步进入了阔别已久的三苏祠。 朱墙,棕房,黑瓦,绿景致(参天古树、翠竹掩映、荷叶连连、绿水萦绕),在细雨的润泽下格外的显眼;古朴典雅的楼台亭榭,词意隽永的匾额对联依然那么熟悉而又亲切。

我眼前展开的景向仿佛新的一般。 大门后的前厅正殿前那三棵需要三五人才可合抱的银杏树,虽历经千年风霜雨雪的洗礼却依就傲然屹立

是已近秋,仿佛不知初秋已至,高大的树冠,还不知疲惫地披着绿衣,向过往的人们尽情展示绿意。老人们常说:“大门右侧最古老的那棵是父亲苏洵,最高的是哥哥苏轼,旁边的弟弟苏辙。”

他们盘虬卧龙般的树根紧紧地扎根在眉州故土,可我倒觉得这些树根像苏家三父子的长胡须飘逸于胸前。 往常我一定会沿着前厅、正殿、启贤堂、来凤轩、披风榭这路线逐一问候。

或许想讨个清静,或是好奇,我避开喧闹的人群,独自踏上前厅门左侧的幽径,准备环游一下宅祠。 小道两旁,满眼翠竹,竹林后是朱红色的围墙,翠绿遮敝,围墙努力用红光填满林间空隙。

竹林间,一条清凉的小溪环道流淌,不见其发端与终极。雨点撒落水中,叮咚-叮咚,绽开的水波在我心中荡漾着、荡漾着……,这儿的一切都是绿的,竹的清香是淡绿的;秋的风是淡绿的;水也是淡绿的。

眼前的绿仿佛因竹而生,不禁吟唱起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宁人瘦,无竹令人俗。”或许这就是竹的妙处。

恍然间这才明白怪不得三苏故居有“三分水,二分竹”的美誉。 寻着小溪,逆上来到“洗砚池”。

初见池水幽绿着,与竹的绿相互呼应着。万千竹子似无数毛笔欲将立插池中,饱蘸浓墨重彩;细看池水黢黑,果如墨汁之色。

传说有二,一则把池水说成墨汁,再则说成是洗砚所成。千百年来人们传颂着苏家洗墨勤学苦练的美德,原因如此。

天道酬勤,苏家的天地文章,扬名天下,洗砚池由此得名。 小径旁的小溪水流进了路边的荷塘。

转过眼去,路边高纤的竹林,换成了高擎的荷叶。塘水如镜,雨化成一粒粒珍珠跳入荷叶,又顺着荷叶滚入荷塘,打碎了镜子,漾出几道斜斜的波痕。

偶有几声鸟鸣,却又很快消逝在竹林中。黄昏中是三苏祠多么静谧啊!荷塘好像一个熟睡的婴儿,脸上写满了恬静与安详。

叮-咚-雨珠儿从伞尖蹦下,蹦入荷塘的声音也可也听见。 书房“来凤轩”就在荷塘包围中。

静以致远,苏家兄弟选择在此发愤苦读,双双高中,取得功名。凤本是鸟中最高贵、出类拔萃的代表。

凤展其翼,百鸟皆收其翼。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唐宋八家中苏家有三者。

大有栽了“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后人,将书房改名“来凤轩”。

书房对面便是木假山堂,据说,苏洵偶得木假三峰,购置于家中,并撰写《木假山记》。木假山,远看是一个笔架正放于门前,近看突兀好似山峰,让人猜不透。

忽而想到了苏轼在《题西林壁》中那首“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古诗来。

这或许是主人们对其最好的注解。 “来凤轩”前堂是启贤堂。

传说中的“苏老泉”就在堂边。启贤堂里面供奉苏家祖宗们的牌位、祖训和四书五经之类的遗旧。

苏宅古井,绿苔丛生,泉水清冽可口;黄荆树盘曲出枝,枯木逢春;井边石墩上端放着木盆。这一切似乎徐徐地告诫着我们后世子孙关于“饮水思源”,“黄荆条下出状元”,“金盆洗手”这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看过来凤轩、木假山堂、转向“披风榭”此处有东坡石像。

微雨中,只见溪畔石上,苏东坡斜倚散坐,头带学士帽,胸前蓬蓬然长髯自然飘逸,神情悠远而略带沉思。四个鎏金大字“浩然正气”高高地悬挂在披风榭门前。

忽然一阵雄浑且豪放歌曲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传入耳中。亭子中几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吸引了我的注意。

老人们诵读着,用二胡伴着乐,诵读声抑扬顿挫,给本来就极富有文化气息的“三苏故里”增添了几分韵味,千古文章就这样传颂着。 正殿(又名飨殿)在启贤殿的前面。

殿内供奉着三苏父子的塑像,正中悬挂有“养气”一匾。正殿前廊两侧,置放有铁铸大钟一口,大鼓一架;正殿两侧各有一方墙门道,西为“文渊”,东为“学薮”。

殿前人头攒动,香火袅袅。雨中的缕缕青烟寄托着人们对三苏父子无限的尊崇、爱戴和敬仰,也寄托着人们希望自己或者家人能得到先哲的护佑,能像先人一样获取金榜题名,功成名就。

缓缓步出大殿,走出大门,雨停了,夕阳用最后一丝余力收回了自己金灿灿的光辉,暮色渐渐开始四合,将原先披在三苏祠里各个角落里的金纱盖隐去了。只有大门旁那棵千年大榕树依然笑容可掬和蔼慈祥地目送着邻人们的远去。

回望熟悉且亲切的三苏祠,感觉自己好像又登门拜访老邻居一次,和他们攀谈,做了一次长长的交心之旅。

4.描述游记的诗词

《满江红·雨后晴初》

年代: 宋 作者: 京镗

雨后晴初,觉春在、桤村柳陌。修禊事、郊垧寻胜,特邀君出。缭绕群山疑虎踞,弥漫一水容鲸吸。怪西湖、底事却移来,龟城北。酬令节,逢佳日。风递暖,烟凝碧。趁兰舟游玩,尽杯中物。十里轮蹄尘不断,几多粉黛花无色。笑杜陵、昔赋丽人行,空遗迹。

《御街行·良宵无意贪游玩》

年代: 宋 作者: 张鎡

良宵无意贪游玩。奈邻友、闲呼唤。六街非是少人行,不似旧时风范。笙歌零落,绮罗销减,枉了心情看。

思量往事堪肠断。怕频到、帘儿畔。朦胧月下却归来,指望阿谁收管。低头注定,两汪儿泪,百计难销遣。

《惜奴娇·无算》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无算。仗委东君遍。有风光、占五陵闲散。从把千金,五夜继赏,并彻春宵游玩。借问花灯,金琐琼瑰果曾罕。洞天里,一掠蓬瀛,第恐今宵短。

《七骑子 重阳全真集卷之十一》

年代: 元 作者: 王哲

纵步闲闲,游玩出郊西。见骷髅,卧卧卧沙堤。问你因缘由恁,似为恋、儿孙女与妻。致得如今受苦ω。眼内生莎,口里更填泥。气气应难吐,吐吐虹霓。雨洒风吹浑可可,大抵孩童任蹈跻。悔不生前善事稽。

《满江红 贺金子西生日十一月初十日 兹者》

年代: 元 作者: 陈栎

乾鹊鸣檐,殷勤振、玉人生旦。端巧遇、迎长添线,的堪称赞。律转一阳葭已动,复来七日梅初绽。符义经、□数迓新祺,绵高算。萱春永,斑衣绚。兰房焕,琴声λ。盎一门和气,流霞深泛。世济忠贞貂珥七,羊登强仕鹏程万。未起家、清赏敌神仙,闲游玩。

5.形容旅行的诗词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谢灵运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6.描写蓬莱阁的诗句

蓬莱诗选

蓬莱镇

[宋]骆宾王

旅客春心断,边城夜望高。

野楼疑海气,白鹭似江涛。

结绶疲三入,承冠泣二毛。

将飞怜弱羽,欲济乏轻舡。

赖有阳春曲,穷愁且代劳。

海上书怀 苏轼

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菜方丈有无间。

旧闻草木皆仙药,欲弃妻弩守市阔。

雅志未成空自叹,故人相对若为颜。

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凫去莫攀。

登蓬莱阁观谰亭 柳倩

波涌千层逐浪翻,无端独自莫凭栏。

海风拂拂催人老,长岛遥遥落日残。

众屿横陈安水域,峰山纵列属仙班。

蓬莱无限风光好,仙阁回眸更壮观。

无题

王丙乾

碧海万顷层层浪,丹崖雄俊步步高。

蓬莱琼阁风光美,神州处处好河山。

无题

张平化

蓬莱胜景誉人间,美景奇闻任畅谈。

海市蜃楼皆幻影,勤耕巧织即神仙。

无题

吴建贤

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各萦回。

轻舟汛月随云转,疑是山阴雪后来。

题蓬莱阁

欧阳中石

高阁建础立丹崖,半在尘寰半入霞。

天后常邀云外客,神凡同泛仙搓。

蓬莱阁联想

王德海

十亿元元赛神仙,丹崖连水水连天;

取经域外兴华夏,引进云梯揽月旋。

到得蓬莱期海市,精神物欲欲两全;

云云龙 悠悠梦,天外当知别有天。

望 海

[宋]苏轼

东海如碧环,西北卷登莱。

云光与天色,直到三山回。

我行适仲冬,薄雪收浮埃。

黄昏风絮定,半夜扶桑开。

叁差太华顶,出没云涛堆。

安期与羡门,乘风安在哉?

茂陵秋风客,劝尔麾一杯。

帝乡不可期,楚些招归来。

海市诗

〔宋〕苏轼

予闻登州海市旧矣,父老云:“常见于春夏,今岁矣,”

予到官五日而去,以不见为恨,祷于海神广德王之焉,乃作此诗。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

欲构孤亭撑绝顶,烟霞深处可能攀。

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阈藏珠宫。

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

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

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

人间所得容力取,世外无物谁为雄。

率然有请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穷。

潮阳太守南迁归,喜见石廪堆祝融。

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钟。

信眉一笑岂易得,神之报汝亦已丰。

斜阳万里孤鸟没,但见碧海磨青铜。

新诗绔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

韬深处

[明]戚继光

小筑渐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鏖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义,但愿海波平。

凯歌

[明]戚继光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无题

[明]戚继光

南北驰驱报主情,江花边月照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放舟蓬莱阁下 [明]戚继光

三十年来续旧游,山川无语自悠悠。

无题

臧克家

秦皇汉武,尘寰欲壑未满,缥缈觅三山。

神仙梦幻,空余史迹斑斑。海市蜃楼,现实活鲜,今朝胜往昔两千年。

中外游侣,登上蓬莱高阁,顿眼阔心宽。

新开港口,看吞吐万国船。天青水蓝,人间换了,向遗 踪寻诗趣盎然。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