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镜子”的古诗词有哪些1、《以镜赠别》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人言似明月,我道胜明月。 明月非不明,一年十二缺。 岂如玉匣里,如水常澄澈。 月破天暗时,圆明独不歇。 我惭貌丑老,绕鬓斑斑雪。 不如赠少年,回照青丝发。 因君千里去,持此将为别。 2、《秋浦歌·其十五》 年代:唐 作者: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 3、《黎阳寄姚合》 年代:唐 作者:贾岛 魏都城里曾游熟,才子斋中止泊多。 去日绿杨垂紫陌,归时白草夹黄河。 新诗不觉千回咏,古镜曾经几度磨。 惆怅心思滑台北,满杯浓酒与愁和。 4、破镜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玉匣清光不复持,菱花散乱月轮亏。 秦台一照山鸡后,便是孤鸾罢舞时。 5、照镜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皎皎青铜镜,斑斑白丝鬓。 岂复更藏年,实年君不信。 2.关于送别的古诗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赠王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赋得古原草送别》) 苏慕遮 ·列女仁智图 几多忧, 几多愁, 几多泪水, 只往心里流, 一夜未眠君知否? 明早又要, 送君到村头。 曾经问, 何所求? 语重心长, 劝君莫远游。 夜阑独上最高楼, 四面寒风, 一人苦等候。 天仙子 ·客使图 当年雄心曾万丈, 独自流浪到远方。 分手时候莫悲伤。 夕阳下, 话桑沧, 奈何两眼泪汪汪? 云外谁把山歌唱? 歌声带我入梦乡。 虽然相隔千万里, 天不老, 地不荒, 今宵共此明月光。 虞美人 相逢欲诉心头语,都被风吹去.金鸡啼唱古阳关,恰似窗前花语,泪斑斑 无情不似多情苦,更与何人诉?可怜离去太匆匆,纵有灵犀一点,也难通 箜篌曲 ·松亭会友图 风吹桃花落, 新亭思旧约。 虽千言万语, 难诉说。 心潮澎湃似汪洋, 激荡着, 魂与魄。 天上白云过, 人间情难舍。 多少年, 不曾忘却。 多少风雨多少爱, 燃烧着, 情与火。 楚山欲雨图 举杯风雨中, 人去楼空。 可叹茫茫楚河水, 依旧只流东。 我借天上天公笔, 写君惨淡人生。 记当时: 只有楚山客, 愤世嫉俗, 难改初衷。 欲诉万种情, 石破天惊。 天下人落天下魄, 独做寥寥寒星。 喋血黄昏空喋血, 不见旧日雄风。 看今日: 空有凌云志, 弃我而去, 何太匆匆? 离别 渺渺细雨径巷深 与君邂逅互倾心 今日离散挥雨泪 此情再诉与谁听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感谢: 魔幻 3.古诗词三首<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注释: 绿草如茵,铺满广阔的原野,放眼一望无垠。 笛声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 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月夜的草地里休息了。 赏析: 《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断时续,随风飘扬。 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编辑本段]注释 安仁:县名。在湖南省东南部,宋时设县。 收篙停棹:篙和棹都是划船的工具 怪生:怪不得 (“怪生”除了有“怪不得”的意思,还包含着诗人了解原因后的恍然,也包含着理解了两个童子撑伞行为而由此产生的好笑有趣的心理。“怪生”一词看似平常,作者体味到的趣和童子行为的趣就在其中了。) 使:使用,利用[编辑本段]释文 两个儿童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262346436坐在一只如扁舟般的小船上,奇怪的是他们在船上却不用篙和棹 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诗人杨万里是我国古代的诗人。 一天,他乘着船往安仁的方向行驶,那时候,天空被白白的雾笼罩着,远看像堵白墙;近看,大地被披上了一层薄纱。 这种白雾不是一片片的,而是整个的,天地连着,什么都看不清,什么都是白茫茫的,两旁的芦苇是深绿色的,偶尔有一两只翠鸟飞到了芦苇上头,叽叽喳喳的叫着,它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姿态优美。岸上,草叶碧绿,带着一颗颗露珠。 杨万里看见了另一艘船在行驶,船上悠悠自在地坐着两个六七岁的小男孩,那两个小孩穿着鲜艳的衣服,他们没有划船,而是无忧无虑的坐在那里,脸上总是嘻嘻哈哈的,只见他们拿出了一把雨伞,诗人看见了,很奇怪:天上也没下雨为什么要打伞?他看着看着,噢!原来是那两个小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的,怪不得不下雨还打伞呢!诗人对这两个小孩充满了童真和稚气的行为感到羡慕,因此,他当时作了一首诗: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编辑本段]简介 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儿童才有的奇思妙想,童言无忌.[编辑本段]赏析 词句解析 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 这里有作者的所见: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这可能是诗人闲来一瞥发现的情景,当然,两个小孩很快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虽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竹篙收起来了,船桨也停在那里,这不是很奇怪吗?由此可见,此时作者的心情是闲适的,也是比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两个孩童的所作所为。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怎么解开的呢?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当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 不管怎样,知道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小童子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于是欣然提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 杨万里写田园诗,非常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点化诗境的效果。 他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①梅子留酸软牙齿,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②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可以参阅。不同的是,《舟过安仁》是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全诗都是写儿童的稚气行为。 杨万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童心不泯。 清平乐·村居① 辛弃疾 茅檐②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③相媚好④,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⑤溪东,中儿正织⑥鸡笼。最喜小儿无赖⑦,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①村居:选自《稼轩长短句》。清平乐,词牌名。 村居,这首词的题目。 ②茅檐:指茅屋。 ③吴音:作者当时住在江西东部的上饶,这一带古时是吴国的领土,所以称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 ④。 4.请求翻译 天净沙 平沙细草斑斑,曲溪流水潺潺,塞上清秋早寒这首元曲写的是一幅秋天的景色,分成近景和远景两句,前一句“平沙细草斑斑”是说溪边的细沙上长着斑斑的矮矮细细的青草,“曲溪流水潺潺”说的是溪水蜿蜒流去,水声潺潺,“塞上清秋早寒”塞上就是古外长城附近就是河北内蒙陕西向北的地方,这句是说塞外的秋天冷得比较早。这一句是总写交待时间地点,写的是近景是诗人眼前看到的东西。第二句以一生雁叫打破这个近景,让我们可以想象到诗人顺着雁叫声从眼前的景色向远处看去的动势,远处是黄云红叶青山,颜色绚烂,好一幅塞外清秋景象! 【解析】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与于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的太阳要落山了,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5.带“凡”字的古诗词▲成语百凡待举 抱负不凡 不同凡响 不知凡几 常鳞凡介 超凡出世 超凡入圣 出凡入胜 出世超凡 楚楚不凡 发凡起例 凡才浅识 凡夫肉眼 凡夫俗子 凡偶近器 凡胎肉眼 凡胎浊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凡胎浊体 凡桃俗李 丰标不凡 革凡成圣 革凡登圣 举例发凡 举止不凡 磊落不凡 品貌非凡 器宇不凡 前目后凡 肉眼凡夫 肉眼凡胎 入圣超凡 一表非凡 浊骨凡胎 浊质凡姿 自负不凡 自命不凡 ▲唐诗莫宣卿 【句】 我本南山凤,岂同凡鸟群。 (见《封川志》) 张说 【岭南送使二首】 狱中生白发,岭外罢红颜。古来相送处,凡得几人还。 刘方平 【京兆眉】 新作蛾眉样,谁将月里同。有来凡几日,相效满城中。 顾况 【千松岭】 终日吟天风,有时天籁止。问渠何旨意,恐落凡人耳。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皮日休 【和鲁望风人诗三首】 江上秋声起,从来浪得名。逆风犹挂席,若不会凡情。 卢仝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虾蟆请客】 凡有水竹处,我曹长先行。愿君借我一勺水,与君昼夜歌德声。 *** 【嵩岳童谣】 嵩山凡几层,不畏登不得,只畏不得登。三度征兵马,傍道打腾腾。 储光羲 【同武平一员外游湖五首时武贬金坛令】 青林碧屿暗相期,缓楫挥觥欲赋诗。借问高歌凡几转,河低月落五更时。 高适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一作塞上闻笛)】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杜甫 【戏为六绝句】 才力应难夸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白居易 【病中诗十五首·答闲上人来问因何风疾】 一床方丈向阳开,劳动文殊问疾来。欲界凡夫何足道,四禅天始免风灾。 白居易 【山中五绝句·石上苔】 漠漠斑斑石上苔,幽芳静绿绝纤埃。路傍凡草荣遭遇,曾得七香车辗来。 徐凝 【题缙云山鼎池二首】 天地茫茫成古今,仙都凡有几人寻。到来唯见山高下,只是不知湖浅深。 李绅 【龟山寺鱼池】 汲水添池活白莲,十千鬐鬣尽生天。凡庸不识慈悲意,自葬江鱼入九泉。 施肩吾 【冯上人院】 扰扰凡情逐水流,世间多喜复多忧。一回行到冯公院,便欲令人百事休。 施肩吾 【望夫词二首】 看看北雁又南飞,薄幸征夫久不归。蟢子到头无信处,凡经几度上人衣。 施肩吾 【仙女词】 仙女群中名最高,曾看王母种仙桃。手题金简非凡笔,道是天边玉兔毛。 李群玉 【长沙元门寺张璪员外壁画】 片石长松倚素楹,翛然云壑见高情。世人只爱凡花鸟,无处不知梁广名。 李群玉 【书院二小松】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储嗣宗 【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山泉】 香味清机仙府回,萦纡乱石便流杯。春风莫泛桃花去,恐引凡人入洞来。 高骈 【边城听角】 席箕风起雁声秋,陇水边沙满目愁。三会五更欲吹尽,不知凡白几人头。 汪遵 【延平津】 三尺晶荧射斗牛,岂随凡手报冤雠。延平一旦为龙处,看取风云布九州。 司空图 【山中】 凡鸟爱喧人静处,闲云似妒月明时。世间万事非吾事,只愧秋来未有诗。 司空图 【携仙箓九首】 仙凡路阻两难留,烟树人间一片秋。若道阴功能济活,且将方寸自焚修。 罗虬 【比红儿诗】 自隐新从梦里来,岭云微步下阳台。含情一向春风笑,羞杀凡花尽不开。 李搏 【复谑廷裕】 曾随风水化凡鳞,安上门前一字新。闻道蜀江风景好,不知何似杏园春。 杜荀鹤 【将过湖南经马当山庙因书三绝】 人说马当波浪险,我经波浪似通衢。大凡君子行藏是,自有龙神卫过湖。 崔道融 【谢朱常侍寄贶蜀茶、剡纸二首】 百幅轻明雪未融,薛家凡纸漫深红。不应点染闲言语,留记将军盖世功。 孙棨 【题刘泰娘舍】 寻常凡木最轻樗,今日寻樗桂不如。汉高新破咸阳后,英俊奔波遂吃虚。 周昙 【春秋战国门·卞和】 磷磷谁为惑温温,至宝凡姿甚易分。自是时人多贵耳,目无明鉴使俱焚。 王喦 【题严君观】 寒云古木罩星台,凡骨仙踪信可哀。二十年前曾此到,一千年内未归来。 陈陶 【竹十一首】 须题内史琅玕坞,几醉山阳瑟瑟村。剩养万茎将扫俗,莫教凡鸟闹云门。 李家明 【元宗钓鱼无获,进诗】 玉甃垂钩兴正浓,碧池春暖水溶溶。凡鳞不敢吞香饵,知是君王合钓龙。 王福娘 【问棨诗】 日日悲伤未有图,懒将心事话凡夫。非同覆水应收得,只问仙郎有意无。 寒山 【诗三百三首】 千生万死凡几生,生死来去转迷情。不识心中无价宝,犹似盲驴信脚行。 灵一 【宿静林寺】 山寺门前多古松,溪行欲到已闻钟。中宵引领寻高顶,月照云峰凡几重。 吕岩 【警世】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凡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青城丈人 【送太乙真君酒】 峨嵋仙府静沈沈,玉液金华莫厌斟。凡客欲知真一洞,剑门西北五云深。 曲龙山仙 【玩月诗】 曲龙桥顶玩瀛洲,凡骨空陪汗漫游。不假丹梯蹑霄汉,水晶盘冷桂花秋。 桃花夫人 【在紫霄夫人席上作】 昔时训子西河上,汉使经过问妾缘。自到仙山不知老,凡间唤作几千年。 何光远 【与何光远赠答诗(催妆二首)】 宝车辗驻彩云开,误到蓬莱顶上来。琼室既登花得折,永将凡骨逐风雷。 戴叔伦 【叹葵花】 今日见花落,明日见花开。花开能向日,花落委苍。 6.描写“聚会”的古诗有哪些1.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唐代: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在江汉就曾经一起作客,每次相逢都是尽醉而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离别后如浮云飘流不定,岁月如流水一晃过十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今日相见虽然欢笑如旧,可惜人已苍老鬓发斑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为何我不与故人同归去?因为淮上有秀美的秋山。 2. 《长命女·春日宴》五代:冯延巳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风和日丽的春天,摆起丰盛的酒宴。一杯美酒一曲歌呵,拜了又拜许三愿:一愿郎君你长寿千岁,二愿我身体永远康健,三愿我俩如同梁上燕呀,双双对对,幸福无边。 3. 《龙标野宴》唐代: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夏天的夜晚在沅溪边乘着凉爽的风儿散步,朋友们带着酒相互陪伴着来到了竹林深处。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不要说我们的音乐和歌声是因为被贬谪的哀愁,那远处的青山和当空的明月却从不曾空缺。 4. 《圣泉宴》唐代:王勃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 山路很陡,一路敞着衣襟登山,终于抵达山顶;席地而坐,俯瞰淙淙流过的圣泉。 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美酒香味醇厚,如兰气般弥漫山间,饮着美酒,酒不醉人人自醉;耳边松涛阵阵,仿佛大自然奏响了旋律,为人们伴奏助兴。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 树叶从枝头飘然而下,落入水中,水中的倒影也随之忽高忽低,飘飘悠悠,好像要飘起来;落花悄然而下,没入土中,它的香气却弥漫在空气中,久久不散。 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而兴犹未尽;环顾四周,只见云烟四起,远方重峦叠嶂被笼罩其中,迷迷蒙蒙一片。 5. 《人月圆·宴北人张侍御家有感》宋代:吴激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历经千古的北宋已成为伤心的地方,还唱着那《后庭花》曲。昔日的辉煌与显赫早已不复存在.过去的燕子停留在王导、谢安等豪华宅第人家,而如今却已不知道飞到了和人家中。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鬓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于异国重见故国宫姬,世事如梦呀,肌肤胜过白雪,见其昔日豪贵,发式如旧。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啊! 6.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唐代: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搴帷览物华。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高卧林下正愁着春光将尽,掀开帘幕观赏景物的光华。忽然遇见传递信件的使者,原是赤松子邀我访问他家。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炼丹的金炉灶刚刚生起火,院苑中的仙桃也正好开花。如果仙人真可以保住童颜,何惜醉饮返老还童的流霞。 7.古诗词中描写悲的诗句无题 其二 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春雨 怅卧新春白夹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无题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轻狂。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逢。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香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落花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8.表示忠心的古诗词有哪些1. 慷慨赴国难,誓死表忠心。 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表忠心。 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3.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4. 白日不照吾忠诚,杞国无事忧天倾。李白《粱甫吟》 皇帝不体察我对国家的至诚至忠,一片丹心,反说我是杞人忧天。 5.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石灰吟》 (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 6. 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活着的时候不惜以牺牲生命去报恩,即便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 7.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自己报国的心坚定不二,像磁针石一样,永远指向南方,表示自己一定要收复南宋的大好河山。 8.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杜甫《登楼》 大唐政权是稳固的,不容篡夺,吐蕃还是不要枉费心机,前来侵略。 9.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替君主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赢得生前死后都留下为国立功的勋名。可惜的是而今我已白发斑斑不能报效朝廷啊。 10.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为了报答国君招用贤才的诚意,手挥舞着利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9.形容“特别” 的古诗词有哪些1.《赠花卿》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2.《离思五首·其四》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3.《金缕衣》 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4.《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娥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5.诗经《硕人》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蜞, 齿如瓠犀, 螓首娥眉,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一顾倾城, 再顾倾国。 1. 《赠花卿》 译文:美妙悠扬的乐曲,整日地飘散在锦城上空,轻轻的荡漾在锦江波上,悠悠地升腾进白云之间。如此美妙音乐,只应神仙享用,世间的平民百姓,一生能听几回? 赏析: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有人认为它只是赞美乐曲,并无弦外之音;有人则认为它表面上看是在赞美乐曲,实际上却含讽刺,劝诫的意味。 2. 《离思五首·其四》 译文: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于回头一望,这也许是因为修道,也许是因为你的缘故吧。 赏析:这首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恋情。它接连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3. 《金缕衣》 译文:不要爱惜荣华富贵,一定要爱惜少年时光。就像那盛开枝头的鲜花,要及时采摘。如果采摘不及时,等到春残花落之时,就只能折取花枝了。 赏析: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可是,它使得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有缓急,形成优美的旋律,反复咏叹强调爱惜时光,莫要错过青春年华。从字面看,是对青春和爱情的大胆歌唱,是热情奔放的坦诚流露。然而字面背后,仍然是“爱惜时光”的主旨。因此,若作“行乐及时”的宗旨看似乎低了,作“珍惜时光”看,便摇曳多姿,耐人寻味。 4. 《怨情》 译文:美人卷起珠帘,深闺独坐还皱着蛾眉。只见玉颜上泪痕斑斑,不知她心里究竟恨的是谁。 赏析:语言平浅简易,情态缠绵凄凉,含蓄蕴藉,言短意长。“含蓄有古意”、“直接国风之遗”,在理解李白诗歌的时候应该注意这些。古代的“美人”不是一个普通的词,与现代的“美女”很不一样。《离骚》里的“香草美人”指贤臣明君;《诗经》中的美人指容德俱美的年轻女子,“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美人卷珠帘”是指品性容貌都美好的闺中女子,李白诗歌的“含蓄蕴藉”是指诗歌中主人公情韵的婉转,而非指寄托兴寓,所以说它“直接国风之遗”。 5. 诗经《硕人》 译文:双手白嫩如春荑,肤如凝脂细又腻;脖颈粉白如蝤蛴,齿如瓜子白又齐;额头方正蛾眉细,笑靥醉人真美丽,秋波流动蕴情意。看第一眼城池就会失去,看第二眼,国家就会失去。 赏析:此诗开启了后世博喻写美人的先河,历来备受人们的推崇和青睐。孙联奎《诗品臆说》拈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语,并揭示出其所以写得好的奥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