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些描写女子豆蔻年华的绝美诗句豆蔻之年,这源自唐代杜牧的《赠别》诗中有“婢婢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他用早春二月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来比拟体态轻盈、大意说柔弱美丽的十三岁多的少女,像是二月初起刚发芽的豆蔻梢头的嫩芽呢。豆蔻原来比喻嫩芽,关键是说十三四岁的少女。再加上“年华”二字,更清楚点明了这个令人喜爱、亭亭玉立、含苞欲放的美丽的年龄时段。 这一千古妙喻一直流传至今。后世使用“豆蔻年华”一语形容少女,虽然不拘泥于杜牧所说的“十三余”这个具体年岁,但也有个大致的限度。 2.描写豆蔻的诗句《鹧鸪天 寄情》 年代: 宋 作者: 李吕 脸上残霞酒半消,晚妆匀罢却无聊。 金泥帐小教谁共?银字笙寒懒更调。 人悄悄,漏迢迢,琐窗虚度可怜宵。 一从恨满丁香结,几度春深豆蔻梢。 《赠别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 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 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 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 木犀花。 3.杜甫有首诗形容少女豆蔻年华的你好 是杜牧吧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韵译】: 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 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 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 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 杜牧年轻时曾随 丞相牛僧孺在扬州供职,后来离开扬州赵长安,临行时写了两首 七绝给一位女子,其中一首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稍头二月 初”之句。豆蔻,草木植物,春末开花,色淡红,极鲜艳。二月 初豆蔻花正含苞待放,因而诗人借用“豆蔻稍头二月初”来比喻 “娉娉袅袅十三余”的少女,言其年少而体态柔美,自后人们便 常以“豆蔻年华”一词特指十三四岁尚未成年的少女。 4.描写“豆蔻”的诗句有哪些1.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宋代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解释:纵使有豆蔻芳华的精工词采,纵有歌咏青楼一梦绝妙才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 2.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唐代杜牧《赠别二首》 解释: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 3.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宋代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解释: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不用强打精神分茶而食。 4.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宋代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解释:刻骨的相思如今只在,那芬芳的丁香枝上,那美丽的豆蔻梢头。 5.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清代纳兰性德《鬓云松令·枕函香》 解释:此时正月照在那红豆蔻之上,那时曾月下相约,如今月色依然,人却分离,她是否依然依稀如旧? 6.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宋代秦观《满庭芳·晓色云开》 解释:豆蔻年华的青春少女呵,往日同我有多少别恨离情,十年间浑然大梦,屈指算令人堪惊。 5.根据“豆蔻年华”写个句子我像一只傻傻的蜗牛,承载着小小的渴望与梦想,一点一点地向前爬行,等待阳光暖暖地照着我的脸……岁月的年轮无休止地转动着,时间就这样不经意间流失在青春岁月的豆蔻年华。 秋风却捎带着草莓的香气,从草长莺飞的豆蔻年华蜂涌而至,如急流似瀑布一泻千里,势不可挡,冲垮我心里羞涩疲惫的界线,唤醒了曾经深深烙印在心里的绚烂美丽与放荡不羁。 青春的豆蔻年华里,生活对于我来说光鲜而美丽。然而时间总是流逝的,像流水奔涌到西不复还,我们总会慢慢地长大,慢慢地懂事,而那个美丽而轻狂的年华,就像一幅童心图,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大脑皮层,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我不会因沉醉于过去的美丽而不能自拔,我不会因美好年华的消逝而悲痛不已。因为我知道,毛毛虫在破茧成蝶之前都必须经历痛苦的挣扎,雏鹰想翱翔蓝天就必须学会努力地拍打稚嫩的翅膀…… 6.古代诗句里用什么字形容比喻小孩,幼年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tiao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ji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7.古代形容女孩子年龄的词语“豆蔻年华”,还有哪些髫年、金钗之年、豆蔻年华、及笄之年、标梅之年。 1、髫年 读音:tiáo nián 释义:指幼童时期。在古代,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8岁又称"龆年"。 造句: (1)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万一禅阒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2)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龚自珍 (3)说这话的是一个年纪正值髫年的女童,扎两只小辫,好不活泼。 (4)你却说叔宝与你髫年有一拜,是童稚之交。 (5)当然,她也感到了自己从髫年向少女的蜕变,她第一次接受男子的亲临。 2、金钗之年 读音:jin chai zhi nian 释义:年龄代称,古人指女子十二岁的年龄。 女子12岁称金钗之年 造句:古时候,女子十二岁的年龄金钗之年。 3、豆蔻年华 读音:dòu kòu nián huá 释义:泛指十三、四岁的姑娘,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造句: (1)有人说,春天的雨,是少女,正直豆蔻年华;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人。 4、及笄之年 读音:jí jī zhī nián 释义: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造句:古时候,女子十五岁的年龄称为及笄之年。 5、摽梅之年 读音:biào méi zhī nián 释义:女子待嫁之年 造句:摽梅之年的她,暑假时,说媒的,踏破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