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怎样形容押韵的诗句

1.怎么写押韵的诗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押韵,简单地说,押古韵,还是押现韵。

押古韵的不一定是古诗,押现韵的一定不是古诗。

押古韵,最常见的是一百零六部平水韵,比较难,不过你经常用的话,慢慢习惯了便可!

押现韵,最普通的是押拼音韵,本人不太赞成这种押韵,

原因有二:其一,韵脚较宽,初学者容易掌握;

其二,现代试一般不限格律平仄,容易把诗写成顺口溜。

其次,要多读诗词,看自己喜好而定。

喜欢豪放派,则多看看李白、苏轼、**的诗词;

喜欢婉约派,则多看看晏殊、秦观、李清照的诗词。

我个人比较喜欢汪国真的情诗!

多读别人的词,慢慢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境。

一旦可以达到读者与作者共鸣的境界,你离写好诗不远了。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那就是要多练笔!

本人在中华诗词论坛灌水时曾结实一位网友“绿窗眉妩”,

人家多时一天写60首诗词,常年笔耕不辍。

如果真要写好诗词,那必须要多与高手交流,请高手指点!

相信有了良师益友,你方可突飞猛进!

我有时翻翻自己过去写的诗词,自己都觉得好笑!

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投入,这些都是写诗必不可少的!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祝你成功写出好听的诗歌!

2.形容押韵的诗词

诗歌的押韵诗歌要讲究韵律美,就要求押韵,并有和谐的节拍.古人说:“诗中韵脚,如大厦之有柱石.此处不牢,倾折立见.”(沈德潜《说诗啐语》)说明了押韵的重要性.押韵就是在诗行末尾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一般也叫“合辙”.例如:群峰壁立太行头, (t—ou,定韵)天险黄河一望收, (sh—ou,押韵)两岸峰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 (ch—ou,押韵)——**《出太行》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 (sh—i,定韵)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 (y—ü,押韵)——陈毅《冬夜杂咏·幽兰》《出太行》一诗的“头,收,仇”的韵母都是ou,同属“油求”辙,这三句诗的末一个字就是押韵的.《幽兰》一诗的“识”韵母是i,“隅”的韵母是ü,i 和 ü,韵母发音相近,同归于“一七”辙,也是押韵的.最先点出一个诗节或一首诗的那一个字叫“定韵”(或“起韵”),一经“定韵”之后,后边诗行末一个字与“定韵”的字归于同一辙音韵里,就算“押韵”了(或叫“合辙”,如同后边的车轮归入前面滚过的车辙一样).《出太行》是在第一行诗的末尾“定韵”,《幽兰》是在第二行诗的末尾“定韵”.诗歌押韵有下列几种主要的形式:(一)排韵.有的又叫“打铁韵”,就是诗的每一句都押韵.如:秋风萧瑟天气凉, (l—iɑnɡ)草木摇落露为霜. (sh—uɑnɡ)群燕辞归鹄南翔, (x—iɑnɡ)念君客游思断肠. (ch—ɑnɡ)慊慊思归恋故乡, (x—iɑnɡ)君何淹留寄他方? (f—ɑnɡ)贱妾茕茕守空房. (f—ɑnɡ)忧来思君不敢忘, (w—ɑnɡ)不觉泪下沾衣裳. (sh—ɑnɡ)援琴鸣弦发清商, (sh—ɑnɡ)短歌微吟不能长. (ch—ɑnɡ)明月皎皎照我床, (ch—uɑnɡ)星汉西流在未央. (y—ɑnɡ)牵牛织女遥相望, (w—ɑnɡ)尔独何辜限河梁? (l—iɑnɡ)——曹丕《燕歌行》*曹丕的《燕歌行》是迄今所能见到的一首最古的七言诗,它的用韵特点就是句句押韵.全诗的每一个诗行都押在“ɑnɡ”韵上,即古诗的“七阳”.这首诗历来为人们所称赞,不仅情致委婉,而且音韵节奏优美,清人王夫之评价此诗:“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这种句句用韵的押韵形式,韵与韵之间间隔的音节少,韵就比较紧迫,音乐感强.但如果不注意韵脚之间交替变换声调,则会给人以单调之感;另外,句句用韵,增加了押韵的字数,也不能说不对表达思想感情增加了限制.因此,人们在写诗的时候用排韵的并不多.(二)隔行韵.句与句间隔一行押韵,一般都在诗行的双句押韵,叫做押双不押单,或者说拗上不拗下.隔行韵有第一句起韵的,如果是四句的,一、二、四句押韵.如:春眠不觉晓, (x—iɑo)处处闻啼鸟. (n—iɑo)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sh—ɑo)——孟浩然《春晓》一、二、四句的“晓”、“鸟”、“少”押ɑo韵.也有首句 不入韵,从第二句起才定韵的.如: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t—ɑnɡ)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ch—ɑnɡ)——王建《新嫁娘》二、四句“汤”、“尝”押ɑnɡ韵.隔行韵较之排韵更有高低抑扬的变化,用韵也更方便,而且韵与韵之间间隔音节并不多,韵律感依然是很强的,所以古诗、现代诗和民歌的绝大多数都用这种押韵形式.三、双句韵.每两句为一个单位互押,如一、二句用一个韵,三、四句又转一个韵.例如:三边没有树石头少, (sh—ɑo)庄户人的日子过不了.(l—iɑo)天上无云地下旱, (h—ɑn)过不了日子另打算. (s—uɑn)羊群走路靠头羊, (y—ɑnɡ)陕北起了**. (d—ɑnɡ)领头的名叫刘志丹, (d—ɑn)把红旗举到半天上. (sh—ɑnɡ)草堆上落火星大火烧,(sh—ɑo)红旗一展穷人都红了.(l—iɑo)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sh—ɑn)陕北红了半个天. (t—iɑn)紫红犍牛自带耧, (l—ou)闹革命的心思人人有.(y—ou)……——李季《王贵与李香香》上面几节诗,每两句为一个单位互押(其中只有第四节与第三节通押江阳韵).诗所押韵辙的顺序是:遥条辙(ɑo韵)、言前辙(ɑn 韵)、江阳辙(ɑnɡ韵,包括三、四两个小节)、遥条辙(ɑo韵)、言前辙(ɑn 韵)、油求辙(ou韵).(四)间隔韵.这种押韵的方式是没有定规的隔几行押韵.如:也许它真的是一片海,我是一朵灼热的浪花; (h—uɑ)当我知道它是瀚海,——我才发现:我是一粒炙干的沙. (sh—ɑ)青春呢?贮在了茫茫的沙浪里,只有沙枣向我吐露幽幽的情话, (h—uɑ)——在这高高的天山下.(x—iɑ)我是一粒沙. (sh—ɑ)如果我能补偿过去,我愿一身分作两下: (x—iɑ)一半儿搀进胶土里,——铺就绿茵松软的苗床;一半儿拌进水泥中,——凝成大厦金属的骨架.(j—iɑ)——杨牧《瀚海━—写给我的年青时代》全诗共分三节,押“发花”辙.第一节“沙”与“花”间隔两行;第二节“话”与第一节末一行的“沙”间隔三行,“下”和“话”没有间隔;第三节的“下”与“沙”间隔一行,“架”与“下”间隔三行.这种没有定规的隔几行押韵,用韵非常自由.至于到底隔几行押韵好,则依具体情况而定,以不影响表情达意同时读起来依然铿锵和谐为度。

3.怎么写带有押韵的古诗

学押韵古诗,先了解押韵。

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押韵

所谓押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所谓韵部,就是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

同一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对于押韵的限制多与少、严与宽的不同而已。这也是诗歌同其它文学体裁的最大分别。比较常用的是【108部平水韵】。

押韵是增强诗歌音乐性的重要手段,近体诗为了使声调和谐、容易记忆,对于押韵十分讲究。古人通常使用官方颁布的专门指导押韵的书,如《唐韵》《广韵》《礼部韵略》《佩文诗韵》《诗韵集成》《诗韵合壁》等,以南宋王文郁撰的《新刊韵略》最为流行,即世人所谓之【108部平水韵】。

但需明白,并不值得为迁就押韵而破坏诗句的自然,除非是参加科举,否则即使偶尔一两句出韵,古人也是允许的。

4.押韵的诗句怎么写

押韵:即是在句尾使用同一个韵的字,并通过周期性循环,达到一种品读舒畅、踏实和圆满的艺术效果。

它是句子节奏和音韵的回归。 一、押韵模式: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格律诗:绝句、八句律、长律等都有两种押韵模式:即按首句是平收还是仄收分为入韵式与不入韵式两种。

1、首句平收入韵式:指的首句最后一个字以平声结尾,这个字入韵。如: 霜陶玉骨净娟娟,素裹芳心绚影前。

香散逐风飘槛外,情涵乍泄一丝妍。(某《咏菊》) 这是平起平收入韵式。

所谓平起,即起句第二个字是平声。第一个字是灵活的,不计。

再如: 暖霭摇花季序催,君山托翠驾春回。千竿泪竹千重忆,一点痴心一寸灰。

云梦已随风信卷,洞庭依旧雪涛堆。微吟莫若潇湘去,拟嫁青鸾蝶作媒。

(某《江南春》) 这是仄起平收入韵式。所谓仄起,即起句第二个字是仄声。

2、首句仄收不入韵式:指的是首句最后一字是仄声。如: 流连际遇三生石,感叹烟云一世间。

鼓角争鸣喧寂野,星河欲转斗苍山。 红尘几许知难辨,紫阙千番梦不还。

痛饮清风推健笔,高歌好雨兆乡关。(某《世间路15》) 这是平起仄收不入韵式。

再如: 碧草茵茵妆阁秀,铅华淡淡女儿红。文蓬日盛轩亭竹,不慕蓬莱慕字僮。

(某《杂感》) 这是仄起仄收不入韵式。二、押韵要求: 1、押韵位置:在每个偶数句的句末。

即“韵脚”(序三已述)。 2、首句问题: 在前面“押韵模式”里已经提及,首句仄收不入韵,平收须入韵。

通常五言者首句不入韵为多,七言者首句不入韵为少。 首句入韵与不入韵常与首联是否对仗有关,首联对仗,则首句仄收,不入韵;首联不对仗,则首句平收入韵。

若首联既不对仗首句亦不入韵,这样不是不可,只是效果不好,显得低能,尤其是七绝。3、押平声韵:格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

有极少仄韵的,那属于不规范类。 4、一韵到底:格律诗不允许中途换韵,韵脚只能是同组韵部的字,除了首句押韵可借邻韵外,其它韵脚不可用邻韵的字,否则,就是“出韵”,出韵的诗不能算作标准的格律诗。

唐以后直至近代,尽管实际语音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人们写格律诗依然依照“平水韵”,平水韵尽管产生于宋,但是对唐以来诗人们的格律诗用韵之归纳,平水韵把韵部并为106,即平声30(上下平各15)、上声29、去声30、以及入声17。 三、常见韵病: 1、凑韵 俗称挂韵脚。

即所押之韵,与全句意义不相贯串,而勉强凑合也。如唐诗“黄河入海流”句,若变“流”为“浮”字,便为凑韵,初学最易犯此,所当切戒。

2、落韵: 落韵即出韵。如一首诗中通体全押一东韵,而一字忽押二冬韵,一东与二冬虽古韵可通,然用诸古体时则可,用诸今体诗,即为落韵,学者宜慎之。

3、重韵: 重韵就是一字两义而并押之,谓之重韵。如耳为五官之一,又为语助辞;干为干涉之义,又可作干戈解。

一诗中两义同押,前人间亦有之,但初学终以不犯为是。 4、倒韵: 倒韵者,将二字颠倒而就韵。

如古诗“新书置后前”句,变前后为“后前”,即所谓倒韵。有的倒用尚无碍,而有的倒用则意思不同,因此,反对倒韵。

5、哑韵 作诗应当选择声音响亮之韵押之,自然音调高超。若用哑韵则非但词句不挺,全诗亦会因之萎弱。

6、僻韵 僻韵又名险韵,如一先韵之仚字,训轻举。二萧韵之钊字,训远;单字只义,用之易近凑合。

但有二字三字之古典,与题适相切合音,则亦不妨押之。 7、同义韵 一韵中有数字同义者,如六麻之花葩,七阳之芳香,十一尤之忧愁,意义皆同,若一首诗中并押之,未免重复可厌。

8、字同义异韵 字有实字虚用者,亦有虚字实用者。如一东韵之风字,不当作讽刺之风字押;四支韵之思字,不当作意思之思字押。

若误用则便有出韵失黏等弊。初学最宜审慎。

四、两点体会: 1、关于今韵: 新韵今韵要了解、熟悉,但写诗做好不用它。 2、古韵实用: 古韵(这里主要指平水韵)中的同部韵字按普通话读来很多不算顺口,而押韵的目的通俗说来却正是为了顺口,为了解决这里面的差异,建议在依古韵时能考虑当今的读音来组韵。

如写一首诗拈十灰中的“梅”韵,其它韵字则可选择与梅发音近似的字来做韵脚,如“催、回、陪、雷”等;若是拈了“开”韵,则可选择“台、来、才、埃”等做韵脚。如: 孤峰峙立水之隈,薏苡完珠遏浪回。

千古江流接河汉,一肩道义镇风雷。 听涛岂待残诗咏,试剑何惊断石摧。

洞转迷离歌澹荡,弥珍底蕴垒嵬嵬。(某《伏波洄澜》) 韵脚“隈、回、雷、摧、巍”。

而下面这首: 点墨凝胸一鉴开,怡然学笔示文才。不求玉马登高第,但喜金风拂楚台。

几度烟花涵雨失,十年霜剑化霓来。通途直径云山里,撷片云裳把梦裁。

(某《世间路》) 韵脚则是“开、才、台、来、裁”。 再如十三元韵中,若拈了“门”韵,其它韵字则选择与魂语音相近的如“村、痕、豚、温”等如: 依然腊酒复鸡豚,未若遗风旧僻村。

隔牖烟花空绚眼,穿栏笑语枉盈门。 芦衔岂为颦眉拒?芥拾还期假梦温。

少小殷情雨中匿,一怀涛涌大江奔。(某《年味》) 韵脚“豚、村、门、温、奔”。

若是拈了“原”韵,其它韵则选择如“原”读音相近的字,如: 朝迎旭日壶中煮,晌过桑生井。

5.关于押韵的诗歌有哪些

如果你指的是唐诗那种近体诗,那么每个句号前面都是押韵的,

如果你指的是古体诗,那么既有一韵到底的,也有多个韵的,但是都是有韵的。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压的是an韵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yān

遥看瀑布挂前川。chuān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tiān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xíng

忽闻岸上踏歌声。shēng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qíng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kāi

碧水东流至此回。huái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lái

6.形容“女孩子”的押韵的句子有哪些

1.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2.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3. 回头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4. 你是如此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折腰。

5.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1. 你曾说此间相遇定不负我闭月羞花

2. 后来庄生晓梦终究是一场易逝韶华;

3. 你曾说待落尽残花便与我共走天涯,

4. 后来征战狼烟厮马到底是水月镜花;

5. 你曾说已无牵挂君心似箭弃甲归家,

6. 后来恍若相离一刹却早已半生戎马;

7. 你曾说许我嫁衣红霞闲弄蒹葭桑麻,

8. 后来哭声喑哑一夜青丝换三千白发。

7.如何写韵脚诗

一篇(首)韵脚诗的一些(或全部)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采用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这就叫做押韵。

因为押韵的字一般都放在一句的最后,故称“韵脚”。 例子:午后的风声 怎么能被形容成一轮皎洁花的颜色 又怎么会带着 淡淡的离别所谓 忧郁的空气 落笔后要怎么写最后 一直到你的微笑 在我的面前 满山遍野亲爱的 我这才开始对诗的语言 有些 了解韵尾ie另外,诗歌如果不被理解就等于不存在,一个没有诗歌存在的诗人是不可想象的。

文山的诗的确节奏感强,局部的意象很美,有些也很能引起人的想象和思索,但整体确让人不知所云,也缺少生活气息。这新生代和后新生代诗人的通病,也是造成写诗的人多于读诗的人的原因。

直言不讳,短浅见识,多有得罪,请原谅。

8.用一句押韵的诗词来描述宋词和宋词人

1.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

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2.押韵是指在特定的文体里,在某些句子的一定位置上使用同韵的字。

押韵的文体称韵文,诗歌是最常见的韵文。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

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

3.一首诗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至于要说明什么是韵,那却不太简单。

但是,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拼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一般认识: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所谓的韵母。

大家知道,一个汉字用拼音字母拼起来,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例如“公”字拼成gōng,其中g是声母,ōng是韵母。

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总是在后面的。我们再看“东”dōng,“同”tóng,“隆”lóng,“宗”zōng,“聪”cō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ong,所以它们是同韵字。

准确认识:韵”与“韵母”不同,韵指韵母中不包括韵头的部分,古代的时候韵还包括声调的成分,同韵的字必须同声调。韵头是指复韵母中韵腹前面的元音,一般由高元音充当,发音不响亮。

普通话中有i、u、ü[y]三个韵头。韵腹是指复韵母中开口度最大、发音最响亮的元音,也叫主要元音。

如ua[uA]中的a、ei[ei]中的e、iou[iou]中的o。韵腹前面的元音是韵头,韵腹后面的元音或辅音是韵尾。

韵尾指复韵母中韵腹后面的元音或辅音。普通话中有n[n]、ng[?]两个辅音韵尾和i、u两个元音韵尾。

如ei[ei]中的i、iao[iɑu]中的u、an[an]中的n、ing[ing]中的ng。4.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

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押韵的位置一般在句子的末一字),所以又叫“韵脚”。

试看下面一个例子: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常扫净无苔(tái),花木成蹊手自栽(zāi)。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lái)。

这里“苔”、“栽”和“来”押韵,因为它们的韵母都是ai。绕字不押韵,因为“绕”字拼起来是rào,它的韵母是ao,跟“苔”、“栽”、“来”不是同韵字。

依照诗律,象这样的四句诗,第三句是不押韵的。在拼音中,a、e、o的前面可能还有i、u、ü,如ia、ua、uai、iao、ian、uan、üan、iang、uang、ie、üe、iong、ueng等。

这种i、u、ü叫做韵头,不同韵头的字也算是同韵字,也可以押韵。例如: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má),村庄儿女各当家(jiā)。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guā)“麻”、“家”、“瓜”的韵母是a、ia、ua。韵母虽不完全相同,但它们是同韵字,押起韵来是同样谐和的。

练习:春眠不觉晓,(xiǎo)处处闻啼鸟。(niǎo)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shǎo)分析:晓、鸟、少字押韵,因为它们的韵母都是“ǎo”,而第二句中“声”字没有押韵。依照诗律,像这样的四句诗,第三句是不押韵的。

第一句则可押可不押。4.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

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但是,为什么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常常觉得它们的韵并不十分谐和,甚至很不谐和呢?这是因为时代不同的缘故。

语言发展了,语音起了变化,我们拿现代的语音去读它们,自然不能完全适合了。例如: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白去深处有人家(jiā)。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huā)。xié和jiā、huā不是同韵字,但是,唐代“斜”字读xiá(s读浊音),和现代上海“斜”字的读音一样。

因此,在当时是谐和的。又如:江面曲[唐]李益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qī)。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ér)。在这首诗里,“朝”和“儿”是押韵的,按今天的普通话去读,qī和ér就不能算押韵了。

如果按上海的白话音念“儿”字,念象ní音(这个音正是接近古音的),那就谐和了。今天我们当然不可能(也不必要)按照古音去读古人的诗,不过我们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才不至于怀疑古人所押的韵是不谐和的。

古人押韵是依照韵书的。古人所谓“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

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还是基本上一致的,仿照韵书押韵,也是较合理的。宋代以后,语音变化较大,诗人们仍旧依照韵书来押韵,那就变为不合理的了。

今天我们如果写旧诗,自然不一定要依照韵书来押韵。不过,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却又应该知道古人的诗韵。

三、现代诗歌古人的诗都是依照韵书来写的。但由于岁月久远,今古语音变化较大,再按古人的韵书来写诗,就变得不再合适了,而且弄不好,会造成别扭的感觉。

所以我们今天写诗只要按照普通话的韵脚来使用就可以了。现代押韵一般不考虑声母、声调和韵头,也不要求韵腹、韵尾完全相同,在韵的归并上,相同、相近的韵母经常可以一起押韵,可归为一个韵。

例如:像园中的韭菜,不要割,(e)/让它绿绿地长着(e)/像谷底的泉水,不要断,/让它淡淡地淌着(e)/像枝头的青果,不要摘,/让它静静地挂着(e)/也许,人总有那么一点,/想忘又不能忘,想说又不能说(uo)/像怯光的蝙蝠,/扇翅于黄昏的角落。(uo)e同uo发音相近,可以押韵。

四、十三辙与十八韵辙也是韵的意思,将同韵的字归并在一起,就形成一个一个的韵,。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