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文笔质朴的诗句

1.形容文采的诗句有哪些

1、《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唐代:杜甫

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翻译:他那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必将万古流传。

2、《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唐代:杜甫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翻译:英雄割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曹家文章丰采却在你身上留存。

3、《莫相疑行》唐代:杜甫

往时文采动人主,此日饥寒趋路旁。

翻译:以往的时候以文彩惊动君王,而如今却因饥寒交迫奔走在路旁。

4、《早秋赠裴十七仲堪》唐代:李白

裴生信英迈,屈起多才华。

翻译:裴先生你英雄豪迈,才华灼灼,陡然崛起。

5、《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唐代:李白

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

翻译:令人羡慕的是你们二位前去应举,真如同二条出渊的胶龙,何况你俩又有冠盖当世的才情。

2.形容质朴的句子是什么

形容质朴的句子

《论语.雍也》记载,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段话被不少人认为是关于文采和质朴关系的问题,其实这段话的“文”不是指文采、文学,解释为行为修饰更为恰当。这段话的意思是,没有经过教化,生物性超过社会性的人,行为举止往往粗野鄙俗,而经过一些教化,自以为有教养,社会性掩盖了生物性的人,行为举止往往又会矫揉造作。只有将人的社会性与生物性合理平衡,才能成为君子。孔子这段话是针对人的行为举止而说的,不是针对文章而说的,与文采无关。

3.形容文采 诗句

1、佩玉采丝文竹器

赵令畤

《蝶恋花·尺素重重封锦字》

2、幸以文堪采

张祜

《答僧赠柱杖》

3、曜文八采

魏晋

陆云

《赠顾尚书诗》

4、五采龙文在益州

陈普

《咏史下·蜀先主》

5、君看五采成龙文

方凤

《鸿门宴同皋羽作》

6、错采销文翰

刘子翚

《孤翼吟》

7、更采玄文扁此庐

马廷鸾

《题老学道院》

8、但见五采文焕发

郑子思

《三贤祠》

9、绣户文窗拂采霞

梁潜

《咸阳怀古》

10、采鸾谪向文箫嫁

钱王孙妻

《钟陵行》

11、文光五采朝吐吞

舒頔

《适耕堂(周禹锡云:“极昌黎。”)》

12、绣户文窗拂采霞

谢贞

《咸阳古堞》

4.形容文笔好的词语有哪些

形容文笔好的词语有不少,比如:

1. 妙笔生花 [miào bǐ shēng huā] 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2. 才高八斗 [cái gāo bā dǒu]才:才华。 比喻人极有才华。

3.才华横溢 [cái huá héng yì]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4.学富五车 [xué fù wǔ chē] 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5.出口成章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说出话来就成文章。 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6.行云流水 [xíng yún liú shuǐ] 1.比喻诗文纯任自然,毫无拘执;2.比喻无足轻重。

7.倚马可待 [yǐ mǎ kě dài] 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 比喻文章写得快。

8.妙语连珠 [miào yǔ lián zhū]连珠:串珠。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9.下笔成章 [xià bǐ chéng zhāng] 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思敏捷。

此处列举了较为常见的一些形容文笔好的成语,还有其他的成语或者词语后续进行分享。

5.形容质朴的成语

噩噩浑浑 指质朴忠厚的样子。指上古之世。

出处:清·魏源《(书古微)序》:“于是天文地理,皆定位于高高下下之中;孔思周情,各呈露于噩噩浑浑之际。”

反朴归真 反:通“返”,回;朴:质朴;归:返回;真:天然,自然。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

出处:鲁迅《花边文学·玩笑只当它玩笑(下)》:“连刘先生似的想白话‘返朴归真’的意思也全没有。”

刚毅木讷 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出处:《论语·子路》:“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怀真抱素 真:纯真。素:质朴的本色。指人格和品德纯洁高尚,质朴无华。亦作“怀质抱真”。

怀质抱真 指人格和品德纯洁高尚,质朴无华。同“怀真抱素”。

出处:《梁书·武帝纪上》:“其有勇退忘进,怀质抱真者,选部或以未经朝谒,难于进用。”

俭以养德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民淳俗厚 民风质朴敦厚。

木讷寡言 木讷:质朴而不善辞令。质朴而不善于说话。

出处:《晋书·葛洪传》:“为人木讷,不好荣利,闭门却扫,未尝交游。”

破觚斫雕 斫,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比喻删繁杂而从简易,去浮华而尚质朴。

出处:语出《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

朴实无华 质朴实在而不浮华。

出处:巴金《〈爝火集〉后记》:“他只是平铺直叙,朴实无华地讲会见的事情。”

无名之朴 ①道家指质朴自然、玄默无为之“道”为“无名之朴”。②未出名的璞玉。比喻不为人知的才识之士。亦作“无名之璞”。

一唱三叹 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出处:《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直扑无华 质朴无文采。

出处:罗惇曧《文学源流》:“至于《易》著《文言》,词尚整饰,《书》垂《典》《诰》,尤多叶韵,群言之祖,排偶尤繁,匪日直扑无华,遂称复古也。”

直权无华 质朴无文采。

质而不俚 质:朴素、单纯。俚:粗俗。质朴而不粗俗。亦作“质而不野”。

出处:《汉书·司马迁传赞》:“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质而不野 质:朴素、单纯。野:粗俗。质朴而不粗俗。同“质而不俚”。

出处:《后汉书·班彪传上》:“然善述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

斫琱为朴 指去掉雕饰,崇尚质朴。亦指斫理雕弊之俗,使返质朴。同“斫雕为朴”。

出处:《汉书·酷吏传·序》:“汉兴,破觚而为圜,斫琱而为朴,号为罔漏吞舟之鱼。”

斫雕为朴 指去掉雕饰,崇尚质朴。亦指斫理雕弊之俗,使返质朴。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后汉书·皇后传序》:“及光武中兴,斫雕为朴,六宫称号,唯皇后及贵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