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草书唐诗

1.鲜于枢的《唐诗卷》的草书有什么特点

《唐诗卷》,笔法纵肆,欹态横发。

草书。 他自己说过,写草书要把笔离纸三寸,取其指实掌平虚腕法圆转,写出的字则 飘逸飞纵,体态自能绝出,从这篇草书之中就能发现确有悬腕回锋之妙。

《唐诗卷》为其41岁时所书,用笔豪放,骨力洞达,使转爽健,通篇流畅, 是一篇抛弃了柔弱媚秀后的遒劲灵动的书作,具有十分感人的艺术魅力。草书杜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能显示鲜于枢豪健的人格风貌,气势开张,俯仰自得, 一派飞动劲健的生机,给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凝结于笔毫之巅的审美感受。

2.关于书法古诗

《饮中八仙歌》

杜甫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辨惊四筵。

《赠怀素草书歌》

李白

吾师醉后倚绳床,

须臾扫尽数千行。

飘风骤雨惊飒飒,

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

一行数字大如斗。

恍恍如闻魔雷惊,

时时只见龙蛇走。

《题怀素草书屏风》

韩偓

何处一屏风,

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

尤有墨迹浓。

怪石奔秋涧,

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照,

字字恐成龙。

《醉后赠张九旭》

李欣

张公性嗜酒,

豁达无所营。

皓首穷草隶,

时称太湖精。

露顶据胡床,

长叫两三声。

兴来洒素壁,

挥毫如流星。

3.世界上总面积最大的狂草唐诗宋词书法作品是谁创作的

纪录编号:12217-1405-01

纪录性质: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

纪录来源:世界纪录协会数据库

纪录详细:

世界上总面积最大的狂草唐诗宋词书法作品——冯振创作的《巨幅狂草》

证书编号:12217-1405-01

颁证日期:2014年6月5日

中国山东省郓城县冯振先生于2014年2月创作的狂草唐诗宋词书法作品《巨幅狂草》,作品总面积为220平方米,创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总面积最大的狂草唐诗宋词书法作品世界纪录。

The largest wild scribble calligraphy works of Chinese poems in the world---- Huge Scale Wild Scribble Created by Feng Zhen

Huge Scale Wild Scribble, the wild scribble calligraphy works of Chinese poems, created by Feng Zhen in February 2014, who is from Yuncheng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With a total area of 220m2 it set the world record granted by the World Record Association for being the largest wild scribble calligraphy works of Chinese poems in the world.

4.张旭草书的《古诗四首》内容是什么

《古诗四帖》录文为四首诗赋。

前两首分别是南北朝庾信的《道士步虚词》之六和之八,后两首是南朝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和《岩下一老公四五少年赞》。 1、《道士步虚词》之六原文: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

飘飖入倒景,出没上烟霞。春泉下玉溜,青鸟向金华。

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棘花。应逐上元酒,同来访蔡家。

白话释义:太阳与月亮升起的东方,撑开如灵芝模样的伞盖,象烛光熹微的北方极地,行驶五彩缤纷的车辆。时高时低,忽快忽慢的飞翔,进入倒影中,出没在烟雾彩霞之上。

春天的泉水沿着琉璃瓦屋檐顺流而下,翠绿的鸟飞向金华这个好地方。汉武帝注视着桃核,齐侯讯问棘花。

应是赶上正月十五日上元节的时候,一齐来造访蔡家。 2、《道士步虚词》之八原文:北阙临丹水,南宫生绛云。

龙泥印玉简,大火练真文。上元风雨散,中天哥吹分。

虚驾千寻上,空香万里闻。 白话释义:宫殿北面的门楼靠着丹河,南面的宫殿为此升起红色的云彩。

用龙印泥钤玉制的简札,大火锻炼真理文章。上天的风停雨散,中天声音也已分离。

凭虚驾空在千寻之上,或闻到万里天空的芬芳。 3、《王子晋赞》原文:淑质非不丽,难之以万年。

储宫非不贵,岂若上登天。王子复清旷,区中实哗嚣喧。

既见浮丘公,与尔共纷繙。 白话释义:善良贤惠、公道正直的气质并非不美丽,难的是要经受一万年的考验。

身为太子储君并非不高贵,岂能超越飞升天界。王子恢复了清新宽阔的境界宙,区区人间实在太喧闹。

既然看到了浮丘公,他就可以与你一齐翱翔。 4、《岩下一老公四五少年赞》原文:衡山采药人,路迷粮亦绝。

过息岩下坐,正见相对说。一老四五少,仙隐不别可。

其书非世教,其人必贤哲。 白话释义:衡山有一位采药人,半路迷路了,粮食也快吃完了,看到路边有一岩石,准备坐来下休息,一会再赶路,看到岩石上有一个老翁,和四五个少年正在谈论。

莫非是山里的隐居的仙人么?他们谈论的书都不是尘世所教授的世俗之语,想必他们几人必是贤达,明哲之人吧。 扩展资料: 《唐张旭书古诗四帖》,狂草,墨迹本,高二十九点五厘米,宽一百九十五点二厘米,五色笺,共四十行,凡一百八十八字。

此卷草书通篇书法气势奔放,运笔无往不收,如锥划沙,无纤巧浮滑之笔。 古意蓬勃、篆意迭出、字势纵横、激荡挥洒,有着长江、黄河的浩荡之势,有着壶口瀑布般的奔涌,有着气吞万里如虎的威慑,有着囊括万殊的包容。

此墨迹已成为张旭所传世的孤本,该帖曾经宋宣和内府、明华夏、项元汴、清宋荦、清内府等收藏,原件藏辽宁省博物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张旭古诗四帖。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