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地方之美,景色之好的,还有点圣地的诗句望洞庭 独坐敬亭山 忆江南 刘禹锡 李白 白居易 湖光秋月两相和, 众鸟高飞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潭面无风镜未磨。 孤云独去闲。 日出江花红胜火, 遥望洞庭山水翠, 相看两不厌, 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银盘里一青螺。 只有敬亭山。 能不忆江南。 鹿柴 望庐山瀑布 望天门山 乌衣巷 王维 李 白 李 白 刘禹锡 空 山 不 见 人, 日照香炉生紫烟, 天门中断楚江开, 朱雀桥边野草花, 但 闻 人 语 响。 遥看瀑布挂前川。 碧水东流至此回。 乌衣巷口夕阳斜。 返 景 入 深 林, 飞流直下三千尺, 两岸青山相对出, 旧时王谢堂前燕, 复 照 青 苔 上。 疑是银河落九天。 孤帆一片日边来。 飞入寻常百姓家。 2.形容圣地的成语最神圣最贤明。 这是古代老,普通人。圣经贤传 旧指圣人手订的经典和贤人阐释的著作。 旧时对人君的颂扬之辞:最。比喻上行下效、闻。 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柳圣花神 喻指风流女子。 圣君贤相 圣明的君主与贤良的辅佐大臣,成为圣哲。后泛称历代英明的帝王。 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臣子贤良,臣下忠良。古圣先贤 圣,成为圣哲。 旧时用以称颂帝王。内圣外王 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 至圣至明 至、切四种方法的别称。神功圣化 指帝王的功绩和教化。 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庄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智。出圣入神 指神奇高妙;也称周公和孔子或孔子和颜渊。 革凡成圣 革除凡习。伏地圣人 指在某一方面略有知识就逞能的人。 绝圣弃智 圣。灵丹圣药 非常灵验,孰能无过 旧时指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智慧、问。 神圣工巧 中医对望。圣神文武 称颂帝王或杰出人物之词:有才能有道德,聪明。 主圣臣良 君主圣明。形容君臣契合。 人非圣贤。先圣先师 旧时尊称孔子。 规贤矩圣 指效法圣贤,无为而治。圣帝明王 本指上古道德智能卓越的君主。 黜昏启圣 贬退昏庸。弃绝聪明才智。 千载一圣 千年出一圣人。梯愚入圣 指启迪引导凡夫俗子成为圣人,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 革凡登圣 革除凡习,后专指宰相,返归天真纯朴。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圣主垂衣 形容天下太平、能起死回生的奇药。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比喻幻想中的某种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有效方法,政治清明:指凡人,辅弼之臣。同“革凡成圣”:指凡人:品德智慧极高,普通人。 相没有 xx圣地 的成语。亦作“主明臣直”。 入圣超凡 凡、“主贤臣良”,含圣 的成语如下:极。有君臣相契意。 至圣先师 至。古代的圣人贤者: 超凡入圣 凡。 旧时特指孔子,开启圣明。指圣人不常有、“主圣臣直”。 贤。君圣臣贤 君主圣明。 3.到达风景胜地,用古人的诗句表达自己的心情(各两句):杭州西湖、杭州西湖: 饮 湖 上 初 晴 后 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题临安邸 [作者] 林升 [全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庐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苏轼《题西林壁》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李白《望庐山瀑布》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草原: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苏州: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送人游吴》 唐·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4.关于“革命圣地延安”的诗句有哪些1. 《秋日送曾公子实卿之延安书扇头》宋-杨文卿 车马翩翩送汝行,离愁遽逐海云生。 三杯篱落菊花节,一路蛩螀豆叶声。 荒草浊河连古戍,悲笳明月动山城。 鲤庭趋后劳相报,婚嫁如今累尚平。 2. 《延安守岁》宋-向敏中 律管风生消暮景,塞原烟静绝妖氛。 坐移残烛光阴变,故旧年华一夜分。 3. 《追答》明-司马光 羁旅兼边思,川原蹀血新。 烟云长带雨,草树不在春。 细水淘沙骨,惊飚转路尘。 今朝见烽火,白首太平人。 4. 《依韵和延安庞龙图柳湖》元-范仲淹 种柳穿湖后,延安盛可游。 远怀忘泽国,真赏即瀛洲。 江景来秦塞,风情属庾楼。 刘琨增坐啸,王粲斗销忧。 5. 《和延安庞龙图寄岳阳滕同年》元-范仲淹 优游滕太守,郡枕洞庭边。 几处云藏寺,千家月在船。 疏鸿秋浦外,长笛晚楼前。 旋拨醅头酒,新炮缩顶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