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有往事字的古诗词《往事》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海内横流日,吾犹及建炎。 众医虽共视,久疾固难砭。 黠虏方观衅,行宫未解严。 时平逾五纪,话此涕常沾! 《桂殿秋·思往事》 年代: 清 作者: 朱彝尊 思往事,渡江干。 青娥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舸听秋雨, 小簟轻衾各自寒。 《菩萨蛮·夜来皓月才当午》 年代: 唐 作者: 温庭筠 夜来皓月才当午, 重帘悄悄无人语。 深处麝烟长, 卧时留薄妆。 当年还自惜, 往事那堪忆。 花露月明残, 锦衾知晓寒。? 2.描写“往事”的古诗词有哪些①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相思》唐王维 【译文】红豆生长在南方,春天来的时候它会发芽生长.希望你可以多采一些,因为它是思念的象征。 ②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唐张仲素 【译文】袅袅城边的垂柳,青青路旁的柔桑。提篮忘了把桑采,凝思昨夜梦渔阳。 ③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唐韦应物 【译文】在秋天的夜晚思念你而无法入睡,因此外出散步歌咏秋高气爽的天气。静寂的山中传来松子落地的声音,我遥想你应该也思念着我,还未入睡。 ④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送灵澈》唐刘长卿 【译文】青苍的竹林寺,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你背着的斗笠还带着夕阳,独自归向远方的青山。 ⑤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译文】灯火渐熄的夜晚,谁家传出嘹亮的玉笛声,笛声随着春风,飘满整个洛阳城.这种夜晚听到《折杨柳》的曲调,谁不会萌发思念故乡的深情! 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译文】你问我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正在盛满秋池的绵绵不尽的巴山夜雨了。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一齐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 ⑦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译文】临别前嘱咐起我的朋友,要是在洛阳的那繁华之地的亲友们问起我的情况呀, 你要告诉他们,说我的心地还是一如既往的象放在玉壶里冰心一般纯洁呀。 ⑧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译文】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⑨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唐高适 【译文】满天黄云,太阳被笼罩得昏昏沉沉,北风吹来,大雁在纷飞的雪花中向南飞去。不必担忧您前去的路途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谁会不敬重你呢! ⑩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约客》宋赵师秀 【译文】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时间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 3.描写回忆往事的古诗词1、《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归家》【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3、《乡思》【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4、《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除夜作》是唐代高适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除夕之夜,游子家人两地相思之情,深思苦调,委曲婉转,感人肺腑。诗精练含蓄,故前人谓此诗:“添著一语不得。''用语质朴浅近而寓情深微悠远。过年意味着又增加了一岁。天天向上的小朋友往往急于长大,已过中年的人则很可能痛感白己正在走向衰老——他们对此事都比较计较,当然有兴高采烈与感慨系之之不同。高适这首诗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写,“年味”很足,传诵极广。 归家解释:儿子拉着衣服问我,为什么我那么迟回来?我和谁在争夺岁月,赢得了双鬓边上的银发? 赏析:前两句写出了稚子的天真与可爱,用来衬托后两句诗人的严肃的沉思。后两句其实是诗人的自问,自己在官场沉浮,去争生活,争名利,不知不觉人已渐渐老去,双鬓渐染。诗人抒发了淡淡的对日薄西山的感叹。“赢得”二字更是刻画了诗人一种安详之中略带苦笑的神情。 《乡思》是北宋诗人李觏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一二句从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所见所感。三四句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这首诗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挚浓厚的思念之情。 《京师得家书》是明朝袁凯写的一首思乡诗 注释①京师:指都城。②行行【hang】:每行。 白话译文:江水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长,每行没有其它的话语,只是告诉我要早日回到家乡去。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为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诗作。此诗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被贬谪的愤慨不平之意。前两句以剑喻山峰,谓其割人愁肠,“割”字照应上句“剑铓”的比喻,突出作者愁苦之深;后两句由峭拔似剑铓的群峰进一步产生出一个奇特的幻想,期望身化千亿,散上诸峰以望故乡。全诗因景生情,融情入景,想象奇特,比喻新颖,作者谪居的愁苦与望乡的悲哀在短短二十八字里表达得深挚感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 4.描写“劝人往事随风尘埃落定”的古诗词描写“劝人往事随风尘埃落定”的古诗词如下: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释】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代: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解释】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虞美人·听雨》 宋代: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解释】 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钗头凤·红酥手》 宋代: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解释】 你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春风多么可恶,欢情被吹得那样稀薄。满杯酒像是一杯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遥想当初,只能感叹:错,错,错! 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地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脂红,又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满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静空旷的池塘楼阁上。永远相爱的誓言还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遥想当初,只能感叹:莫,莫,莫! 《行香子·秋与》 宋代:苏轼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解释】 昨夜霜降寒风骤起,梧桐叶落纷纷,我无处回避自己衰老的面容。秋风问我为何这样,我没有说话,只是用手在空中书写。人老了,有时沉醉有时沉病有时慵懒。 早晨来到院子里,感叹时光荏苒,岁月流逝,虽不吭声,似乎有意让我伤心。如今万念俱空,把所有心事,都换作千杯酒来饮。哪管它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