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中山先生的诗词1,《瞻仰孙中山先生故居感赋》当代 余菊庵简朴先生宅,肃然起敬忱。 庭隅存古井,酸枣布清阴。译文:孙中山先生的住处很简朴,让人肃然起敬。 在庭院中一角留存着一口古井,树上的酸枣洒下一片树荫。2,《孙中山先生故居》当代 余菊庵四山环抱一溪横,中出人豪举世倾。 译文:孙先生的故居四面环山,有一条溪水穿过,这里出来的人中豪杰举世有名。3,《孙中山先生挽诗》清代 黄节涤荡乾坤气,平成物类心。 大功皇汉祚,衰响太山吟。译文:荡气回肠布满乾坤之气,平凡之物就像这个心一样。 为过立下的大功皇帝赐名,悲伤之情响彻太行山。4,《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二十五周年纪念》当代 余菊庵尽瘁谋强国,伟哉怀我公。 平生所遗憾,革命未成功。译文:鞠躬尽瘁为了国家变强大而操劳,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伟大。 他平生最遗憾的事情,就是革命还未成功。5,《意难忘 孙中山先生九二诞辰纪念,并告台湾军民同胞而作》。 当代 李济深功业嵯峨,扫千年帝制,缔造共和。译文:孙中山先生功劳像高山一样巍峨,废除千年的封建制度,创造共和国。 2.古诗词中的老翁老妇大概多大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杖朝之年:八十岁。 鲐背之年:八十至九十岁合称。 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