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七年级语文古诗词测试

1.七年级上册 古诗题

七年级(上)语文期末古诗词复习题(一) 1、东临碣石, 。

2、水何澹澹, 。 3、树木丛生, 。

4、秋风萧瑟, 。 5、日月之行, 。

6、星汉灿烂, 。 7、,歌以咏志。

8、客路青山外, 。 9、潮平两岸阔, 。

10、海日生残夜, 。 11、乡书何处达? 。

12、孤山寺北贾亭西, 。 13、几处早莺争暖树, 。

14、乱花渐欲迷人眼, 。 15、最爱湖东行不足, 。

16、明月别枝惊鹊, 。 17、稻花香里说丰年, 。

18、七八个星天外, 。 19、旧时茅店社林边, 。

20、枯藤老树昏鸦, 。 21、古道西风瘦马, , 。

22、神龟虽寿, 。 23、,终为土灰。

24、老骥伏枥, 。 25、烈士暮年, 。

26、盈缩之期, 。 27、养怡之福, 。

28、幸甚至哉, 。 29、故人聚鸡黍, 。

30、绿树村边合, 。 31、开轩面场圃, 。

32、待到重阳日, 。 33、清晨入古寺, 34、曲径通幽处, 35、山光悦鸟性, 36、万籁此都寂, 37、杨花落尽子规啼, 38、我寄愁心与明月, 39、君问归期未有期, 40、何当共剪西窗烛, 41、烟笼寒水月笼沙, 42、商女不知亡国恨, 43、一曲新词酒一杯。

、44、、,小园香径独徘徊。 45、莫言下岭便无难, 46、正入万山圈子里, 47、常记溪亭日暮, 48、兴尽晚回舟, 49、争渡,争渡, 50、半亩方塘一鉴开, 51、问渠那得清如许? 52、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描写田园风景的句子是 , 。

53、《过故人庄》中诗人与朋友把酒闲话的句子是 , 。 54、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写春到西湖,鸟儿开始活跃的句子是 , 。

55、《钱塘湖春行》中写花草生机勃勃的句子是 , 。 56、《钱塘湖春行》中交代诗人行踪的句子是 , 。

57、《过故人庄》中表现作者与朋友间融洽的感情及对田园的喜爱的句子是 , 58、《过故人庄》中描绘山村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的句子是 , 59、《过故人庄》中表现诗人对田园的喜爱之情的诗句是 , 60、《钱塘湖春行》描写西湖莺歌燕舞的景象的诗句是 , 61、《钱塘湖春行》表现西湖之春到处充满生机勃勃景象的诗句是 , 62、《观沧海》中描写大海雄伟壮阔的诗句是 , 63、《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的诗句是 , 七年级(上)语文期末古诗词复习题(二) 1、,以观沧海。 2、,山岛竦峙。

3、,百草丰茂。 4、,洪波涌起。

5、,若出其中。6、,若出其里。

7、,歌以咏志。8、,行舟绿水前。

9、,风正一帆悬。10、,江春入旧年。

11、?归雁洛阳边。12、,水面初平云脚低。

13、,谁家新燕啄春泥。14、,浅草才能没马蹄。

15、,绿杨阴里白沙堤。16、,清风半夜鸣蝉。

17、,听取蛙声一片。18、,两三点雨山前。

19、,路转溪头忽见。20、,小桥流水人家。

21、,夕阳西下, 。 22、,犹有竟时。

23、,终为土灰。 24、,志在千里。

25、,壮心不已。 26、,不但在天。

27、,可得永年。 28、,邀我至田家。

29、,青山郭外斜。 30、,把酒话桑麻。

31、,还来旧菊花。 32、,初日照高林。

33、,禅房花木深。 34、,潭影空人心。

35、,但余钟磬音。 36、,闻道龙标过五溪。

37、,随风直到夜郎西。 38、,巴山夜雨涨秋池。

39、,却话巴山夜雨时。 40、,夜泊秦淮近酒家。

41、,隔江犹唱后庭花。 43、,去年天气旧亭台, 。

44、,似曾相识燕归来, 。 45、,赚得行人空喜欢。

46、,一山放过一山拦。 47、,沉醉不知归路。

48、,误入藕花深处。 49、,惊起一滩鸥鹭。

50、,天光云影共徘徊。 51、,为有源头活水来。

52、《次北固山下》中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的句子是 , 53、《次北固山下》中诗人触景生情,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 54、《如梦令》中表现对往事的回忆的句子是 , 55、《如梦令》中写回舟迷路的句子是 , 56、《西江月》中用互文的方法写景的句子是 , 57、《西江月》中表现丰收在望景象的句子是 , 58、我们赞扬人到老年仍有雄心壮志,通常引用曹操的《龟虽寿》中的“ , 。 , ” 6.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上层人物不顾国家艰难,只顾吃喝玩乐的语句是: , 。

7.朱熹的《观书有感》中蕴含不断学习新知识,就能达到新境界的语句是: , 。 8.李玉同学刚升入初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感觉学习没有什么困难,于是学习有些松懈了。

请你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两句诗告诫他: , 。 59、《论语》十则中关于学与思关系的一则是 。

60、《次北固山下》一诗的名句是 。 61、《钱塘湖春行》一诗的颈联是 。

七年级(上)语文期末古诗词复习题(二) 1、,以观沧海。 2、,山岛竦峙。

3、,百草丰茂。 4、,洪波涌起。

5、,若出其中。6、,若出其里。

7、,歌以咏志。8、,行舟绿水前。

9、,风正一帆悬。10、,江春入旧年。

11、?归雁洛阳边。12、,水面初平云脚低。

13、,谁家新燕啄春泥。14、,浅草才能没马蹄。

15、,绿杨阴里白沙堤。16、,清风半夜鸣蝉。

17、,听取蛙声一片。18、,两三点雨山前。

19、,路转溪头忽见。20、,小桥流水人家。

21、,夕阳西下, 。 22、,犹有竟时。

23、,终为土灰。 24、,志在千里。

25、。

2.七年级(下)语文古诗词检测

七年级语文(下)“课外古诗词背诵”检测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幽篁( ) 平姜( ) 渝州( ) 涧边( )岐王( ) 杳杳( ) 荷笠( ) 风骚( )二. 文学常识填空1.《山中杂诗》的作者 是南朝 文学家。

2.《竹里馆》选自《 》,作者 ,是 朝著名诗人。3.李白,字 ,唐代著名诗人,有“ ”的美称。

我们曾经学过他的诗歌有《 》、《 》、《 》等,本册语文书中我们又接触了两首,它们分别是《 》和《 》,两诗均出自《 》。4.《逢入京使》是 (填朝代)著名 (填派别)诗人 (填名字)的思乡怀亲之作。

5.韦应物,唐代诗人。《滁州西涧》是他 诗中的佳作。

其中末两句“ , ”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 , 。6.素有“ ”之称的唐代大诗人杜甫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我们曾经学过他的诗歌有《 》、《 》、《 》等,本学年我们又学了一首《 》。

7.赵翼,字 ,号 ,阳糊人, 朝著名史学家,着有《 》。本次我们学的《论诗》出自《 》。

三. 完成诗词填空山际见来烟, 。《山中杂诗》(吴均)深林人不知, 。

《竹里馆》(王维)峨眉山月半轮秋, 。《峨眉山月歌》(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 。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春潮带雨晚来急, 。《滁州西涧》(韦应物)有约不来过夜半, 。

《约客》(赵师秀)江山代有人才出, 。《论诗》(赵翼)四. 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对的打“Ο”,错误的打“*”1.南朝梁著名文学家吴均的《山中杂诗》描写了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

其中最有趣的诗句“云从窗里出”说的是云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2.王维的诗《竹里馆》是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

全诗意境优美、高雅,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3.《峨眉山月歌》是杜甫的作品,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分别为峨眉、平姜、清溪、三峡和渝州,构思精巧,不着痕迹。

( )4.《春夜洛城闻笛》是诗人在客居洛阳的一个夜晚,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曲调,引起自己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而作。( )5.《逢入京使》是诗人赴安西途中所作,全诗率兴而成,用语自然本色,韵味淳厚隽永。

( )6.全诗并无直接抒情之语,但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却尽寓其中的是赵师秀的《约客》。( )7.赵翼的《论诗》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

( )五.古代诗文里经常把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或基本相等)的两个短语、句子或句子成分相称地排列在一起,表达相似、相反或相关的意思,这种修辞手法叫对偶。试判断下列诗句哪些运用了对偶?1.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3.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4.歧王宅前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5.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6.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运用了对偶句的有: 六. 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方法1.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 )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七.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山际见来烟( ) 竹中窥落日( )独坐幽篁里( ) 弹琴复长啸( )谁家玉笛暗飞声( ) 何人不起故园情( )路漫漫( ) 双袖龙钟泪不干( )凭君传语报平安( )( )独怜幽草涧边生( ) 上有黄鹂深树鸣( )野渡无人舟自横( )( )苍苍竹林寺( )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 各领风骚数百年( )八.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 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 是 代著名诗人,学者。2. 诗中的“李杜”是指代诗人 、。

3. “万口”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4.对“至今已觉不新鲜”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李杜的诗到了今天已经让人觉得不新鲜了。b) 李杜的诗到了今天已经成为俗的、旧的、陈腐的东西了。

c) 李杜的诗与现今社会现状不能扣合,缺少时代气息。d) 李杜的诗篇尽管精美,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也会逐渐不适合后世读者的口味。

5.这首诗的名句是: 。九. 试赏析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我们对诗句中的名句不但要能背,能写,能理解;而且还要能够作简单的赏析,也就是说能用自己的语言对它之所以成为名句说出自己的理由来。一般可以遵循以下方法进行:首先指出诗句的出处和相关的背景;然后分析诗句的表面意思,再进一步挖掘其内涵。

其内涵可以从其思想意义、哲理性、意境和字句锤炼等方面进行)十.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50字左右),把下面语句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十一.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赋得古草原送别》诗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提示出了物候学上的两个重要的自然规律,这就是(用自己的话说):十二.对下列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秋词(刘禹锡)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自古逢秋悲寂寥, 枯藤老树昏鸦, 我言秋日胜春朝。

小桥流水人家, 晴空一鹤排云上, 古道西风瘦马。 便引诗情到碧霄。

夕阳西下,断。

3.七年级上册古诗文测试【理解默写】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默写测试题1、子曰:“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曰:“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子曰:“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 曹操•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选自《乐府诗集》)1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代诗人,选自《全唐诗》)1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选自《白氏长庆集》)1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选自《稼轩长短句》)15、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号东篱,元大都人,著名戏曲作家。

选自《全元散曲》)16、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 曹操,选自《乐府诗集》)17、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 孟浩然,唐代诗人,选自《孟襄阳集》)18、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唐代诗人,选自《全唐诗》)19、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选自《李太白全集》)20、君问归期末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唐代诗人。

选自《李义山诗集》)21、烟笼寒山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泊秦淮》 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选自《樊川文集》)22、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浣溪沙》 晏殊,字同叔,北宋政治家、文学家。选自《珠玉词》)23、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得人空喜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宋代诗人。

选自《诚斋集》)24、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

选自《漱玉词》)25、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书有感》 朱熹,字元晦,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选自《朱子大全》)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文训练1、东临碣石, 。

2、水何澹澹, 。3、树木丛生, 。

4、秋风萧瑟, 。5、日月之行, 。

6、星汉灿烂, 。7、,歌以咏志。

8、客路青山外, 。9、潮平两岸阔, 。

10、海日生残夜, 。11、乡书何处达? 。

12、孤山寺北贾亭西, 。13、几处早莺争暖树, 。

14、乱花渐欲迷人眼, 。15、最爱湖东行不足, 。

16、明月别枝惊鹊, 。17、稻花香里说丰年, 。

18、七八个星天外, 。19、旧时茅店社林边, 。

20、枯藤老树昏鸦, 。21、古道西风瘦马, , 。

22、神龟虽寿, 。23、,终为土灰。

24、老骥伏枥, 。25、烈士暮年, 。

26、盈缩之期, 。

4.语文版·七年级上下册古诗词练习题

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 , .

2.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 , ”作为内容就很合适。

4.曹操《龟虽寿》一诗中,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 , .

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了“莺歌燕舞”的初春景色的诗句是 , 。

6.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以小鸟的活动写出早春特色的诗句是:

, 。

7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

8人们常常引用李商隐《无题》中的“ , ”的诗句来赞颂那些献身事业的人。

9.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愉悦了百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这真是“ , 。”

10.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有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 ”、“ ”。

11.友情,历来为人所珍重。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留下真诚勉励友人的千古名句“ , 。”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则想象了与友人剪烛夜谈的情景:“ , 。”

12.李商隐的《无题》中常被后人用来形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诗句是: , 。

13.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两句诗来赞美老师那种默默奉献的精神,这两句诗是: , 。

14.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 ”。

15.《次北固山下》中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初一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

半亩方塘一鉴开, 。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 。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如梦令)

莫言下岭便无难, 。正入万山圈子里, 。(过松源晨炊漆工店)

烟笼寒水月笼沙, 。商女不知亡国恨, 。(泊秦淮)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如梦令)

人们常用朱熹的诗句" , ."来比喻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6.七年级语文全部要求背诵默写的内容(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1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2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4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5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6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8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声。

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10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1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2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14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5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七年级下册16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17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8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9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0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21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2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3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24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5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7.七年级上册古诗词练习

那就是初中古诗喽 观沧海 作者: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碣石山。

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 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7)竦 峙(sǒng zhì):高高耸立。

竦 ,通耸,高。 (8)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9)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0)日月:太阳和月亮 (11)若:如同.好像是. (12)星汉:银河。 (13)幸:庆幸。

(14)甚:极点。 (15)至:非常, (16)幸甚至哉:真是庆幸。

(17)咏:歌吟 (18)咏志:即表达心志。 (19)志:理想 (20)歌以咏志:以歌表达心志或理想。

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解说 《观沧海》是后人加的,原是《步出夏门行》第一章。《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汉乐府中《相如歌·瑟调曲》。

“ 夏门”原是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古辞仅存“市朝人易,千岁墓平”二句(见《文选》李善注)。

《乐府诗集》另录古辞“邪径过空庐”一篇写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书 · 乐志》归入《大曲》,题作《碣石步出夏门行》。

从诗的内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了。诗开头有“艳”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解(章)。

当作于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赏析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

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

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

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8.初一语文 练习题500道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一、积累与应用:(17分)(自信是你成功的法宝——相信自己)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 )。

(2分)A. 喧腾(xuān)嶙峋(xún)庸碌(rōng)藐小(miǎo)B. 洗濯(zhuó)倔强(juè)堕落(zhuì)慷慨(kǎi)C. 小憩(qì) 匀称(chèn)蹂躏(róu )睥睨(pì)D. 酝酿(liòng)澄清(chéng)清洌(liè)耸峙(zhì)2. 选出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 海枯石烂 千姿百态 惊慌失措 历历在目 B.黯然缥缈 苦心孤诣 恍然大悟 水波粼粼C.骇人听闻 诲人不倦 随声附和 莽莽榛榛D.踉踉跄跄 塞翁失马 爱慕虑荣 更胜一畴3.下列各项的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见山市人烟市肆(店铺) 思而不学则殆(有害) B.相委而去(离开) 引弦而战(导引) C.弥漫(充满、布满) 静谧(安静)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D.头晕目眩(眼睛昏花) 匿笑(偷偷的笑) 滑稽(引人发笑)4.下列语句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2分)A.不信请看那颗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B.轻轻的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鱼船上。

C.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D.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的词语,最为恰当的一组是( )。

(2分)美总是和真善紧紧的连在一起的:真是善和美的 ,善是真和美的 ,美是真和善的 。 A.规范 基础 结晶 B.基础 规范 结晶 C.规范 结晶 基础 D.基础 结晶 规范6、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 )。

(2分)A、通过这次军训,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B、我们把教室的课桌椅擦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C、我们人类不但要改造环境,而且要适应环境。D、能不能考得好成绩,努力学习是关键。

7、填空。(5分)①曲径通幽处, 。

② ,为有源头活水来。③ ,风正一帆悬。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 。⑤《论语》中,儒家提出了“ ”的待人接物之道。

二、阅读与赏析(55分)(能力是你走向胜利的关键——沉着应战)(一)(15分)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李别的很久以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正当的行为,玩具使儿童的天使。

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8、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作者 ,原名 。

(3分)9、作者看到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3分)10、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11、为什么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12、你在玩游戏时是否遭到父母或者老师的斥责,你有何感受,说出来大家听听。(3分)(二)(12分)“爸爸,今年秋季开学让我复学吧,你是讲过的。

再说,这个学期我就13岁了……”“秀秀,不要急。你爸虽是个种田佬,但也知道胸无点墨是很糟的。

唔,能让家里出个大学生,这有多好呀!复学的事你放心。”爸爸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说的有板有眼。

“这样的话,我明天就不回城做保姆了。”秀秀轻轻哼着读初一时学过的一首校园歌曲,转身想走。

可是父亲的脸霎时晴转阴,很快涌上了一层乌云。父亲很婉转的说:“秀秀,你是我家的长女,在全村的同龄人中,你是最有出息的。

才十多岁,每月的吃、穿、用、住不用我负担,还给家里赚回了近千元,解决了不少困难,真是难为你啊!”说着,重重的磕了一下烟杆,沉沉叹息一声,“当然,去读书就不再用回城里带孩子了。不过——”他把话停顿了一下,“眼下家里刚出生不久的14头小猪正等着钱买豆、买米、买糠回来喂养。

爸爸手头紧哇,从哪里找钱给你注册啊?”晴天霹雳!泪水浸透了秀秀的眼睛。她咬着嘴唇,突然大喊了起来:“爸爸,好爸爸,你帮我想想办法,去找人借钱先帮我注册,以后我一定……”“秀秀,你爸不是不让你读书,实在是……你,就暂时死了这条心吧!”父亲亲切的给她抹眼泪,但态度却斩钉截铁。

秀秀彻底失望了。秀秀没有上吊,没有投河,也没有出走。

秀秀是个很听话的孩子,懂得家里的难处。第二天早晨,秀秀回到城里原来的主人家。

谁料孩子的妈堆满笑容,委婉地对她说:“秀秀,你的工作是无可挑剔的,我们一家都很感谢你,但我们现在不需要你了。原因是……”原来,念过大学的孩子的父亲要另找一个高中毕业的保姆,以便开展独生子的学前教育。

秀秀带着主人家的一叠钱、一包赠送的衣物和一堆好话,步履沉重的离开了县城。望着裸露的弯弯曲曲的黄土路,她欲哭无泪……13、表现秀秀坚强性格的句子哪些,用了什么修辞?(3分)14、原来的主人辞退秀秀的原因是什么?这又说明了什么?(3分)15、小说的最后一段可以删去吗?为什么?(3分)16、读过本篇小说对你有何启示?(3分) (三)苹果里的星星(13分)儿子走向前来,向我报告幼儿园的新闻,说他又学会了新东西,想在我面前显示显示。

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还不该他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个苹果,说:“爸爸,我要你看看里头藏着什么?”“来,还是让我切给你看吧。”他说着就把苹果一切两半——切错了。

我们都知道,正确的切法应该是从茎部切。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