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漫川关古建筑的诗句

1.漫川关镇的名胜古迹

千佛洞位于漫川关镇前店子村小学背后,包括千佛洞和山下附属寺院(格局与骡帮会馆相似,唯一区别是骡帮会馆为双戏楼,这里是单戏楼规模却略小于双戏楼,该戏楼于九十年代末小学搬迁后遭拆除,寺院内建筑业破损严重)、戏楼(戏楼于九十年代末拆除)。

寺院分前后殿,中间有千年桂花树一株。史载千佛洞建造于武周永昌年间,洞深6米,宽4.8米。

三面临崖,于红沙石上雕凿立体石佛近千尊,历经匪盗、人为破坏之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1303130后仅存残破石佛200尊。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骡帮会馆,又称马王庙。位于漫川关镇街道,为四水归堂式清代砖木建筑,与双戏楼隔广场相对,分上殿和下殿,东西侧各建厢房3间。

解放后一直为漫川关小学校舍。史载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修建,结构紧密,砖雕、木雕和墙绘都精致美丽,建筑工艺别具一格。

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关于骡帮会馆的前身马王庙有传说如下:一西蜀高僧,做梦看见一个大寺院,有一百一十一间半房屋,寺院前有蜿蜒河水,风光秀丽。

佛祖告诉他那个地方叫漫川关。后来,西蜀高僧千里迢迢赶到这里,却只发现一棵柏树,一个石头,石头后是一间半破庙。

高僧认为佛祖托梦定是要他成就这番大事,便四处化缘修建了马王庙。当然了,马王庙的真实历史并不是这样。

历史上漫川关是著名水陆码头。南上的船,北下的马在这里做转**易。

为了保佑旅途的一番风顺,骡马商队,据说是有几个因此赚了大钱的商户共同出资修建了马王庙,因为与骡帮有关,又称骡帮会馆,与另外一个船帮会馆(现已经不存在)相对。此会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441-3-739) 即俗称的老街,基本以双戏楼为中心分为上下两片,上片主要是居住区,下篇为商业老街。如今两片街区都在近二十年的居民房屋改建中失去了原来的面貌,旧建筑残存不足三分之一。

且新路面改造工程,使得两边的房屋一小半落入地下(新路面加高造成的)。主要古建筑有一二品旧宅,还有药铺之类。

2.漫川关古镇的漫川旅游景点

明清街依山傍水,南北走向,背靠青龙山,面临靳家河,北窄南宽,外形酷似蝎子,因而又称蝎子街。

街道以拐弯为段落,自北向南,分为上街、中街、下街。上街以小作坊、手工艺为主;中街以商业贸易为主,有会馆、商号、骡马店、酒肆、茶楼、店铺,分列街道两旁,栉比鳞次;下街大多以水旱码头往来搬运为主。

街道全长743米,最宽处约6米,最窄处约2米。一街两旁店面是一色的黑漆铺板门,木架板楼,檐下廓枋遍饰木雕,门闾花格。

以青砖封火墙分户。民居大多为庭院式结构,一进两重一天井,或一进三重两天井,前为铺面,中为客厅厢房,后为生活区。

马头墙上花鸟瑞兽,或浮雕,或彩绘。门面圆木柱下,或圆形或多方形立石为托,刻有浮雕花纹。

檐挑镶有双凤朝阳、金鸡芙蓉、传奇典故等镂空建饰。街面中间是用青一色的卵石砸扣,两边水沟青砖铺设。

逢年过节,号灯对联交相辉映。步入明清老街,仿佛走进古诗词的意境,古色古香,古朴典雅,曲径通幽,一种悠久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明清街意蕴丰厚,历史久远,古风古韵,地处秦头楚尾,自古以来,日日有集。每日清晨,户户打开铺板门,迎门支起货摊,摆放百货,有十户九经商之说。

有本地人、下湖人之分,多为下湖人。语言轻快,声调委婉,圆润如歌。

人情淳厚,民风简朴。既含北方之犷悍,又兼南方之灵秀。

习尚勤劳节俭,憨厚好客,重礼仪,善巧言。深受秦楚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

骡帮会馆位于山阳县漫川关镇中街,座东向西,始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历时5年,至光绪十三年(1887)竣工,由陕西、山西和河南骡帮共同出资修建。是陕西省现存规模最大、价值最高的会馆。

1992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会馆由两部分组成,南为马王庙,北为关帝庙,合称骡帮会馆。

现存大殿、献殿、厢房、广场、戏楼,占地面积3330平方米。马王庙大殿、献殿与厢房组成四合院,中为天井,院中四面台阶均用大青石条磨光对缝砌筑,天井中用石子拼砌团花图案。

大殿与献殿面阔三间,11米,廊深2.75米,柱高10米,直径0.35米。屋顶结构为十一架梁,屋面为五脊硬山,马头墙。

殿前横额枋深雕双龙戏珠、双凤朝阳纹,横额枋与平板桥之间饰万字花格,柱头饰花纹。屋内梁与驼峰、柱头均浮雕花卉、瑞兽、戏剧人物故事。

大殿前装石门坎并浅雕花纹饰,门窗隔扇均通饰各种花格,更显得富丽堂皇。关帝庙建筑式样风格与马王庙相同,一墙之隔,留有通道。

鸳鸯戏楼俗称双戏楼,是漫川关明清建筑群标志性古建筑。隶属骡帮会馆,位于骡帮会馆的正对面,始建于清光绪十二(1886)年,是当时居民客商文化娱乐场所。

结构严谨精巧,梁柱、额枋上几乎遍饰木雕,藻井呈穹窿状,为歇山式屋顶,重檐翘角,其建筑风格罕见,雄伟壮观。1992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侧戏楼属关帝庙戏楼,高11.79米,为九脊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13.1米,进深9米,台口宽6.8米,两次间各为3米。藻井为八角形。

每年三月三、九月九多演唱剧目以秦腔为主,又称其为秦腔楼。南侧戏楼属马王庙戏楼,高11.88米,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11.2米,进深9.64米,舞台宽5.4米,两次间各为2.1米。

柱与下翘檐结合部和三角裙板上浮雕两个画面,左为牧童遥指杏花村,右为江枫渔火对愁眠。藻井用旋式檐轩刻顶,中饰八卦太极图。

每年二月二、五月五多演唱剧目以汉剧为主,又称其为汉阳楼。但由于多次水灾,河床升位,街道垫高,淤泥填满戏楼广场,致使戏楼底层几乎被掩埋,所处位置已低于河床标高,排水困难,地面长期潮湿,梁柱出现腐朽,戏楼濒临倒塌。

为此,陕西省文物部门拨付专款,2008年2月动工,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历时一年对戏楼进行了全面维修。 千佛洞位于漫川关镇前店子村土地岭脚下,与前店子村小学正对面。

属佛教圣地。千佛洞于唐代武则天永昌年间(689)凿岩而成。

洞深约7.5米,宽近5米,高2.6米。由本县僧侣在摩岩红砂石壁上雕造立体佛像千余尊,故名曰千佛洞。

主佛高3尺许,小佛高不盈尺。小者居多,大者无几。

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颇为精致。进洞左右两侧是观音菩萨和如来佛,里侧正神位是释迦牟尼等3尊石雕法象。

清代两次被匪盗。和**损毁,现存222座。

洞外有民国二十二年建的由多角牌楼、左右厢房和照壁花墙构成的小寺院。**时大多佛像面容被毁。

据记载,在千佛洞左下首不远处,有清康熙十九年修建的竹林寺院和舞榭歌楼,与千佛洞联为一体。古时佛教兴盛,但不知何时被毁,现存竹林寺地藏庵,殿堂式结构,分前庭后院,砖砌硬山顶,内屋架,马头墙。

花脊两端为巨型鱼化龙建饰,中心为花瓶造型,安装避雷针。石质门框,两侧镶嵌抱鼓石,直径约0.5米,刻有狮子等图案。

后院中有百年丹桂一棵,每年8月丹桂飘香,令人陶醉。 武昌会馆简称武昌馆。

武昌会馆是湖北武汉一带商贾集资修建,始建于明成祖年间(约1420-1442),后在清康熙、咸丰、同治和光绪年间多次增修。武昌会馆座东向西,位于骡帮会馆南侧,以轴线西延,原有广场、建有戏楼,占地面积2460。

3.形容建筑物诗句

诗句:

如跋斯翼,知矢斯棘,如鸟斯革,如斯 飞”这是《诗经》中描写周代宫殿建筑的诗句。在古人心目中他们非常自然地把建筑造型与飞禽联系在一起。

阿房宫赋 杜牧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

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像《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宫归京》中的“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还有《念昔游三首(其一)》中的“秋山晴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这都表明杜牧对佛教建筑是颇为欣赏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宫归京》·杜牧

秋山晴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念昔游三首(其一)》·杜牧

九重宫阙晨霜冷,十里楼台落月明——《四鼓出嘉会门赴南郊斋宫》·陆游

4.求描写中国古建筑的诗词,句子,越多越好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多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永)

“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白居易)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驾)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苏轼)

“密锁重关掩录苔,廊深阁回此徘徊。”(李商隐)

“东风袅袅泛崇光,夜色空蒙月转廊。”(苏轼)

“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陆游)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开帘放入窥窗月,且尽新凉睡美休。”(党怀英)

“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无名氏)

栏杆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杜枚)

“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栏杆。”(崔橹)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岳飞)

庭院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李清照)

“无言独上高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

“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元好问)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桂花。”(陈亮)

楼阁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李白)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李益)

“绿暗红稀出风城,暮云楼阁古今情。”(韩琮)

“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辛弃疾)

5.形容四川文化的诗句

中国文化巨匠郭沫若曾就读于石室中学。他在《蜀道奇》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文翁治蜀文教敷,爰产杨雄与相如。 诗人从此蜀中多, 唐有李白宋有苏。

蜀 道 难

李白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树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う,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鬼,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6.描写建筑物的诗句

阿房宫赋 杜牧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

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秋山晴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念昔游三首(其一)》·杜牧

九重宫阙晨霜冷,十里楼台落月明——《四鼓出嘉会门赴南郊斋宫》·陆游

“以宋词喻苏州诸园;网师园如晏小山词,清新不落套;留园如吴梦窗词,七层楼台,拆下不成片段;而拙政园中部,空灵处如闲云野鹤去来无踪,则姜白石之流了;沧浪亭有若宋诗;恰园仿佛清词,皆能从其境界中揣摩得之”——陈从周

7.描写中国古建筑的诗词和句子有哪些

1:浪漫与庄严的气质,挑高的门厅和气派的大门,圆形的拱窗和转角的石砌,尽显雍容华贵。

2:墙上挂着用金银各色丝线绣着狩猎图的帐幔,那绣工在当时可算得是最精致的了。床上铺着一块同样富丽的绸罩单,四围挂着紫色的短幔。椅子也都有彩色套子,其中一张特别高,前面放着一个镂花的象牙脚凳。至少有四盏银制的灯架,点着高大的蜡烛,把全屋子照得通明。

3:御花园建筑布局对称而不呆板,舒展而不零散。以钦安殿为中心,两边均衡地布置各式建筑近20座,无论是依墙而建还是亭**立,均玲珑别致,疏密合度。其中以浮碧亭和澄瑞亭、万春亭和千秋亭最具特色。两对亭子东西对称排列,浮碧和澄瑞为横跨于水池之上的方亭,朝南一侧伸出抱厦;万春亭和千秋亭为上圆下方、四面出抱厦、组成十字形平面的多角亭,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两座对亭造型纤巧秀丽,为御花园增色不少。

4:交泰殿平面为方形,面阔、进深各3间,单檐四角攒尖顶,铜镀金宝顶,黄琉璃瓦,双昂五踩斗栱,梁枋饰龙凤和玺彩画形容古建筑的句子 48句形容古建筑的句子 48句。四面明间开门,三交六椀菱花,龙凤裙板隔扇门各4扇,南面次间为槛窗,其余三面次间均为墙。殿内顶部为盘龙衔珠藻井,地面铺墁金砖。殿中明间设宝座,上悬康熙帝御书“无为”匾,宝座后有板屏一面,上书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铭》。东次间设铜壶滴漏,乾隆年后不再使用。在交泰殿内西次间一侧,设有一座自鸣钟,这是嘉庆三年制造的。

5:乾清宫是故宫内廷正殿,内廷后三宫之一。面阔9间,进深5间,高20米,重檐庑殿顶形容古建筑的句子 48句文章形容古建筑的句子 。殿的正中有宝座,两头有暖阁。乾清宫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代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坐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连廊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400㎡,自台面至正脊高20余米,檐角置脊兽9个,檐下上层单翘双昂七踩斗栱,下层单翘单昂五踩斗栱,饰金龙和玺彩画,三交六菱花隔扇门窗。殿内明间、东西次间相通,明间前檐减去金柱,梁架结构为减柱造形式,以扩大室内空间。后檐两金柱间设屏,屏前设宝座,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后檐设仙楼,两尽间为穿堂,可通交泰殿、坤宁宫。殿内铺墁金砖。殿前宽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别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设鎏金香炉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

6:穿过庭院,迈上九重石阶,就到了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据说,这是明代仿唐建筑,殿高十多米,四个飞檐挂有铜铃;微风拂过,就"丁丁冬冬"地奏起来,真棒!进入大殿,只见一尊五米高的如来佛正含笑坐在莲花台上,听爸爸讲,这尊大佛全用赤金贴塑。我凑上去仔细地观赏着,佛像呈铜色,大佛两旁有弟子、菩萨、力士、天王、罗汉等,个个慈眉善目,容貌安详。

7:古色古香的活动楼、明亮宽敞的宿舍楼、小巧精致的食堂等构成了别具一格的建筑群,与幽静的白玉兰林、银杏林和香樟林,碧波荡漾的新浏河老浏河,组成了引人入胜的秀丽景色。

8: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

9:墙的东北角摆放着一酱紫色的书柜,暖暖的阳光从朱红的雕花木窗透进来,零碎地撒在了一把支起的古琴上,粉色的纱帘随着风从窗外带进一些花瓣,轻轻的拂过琴弦,香炉离升起阵阵袅袅的香烟,卷裹着纱帘,弥漫着整间香闺。

8.描写建筑的诗句

描写建筑的成语: 雕梁画栋 富丽堂皇 古色古香 别有洞天 鳞次栉比 金碧辉煌 不同凡响 重峦叠嶂 举世闻名 盖世无双 高楼大厦 摩天大厦 青瓦白墙 诗句: 如跋斯翼,知矢斯棘,如鸟斯革,如斯 飞”这是《诗经》中描写周代宫殿建筑的诗句。

在古人心目中他们非常自然地把建筑造型与飞禽联系在一起。 阿房宫赋 杜牧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各抱地势,钩心 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像《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宫归京》中的“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还有《念昔游三首(其一)》中的“秋山晴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这都表明杜牧对佛教建筑是颇为欣赏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宫归京》·杜牧 秋山晴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念昔游三首(其一)》·杜牧 九重宫阙晨霜冷,十里楼台落月明——《四鼓出嘉会门赴南郊斋宫》·陆游 描写水的成语: 水到渠成 水涨船高 水泄不通 水落石出 水**融 水火无情 水深火热 水性杨花 水月镜像 水中捞月 水字在二位的成语 饮水思源 逆水行舟 流水不腐 细水长流 顺水推舟 混水摸鱼 萍水相逢 覆水难收 车水马龙 似水流年 万水千山 滴水成冰 滴水穿石 杯水车薪 水字在三位的成语 山青水秀 山穷水尽 山重水覆 火耕水耨 山高水低 风起水涌 木本水源 镜花水月 高山水长 金沙水拍 水字在尾的成语 如鱼得水 一衣带水 高山流水 一潭死水 马山楚水 行云流水 望穿秋水 拖泥带水 穷山恶水 落花流水 跋山涉水 晴蜓点水 蛟龙得水 双瞳剪水,以石投水 诗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望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 水之如天,本色是矣。水色至黑,天之幽冥。

水之根,源于天,昔苍穹洞开,雨四十九日。 水之象,天为本,水天一色,霞骛齐飞。

水之性,天之化,春夏秋冬,雨雹雾雪。 水清灵,天空明,水如天否? 水至清则无鱼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静水流深 两首回文诗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睛。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 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古风一首: 黄昏六点星,飞堕天南方。 荡荡无边秋,水色涵天光。

紫壶如朱槿,鲜妍敌露霜。 紫琼如芙蓉,风韵何清凉。

紫烟如芝兰,涧谷含幽芳。 紫云如木犀,内秘天家香。

鹤林如甘菊,端可寿而臧。 满泛九霞觞,与客秋兴长。

紫清如芰荷,堪制仙人裳。 愿言六人者,驾月宝帝旁。

先拜紫皇前,次谒王母房。 人间尘埃子,白日空茫茫。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碧水香以净,松声吹露华。 众仙鸾鹤散,寂寂五云家。

小桥划水剪荷花,两岸西风晕晚霞. 满地落花风打扫,一溪流水雨缠绵. 淡如水雨落花轻,薄似冰羽翼轻灵.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春风不动非无力,江水无波亦有情。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