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月,我们去植树的古诗是什么第一篇: 三月,我们去植树。 小鸟欢迎我们,小鸟给我们带路。 春风欢迎我们,春风吹着口哨。 吹着嫩嫩的小树苗,吹着艳艳的红领巾。 开满杜鹃花的山坡欢迎我们,蜜蜂欢迎我们。 挖开潮湿的泥土,我们在山坡上植下一片小树。 植下一个绿色的希望,一个绿色的梦,绿色的童话。 以后会有小鸟来做窝,来唱歌, 也会有小白兔来采蘑菇, 有小松鼠来捉迷藏。 三月,我们去植树。 植下绿色的希望,绿色的梦,绿色的童话。 第二篇:正三月,带着春天的梦幻,带着绿色的期待,一个节日向我们走来,那就是植树节。三月,是小鸟歌唱的季节;三月,是我们种树的季节。在这美好的时节里,无论置身于哪一座城市,哪一个郊外,哪一片原野,哪一条山脉,到处都是栽种树木的人们,他们忙忙碌碌,挥洒汗水。让我们也加入到这植树种草的大军中去,栽下棵棵树苗,种下片片绿阴,栽种下胸中的美好心愿,唱出我们心中的希望之歌。 2.关于植树的古诗植树的古诗 李白诗歌以豪放见长,其中描写壮丽山河、朋友真情之中自有豪情万丈,但他也有细腻的情思。“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从中可以看出,李白也曾经种过树,虽然只是一棵桃树,并且自栽种以后就没有去浇水治虫服侍它,但是李白心中还是记挂这棵树的。虽说这首诗并不是写种树的经历,但他对这棵桃树的深情厚谊还是跃然纸上。 有“诗圣”之称的杜甫,诗中更多描写底层民众的生活,有着莫大的悲悯情怀。他不仅在作品中抒发这样的情感,在生活中也亲自参与劳动。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来到四川成都筑造草堂,为了居住环境的优美,曾四处寻找树苗。杜甫在诗中描述找寻苗木的情景,“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求得苗木以后,杜甫亲自栽种,并写下自己植树感受:“独绕虚斋径,常待小爷柯。幽荫成颇杂,杂木剪还多。”从中可以看出,杜甫不仅自己植树,还精心规划、细心伺弄、耐心修剪,俨然就是一位优秀的老农。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不仅本身姓柳,而且也痴爱柳树。说来也巧,他又到柳州任刺史,带领百姓在柳江西岸大面积种植柳树,还因此作了一首含有很多“柳”字的诗:“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说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但是他并不是为了爱柳而种柳,诗的下半部分说出了他为民造福的崇高情怀,“垂荫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留下植树诗的诗人还有很多,例如白居易以种树为乐,“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李梅。”“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栽松遍后院,种柳荫前墀。”都显示了其爱树植树的情怀。苏轼少年时曾种松树数万株,并在诗中写道:“我昔少年日,种树满东岗。初移一寸土,琐细如稻种。”现在杭州西湖著名景点“苏堤春晓”,就是他任杭州刺史时,带领百姓修浚西湖,在湖堤上种树留下的。 3.形容三月的诗句形容三月的诗句有以下: 1.《春日》 作者:朱熹 朝代: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2.《绝句》 作者:杜甫 朝代: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作者:韩愈 朝代: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4.《古风·其十九》 作者:李白 朝代:唐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译文: 西岳华山莲花峰上,仙女光芒如同明星。 素手握着皎洁芙蓉,袅袅而行太空之中。 身穿霓裳广带飘逸,云彩一样飘然升空。 约我登上彩云高台,高揖双手拜卫叔卿。 惶惶忽忽跟他们去,乘鸿雁到紫色天廷。 不经意看洛阳平原,到处都是安禄山兵。 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叛军叛臣都把官封。 5.《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作者:杜甫 朝代:唐唐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译文: 都说春江景物芳妍,而三春欲尽,怎么会不感到伤感呢?拄着拐杖漫步江头,站在芳洲上,只看见柳絮如颠似狂,肆无忌惮地随风飞舞,轻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4.关于植树节的诗句植树节 种下一棵树苗, 在那山水佳地. 越长越高越大, 但愿越长越美. 那一个星期天, 跑来看树. 眼泪哗哗不停, 小树被人折断. 我准备埋了它, 但总那么不舍. 我轻轻抚摸它, 它是我的朋友. 植树节 我在心里 种下了梦想即将收获成功 你在心里 种下了希望即将收获幸福 我在虹桥 你在斜桥不知不觉 种了同一棵树叫做美好未来 植树节 在目所能及的地方种一棵树吧, 首望着它, 在春风中发芽, 在夏雨中成长, 在金秋中硕果累累, 在寒冬中孕育希望. 春华秋实, 树长轮, 人添岁. 在必经的路旁种一棵树吧, 不为别人,只为你自己. 你需要畅快地呼吸, 你需要歇脚纳凉, 你需要蓝色天空, 你需要绿色灵感. 没有索取, 只有回报, 这就是绿色的精灵. 三月随想 —写给3.12植树节 就在三月 就在今天 风是绿的 笑声是绿的 歌声是绿的 用心植一片草 就会翠绿一片大地 用爱种一棵树 就会留下一片绿荫 曾面对荒芜的沙漠 听肆虐的风沙 埋葬了多少执着的梦想 曾面对贫瘠的山头 看无情的山洪 冲毁了多少美丽的希望 当缠绵的春雨在眼中湿润 当惊蛰的雷声在天空炸响 于是— 一个绿色的梦想 又一次在三月酝酿 一个绿色的希望 又一次在今天启程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巨树参天、树木成行、 森林茂密、郁郁葱葱、青松翠竹、挺拔高大、亭亭如盖、绿树成荫 遮天蔽日、枝繁叶茂、万木争荣、茂林秀竹、林海无边、树木丛生 这是词语 5.描写植树节的古诗有哪些描写植树节的古诗有唐·白居易《春葺新居》,唐·杜甫《诣徐卿觅果栽》,唐·杜甫《绝句漫兴》,唐·柳宗元《种柳戏题》。 一、 白居易一生中,每任一处地方官,每到一处都要栽树种花,植柳。相传公元819年,白居易被贬谛忠州刺史时,见城内四周的山冈上一片荒芜时,不禁感慨万分,还写下了“巴俗不爱花,竟春人不来”的诗句。 为了改变当地秃山荒岭的面貌,他一身布衣亲自带领百姓们一同植树栽花,并且坚持不懈地亲自前去管理树苗,几年后忠州境内绿荫匝地美不胜收。留下了,这首《春葺新居》。 唐·白居易《春葺新居》(节选) 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栽松满后院,种柳荫前墀。 彼皆非吾土,栽种尚忘疲。况兹是我宅,葺艺固其宜。 后来,白居易调任杭州刺史,一如既往地带领当地百姓大兴绿化,他和百姓一起在西湖里筑起了一道长堤,并在堤上种植了许多柳树,这便是有名的“白堤”。 二、 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来到成都,觉得成都景色宜人,便在此定居。由于当时较为贫困,为了居住环境的美观, 杜甫还写了不少诗向当地的社会名流索要一些花草树木,亲手栽培。 唐·杜甫《诣徐卿觅果栽》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 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 唐·杜甫《绝句漫兴》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三、 世称“柳河东”的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时,不但自己种植树木,还带领辖地百姓一起植树。 唐·柳宗元《种柳戏题》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据记载,当时,柳宗元到达柳州后,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努力兴利除弊,做了一系列有益州民的好事。在一次亲自参加种树劳动后,写下了此诗。 6.有关植树的诗句1、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李梅。——白居易 2、楼东一株树,枝叶拂青烟。桃树我所栽,别来向三年。——李白 3、东风二月苏堤路,树树桃花间柳花。——苏东坡 4、奉乞桃树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杜甫 5、更作世间儿女态,乱栽花竹养风烟。——王安石 扩展资料: 植树指种植树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植树的传统,涌现出了许多崇尚植树造林的趣闻佳话。植树以清明时节为最佳,此时气候温暖,春雨飞洒,利于树苗成活。植树造林对于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减轻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3月12日为中国的法定植树节。 7.描写植树的诗歌、《植树节断想》 作者:张秀峰 把三月攥在手中 然后遐想 你会感觉 那是一朵神奇的荫凉 只是这个三月很长很长 一个民族将它灌溉喂养了数千年 数千年后的又一个三月呵 依然呈荒芜光秃状,走进 林业部长或党报的号召文章 而这朵荫凉也很重很重 几代人都幻想将它搬进阳台、屋场 然而气力总是半途而废 荫凉无奈,惋惜着 竟自躲进人们焦虑的渴望 也许顺为和煦中续着冬天的雪霜 也许因为阳春里窥伺着夏日的骄阳 更何况有短浅的镐锄舞弄着贪婪 更何况有无知的锯齿狰狞着摧残 而企望又不能缩短三月的漫长 而等待又不能减轻荫凉的重量 还是把三月攥紧手心 然后思想 你会感觉 心坎萌动着艰辛的呐喊 8.有关于植树的诗从三月潮湿的手中 我们接过一个日子 接过锄头、铁锹 和成捆成捆的树苗 然后,走向田野、荒坡 栽种着一年一度的形式 也栽种着内心真实的渴望 让黄土不再流失 让风沙止住流浪的翅膀 让裸露的岩石 回归久远的风貌 我们逐水而居,佳木苍苍 背靠大树,谈情说爱 度过一生中最美的时光 把三月攥在手中 然后遐想 你会感觉 那是一朵神奇的荫凉 只是这个三月很长很长 一个民族将它灌溉喂养了数千年 数千年后的又一个三月呵 依然呈荒芜光秃状,走进 林业部长或党报的号召文章 而这朵荫凉也很重很重 几代人都幻想将它搬进阳台、屋场 然而气力总是半途而废 荫凉无奈,惋惜着 竟自躲进人们焦虑的渴望 也许顺为和煦中续着冬天的雪霜 也许因为阳春里窥伺着夏日的骄阳 更何况有短浅的镐锄舞弄着贪婪 更何况有无知的锯齿狰狞着摧残 而企望又不能缩短三月的漫长 而等待又不能减轻荫凉的重量 还是把三月攥紧手心 然后思想 你会感觉 心坎萌动着艰辛的呐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