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驻守地方的诗句

1.描写地方的诗句

黄河:描写黄河的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唐《浪淘沙

2.描写地方的诗句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题天柱峰》 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江上望皖公山》 李白 奇峰出奇云. 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 口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 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 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 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 投迹归此地. 《咏江郎山》 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 卓立千仞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依傍, 撑持天地与人看.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中岳嵩山: 【嵩岳童谣】 嵩山凡几层,不畏登不得,只畏不得登.三度征兵马,傍道打腾腾. 【庆云见】李绅 礼成中岳陈金册,祥报卿云冠玉峰. 轻未透林疑待凤,细非行雨讵从龙. 卷风变彩霏微薄,照日笼光映隐重. 还入九霄成沆瀣,夕岚生处鹤归松. 【望嵩山】吴融 三十六峰危似冠,晴楼百尺独登看. 高凌鸟外青冥窄,翠落人间白昼寒. 不觉衡阳遮雁过,如何钟阜斗龙盘. 始知万岁声长在,只待东巡动玉鸾. 【嵩山采菖蒲者】李白 神仙多古貌,双耳下垂肩. 嵩岳逢汉武,疑是九疑仙. 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 言终忽不见,灭影入云烟. 喻帝竟莫悟,终归茂陵田. 东岳泰山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游泰山六首(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山)】李白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飖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 凭崖揽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 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暝. 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 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 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 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 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 缅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云汉,远望不盈尺. 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于此炼玉液. 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关. 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晖,玉真连翠微. 想像鸾凤舞,飘飖龙虎衣. 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 西岳华山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李白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 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望岳】杜甫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如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华岳】王维 西岳出浮云,积雪在太清. 连天凝黛色,百里遥青冥. 白日为之寒,森沉华阴城. 昔闻乾坤闭,造化生巨灵. 右足踏方止,左手推削成. 天地忽开拆,大河注东溟. 遂为西峙岳,雄雄镇秦京. 大君包覆载,至德被群生. 上帝伫昭告,金天思奉迎. 人只望幸久,何独禅云亭. 南岳衡山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李白 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 回飙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气清岳秀有如此,郎将一家拖金紫. 门前食客乱浮云,世人皆比孟尝君. 江上送行无白璧,临歧惆怅若为分. 【回雁峰】齐己 瘴雨过孱颜,危边有径盘. 壮堪扶寿岳,灵合置仙坛. 影北鸿声乱,青南客道难. 他年思隐遁,何处凭阑干. 【游南岳】张乔 入岩仙境清,行尽复重行. 若得闲无事,长来寄此生. 涧松闲易老,笼烛晚生明. 一宿泉声里,思乡梦不成. 北岳恒山 【北岳庙】贾岛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人来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时起霖雨,一洒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国. 黄山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李白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登天都峰】缪岛云 盘空千万仞,险若上丹梯. 迥入天都里,回看鸟道低. 他山青点点,远水白凄凄. 欲下前峰瞑,岩。

3.描写地点的诗句

在下一首诗中作者写到了:峨眉 平羌 清溪 三峡 渝州等地点 不知是否合适?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4.描写含有地点的诗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牡马,不敢过临洮

君为张液近酒泉,我蹿三巴九千里

带有地名的古诗句。 (100句)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____。(黄鹤楼、扬州)

2、____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京口)

3、不识____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

4、朝辞____彩云间,千里____一日还。 (白帝、江陵)

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___ 。 (杏花村)

6、朝辞 彩云间,千里 一日还。 (白帝、江陵)

7、卷地风来忽吹散, 下水如天。 (望湖楼)

8、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

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无故人。 (阳关)

10、但使 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龙城)

1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 万里船。 (东吴)

12、向晚意不适,驱车登 。 (古原)

13、城外 ,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寒山寺)

14、借问酒家何处去,牧童遥指 。 (杏花村)

15、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 。 (青海、玉门关)

1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 终不还。 (楼兰)

古诗文 文

1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 。 (玉门关)

18、因思 梦,凫雁满回塘。 (杜陵)

19、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洛阳)

20、边野草花, 口夕阳斜。 (朱雀桥、乌衣巷)

1、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锦城)

22、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 作 。(杭州、汴州)

23、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 ,

可怜无数山。 (郁孤台、长安)

24、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京口、瓜州)

25、外忽传收 ,初闻涕泪满衣裳。 (蓟北)

26、从 穿 ,便从 向 。 (巴峡、巫峡、襄阳、洛阳)

27、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 。 (赤壁)

28、楼船夜雪 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瓜洲)

29、塞下秋来风景异, 雁去无留意。 (衡阳)

30、晓看红湿处,花重 。 (锦官城)

31、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东皋)

32、烽火照 ,心中自不平。 (西京)

5.描写地方的诗句有哪些

1.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诗中首句所说的“泗水”,在山东省中部,春秋时代孔子曾经在此讲学传道,教授弟子,逝世后也埋葬在这里.)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白帝城,位于重庆奉节县,是长江三峡的起点.江陵在湖北省的中南部,城临长江北岸,其地势甚低,因此筑堤防护,市肆均在堤内. )

6.形容终于到达了一个地方的诗句 快快

黄河:描写黄河的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唐《浪淘沙

7.描写一个地方的诗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陵绝顶,一览众山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万里朝沧海,千寻出白云。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不知道你要现代诗还是古诗,下面的是现代诗: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七里香

溪水急著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而沧桑了二十年后

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

微风拂过时

便化作满园的郁香

8.形容一个地方地理位置优越的诗词有哪些

一、《望天门山》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翻译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二、《蜀道难》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翻译

离天不满一尺的险峻高峰,枯松倒挂的悬崖峭壁,飞流瀑布撞击着巨石在山谷中滚动,发出雷鸣般的轰响。这样危险的地方,你这位远道之人为什么还非要来这里不可呀?

更不消说那峥嵘而崔嵬的剑阁了,在这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及鉴赏:

1、《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春夏之交,二十五岁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初次经过天门山所作。

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

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

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2、《蜀道难》

有学者认为这首诗可能是天宝元年至三年(742至744年)李白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测之手;也有学者认为此诗是开元年间李白初入长安无成而归时,送友人寄意之作。

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63035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