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师徒之间情谊的诗句

1.描写师徒之谊的诗句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唐代韩愈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孔子

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直到死去吐的丝才算用尽,蜡烛火炬成了灰烬才算不再留下熔泪。如同老师的辛苦和奉献总是无私而伟大的。

扩展资料:

关于师生情谊的故事:

鲁迅不仅在文学创作、出版方面鼓励、支持萧红,而且在经济、生活等方面也特别予以关怀和帮助。鲁迅时刻关心着萧红的成长,还经常把萧红介绍给一些外国的进步文化人士,与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女士的相识,就是鲁迅介绍的。

一次,萧红到鲁迅家里做客,谈得非常高兴,不知不觉忘了时间,当萧红要走时已是午夜1点钟以后了,许广平送萧红出来,外面正下着蒙蒙细雨,弄堂里的灯全都熄灭了,鲁迅一再嘱咐许广平一定让萧红做小汽车回去,并让许广平先付车费。

二萧把家搬到北四川路,离鲁迅家住得近了,萧红就经常到鲁迅家来,一方面排解纷杂的思想因素,一方面聆听鲁迅先生的教诲。

有时萧红也给鲁迅一家做一些饺子、韭菜盒子、荷叶饼之类的北方面食,即使萧红没做好,鲁迅也必定要多吃一些,似乎是对萧红的一种鼓励,萧红看到鲁迅先生吃了许多,心里非常高兴。

在萧红笔下,鲁迅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个和蔼宽厚的老人;他不仅是中国文化界的思想领袖,他还是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一个尊重妻子的好丈夫,一个了解儿子的好父亲,一个辛勤培植晚辈作家的情义深重的、慈祥宽厚的长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师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述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题

2.形容师徒情谊的词

口耳相传、口传心授、相视莫逆、衣钵相传、十年寒窗。

一、口耳相传

白话释义: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

朝代:现代

作者:鲁迅

出处:《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口耳相传,或逮后世。”

二、口传心授

白话释义: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

朝代:明

作者:解缙

出处:·《春雨杂述·评书》:“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

翻译:学习的方法,这不是口头传心授,他不精通

三、相视莫逆

白话释义: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朝代:春秋

作者:庄子

出处:《庄子·大宗师》:“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四、衣钵相传

白话释义: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

朝代:宋

作者:宋祁、欧阳修

出处:《旧唐书·神秀传》:“昔后魏末,有僧达摩者,本天竺王子,以护国出家,入南海,得禅宗妙法,云自释迦相传,有衣钵为记,世相付授。”

翻译:从前北魏末年,有一个僧人达摩的,本是天竺王的儿子,在护国寺出家,进入南海,到禅宗妙法,云从释迦相传,有衣钵为记,世代传授

五、十年寒窗

白话释义: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朝代:元

作者:刘祁

出处:·《归潜志》卷七:“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天下知。”

翻译:古人认为十年窗下没有人问,一下子成名天下知天

3.描写“师生情谊”的诗句有哪些

1、《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代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2、《己亥杂诗·其五》

清代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3、《新竹》

清代 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译文

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4、《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代 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译文

绿野堂建成之后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指着宅子说这是裴令公的家啊。裴令公的桃李学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

5、《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唐代 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译文

落叶飘零是深知宋玉的悲哀,他的风流儒雅堪当我的老师。怅望千秋往事洒下同情泪水,身世同样凄凉可惜生不同时。

江山依旧故宅犹在空留文藻,云雨荒台难道真是荒唐梦思。最可叹楚王宫殿早荡然无存,驾船人还指点遗迹让人生疑。

4.写师徒情的诗词有哪些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8、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9、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10、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

11、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

12、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

1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14、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15、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16、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劝学》

17、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8、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9、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20、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21、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22、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4、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25、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26、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27、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28、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2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0、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

33、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 劝学》

3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

35、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36、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

5.描写师生情谊的诗词

1、《玉楼春·春恨》宋代诗人晏殊

原文: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

译文:天涯海角都有尽头,但是老师的恩情却没有穷尽的时候。

2、《《徵调曲》(其六)》南北朝诗人庾信

原文: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译文:河流中饮水时,会想起这水的源头来。学有所成时,会感念我的恩师。

3、《师恩难忘》近代刘绍棠

原文:师恩难忘意深浓,桃李人间茂万丛。

译文:老师的恩情深厚很难忘记,老师所教的学生遍布天下。

4、《一株紫丁香》

踮起脚尖儿

走进安静的小院

我们把一株紫丁香

栽在老师窗前

老师,老师

就让它绿色的枝叶

伸进您的窗口

夜夜和您做伴

老师——绿叶在风里沙沙

那是我们给您唱歌

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

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

老师,休息吧

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

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

5、《师生情》 现代丹枫草

无情的岁月

吞食了我的青春

昔日的少年

增添白发无数

冬去春又来

花谢花又开

一群五十多岁的学友

欢快地向生态园走来

看着老师满脸的皱纹

想着属于我的未来

心中增添了惆怅无奈

师生的情

同学的谊

像美丽的月季花

永远盛开

6.描写师徒的诗句有哪些

1. 《忆住一师》

唐代:李商隐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2. 《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唐代: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宋代: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4. 《赠上都先业大师》

唐代:李中

懒向人前著紫衣,虚堂闲倚一条藜。

虽承雨露居龙阙,终忆烟霞梦虎溪。

睡起晓窗风淅淅,病来深院草萋萋。

有时乘兴寻师去,煮茗同吟到日西。

5. 《访澄上人》

唐代:李中

寻师来静境,神骨觉清凉。一饷逢秋雨,相留坐竹堂。

石渠堆败叶,莎砌咽寒螀。话到南能旨,怡然万虑忘。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