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忘我”的诗句都有哪些《客路感秋寄明准上人》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日暮天地冷,雨霁山河清。 长风从西来,草木凝秋声。 已感岁倏忽,复伤物凋零。 孰能不惨凄,天时牵人情。 借问空门子,何法易修行? 使我忘得心,不教烦恼生。 《池上有小舟》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池上有小舟,舟中有胡床。 床前有新酒,独酌还独尝。 熏若春日气,皎如秋水光。 可洗机巧心,可荡尘垢肠。 岸曲舟行迟,一曲进一觞。 未知几曲醉,醉入无何乡。 夤缘潭岛间,水竹深青苍。 身闲心无事,白日为我长。 我若未忘世,虽闲心亦忙。 世若未忘我,虽退身难藏。 我今异于是,身世交相忘。 《下赣石》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赣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间。 沸声常活活,洊势亦潺潺。 跳沫鱼龙沸,垂藤猿狖攀。 榜人苦奔峭,而我忘险艰。 放溜情弥惬,登舻目自闲。 暝帆何处宿,遥指落星湾。 《又戏答绝句》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狂夫与我两相忘,故态些些亦不妨。 纵酒放歌聊自乐,接舆争解教人狂。 《贺少师相公致政》 年代: 唐 作者: 许浑 六十悬车自古稀,我公年少独忘机。门临二室留侯隐, 棹倚三川越相归。不拟优游同陆贾,已回清白遗胡威。 龙城凤沼棠阴在,只恐归鸿更北飞。 《竹》 年代: 唐 作者: 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凤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2.【形容忘我工作的成语15个以上】【废寝忘餐】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忘餐废寝】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遗物忘形】泯灭物我界限,指舍弃外在形式,精神进入忘我境界.【遗形藏志】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遗形忘性】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同“遗形藏志”.【埋头苦干】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得其三昧】三昧:梵语,意为正定.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专心致志,达到悟境.引申为诀窍或精义.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熟知精义.【笃志好学】笃志:专心一志,立志不变.专心致志,勤奋好学.【砥志研思】专心致志,深思钻研.【废寝忘餐】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废食忘寝】废:停止;寝:睡觉.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致志.【聚精凝神】聚:集合,会集.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凝神定气】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潜神默思】指专心致志,认真思索.【潜心涤虑】指专心致志.【潜心笃志】指专心致志.【日旰不食】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同“日旰忘食”.【日旰忘食】天色已晚仍顾不上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日昃不食】太阳已偏西还不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日昃忘食】太阳已偏西还顾不上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忘餐废寝】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忘寝废食】寝:睡觉.废:废止,停止.形容专心致志地干谋一件事情,连睡觉、吃饭都顾不上了.【心神专注】专注:专心致志.把全部精神集中起来.形容精神高度集中.【心无旁骛】旁;另外的;骛:追求.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用心用意】犹言专心致志.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3.形容忘我的名句建立自我、追求忘我。 忘我名言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 马云 幸福只会给予不怕劳动的人,多年忘我劳动的人。前苏联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 伟大的理想惟有经过忘我的斗争和牺牲才能实现。意大利民族复兴时期历史学家,作家和文艺评论家 乔万尼奥里 人只应当忘记自己而爱别人,这样才能安静、幸福和高尚。俄国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 所谓天才人物指的就是具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 关于忘我的名言日本教育学家 木村久一 毅力、勤奋、忘我投身于工作的人,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美国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 富兰克林 在学习中,在劳动中,在科学中,在为人民的忘我服务中,你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前苏联早期主要领导人 捷尔任斯基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雷锋 穷神猛追“勤勉”,片刻不舍。“勤勉”稍一懈怠,穷神就高奏凯歌。北条团水人物指的就是具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 忘我名言日本教育学家 木村久一 4.形容忘我的成语形容忘我的成语: 废寝忘餐 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忘餐废寝 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忘餐废寝舒心害,若不是真心耐,志诚捱,怎能勾这相思苦尽甘来。” 遗物忘形 泯灭物我界限,指舍弃外在形式,精神进入忘我境界。 出处:宋·秦观《心说》:“目无外视,耳无外听,遗物忘形,在我而已。” 遗形藏志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出处:汉·严遵《道德指归论·上德不德》:“遗形藏志,与道相得。” 遗形忘性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同“遗形藏志”。 出处:前蜀·杜光庭逸句:“返朴还淳皆至理,遗形忘性尽真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