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中东风和西风的意象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色彩东风表达了春天在春风的吹拂下,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景象,借此来表达闲适的心情。例如;“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西风表达的是与东风相反的意境。西风一般产生于冬天,因此表达的是冬天的萧条和冷寂,借此表达悲凉消极的情绪。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这是大体而言,但是也有例外。如;“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表达的就是消极的情绪;而古诗文中常把西风称作秋风或金风,这种情况下西风也可以表达积极的情绪。 2.为什么古诗文里多用东风在古诗词中,东风,西风,南风,北风,是带有季节性的.这是由古代中原的地理环境影响了文化意识,由于是季风性气候,所以不同季节有不同的风.可以把诗词里的风简单对应为,东风-春风,西风-秋风,北风-冬风. 东风的意象往往出现在春天,东风通常指春风,常代表如春天般积极美好,欢欣的情感,或是闲愁相思.比如: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便写出了春风吹来时,百花齐放美丽繁盛的一派春景.又比如李白的: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也是说春天归来的事.当然春风也容易使人生愁绪,所以也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说的还是春天的事,但无疑平添惆怅. 西风则是寂寞凄凉伤感的意象,常在秋天的诗句里.比如:古道西风瘦马.这里的西风把游子的形象衬托得更加孤独.又比如: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不仅写出了晚秋时节变迁,莲花凋残,还让人有时光辗转,人事两非之感. 北风是冬季肃杀凛冽的意象,但诗人又往往以北风的磨砺来表现人的坚强或是表现豪迈情怀,尤其是边塞诗之中.比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是冬季大雪纷飞之景.又比如:北风吹,吹我庭前柏树枝. 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 冰霜历尽心不移. 况复阳和景渐宜,闲花野草尚葳蕤, 风吹柏树将何为? 北风吹,能几时!这是以物咏志了. 南风往往指的是暖春和夏季的风. 南风的意象比较模糊,诗人用得也少,但通常是比较温暖,舒适,幸福的意象,多写暖春以及夏天.在诗经里有: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是赞美母爱的诗.又比如: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此诗中南风似老友,趣味盎然安慰诗人淡淡寂寥.另有古诗云: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立夏后是农忙季节,是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所以夏季温暖的南风合乎时令,可以增长老百姓的收成,在诗词中的意象也往往是积极美好的了. 3."风"意象在古诗中是什么含义风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不同的风——“东风”“南风”“西风”“北风”,在古诗中有不同的意蕴。 一、东风 古诗中的东风一般是指春风,常含有生机勃勃之意和喜春之情,如朱熹《春日》中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和辛弃疾《青玉案》中的“东风夜放花千树”。值得注意的是,古诗中的东风常有这样一些特殊的使用:(1)反衬“伤逝”之情,如李煜《虞美人》中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2)渲染离别情绪,如李商隐《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3)象征专制者和造成悲剧的恶势力,如陆游《钗头凤》中的“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4)比喻重要的条件,如杜牧《赤壁》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和俗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二、南风 古诗中的南风即夏风,常象征欣欣向荣,多用于表达轻松愉悦的心境,如白居易《观刈麦》中的“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南风有时还用于寄寓思乡之情,如李白《寄东鲁二稚子》中的“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值得注意的是,古诗中的南风常有这样一些特殊的使用:(1)烘托恬淡的心境,如刘攽《新晴》中的“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2)南风也叫“薰风”,如苏轼的《阮郎归·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三、西风 古诗中的西风即秋风,常象征秋之肃杀,大多包含着凝重的悲凉色彩。值得注意的是,古诗中的西风常有这样一些特殊的使用:(1)寄托相思之情,如李清照《醉花阴》中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2)感伤韶华已逝,如晏殊《蝶恋花》中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3)渲染凄凉气氛,寄寓身世之伤,如马致远《秋思》中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辛弃疾《水龙吟》中的“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蒋捷《虞美人》中的“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4)营造苍茫、悲壮之美,如李白《忆秦娥》中的“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四、北风 古诗中的北风即冬风,常用于象征冬之苦寒,大多寄寓诗人幽怨、凄苦的情怀。值得注意的是,古诗中的北风常有这样一些特殊的使用:(1)渲染游子怀乡之思,如汉代无名氏《行行重行行》中的“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2)抒写伤别之情,如高适《别董大》中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3)比喻强劲势力,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和郑思肖《寒菊》中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4.关于常见诗词的意象,1、明月:月亮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例子: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松、梅、竹、菊被称为“岁寒四君子”,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志向、气节。 松树常用来象征孤直的品,。 3、菊花: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例子: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4、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例子: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5、青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例子: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6、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例子: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7、梧桐: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例子: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8、鹧鸪: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例子:“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9、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 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例子: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 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10、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例子: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例子:“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11、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例子:《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 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12、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例子: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13、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例子: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14、猿啼: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例子: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郦道元《小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他们都借助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的情绪。 15、关山: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例子:高道《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梅花落”为曲子名。 意思是请问笛声飘到哪里去了呢?风吹着悠扬的笛声一夜间就间就飘满了边塞大地。16、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 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思爱夫妻的比喻。相传旧中国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 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他衣服,结果撑是跌下去,死了,留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鸣。 例子: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5.东风在诗词中代表哪个季节的风东风在诗词中指春天的风 含义:指春风。 例句1:唐李白《春日独酌》诗之一:“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晖。” 白话释义1:东风吹来美好之气遍于天地之间,树木在春光中欣欣向荣。 例句2:《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 白话释义2:这个时节,东风化解了寒冷,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鱼上游到冰面下,水獭驱鱼举行鱼祭,鸿雁从南方飞回来。 扩展资料: 东风的其他隐含含义 1,比喻革命的、进步的推动力量或气势。 例句:谢觉哉《不惑集·干劲》:“而且东风已经在广大的工农劳动人民中刮起来了,仅仅是某些干部尚风平浪静。” 2,中国特殊含义 东风在中国有特殊含义,比喻最重要的事物,来源于《三国演义》里面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3,天长路远,难以与亲人相见,生人做死别 例句:《红楼梦》中探春的判词“千里东风一梦遥 ” 白话释义:梦的距离遥远的像千里的东风一样,形容天长路远,难以与亲人相见 4,东方刮来的风。 例句:南唐·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 白话释义:小楼昨天晚上又刮起了东风。 5,代指春天。 例句:唐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诗:“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白话释义:一年曾经两次到锦城去游玩,头一次利春风第二次是秋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风(汉语词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