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落魄的诗句1、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 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柳永》 4、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清平调词》 5、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西江月》 7、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 8、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江城子》 9、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上邪》 1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 1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 12、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长相思》 13、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 14、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 15、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玉楼春》 16、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 17、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 18、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 19、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野望》 20、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 21、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 2.描写曹操的诗句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萍。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于建安十二年秋)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 薤露行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赞诗 邺中歌 邺则邺城水漳水,定有异人从此起。 雄谋韵事与文心,君臣兄弟而父子。 英雄未有俗胸中,出没岂随人眼底? 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 文章有神霸有气,岂能苟尔化为群? 横流筑台距太行,气与理势相低昂。 安有斯人不作逆,小不为霸大不王? 霸王降作儿女鸣,无可奈何中不平。 向帐明知非有益,分香未可谓无情。 呜呼! 古人作事无巨细,寂寞豪华皆有意。 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3.形容沮丧的诗句1.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 2.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 3.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两汉:曹操《短歌行》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4.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两汉:曹操《短歌行》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5.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两汉:曹操《短歌行》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6.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唐代:李白《蜀道难》 唉呀呀!多么高峻伟岸!蜀道真太难攀登,简直难于上青天。 7.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唐代:李白《蜀道难》 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8.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唐代:李白《蜀道难》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可怕的岩山栈道实在难以登攀! 9.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唐代:李白《蜀道难》 清晨你要提心吊胆地躲避猛虎;傍晚你要警觉防范长蛇的灾难。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毒蛇猛兽杀人如麻即令你胆寒。 10.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宋代: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我伫立在高楼上,细细春风迎面吹来,极目远望,不尽的愁思,黯黯然弥漫天际。夕阳斜照,草色蒙蒙,谁能理解我默默凭倚栏杆的心意? 11.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代: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本想尽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当在歌声中举起酒杯时,才感到勉强求乐反而毫无兴味。我日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 4.形容“憔悴”的诗句有哪些形容“憔悴”的诗句有 1.《论诗三十首》 年代: 元 作者: 元好问 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 世间东抹西涂手,枉着书生待鲁连。 2.《声声慢·寻寻觅觅》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水调歌头·折尽武昌柳》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折尽武昌柳,挂席上潇湘。二年鱼鸟江上,笑我往来忙。 富贵何时休问,离别中年堪恨,憔悴鬓成霜。丝竹陶写耳,急羽且飞觞。 序兰亭,歌赤壁,绣衣香。使君千骑鼓吹,风采汉侯王。 莫把骊驹频唱,可惜南楼佳处,风月已凄凉。在家贫亦好,此语试平章。 4.《水调歌头·憔悴朔家种》 年代: 宋 作者: 虞 憔悴朔家种,零落雪边枝。淡妆素艳,无桃花笑面柳眉低。 懒向深宫点额,甘与孤山结社,照影水之湄。不怨风霜虐,我本岁寒姿。 谢东君。开冷蕊,弄斜晖。 强颜红紫同□,皎洁性难移。祗好竹篱茅舍,若话玉堂金鼎,老恐负心期。 歌罢饮先醉,残月堕深卮。 5.《渔父·屈原既放》 年代: 先秦 作者: 屈原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5.形容 曹操诗词南村辍耕录·疑冢 [宋]俞应符 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余机到丘垅。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 直须尽发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藏君尸。 邺中歌 [明]钟惺 邺则邺城水漳水,定有异人从此起:雄谋韵事与文心,君臣兄弟而父子;英雄未有俗胸中,出没岂随人眼底?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文章有神霸有气,岂能苟尔化为群?横流筑台距太行,气与理势相低昂;安有斯人不作逆,小不为霸大不王?霸王降作儿女鸣,无可奈何中不平;向帐明知非有益,分香未可谓无情。呜呼—— 古人作事无巨细,寂寞豪华皆有意;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疑冢 [清]查慎行分香卖履独伤神,歌吹声中繐帐陈。到底不知埋骨地,却教台上望何人?无题 [清]陆次云疑冢累雷漳水头,如山七十二高邱。正平只有坟三尺,千古安眠鹦鹉洲。 以下出自《三国演义》 佚名 三马同槽事可疑,不知已植晋根基。曹瞒空有奸雄略,岂识朝中司马师?曹操奸雄世所夸,曾将吕氏杀全家。如今阖户逢人杀,天理循环报不差。 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吁嗟帝胄势孤穷,全仗分兵劫寨功。争奈牙旗折有兆,老天何故纵奸雄?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蔡张卖主求生计,谁料今朝剑下亡! 品曹操 佚名 东汉末年分三国,硝烟战火何其多?豪杰纷纷皆涌起,其一便是曹孟德。少时聪慧心计深,一心扶汉思报国。二十岁便举孝廉, 执起法分外严格。历经几次周折后, 名声威望更显赫。官渡之战获全胜,全仗曹公计谋多。白马延津首告捷,进攻策略难琢磨。分兵拒敌为上策,速战速决把敌破。听取良言有主见,对待士卒性温和。更兼郭嘉献奇谋,胜利才会有把握。袁绍实在太轻狂,一连犯下诸多错。其一用人不得当,其二自负能力弱。其三谋臣不团结,相互拆台食恶果。曹兵少然能取胜,袁兵多然却衰落。袁本初败在轻敌,曹孟德胜在人和。此后几战皆胜利,谋臣之功不可没。曹操甚是惜人才,只要来投恩赏多。对长辈敬重有加,对人才如饥似渴。携天子以令诸侯,此作法有失有得。利用献帝平天下,使用手段何不可。扫除障碍成霸主,道路愈走愈宽阔。修耕植以蓄军资,安百姓以防饥饿。流利失所终减少,生活得以安心过。此等功绩很卓越,还是归功曹孟德。风流人物加英杰,自然难免好女色。抢民女为己私欲,娶妻妾数目繁多。典韦因此被杀害,曹操为此终取祸。诸多强敌被操灭,北方一统来庆贺。本欲南下吞吴蜀,不料孙刘已联合。依仗兵多势力广,自认胜敌有把握。苦肉计曹操蔽甚,借东风依靠诸葛。火烧曹军数十万,士卒鲜血汇成河。岂料兵败于赤壁,丢盔弃甲险被捉。本欲举兵再南下,怎奈岁月已蹉跎。曹操还至洛阳后,不久大星便陨落。纵观曹操的一生,悲中喜来悲中乐。剿黄巾赖其英勇。刺董卓仗其胆魄。破袁绍展其才能。击马超更怀计策。烧乌巢断其粮草。战宛城以少胜多。杀荀彧惹人非议。灭劲敌为人刻薄。平乌桓促成统一,放关羽心胸宽阔。人称治世之能臣,又称乱世之奸雄。曹操一代文学家,提笔便能把诗作。曹操一代军事家,思维敏捷有气魄。曹操一代政治家,为人处世善思索。曹操有功也有过,公正评判方才可。东汉末年分三国,硝烟战火何其多?三分天下有其一,一统豪杰曹孟德! 6.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诗词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 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仄韵。 (2)危楼:高楼。(3)黯黯:迷蒙不明。 (4)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5)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 (6)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 (7)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 "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 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 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 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 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 "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1333361303030此得以升华。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其实,冯延已《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 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这首词采用“ 曲径通幽 ”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 “伫倚危楼风细细”。说登楼引起了“春愁”。 全词只此一句叙事,便把主人公的外在形象象一幅剪纸那样突现出来了。“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为这幅剪影添加了一点背景,使画面立刻活跃起来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极目天涯,一种黯然魂销的“春愁”油然而生。“春愁”,又点明了时令。 对这“愁”的具体内容,词人只说“生天际”,可见是天际的什么景物触动了他的愁怀。从下一句“草色烟光”来看,是春草。 芳草萋萋,尽还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愁恨的联绵无尽。柳永借用春草,表示自己已经倦游思归,也表示自己怀念亲爱的人。 那天际的春草,所牵动的词人的“春愁”究竟是哪一种呢?词人却到此为止,不再多说了。“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写主人公的孤单凄凉之感。 前一句用景物描写点明时间,可以知道,他久久地站立在楼头眺望,时已黄昏还不忍离去。“草色烟光”写春天景色极为生动逼真。 春草,铺地如茵,登高下望,在夕阳的余辉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如烟似雾的光色。一种极为萋美的景色,再加上“残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层感伤的色彩,为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调。 “无言谁会凭阑意”,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无言。有“ 春愁 ”又无可诉说,这虽然不是“春愁”本身的内容,却加重了“春愁”的愁苦滋味。 作者并没有说出他的“春愁”是什么,却又掉转笔墨,埋怨起别人不理解他的心情来了。作者把笔宕开,写他如何苦中求乐。 “愁”,自然是痛苦的,那还是把它忘却,自寻开心吧!“拟把疏狂图一醉”,写他的打算 。他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春愁”的深沉,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酒浇愁 。 词人说得很清楚 ,目的是“图一醉 ”。为了追求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 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当歌”,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但结果却是“强乐还无味 ”,他并没有抑制住“春愁”。 故作欢乐而“无味”,更说明“春愁”的缠绵执着。至此,作者才透露这种“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 他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下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 ”的纠缠,甚至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语破的:词人的所谓“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 这首词妙在紧拓“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 ,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写到了,却又煞住 ,掉转笔墨,如此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相大白。词在相思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感染力更强了。 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 “伫倚危楼风细细”,“危。 7.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 (1)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 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仄韵。 (2)危楼:高楼。 (3)黯黯:迷蒙不明。 (4)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5)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 (6)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 (7)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简析】 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 "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 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 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 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 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 "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其实,冯延已《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 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赏析一】 这首词采用“ 曲径通幽 ”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 “伫倚危楼风细细”。说登楼引起了“春愁”。 全词只此一句叙事,便把主人公的外在形象象一幅剪纸那样突现出来了。“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为这幅剪影添加了一点背景,使画面立刻活跃起来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极目天涯,一种黯然魂销的“春愁”油然而生。“春愁”,又点明了时令。 对这“愁”的具体内容,词人只说“生天际”,可见是天际的什么景物触动了他的愁怀。从下一句“草色烟光”来看,是春草。 芳草萋萋,尽还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愁恨的联绵无尽。柳永借用春草,表示自己已经倦游思归,也表示自己怀念亲爱的人。 那天际的春草,所牵动的词人的“春愁”究竟是哪一种呢?词人却到此为止,不再多说了。“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写主人公的孤单凄凉之感。 前一句用景物描写点明时间,可以知道,他久久地站立在楼头眺望,时已黄昏还不忍离去。“草色烟光”写春天景色极为生动逼真。 春草,铺地如茵,登高下望,在夕阳的余辉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如烟似雾的光色。一种极为萋美的景色,再加上“残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层感伤的色彩,为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调。 “无言谁会凭阑意”,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无言。有“ 春愁 ”又无可诉说,这虽然不是“春愁”本身的内容,却加重了“春愁”的愁苦滋味。 作者并没有说出他的“春愁”是什么,却又掉转笔墨,埋怨起别人不理解他的心情来了。 作者把笔宕开,写他如何苦中求乐。 “愁”,自然是痛苦的,那还是把它忘却,自寻开心吧!“拟把疏狂图一醉”,写他的打算 。他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春愁”的深沉,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酒浇愁 。 词人说得很清楚 ,目的是“图一醉 ”。为了追求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 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当歌”,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但结果却是“强乐还无味 ”,他并没有抑制住“春愁”。 故作欢乐而“无味”,更说明“春愁”的缠绵执着。至此,作者才透露这种“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 他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下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 ”的纠缠,甚至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语破的:词人的所谓“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 这首词妙在紧拓“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 ,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写到了,却又煞住 ,掉转笔墨,如此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象大白。词在相思感情达到高。 8.形容悲凉的诗句有哪些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唐·刘禹锡《秋风引》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唐·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 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宋·辛弃疾《昭君怨》 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元·黄庚《江村即事》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 ·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形容人落魄的成语形容人落魄的成语有: 鹑衣鹄面 1、鹑衣鹄面 拼音: chún yī hú miàn 解释: 破烂的衣服,瘦削的面形。形容穷苦落魄之状。 出处: 清·捧花生《画舫馀谭》:“尝见某者,鹑衣鹄面,行泮宫前。” 译文:曾经去面见他人,一身破烂穷酸的样子,来到尊贵的高等学府门前。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落魄。 反义词:脑满肠肥、大腹便便 近义词:形容枯槁、面黄肌瘦 2、金钗换酒 拼音: jīn chāi huàn jiǔ 解释: 形容贫穷潦倒,落魄失意。 出处: 唐·元稹《三遣悲怀》诗之一:“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译文:看到我没有可替换的衣服,就翻箱倒柜去搜寻;我身边没钱,死乞活赖地缠她买酒,她就拔下头上金钗去换钱。 例句: 归来紫陌东头,金钗换酒消愁。 ——宋·晏几道《清平乐》词 用法: 作宾语、定语;形容贫穷潦倒,落魄失意。 3、割须弃袍 拼音: gē xū qì pào 解释: 割掉胡须,丢掉外袍。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 成语典故:来源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第58回,曹操率军与马超在潼关交兵,曹军被打败后马超追击曹操时,曹操为了不被认出来,把胡须割掉,把长袍丢弃之事。描写了曹操狼狈逃窜的景象。 例句: 曹操“割须弃袍”的事迹广为流传。 近义词: 丢盔弃甲 用法: 作谓语、定语。 4、没魂少智 拼音: méi hún shǎo zhì 解释: 形容失魂落魄的样子。智:智慧。 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四回:“晃大舍因一连做了两个梦,又兼病了两场,也就没魂少智的。” 例句: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没魂少智。 近义词: 失魂落魄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同“失魂落魄”。 5、流离失所 拼音:liú lí shī suǒ 解释:无处安身,到处流浪。流离:转徙离散。 成语典故:汉元帝时期,御史大夫薛广德陪同汉元帝外出打猎。元帝忘乎所以,不想停止,严重影响当地百姓的生活。薛广德就上书说当地百姓因为皇帝狩猎而流离失所,希望皇帝体恤百姓的疾苦。元帝认为言之有理,就与光禄大夫张猛等立即回宫。 例句:歌词运用了民间歌谣形式叙述了她一生的不幸,第一不幸的是:家庭的不幸,全家因父亲受迫害而流离失所。 近义词:无家可归、流离颠沛 反义词:安家立业、安居乐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