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刚入秋的诗句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11.秋丛饶舍似陶家,遍饶篱边日渐斜. (元稹) 1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11.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 1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的:《山居秋暝》) 2.形容前程的诗句荣第时皆有,通家得者稀. 德星一门聚,昼锦四人归. 苦学酬身世,佳名播帝畿. 效官修政术,此去展才徽. (宋·杨申《四登科诗》 星汉离宫月出轮,满街含笑绮罗春. 花前每被青蛾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唐·杜牧《重登科》《鹤冲天》 (北宋)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姿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3.形容刚刚入职,表达自己要努力工作的句子,最好是古代的句子,诗词1、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 愈《进学解》 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 原《离骚》 3、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 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席慕蓉 4、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请安静且愉快地接受人生,勇敢地、大胆地,而且永远地微笑着。 —— 卢森堡 5、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 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6、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 莱 辛 4.形容对自己前途很迷茫的古诗句有哪些形容对自己前途很迷茫的古诗句有: 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出处《全唐诗》,作者李白。白话译文: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2、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出处《全唐诗》,作者李白。白话译文: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 3、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出处《全唐诗》,作者李白。白话译文:大道虽宽广如青天,唯独没有我的出路。 4、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出处《全唐诗》,作者李白。白话译文:圣者仁人自古就寂然悄无声,只有那善饮的人才留下美名。 5、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出处《全唐诗》,作者王维。白话译文: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 参考资料:行路难三首 (李白组诗作品)-百度百科 5.描写上午的诗句1、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 常健) 2、清晨望晴空,珠山又清明。 3、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商山早行 唐 温庭筠) 4、晨兴步北林,萧散一开襟。复见林上月,娟娟犹未沉。片云自孤远,丛筱亦清深。无事由来贵,方知物外心。(晨出郡舍林下 张九龄 ) 5、系船浮玉山,清晨得奇观。日轮擘水出,始觉江面宽。遥波蹙红鳞,翠霭开金盘。光彩射楼塔,丹碧浮云端。诗人窘笔力,但咏秋月寒。何当罗浮望,涌海夜未阑。(金山观日出 陆游) 6.形容前途迷茫的诗句有哪些1.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2.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3.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4. 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5.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简介: 前途原指前面的路程,比喻将来的光景。迷茫形容生活或者工作不知道该如何进展,没有方向感;前方道路虚无缥缈。 介绍: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拓展: 《行路难》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三首七言古诗,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杂曲歌辞》调名,这三首诗联系紧密,不可分割。全诗抒写了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了艰难险阻之后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李白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李白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