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人怎么形容早晨的露珠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 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春天早晨,宿云渐渐消散,大鹏自天际而下。天空晴朗,月亮渐圆,就好象蚌慢慢张开一样。这里诗人借助联想,见云收而联想鹏落,见月而思及蚌开,把云敛月圆的清晨写得极富于生机。 注:鹏,大鹏鸟,《庄子·逍遥游》写大鹏有“翼若垂天之云”之句。蚌,软体动物,蚌壳内有珍珠层,或能产珠,古人认为月亮的盈亏与蚌蛤的虚实相统一,月圆时蚌蛤实,月亏时蚌蛤虚。所以诗人才有由“残月”而生“蚌中开”的联想。 猿吟山漏晓,萤散野风秋 山中猿猴叫啸,滴水计时的漏刻报晓。山野里秋风吹过,萤火虫乱飞,一片旷远的秋色景象。诗人用漏尽映衬晓来,具体、准确、自然。 注:漏,漏壶的简称,借指时刻。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 空旷辽阔的江面上,春潮翻涌,白浪翻腾。绵长碧绿的峰峰峦峦,经一夜春露滋润,拂晓便显得更加青翠欲滴。整个画面绚丽,色彩明快。 注:岫,山峰。 2.形容春天清晨美好的句子黎明,像一把利剑,劈开了默默的夜幕,迎来了初升的阳光。天已经亮了,小窗上流进来清泉一般的晨光,枝头上,小鸟儿在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 黎明的曙光揭去夜幕的轻纱,吐出灿烂的晨光,迎来了新的一天。 刚刚诞生的黎明如同一个嫩红的婴儿,在这浓浓的泼洒中颤了三颤。 旭日披着烈烈的酒气上升,将一种无限的醉意朝田野辽阔的天空酣畅地播散开…… 天渐渐破晓,淡青色的天空镶嵌着几颗残星,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山村的黎明,在鸡笼里睁开了眼睛。随着“喔、喔、喔”一声雄鸡报晓,拥抱了一夜,亲吻了一夜的天和地,依依不舍地松开了手,在天地的唇边,便展现出了一个新的世界。露珠,沿着蒲公英和三叶草的梦境滚落,溅起一片片透明的阳光。在一种金黄般的喧哗中,孵出一个不再潮湿的黎明。晨曦——新一天的使者,她来了,驱散了黑夜,慈母般地降临人间,轻轻地从东边揭开了笼罩在大地上的浅褐色的绫纱;然后,又轻轻地、温情地唤醒了群山,唤醒了大地,唤醒了甜睡的生命,使天地顷刻间万象更新,一片光明——大地苏醒了,那么迷人,那么柔媚,像摇篮里初醒的婴儿在稚气地睁着水灵灵的大眼,滴溜溜地望着唤醒自己的母亲,那么天真,那么乖巧……清晨,荫绿的山谷里,百鸟啁啾,明丽的太阳光,照着盛开的攀枝花树,乳白的晨雾,像轻纱似的,慢慢被揭开了,火红的攀枝花,仿佛一片殷红的朝霞荡在山谷里。从小到大,我都喜欢早晨,那是因为晨光的缘故。试想:大清早起床,揉揉还闭着的眼睛,拉起窗帘,推开窗户,一道金黄的阳光探进来,明亮而温柔,多么舒畅啊!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清晨,天空飘散着洁白的雪花,雪花给地面铺上晶莹洁白的银毯,给房屋、树木、山川披上玉丝银线织成的素装;清晨,刺骨的寒风从山村上空掠过,一夜大雪,覆盖了广阔的原野,给这美丽的山村披上了白绒绒的大衣。雪后的山村多美啊!清晨,整个世界都是清清亮亮的,阳光透过淡淡的清新的雾气,温柔地喷洒在尘世万物上,别有一番令人赏心 悦目的感觉。 初春的清晨,湿润润的风轻轻地扫着,从破着的玻璃窗外穿了进来,微微地拂着一切,又悄悄地跑走了。 3.描写清晨第一滴露珠落下的句子,一定要唯美氤氲的暖气在朝阳下轻轻柔柔的袅袅升起,映着金黄的光晕,给天地添上了一丝朦胧.纤长嫩绿的青草,就在这清晨的雾霭中凝成了那一颗颗圆润小巧的露珠,在清爽的晨风中随意摆动.那露珠就静静地贴在青草的怀里,编织着晨起的梦.也许是梦醒了吧,还是耐不住那薄霜的微凉,清晨的第一滴露珠便在绿草的舞蹈中悄然滑落,无声润入了大地.(这是我自己写的,说不出是好还是不好)所以又给你找了一些其他描写露珠的句子:叶子在威风中轻轻地抖动了几下,几颗小露珠就调皮地躲进了草丛,再也寻找不到它们了.在那太阳下面展开着的草的叶片之上,在那生气勃勃的麦的新芽之上,露珠好像串在线上的玻璃小珠一样颤抖着.朝霞闪着耀眼的金光,花草叶瓣儿上的露珠儿,像一粒粒晶莹的珍珠,一闪一闪地滚动着.晶莹的露水映着初升的朝阳,像玻璃珠子似的,一闪一闪地在树叶的尖端颤动着.。 4.描写秋天露水的诗句《咏露珠》 唐.韦应物 秋荷一滴露, 清夜坠玄天。 好来玉盘上, 不定始知圆。 韦应物 《咏露珠》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王建《十五夜望月》 骆宾王 《咏蝉》(也算吧,呵呵)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陶渊明 《和郭主簿 》(片段)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