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高二下语文必考古诗词

1.《高中45首必背古诗文》

51.《荀子·劝学》(节选)@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52.《逍遥游》(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 10 - 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63.师说(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54.阿房宫赋(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

2.高中语文常考古诗词

你好!!! 必修一: 《劝学(节选)》 , 《师说》 , 《赤壁赋》 《始得西山宴游记》必修二: 《六国论》 , 《阿房宫赋》 ,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必修三: 《指南录后序》 , 《五人墓碑记》 ,《离骚(节选)》 《烛之武退秦师》 , 《谏太宗十思疏》 《廉颇蔺相如列传》 , 《鸿门宴》 附:融会贯通 《秋水(节选)》, 《非攻(节选)》必修四: 《季氏将伐颛臾》 , 《寡人之于国也》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 《蜀道难》 《登高》 , 《琵琶行并序》 , 《锦瑟》 《虞美人》 , 《蝶恋花》 , 《雨霖铃》 《声声慢》 , 《滕王阁序并诗》 《秋声赋》 必修五: 《陈情表》 , 《项脊轩志》 《长亭送别》 , 《抱任安书(节选)》 《渔父》 , 《逍遥游(节选)》 《兰亭集序》。

3.人教高中语文必考古诗文

1孔子语录——《论语》

2鱼我所欲也——《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曹刿论战——《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6出师表——诸葛亮

7桃花源记——陶渊明

8三峡——郦道元

9杂说(四)——韩愈

10陋室铭——刘禹锡

11小石潭记——柳宗元

12岳阳楼记——范仲淹

13醉翁亭记——欧阳修

14爱莲说——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17关雎——《诗经》

18蒹葭——《诗经》

19观沧海——曹操

20饮酒——陶渊明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22次北固山下——王湾

23使至塞上——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5行路难——李白

26望岳——杜甫

27春望——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32观刈麦——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李贺

35赤壁——杜牧

36泊秦淮——杜牧

37夜雨寄北——李商隐

38无题——李商隐

39相见欢——李煜

40渔家傲——范仲淹

41浣溪沙——晏殊

42登飞来峰——王安石

4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44水调歌头——苏轼

45游山西村——陆游

46破阵子——辛弃疾

47过零丁洋——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50己亥杂诗——龚自珍

4.高中语文常考古诗词

你好!!!

必修一: 《劝学(节选)》 , 《师说》 , 《赤壁赋》

《始得西山宴游记》

必修二: 《六国论》 , 《阿房宫赋》 ,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必修三: 《指南录后序》 , 《五人墓碑记》 ,《离骚(节选)》

《烛之武退秦师》 , 《谏太宗十思疏》

《廉颇蔺相如列传》 , 《鸿门宴》

附:融会贯通

《秋水(节选)》 , 《非攻(节选)》

必修四: 《季氏将伐颛臾》 , 《寡人之于国也》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 《蜀道难》

《登高》 , 《琵琶行并序》 , 《锦瑟》

《虞美人》 , 《蝶恋花》 , 《雨霖铃》

《声声慢》 , 《滕王阁序并诗》

《秋声赋》

必修五: 《陈情表》 , 《项脊轩志》

《长亭送别》 , 《抱任安书(节选)》

《渔父》 , 《逍遥游(节选)》

《兰亭集序》

5.高中必背古诗文十四篇全文整理、

1、劝 学

荀子 战国思想家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过 秦 论

曹谊 西汉政论家文学家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于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师 说

韩愈 字退之 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 苏轼称其“文起八代之衰”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

6.高中必背古诗文64篇高中有几首

(二)高中部分14篇1、劝学(节选)——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逍遥游——庄子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3、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4、阿房宫赋——杜牧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侯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

7.高二会考必备古诗,古文

1、《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2、《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劝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ء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ء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7、《逍遥游》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8、《师说》 唐·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

8.高中古必背古诗文列表

高中必背古诗文目录高中必背古诗文目录 诗词曲(五十首)一、过华清宫二、石头城三、山居秋暝四、邶风 静女五、迢迢牵牛星六、蜀相七、书愤八、锦瑟九、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十、旅夜书怀十一、客至十二、越中览古十三、长歌行十四、登高十五、阁夜十六、登岳阳楼十七、渔翁十八、临安春雨初霁十九、无衣二十、短歌行二十一、白马篇二十二、归园田居二十三、将进酒二十四、兵车行二十五、蜀道难二十六、李凭箜篌引二十七、菩萨蛮二十八、浪淘沙二十九、虞美人三十、雨霖铃三十一、桂枝香 金陵怀古三十二、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三十三、念奴娇 赤壁怀古三十四、鹊桥仙三十五、苏慕遮三十六、一剪梅三十七、声声慢三十八、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三十九、扬州慢四十、窦娥冤四十一、长亭送别四十二、醉太平 叹世四十三、哀江南四十四、琵琶行四十五、氓四十六、离骚四十七、孔雀东南飞四十八、梦游天姥吟留别四十九、湘夫人五十、咏怀古迹古文(二十篇)一、人之于国也二、劝学三、逍遥游四、邹忌讽齐王纳谏五、过秦论六、屈原列传七、报任安书八、陈情表九、兰亭集序十、归去来兮辞十一、谏太宗十思书十二、滕王阁序十三、师说十四、阿房宫赋十五、六国论十六、游褒山记十七、前赤壁赋十八、石钟山记十九、项脊轩志二十、登泰山记。

9.2018全国必考古诗词

高中14篇:

荀子《劝学》、庄子《逍遥游》、韩愈《师说》、杜牧《阿房宫赋》、苏轼《赤壁赋》、《诗经·卫风·氓》、《离骚》、李白《蜀道难》、杜甫《登高》、白居易《琵琶行》、李商隐《锦瑟》、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初中50篇:

《孔子语录》、孟子《鱼我所欲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左传·曹刿论战》、《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诸葛亮《出师表》、陶潜《桃花源记》、郦道元《三峡》、韩愈《杂说(四)》、刘禹锡《陋室铭》、柳宗元《小石潭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周敦颐《爱莲说》、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诗经·关雎》、《诗经·蒹葭》、曹操《观沧海》、陶潜《饮酒》、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湾《次北固山下》、王维《使至塞上》、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行路难》、杜甫《望岳》、杜甫《春望》、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居易《观刈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李贺《雁门太守行》、杜牧《赤壁》、杜牧《泊秦淮》、李商隐《夜雨寄北》、李商隐《无题》、李煜《相见欢》、范仲淹《渔家傲》、晏殊《浣溪沙》、王安石《登飞来峰》、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水调歌头》、陆游《游山西村》、辛弃疾《破阵子》、文天祥《过零丁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龚自珍《己亥杂诗

10.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

(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篇目1.《孔子语录》*2.《鱼我所欲也》 孟子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4.《曹刿论战》 《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6.《出师表》 诸葛亮7.《桃花源记》 陶渊明*8.《三峡》 郦道元*9.《杂说》(四) 韩愈10.《陋室铭》 刘禹锡*11.《小石潭记》 柳宗元12.《岳阳楼记》 范仲淹13.《醉翁亭记》 欧阳修14.《爱莲说》 周敦颐*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16.《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17.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18.《蒹葭》 《诗经》19.《观沧海》 曹操*20.《饮酒》 陶渊明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22.《次北固山下》 王湾23.《使至塞上》 王维*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26.《望岳》 杜甫*27.《春望》 杜甫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32.《观刈麦》 白居易33.《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34.《雁门太守行》 李贺*35.《赤壁》 杜牧36.《泊秦淮》 杜牧*37.《夜雨寄北》 李商隐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42.《登飞来峰》 王安石*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45.《游山西村》 陆游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47.《过零丁洋》 文天祥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4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加*号的不列入考试范围(二)高中课程标准建议诵读篇目1.《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 荀子2.《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 庄子3.《师说》 韩愈4.《阿房宫赋》 杜牧5.《赤壁赋》 苏轼6.《氓》 《诗经》7.《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道夫先路) 屈原8.《蜀道难》 李白9.《登高》 杜甫10.《琵琶行》 白居易11.《锦瑟》 李商隐1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13.《念奴娇》(大江东去) 苏轼14.《永遇乐》(千古江山) 辛弃疾 我们这打星星的不要哦~。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